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87节

  百姓之苦,我等岂能不顾?

  孤王定要寻得良策,既保国家建设,又解百姓之忧。

  秦皇筑长城,那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

  可如今我们大明,并非只有修筑城墙这一条路可走。

  我们可以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将士们的战斗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共同抵御外敌。”

  李敏左右为难道:“按照晋王殿下所言,百姓负担过重,民怨沸腾。

  长久下去,必将危及大明稳定。

  可若减少劳役,工程进度缓慢,又恐延误战机。

  一时之间,何处寻得其他替代之法?”

  朱棡顿了顿,回答道:“如今高丽虽有威胁,但并非不可通过外交等手段缓解。

  过度使用民力,只会让百姓对朝廷失望。

  届时内乱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至于高丽我们可以派遣使者,与其进行谈判。

  表明我们修筑城墙的目的并非扩张,而是为了保卫大明和百姓的安全。

  同时我们也可以邀请高丽使者来大明参观,让他们了解大明的文化和实力,以消除高丽的疑虑。”

  朱元璋眉头紧锁,陷入沉思,内心暗自思索。

  “李敏之言,亦有其理。

  然我儿之虑,亦不可忽视,咱当如何平衡出一个两全之法呢?”

  他看向马皇后,随即问道:“妹子,你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马皇后微微思索,语气温柔地说道:“陛下,百姓乃国之根本,然而大明建设亦不可废。

  或许可寻一折中之法,既保证工程进度,又能减轻百姓负担。

  臣妾以为,可先派遣使者与高丽交涉,暂避两线作战的困局。

  同时对于劳役之事,可让负责监国的标儿召集大臣们共同商议。

  制定出一个既能保证国家建设,又能减轻百姓负担的方案。”

  朱元璋点了点头,在工部尚书李敏奉旨告退之后,他接着说道:“老三,继续给咱讲讲这些劳役的事儿呗。”

  朱棡略作思考,表情严肃地回答道:“除了里甲役之外,还有均徭同样繁重不堪。

  包含多种差役,包括官府的日常杂务、运输物资等,负担相对比较重。

  杂役通常是临时征调,用于应对特殊情况,比如大型工程建设等事务。

  爹,您想想,百姓们已经被里甲役和均徭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杂役一来,他们可真是苦不堪言啊。”

第384章 开征消费税和奢侈品税,规范珠宝市场管理

  朱元璋背着手站在雄伟高大的宫殿里,殿外的天色阴沉,好像有一场风暴马上就要来了。

  一丝丝寒冷的风,从殿门的缝隙里悄悄地钻进来,让殿内的气氛更加沉重。

  朱元璋的神情阴沉着,像泰山压下来一样。

  无数的想法像忿怒的大海波涛,在朱元璋心里翻腾涌动。

  他时而停下脚步,目光像闪电一样。

  仿佛能够穿过岁月重重的迷雾,看清天下所有事情的奥妙。

  随后朱元璋微微侧过身子,那像山一样沉稳的步伐突然停住了。

  他沉声问道:“老三,现在这奢侈的风气逐渐兴起,珠宝产业该怎么管理?”

  朱棡听到这话,脸色一下子严肃起来。

  他的双眼里面,光芒闪烁像寒冷夜晚的星星,聪明睿智逼人。

  只见朱棡微微弯下身子,语气非常郑重地说:“父皇,儿臣对于珠宝产业的管理治理,确实有很多思考。”

  这时候殿外风声逐渐变大,好像在呼应着这个严肃的话题。

  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眼,双手交叉叠放在身前。

  那姿态就像一座雄伟巨大的山峰,沉稳又威严,不可侵犯。

  他语气极其严肃地说道:“老三,别卖关子,赶快说。”

  朱棡向前走了一步,神情凝重得像铁一样,仿佛肩负着很重很重的责任。

  “父皇,在历史的长河里面,珠宝产业往往和社会的繁荣奢华紧密相连。

  从唐宋以来,珠宝贸易越来越昌盛,成为达官贵人显示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

  然而现在我们大明刚刚建立,很多事情都等着去做。

  如果任凭奢侈的风气在珠宝产业随意扩散,一定会对我们大明的稳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说完朱棡眉头紧紧皱着,忧心忡忡的样子完全表现出来,好像看到了未来的重重危机。

  殿外的风刮得更厉害了,仿佛在警示着这潜在的危机。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像火炬一样。

  “老三,继续说。”

  朱棡深吸了一口气,表情沉重地继续说道:“在历史上珠宝产业的发展,对社会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曾经有一个国家,因为珠宝产业过度繁荣,贵族们互相攀比珠宝的奢华程度。

  为了得到珍贵的宝石,不惜发动战争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

  这种行为,不仅让很多人失去生命,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变得非常紧张。

  在战争之下,百姓到处流浪没有家,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同时国内的民众也纷纷效仿贵族,追逐珠宝的奢华。

  这样一来,就忽略了农业生产等基础产业,导致粮食不够、物价快速上涨,社会陷入一片混乱。”

  说到这里,朱棡不禁握紧了双拳,仿佛在为那曾经的苦难而悲愤不已。

  “父皇,您想想,如果我们大明也陷入这样的境地,那将会是多么大的灾难啊!”

  这时候,窗外的乌云更加低沉,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马皇后微微转过头,神情关心得像春天温暖的阳光,非常柔和。

  她轻声问道:“还有其他的例子吗?”

  朱棡稍微停顿了一下,思考了一会儿后说:“还有一个例子,在另外一个朝代,珠宝成了官场贿赂的重要东西。

  官员们为了谋取更高的职位和权力,纷纷用珠宝贿赂上级。

  这种不好的风气,让官场腐败得不成样子。

  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国家的治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最后这种贿赂的风气蔓延到了民间,商业交易中也开始用珠宝作为不正当竞争的手段,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秩序。”

  在当天临时举行的晚朝里,朱元璋特意把商司下面的商政署、规统署、商管署、物价署、贸易署等部门的主事官员,召集到奉天殿,听朱棡阐述自己对珠宝产业相关政策的看法。

  奉天殿外,夜色越来越深,点点星光若隐若现,仿佛在见证着这场重要的讨论。

  “父皇,各位大人,儿臣对于珠宝产业有下面这些看法。”

  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眼,神情严肃,语气沉稳像钟响一样地说道:“讲来听听。”

  朱棡向前走了一步,神情郑重,拱手说道:“在生产方面,儿臣认为应该定标准,绝对不能奢侈浪费。

  比如说:每件珠宝镶嵌宝石不能超过三颗,贵金属的使用量必须有限制。

  这是从源头遏制奢侈风气的好办法。”

  这时候,殿内的蜡烛火焰微微晃动,仿佛在思考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朱元璋双手抱在胸前,目光专注得像鹰一样锐利地问道:“那流通这一方面又该怎么做?”

  朱棡挺直身体,表情坚定得像钢铁铸造成的一样说:“流通环节的重点是八个字,用税收调节,规范市场。

  儿臣提议,把珠宝的消费税提高到售价的两成,奢侈品税提到三成。

  这样一来,可以增加消费成本,减少过度和奢侈的消费。

  增加的税收可以用于扶贫等民生项目,从而显示出朝廷的公平公正。

  另外还需要管理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不好的竞争。

  同时限制销售渠道,全国高端珠宝专卖店减少一半。

  这样才可以让珠宝的流通有秩序,不会扰乱市场。”

  殿外的风声渐渐停了,仿佛在等待着朱元璋决定的到来。

  就在这时,商管署主事叶琛微微弯下身子,神情有点关心地问道:“晋王殿下,那关于消费方面,您又是怎么考虑的呢?”

  朱棡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炯炯有神,情绪激昂地说:“消费环节必须宣传反对奢侈,让民众树立节约和理性消费的意识。

  引导消费观念转变,鼓励民众选择简约的珠宝,或者让珠宝消费和公益结合起来。

  建立监督机制,鼓励民众举报奢侈消费。

  我们大明从战乱中走来,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绝对不能被奢侈风气带坏!”

  朱棡情绪激昂地说完,脸上满是坚决的表情。

  仿佛一位无所畏惧的勇士,守护着大明的未来。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思考的神情。

  随即他眉头一皱,沉声说:“我儿说的有道理,但是这件事不能太着急。

首节 上一节 387/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