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437节
他的目光呢,就像那灵动的雀儿似的,时不时地就往殿内偷偷瞟去。
可没过多久,常遇春又赶忙将眼神收了回来,像是怕被人发现了自己的不耐。
常遇春可是个出了名的急性子,此刻他心里正揣着个天大的好消息——火器改良成功啦!
这消息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焰,在常遇春胸膛里烧得他那叫一个坐立难安呀。
现在常遇春恨不得立马就冲进殿内,扯着嗓子把这喜讯告诉陛下。
好让朝堂上的众人,也跟着一块儿高兴高兴。
可他也知道,这朝堂的规矩那是严得很呐,此刻大臣们正在商讨财政之事呢。
自己要是就这么冒然闯进去,那可就是莽撞无礼了,说不定还会惹得陛下不高兴。
所以常遇春只能强行压制着内心的冲动,那模样活脱脱就像一头被困在狭小笼子里的猎豹。
虽然身子被束缚住了,可浑身的肌肉却紧绷着。
每一寸都蓄满了随时准备冲破牢笼的力量,双眼更是闪烁着那按捺不住的光芒。
终于殿内关于财政之事的讨论声渐渐低了下去,那嘈杂的声响如同退潮的海水一般缓缓平息,气氛也随之略微缓和了些。
常遇春就像得到了赦令一样,长舒了一口气。
那口气悠长而深沉,仿佛要把此前憋闷在心头的急躁,一股脑儿地都给吐出去。
他赶忙抬手整理了一下衣冠,先是轻轻地抚平了衣角,又正了正头上的官帽。
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极为细致,就像是即将出征的将士在擦拭自己心爱的兵器一样,透着一股庄重与严肃。
随后常遇春深吸了一口气,胸膛高高地鼓起,好似要把这世间所有的底气都纳入腹中。
紧接着他便迈着那沉稳而又带着几分豪迈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朝着大殿走去。
常遇春的脚步坚实有力,每落下一步都像是战鼓被重重敲响。
在这寂静的殿外回廊里回荡着,彰显着他作为武将那独有的气魄与果敢。
“启禀陛下!”
常遇春踏入大殿,先是恭敬地行了个大礼。
只见他双手伏地,额头几乎触碰到地面,那姿态虔诚得如同信徒朝拜神祇一般。
在获准起身之后,常遇春的声音洪亮如洪钟大吕,在空旷的大殿内轰然作响。
仿佛要把这殿宇的穹顶,都给震得微微颤抖。
“陛下呀,臣今日要给您报个大喜事儿啊!
您也知晓臣向来心系咱大明的军备,前些日子火器院传来消息。
那可真是如同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振奋人心呐——连发火铳已然改造完毕了呀!
如今在校场上,臣瞧见十二卫的士兵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使用连发火铳的训练呢。”
说到这里常遇春的脸上瞬间绽放出光彩,那神情就像一个孩童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宝贝。
两眼亮晶晶的,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与自豪。
他一边说着,一边还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
“臣前几日特意去瞧了瞧,好家伙,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呐!
只见训练场上的将士们,一个个身姿挺拔,精神抖擞。
那眼神里呀,就像藏着两簇跳跃的火苗,透着对这新火器的喜爱与期待。
他们手持改良的连发火铳,或站成整齐的队列练习瞄准,或模拟实战场景做着战术动作。
那气势仿佛手里握着的不是火器,而是能开天辟地、扭转乾坤的神器一般。
威风凛凛得如同下山的猛虎,又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豪迈劲儿,别提多带劲了!”
常遇春稍作停顿,咽了咽口水。
他润了润有些激动得微微发干的喉咙,随即接着说道:“另外洪武大炮的改良也进展得颇为顺利,现已进入到最后的测试和调整阶段了。
臣估摸着呀,用不了多久,便能传来佳音了。
到时候咱大明的军威可就更盛啦,那些个外敌往后怕是只能远远瞧见咱大明的军旗,就得吓得两股战战,再不敢轻易来犯我大明边境咯!”
常遇春越说越激动,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那笑容像是春日里盛开得最热烈的花朵,满是对大明军备日益强盛的由衷喜悦。
毕竟一生征战的他,太明白精良的武器对于军队来说意味着什么了,那可是能决定胜负、关乎生死的关键所在呀。
朱元璋原本正坐在龙椅上,微微皱着眉头,似是还在为财政之事忧心呢。
那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之色,犹如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霜华,透着几分凝重与无奈。
可一听常遇春这话,朱元璋的双眼瞬间瞪大。
眼眸中仿佛有璀璨的星光陡然亮起,那光芒锐利而炽热,瞬间就驱散了脸上的阴霾。
紧接着一抹惊喜之色,从他的眼底蔓延开来。
先是爬上眼角,扯动着鱼尾纹都舒展开来。
而后迅速布满整个脸庞,使得朱元璋原本略显严肃的面容,一下子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只见猛地一拍龙椅的扶手,那力道之大,竟让扶手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回荡在大殿之中,如同敲响了喜庆的锣鼓。
“好啊,常爱卿此举,当真是功不可没呀,咱心甚慰呐!”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先是从喉咙里滚滚而出,如闷雷滚动。
而后冲破喉咙,在大殿里肆意回荡,爽朗而豪迈。
震得大殿的梁柱,似乎都跟着微微颤动。
“待这连发火铳和洪武大炮都改良妥当,我大明的军威必将更盛,看那外敌往后还敢不敢轻易来犯我大明边境了!
哈哈,哈哈……”
朱元璋一边笑着,一边微微仰起头,脸上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
那神情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军队凭借着这些利器,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辉煌景象。
朝堂之上顿时像是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泛起了层层热烈的涟漪,喧闹起来。
武将这边,镇远侯顾成先是一愣,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待确认了常遇春所言属实后,那脸上瞬间绽放出如同骄阳般灿烂的笑容。
顾成的双眼瞪得老大,满是惊喜与兴奋。
只见他激动得一把扯下头上的官帽,拿在手中用力挥舞着。
第449章 火器新成虑开支,筹谋善策费心思
朝堂之上,气氛本是一片热烈欢畅,群臣正围绕着火器改良之事各抒己见。
只见镇远侯顾成,虎目圆睁,透着一股豪迈劲儿。
他大步流星向前迈了几步,那脚步落地有声,仿佛每一步都带着往昔战场上的雄风。
顾成扯着嗓子,声音宏亮如洪钟敲响。
他高声喝彩道:“常将军所言极是呀!
陛下!
想当年臣跟着您打天下,那是何等的艰难困苦,哪有如今这般精良的兵器可用啊?
那时兵器简陋得很呐,手上的家伙事儿不是这儿有个缺口,就是那儿不够锋利。
可咱大明的儿郎们,全靠着像臣等这一身的勇猛和满腔的热血,方能在那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顾成说到此处,微微一顿,目光中满是追忆之色。
似是又看到了当年那硝烟弥漫、厮杀惨烈的战场画面。
随后他话锋一转,脸上又涌起兴奋之色。
“如今可不一样咯,这火器越改越精良。
再加上陛下圣明,有能臣巧匠们苦心钻研。
如今这火器,威力那可是不可同日而语呀。
往后再上战场,咱大明的将士们那可就如同插上了翅膀的猛虎。
定能打得敌军丢盔弃甲,望风而逃啊!”
说着顾成兴奋地转身看向身旁的武定侯郭英,那眼神里满是寻求认同的热切。
他伸手用力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嘴里还大声说道:“郭兄,你说是也不是?”
这一拍力道着实不小,郭英那身子都被拍得微微晃了晃。
郭英却是丝毫不在意,他亦是满脸笑意,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那笑容里透着毫不掩饰的喜悦与期待。
只见郭英连连点头,脑袋如同拨浪鼓一般。
他开口附和道:“顾兄说得没错啊,这火器改良,那可真是关乎咱大明军队的命脉呀。
有了这般厉害的家伙事儿,往后的仗打起来,那胜算可就大多咯。
我现在光是想想这连发火铳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样子,这心里头就跟猫抓似的,痒痒得很呐,哈哈!”
说话间郭英还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那骨节都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仿佛此刻他已经置身于战场之上,正挥舞着兵器冲锋陷阵。
似乎郭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奔赴战场,去一展身手了。
可这武官们说得热闹,文官这边却渐渐起了不同的声音。
礼部尚书朱梦炎,向来是朝堂上以沉稳持重著称之人。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