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465节

  万一有个闪失,马群遭了殃可如何是好?

  咱这苦心经营的马政,可不能就这么毁于一旦啊,李爱卿还得再思量思量才是。”

  李善长赶忙又躬身行礼,身体弯得更低了些。

  他一脸诚恳的回道:“陛下圣明,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

  老臣此前也为此事辗转反侧,细细琢磨了许久啊。

  陛下,依老臣之见,咱们可以派重兵前去把守呀。

  在那养马之地的周边,依着地势设立些卫所。

  那卫所的城墙要修得高大坚固,宛如一座座屹立不倒的山岳,阻断外敌的窥探。

  多屯些兵力驻守在那儿,让精兵强将们日夜巡逻。

  一来呢,有咱大明的虎狼之师保卫着马群。

  那北元即便有心来犯,瞧见这森严的戒备,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不敢轻易动手啊。

  二来呢,这重兵屯驻在那儿,就如同在边境线上竖起了一道威严的屏障,也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让北元清楚知晓我大明对这马政的重视程度,量他们也不敢轻易造次。

  如此这般,或可保那马群无忧,马政也就能顺利推行下去呀。

  陛下您意下如何?”

  户部左侍郎韩德见李善长说完,赶忙上前一步。

  他的脚步轻盈又带着几分急切,躬身行礼后,这才开口说道:“陛下,民间养马这一块儿也万万不可忽视呀。

  朝廷不妨下诏令,许以百姓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比如说减免赋税之类的,用这实实在在的好处去鼓励他们养马。

  陛下您想啊,咱大明百姓众多,犹如繁星点点散布在这广袤的山河之间。

  若是家家户户都能养上几匹马,那汇聚起来数量可就如江河汇聚。

  浩浩荡荡,不容小觑了呀。

  这战马数量,可不就能积少成多了嘛。”

  朱元璋闻言微微点了点头,不过脸上仍带着几分疑虑。

  “韩爱卿这提议有几分道理,只是民间养马质量参差不齐呀,又如何保证那些马能用于战事呢?

  毕竟战场上的战马,那可得是百里挑一的良驹啊。

  不仅要体格健壮,还得有灵性,能听从将士的指挥,可不能弄些老弱病残的马匹充数。

  那要是到了战场上,可就是误国之举了啊。”

  韩德赶忙解释道:“陛下,这一点老臣也考虑到了呀。

  咱们可以定期派人去查验呀,从百姓养的马匹当中,挑选出那些体格健壮、适合征战的马匹。

  然后集中起来,再安排专人加以统一训练。

  让这些马儿们熟悉战阵之声,听着那震天的战鼓和嘹喨的号角,就如同听到了冲锋的指令。

  如此一来,便可解决此忧了呀。

  况且民间养马,还能让百姓对马匹更加熟悉。

  日后真要是有战事,需要征用马匹的时候,百姓也能更好配合。

  于国于民,那可都是好事一桩啊,陛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殿内的气氛虽说依旧凝重,但好歹也有了些为解决马政问题出谋划策的热闹劲儿。

  各种想法相互碰撞,或有可取之处,或有待完善之处。

  众人都盼着最后能定下良策,好保大明这江山安稳。

  其实大部分建议,都是在朱棡所提的解决方案上,进行补充和完善的。

  只是朱棡站在一旁,静静听着众人的讨论。

  偶尔微微点头,若有所思。

  他的眼眸里,倒映着烛火的微光。

  似在心中权衡着,每一个提议的利弊。

  就在六部官员心思皆沉浸在马政商讨之中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嘈杂声。

  起初那声音很是细微,像是被风裹挟着断断续续传进来。

  那风从宫墙的缝隙间穿过,呜呜咽咽,似在诉说着什么秘密。

  又好似被这浓重的夜色吞噬了大半,隐隐约约,似真似幻。

  让人一时分不清是风声作怪,还是真有什么异样情况发生。

  众人先是一愣,旋即都停下了话语。

  他们下意识竖起耳朵听着那声音,脸上皆露出些许疑惑与警惕之色。

第484章 延绥镇马场突发紧急状况,朱标主动请缨调查

  整个大殿原本正沉浸在一种略显凝重的静谧之中,那烛火安静地燃烧着,偶尔爆出一声烛芯燃烧的“噼啪”声。

  在这寂静里显得格外突兀,仿佛是寂静本身在发出不甘被忽视的轻咳。

  众人都屏息凝神,不约而同的竖着耳朵。

  试图分辨那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急促的声音,到底从何而来。

  这声音起初还似在极远的地方,隐隐约约。

  可不多会儿,竟像是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马蹄声震得脚下的大地都微微颤抖,桌上的茶盏也跟着轻晃,仿佛下一刻就要被震落摔碎一般。

  又似暴风雨即将席卷而至,那狂风裹挟着乌云。

  带着一股能毁灭一切的汹汹气势,毫不留情地打破了原本凝重却还算平静的氛围。

  原本安静栖息在飞檐上的几只鸟儿,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惊得扑棱棱飞起。

  它们慌乱地扑扇着翅膀,在夜空中划过几道凌乱的黑影,嘴里发出惊恐的鸣叫。

  那叫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着,就像不祥的音符。

  给奉天殿又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息,让众人的心都不由自主揪了起来。

  朱棡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下意识靠近朱元璋身边,手按在了腰间的佩剑上。

  此时朱棡一边警惕地环顾四周,一边压低声音对朱元璋说道:“父皇,这动静着实透着股怪异,怕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啊。”

  朱元璋面色沉稳,可眼中也闪过一丝锐利。

  他微微点头,沉声说道:“莫慌,且看看是何情况。”

  此时朱棡右手的手指不自觉握紧剑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死死地盯着殿门方向。

  只要有什么异样出现,他便能立刻拔剑应对。

  朱元璋也挺直了身子,龙袍的衣角随风摆动。

  那与生俱来的威严气场,瞬间弥漫开来。

  犹如实质一般,仿佛要凭借这帝王之威,镇住这即将到来的未知变故。

  紧接着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在这静谧且凝重的大殿氛围中显得格外刺耳。

  每一声脚步,都像是重重踏在众人的心弦上,让人的心跟着一阵阵发紧。

  那脚步声在空旷的宫道里回荡着,宫道两旁的石兽,平日里只是静静地守护在那儿。

  此刻却仿佛也被这慌乱的气息惊扰,投下的阴影越发阴森,仿佛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凶险。

  那脚步声里带着一种莫名的慌乱与急迫,就好像后面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着。

  让人不由得想象着,黑暗中是否藏着什么妖魔鬼怪。

  “砰”的一声,殿门被猛地撞开,一股冷风裹挟着外面的寒意呼啸而入。

  那风如同冰冷的刀刃,刮过众人的脸颊。

  冻得人一个激灵,不少官员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这风更是吹得殿内的烛火剧烈摇晃几近熄灭,光影在众人脸上疯狂舞动。

  映出一张张或瞪大了眼睛,或嘴唇微微颤抖的面容,显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到了。

  一名亲军上十二卫的禁军侍卫,神色慌张地匆忙闯入。

  他脚下一个踉蹡,“扑通”一声就跪地禀报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只见那名身材健壮的侍卫,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滚落。

  顺着他的脸颊滴落在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小的湿印。

  作为皇帝的侍从亲军,这名龙骧卫的衣衫在奔跑中早已凌乱不堪。

  甚至还沾染着些许外面的尘土,狼狈之态尽显。

  朱元璋眉头一皱,呵斥道:“何事如此慌张?慢慢说来!”

  那名侍卫咽了口唾沫,赶忙说道:“陛下,延绥镇马场那边突发紧急状况!

  几匹咱们精心培育的优良种马,不知为何,竟莫名暴毙了。

  延绥马场如今一片混乱,马夫们皆是惊慌失措。

  他们围在死去的种马旁,有的痛哭流涕。

  嘴里念叨着‘这可是马场的宝贝呀,没了它们可怎么好’。

  有的马夫则面如土色,呆站在那儿,完全不知如何是好。

首节 上一节 465/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