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第141节
冀州的本土派并不喜欢以荀谌郭图为代表的颍川派力量,而颍川派也需求更大的话语权,双方少不了一番较劲。
郭图荀谌跳出来提出建议,未必就真的不认同田丰策略,或许只是出于反对的需求而已。
如何调节内部的派别矛盾,这也是袁绍需要考虑的事情。
这一次依了冀州派的意见,下一次就该听听颍川派的话了。
田丰神情不为所动,又道:“依属下所见,玄夏非易于之辈,如今我军反攻回来,势必会引得玄夏出兵,眼下我军虽然占据优势,但现在还不是真正的战争。”
说到这里,田丰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属下关注幽州黄巾许久,他们能接连击败公孙瓒刘虞吞并幽州,实力之强远超想象,若是我军被眼前优势迷惑而自大,将来必有灾祸!”
第227章 危机
听闻田丰的话,袁绍的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没人喜欢听丧气话,这还没打呢就开始先考虑起失败来了,自然就令人觉得刺耳。
不过袁绍如今也算对田丰有所了解,这家伙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主义谋士,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出现,虽然听着有些刺耳,但也还能忍耐,毕竟人家说的还是很有道理。
“元皓所言有理,吾自然不会轻忽玄夏,只是渤海已有信报传来,却说玄夏已经汇集两万大军从渤海南下,似是要进入青徐两地接应青徐黄巾,短时间恐怕不能回来,我军不必太过担忧。”袁绍淡淡笑着,并不太担心玄夏的支援。
郭图荀谌逄纪等人皆是站出来连称高见,便是田丰也没再说什么。
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威胁,那就只能是玄夏再度往常山发兵了,但只要许辰的主力不在,其他的玄夏军队他们就不觉得有多么大的威胁了。
只是袁绍还没有高兴太久,就听得此时有传令兵传来一个信报。
“秉州牧,已探知玄夏黄巾动向,月前之时玄夏黄巾于泰山郡仅一天就大破应劭大军,并与青徐黄巾合流,如今已经汇聚三十余万人走出泰山!”
听到这个消息,袁绍的脸一下僵住了,玄夏黄巾的动作比他想的似乎要快许多。
青州徐州就这么眼睁睁看着黄巾过路?
应劭是个什么废物,只一天就大败于黄巾?
袁绍差点没骂出声来,这個关头他当然不希望许辰回来坏自己的好事,即便自己不求速胜,那也不能打的太慢。
现在自己只需要牵制住眼前的高邑,保障其余几支大军后勤畅通,只要他们陆续攻克常山中山,那就可以转过头来夹击高邑,毕其功于一役。
这个作战计划固然稳妥,只是需要一定的时日,若是让许辰提前杀回来,那就不好办了。
虽然袁绍并不喜欢田丰预设失败的习惯,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会小看玄夏的实力,若是没点东西,黄巾绝不可能击败刘虞公孙瓒占据幽州。
其余一众谋士也都是沉吟起来,局势有所变化,他们也需要筹谋新的应对。
而这个时候,那传令兵才把后面的信息也跟着说出来:“此三十万大军行程缓慢,最终于青徐边地被孔融陶谦合力堵截,如今应该已经交战许多时日,只是不知情况如何。”
当传令兵的话音落下,袁绍顿时沉下脸来,他突然有种砍了眼前这个家伙的冲动。
军情就不能一口气说完吗,就得这样大喘气?
其余众人也是皱起眉看着传令兵,显然也有些不愉。
好在对方毕竟只是个小兵,袁绍也不会拿他们如何,只是摆摆手便让他退下去。
总归是个好消息,孔融陶谦并没有对那许光头无动于衷,只要他们能拖住对方一阵时日,就足够自己解决常山中山的问题了。
“当真天助我也,不指望孔融陶谦能歼灭黄巾,只要他们能拖延一阵子便也足够!”
袁绍大笑起来,这对他实在是太好不过的消息了:“如此我们便没有后顾之忧了,只管让诸将放手经略城池便是,我部主力便镇守此地,只待诸将毕功便合力伐之!”
审配上前笑道:“黄巾不自量力深涉险地,有此下场当属活该,如今他们也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这常山中山该吐出来了。”
荀谌也拱手道:“玄夏主力不能动弹,那我军只需按部就班,自可取胜。”
郭图更是小胡须抖动,嘿嘿笑了起来:“为州牧贺,此番收复中山常山之后,便尽得冀州之地,可为霸业之基也!”
当郭图话音落下,众人都是多看了他一眼,然后又看了看袁绍,却也没有说什么。
袁绍则是笑而不语,既不否认此话,也不做肯定,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默认。
霸业二字如此堂而皇之的说出来,无论袁绍还是其他的文臣武将都不以为异,再也没人在乎什么大汉名分了,诸侯争夺天下的野心甚至都不愿意掩饰一下。
当他们胜券在握的畅享未来的时候,许辰这里则是在应付眼前的麻烦。
正如传令兵所汇报的一样,当他率领三十多万人走出泰山郡之后,很快就在莱芜遭遇了孔融与陶谦的大军阻截。
陶谦和孔融并没有傻傻的去和黄巾硬碰硬,而是一直保持轻度的接触,不断施加军事压力,如此拖慢许辰的脚步。
三十多万的队伍对此时的黄巾而言,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负累,许辰带着他们甩不开孔融陶谦,但又没法加快速度,以至于如今就在莱芜进退不得,而随着时间的拖延,一个巨大的问题就越来越显得严重。
“敌军三十余万人陷足于此,根本不必硬战,再过些许时日,自可不攻自破!”
官兵营地,朱治随同陶谦孔融两人一同巡视营地,并同时观察黄巾动向,十分自信就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三十万人的消耗每日不可计数,如今已经过去不少时日,他推测也该到黄巾的极限了。
而他的判断,也引得孔融和陶谦认可,对于这样的现状,他们十分满意。
黄巾进不能进、打不能打、退无可退的窘境十分明显,即便不用朱治说,他们也能看的分明,如今差的只是时间而已。
“朱将军神兵妙用,若是能在此剿灭许辰此贼,也算是为吾等以后解除大患,这是朱将军的大功!”陶谦笑眯眯的抚须,丝毫不吝啬对朱治的夸赞。
孔融也是一脸笑意:“都说幽州黄巾凶悍精锐,但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嘛,朱将军略施小计便能轻易应付。”
朱治摇了摇头言称不敢,随后道:“倒不是在下厉害,只是黄巾携带庞大妇孺,无异于自缚手脚,只能说他们自取灭亡而已。”
陶谦和孔融相视一眼,都是呵呵笑了起来:“朱将军厉害也好,黄巾自取灭亡也好,这都不重要,让他们葬身于此才重要,玄夏乃天下之大害,不可不除!”
玄夏如今的声名,即便是徐州这般遥远的地方,也一样有所听闻,毕竟早在多年前,自然经就已经引起朝廷的关注了。
如今玄夏立国,更是声势壮大,只是玄夏距离他们太远没什么联系,所以不会过多关注。
但若是玄夏主动找上门来,他们绝对不介意出手尝试扑灭这股力量。
这样赤裸裸对士族存在恶意的势力,天然就自带仇恨,此前黄巾来的突然,孔融陶谦第一时间不好反应,只能让黄巾大摇大摆的进入腹地,但再想出来的话,那就得看他们愿不愿意了。
尤其是听闻玄夏一日大破泰山官兵并且俘虏应劭之后,陶谦孔融更是有些坐不住,这么个士族屠夫这么凶悍,还要不要人活了。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双方立刻就勾搭在一起,发起了一场针对黄巾的阻截行动。
随着这段时间的围困,他们已经明显感觉到胜利在望,或许再过个三五天的时间,黄巾就该因为后勤压力崩溃了。
对此,陶谦和孔融心里只有冷笑,真以为放你大摇大摆进来就高枕无忧了,殊不知你踩进来的是个死地。
孔融陶谦朱治几人的判断其实没有任何问题,黄巾这里现在的确面临极大的压力。
王当板着的脸已经好几天没有化开过了,就连一向沉稳的沮授,近来也是忧心忡忡,陶谦和孔融都知道的事情,他们作为黄巾的头脑,自然更加明白。
反倒许辰还是一副淡定的模样,似乎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丝毫失态。
“教主,你就真的不担心吗,若是援军来的慢了,咱们说不定真要交代在这里了!”
军帐里,王当坐立难安,已经在许辰的面前转了好多圈,最后还是忍不住来到许辰面前,双手一把按住案桌就问出声来。
他急啊,看着日益减少的粮草,他快把眉毛都给急白了。
看着许辰这样淡定的模样,他百思不得其解,这种关头许辰怎么还能坐得住的?
许辰不担心吗?
许辰当然担心,只不过即便担心,他也不能表现出来,连他这个教主都慌了的话,那别人更是容易惶恐,哪怕是装模作样,他都得绷住。
眼下的情况,许辰当然也考虑过,也专门设置了后手,只要计划没有问题,那么化解眼前的危局并不困难。
只不过任何计划都难保万无一失,许辰当然也会担心会不会出现意外。
而这个时候,秘书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沮授虽然心里也有点没底,但还是主动站出来安抚王当。
“王将军且冷静一些,眼下的情况急是没用的,极端不利的情况我们也不是没有过预想,就算真的到了那个地步,我们也能强行闯关成功,只是要付出的代价或许会很大,可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事事皆顺的道理,我军可以享受成功,但也要有经受挫折的素质。”
经过沮授这么一说,王当也醒悟过来自己有些失态了,只能摇摇头,然后坐在一边闷不做声。
就在这个紧张和不安的气氛之下,却见到田石头匆匆跑进帐里,兴高采烈的大叫起来:“教主,援军来了!”
第228章 泄愤
一行骑兵悄然出现在远处的天际,可以隐隐约约看到中间的骑兵举起一杆旗枪,虽然距离遥远看不清上面的文字和图案,但哪怕只是隐约看到旗帜的黄色底色,也能知道来的是什么人了。
因为已经在这里被拖住的玄夏黄巾的旗帜,便是这样的黄色旗帜。
玄夏的援军来了!
当看到那庞大的骑兵队伍之后,不论陶谦还是孔融朱治,都是脸色大变,他们都知道大事已经不妙了。
“全军戒备,准备撤退!”
朱治一刻不敢拖延,立刻就甩开陶谦和孔融不顾,开始大声发布命令指挥大军行动,很快就把军队分成数个军营,其中一些要留下抵御骑兵攻击,另一部分则是要先行后撤。
陶谦和孔融对此也没有任何意见,虽然还没有正式交手,但是当骑兵出现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没法打了。
出现的这一股骑兵,只粗略看至少就有四五千人,而己方并没有这样规模的骑兵可以应对。
青徐并非边地,在黄巾起事以前这里相对平稳,在黄巾起事以后他们主要对手也只是黄巾流民而已,他们没有建设骑兵建制的需求,也没有应对骑兵的经验。
只有以后诸侯混战,战争需求开始升级,各方诸侯被迫进行军备竞赛的时候,骑兵才会在中原大地全面开花。
现在让他们碰上这么一股大规模的骑兵,那是多看不了一眼。
战场之上若是一方具备骑兵一方没有骑兵,那战争的主动权一定在具备骑兵的一方手里,而现在掌控这个主动权的,无疑就是黄巾!
此前是他们纠缠黄巾不打,试图硬生生拖死对方,现在对方完全可以依靠骑兵的主动性,反过来逼迫他们不得不接战,而一旦正面决战的话,陶谦和孔融都没有足够的把握了。
虽然他们之前对黄巾不乏轻蔑之语,但真要打硬仗他们是一打一个不吱声。
玄夏黄巾那是一路经过生死历练,接连打败乌桓公孙瓒和刘虞这些家伙的存在,到如今已经是顶尖的精锐之师,往那里一战,光是气势就可以让别人心里抖三抖。
而青徐官兵一直以来打的都是废拉不堪的青徐黄巾,陡然碰到这样的对手,他们心里不犯怵是不可能的。
应劭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陶谦孔融都不愿找不痛快。
事情如他们预想的一样,骑兵一经出现便如风疾行,不给任何他们多余的时间,直接就席卷而来,而此时一直被官兵所困扰的玄夏大营,两万步卒也随之而动,策应动作之快令人咋舌。
虽然黄巾骑兵和步兵都没有汇合,但他们的默契,就像是同心相连一样。
朱治心头震颤,步骑兵配合之下,己方虽然兵力占优,但也十分难打,更何况官兵的素养普遍就不如黄巾的士兵,这更是令人绝望。
但这个时候不管他愿不愿意,也只能硬着头皮接战了。
如果能撤回到后方的莱芜城,那己方还能保留足够的有生力量,不然的话只怕这一战的结果会相当惨烈。
虽然朱治的嗅觉不可谓不灵敏,反应也不可谓不快,但步兵的行动速度在骑兵面前只是個笑话。
上一篇: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下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