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嘉靖

我爹是嘉靖 第102节

  整个人就像是满血复活了一样,洋溢着希望的微笑,不惧风雪严寒,怀着激动而又紧张的心情来到了裕王府。

  在他刚刚到了王府大门前的时候,王府前的守卫也早就得到了朱载坖的命令,只要是他过来就可以直接引入府中。

  所以,张居正还没来及将自己的名刺递给王府的门房,等待朱载坖的接见之时,他就被领到了王府前庭的院中。

  此刻的朱载坖也正在前庭院中站立,带着几分微笑,几分好奇以及几分期待,看着张居正的到来。

  张居正进入前庭一眼就看到正在等待着的朱载坖,连忙快步几分,对着朱载坖着急一拜:“臣翰林院编修张居正拜见裕王殿下。”

  朱载坖也往前走了几步,扶着张居正的手臂将其托起,“张先生不必多礼,陛下派先生来为本王授课,应该是本王向先生行礼才是。”

  张居正听到朱载坖这话,顿时受宠若惊,连忙回道:“臣惶恐。”

  朱载坖笑道:“张先生见外了,来,快快到屋内喝杯热茶。”

  朱载坖热情的邀请着张居正进到暖室之中,张居正也谦逊以礼,显得很是恭谨。

  待到了暖室之内,朱载坖自然的坐在了首位上,张居正也坐在一旁的楠木交椅处。

  孟冲及伺候的小太监也分别给朱载坖和张居正看了一杯茶,放在了各自旁边的小几之上。

  朱载坖道:“天气严寒,张先生辛苦了。”

  张居正回道:“能为王爷尽职,是臣的本分。”

  朱载坖笑了笑,又仔细的打量起了张居正,确实帅,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大帅哥。

  虽然现在还没蓄起那一颌威严自若的美髯,但现在已经蓄起的胡须也有了几分威严清正之意。

  果然不愧是被誉为“救时宰相”的存在,光看卖相就有点那么回事了。

  朱载坖欣赏完了张居正之后,也收回了打量的目光。

  朱载坖说道:“不知道先生准备教本王一些什么学识?”

  张居正这时候也弄不清朱载坖的态度和想法,他也不敢一上来就像高拱那种直来直去。

  所以在听到朱载坖这么一问之后,张居正也谨慎的回道:“臣准备教王爷汉唐以来的历代贤君诏书,以及诏书内所引用的典故事例等等。”

  朱载坖听到张居正这个问题也有点意外的,本来朱载坖以为张居正会教自己一些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一些儒家知识。

  没想到张居正也和高拱一样,有点不按套路出牌。

  想当初高拱初来裕王府的时候,那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要教朱载坖《商君书》。

  只不过后来不知道又是怎么想的,《商君书》也不教了,开始教一些地理、时政类的课程。

  而这些课程朱载坖也挺喜欢的,觉得挺有意思。

  现在张居正来了,他虽然没说出《商君书》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课程教育。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种课程应该是专属皇太子的教育课程吧!

  由此可见,高拱和张居正这俩老师是真的让人一点都不省心,一上来就这么明牌,真特么刺激!

  唯恐别人不知道他俩的心思是什么。

  朱载坖僵硬一笑:“不瞒先生,本王至今不通四书五经,亦不明诸子百家的先哲道理。如果先生不嫌弃本王愚钝的话,可以先教本王一些四书五经,让本王先懂一些圣人教诲。”

  谁知朱载坖此话一落,张居正就直接说出了和当初高拱差不多的言辞。

  张居正道:“王爷此言差矣。王爷天潢贵胄,与世人不同。世人读四书五经是为了科举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王爷生来便就是为了社稷黎民和九州万方。”

  “圣人的道理固然重要,但绝不适合王爷。王爷之学乃是王道,应该高屋建瓴,从古之贤君学起。”

  “历代以来,贤君治世,无不以诏书为记。虽然时移世易,但治民御民之心古今皆同也。”

  “所以,王爷之学不可拘泥于常学,而应以王道之学为主。”

  听着张居正的大道理,朱载坖也不禁心中暗自叹息一声:这是在害我啊!

  我特么本来躺着就能赢,你们怎么都这么喜欢给我上难度呢?

  万一道长心眼小,以为我有觊觎之心,那可怎么得了?

  朱载坖道:“不不不,王道之学非本王可学。本王生性单纯,喜好儒道。以为正道先正心,所以,还请先生先教我四书五经的圣贤道理,让本王先明理,再学其他。”

  张居正听着朱载坖这样的回答,眉头也不由微微一皱,他也有点惊讶于裕王爷的态度。

  不过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张居正现在虽然还没修炼到至高境界,但政治本身就有的妥协和折中之道,他还是懂的。

  张居正回道:“既然王爷有心圣贤道理,臣自然也会为王爷授业解惑。待到臣为王爷讲课之时,臣一定会仔细备课,将所讲之课中引用到的圣贤道理都一丝不苟的交给王爷,让王爷从这些课程事例之中感悟圣人之理。”

  朱载坖嗯了一声,对着张居正回道:“如此,本王就先谢过张先生。”

  说罢,朱载坖就举起茶盏虚敬了张居正一杯,张居正也赶紧谨慎回礼,将自己茶盏内的茶汤一饮而下。

  最后朱载坖又让孟冲准备了一餐午膳款待张居正,只可惜张居正并未接受,而是再三拜谢之后就离开了。

  看着张居正离开的背影,朱载坖又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胖哒哒的孟冲,朱载坖道:“这些文官的胆子都这么大吗?”

  孟冲不明所以,也不知道朱载坖问的这句话是啥意思,他迟疑了一下回道:“王爷,奴婢觉得这个张居正还挺懂事的,很有分寸,没有托大与王爷共餐。”

  朱载坖:“呵呵!”

  ————

  求月票

第205章 好像死了一只坤坤

  西苑,万寿宫。

  嘉靖皇帝闲极无聊的摆弄着手里的拂尘,心里似乎还在想着一些问题。

  “你再将张居正到三儿那里的讲话念一遍。”

  嘉靖皇帝又吩咐着黄锦将张居正第一次见朱载坖时讲的话说一遍。

  黄锦回了一声是,然后就又把写有张居正第一次见朱载坖的密报记录念了一遍。

  当黄锦这一遍念完之后,嘉靖皇帝的脸上又挂出了一起笑容,“有意思,真有意思。这翰林院真出人才了。”

  接着嘉靖皇帝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低头将手中的拂尘放在一边,然后把坐下的蒲团揭开一角,从里面拽出来了一份不知压了多少的奏疏。

  嘉靖皇帝将这份奏疏又打开看了一遍,然后自言自语道:“怪不得会说出这样的话,原来是就是你呀。”

  嘉靖皇帝看着手中这份《论时政疏》,终于想起来这个张居正是是谁了。

  怪不得徐阶会如此卖力的推荐此人到裕王府做个侍讲,原来是早早就看中了张居正的才学。

  黄锦听着嘉靖皇帝的自言自语,他在一旁小声接道:“帝君,要不要奴婢去敲打敲打?”

  嘉靖皇帝一摆手,“不用,就让他教,朕倒要看看他能把古之贤君的治国诏书讲出什么新意来。”

  黄锦微微一笑:“帝君真是仁厚,张居正这般不自量力,帝君都能宽宥他。”

  嘉靖皇帝笑道:“朕这是在给年轻人机会。你看看严嵩,张治,徐阶这些人,都老成什么样了,还在那里装什么鞠躬尽瘁。不就是赖着不走,养足了名望再跟朕斗法吗?”

  “朕早就看透这些人了,天天的都是规矩规矩,朕能不知道规矩吗?就喜欢用这些来压朕,朕会理睬他们?真是笑话!”

  “朕若是不懂规矩,河南山东大旱,朕会不酌免夏赋秋税?朝廷也是人家,也需要生火吃饭。可朝廷每年能收到国库的银子就那么一点。”

  “他们不想想法子给朝廷开开源,多弄一些银子回来维持体面,难道要朕也饿着肚子治国吗?”

  “天天跟朕讲规矩,也不知道这些规矩是谁教他们的?”

  “现在既然年轻人有想法,那朕肯定也不会拦着,朕倒要看看这些年轻人是怎么办事情。希望不要让朕失望了。”

  嘉靖皇帝说完这些话就舒服的躺在金帐内的蒲团上,不再去想这些事情。

  可是有些事情偏偏就是这么的不遂人愿。

  就在嘉靖皇帝想要放松一下的时候,西苑外来了一个匆匆报信的小太监。

  小太监冒着风雪一路小跑到了万寿宫前向殿门前的侍卫通禀了一声。

  过了不多会儿的时间黄锦就出来看了一眼这个小太监。

  小太监立刻将一份卷好的纸条,恭谨的递给了黄锦。

  黄锦看了一眼就淡定的嗯了一声,“下去吧,以后不用再盯了。”

  接着黄锦就带着小纸条进了万寿宫内精舍。

  黄锦对着嘉靖皇帝轻声的喊了一句:“帝君,张治死了。”

  “等他家人报丧的时候,让礼部的人处理就是了。至于谥号…朕再想想。”

  听到嘉靖皇帝的话后,黄锦回了声“是,奴婢记下了。”

  张治,嘉靖朝次辅,素有贤名,很看不惯嘉靖皇帝修玄之事,每当嘉靖皇帝让朝中大臣写青词的时候,张治总是“写不好”,为此嘉靖皇帝也很不爽他,所以久而久之张治也就不得嘉靖皇帝欢心。

  现在人没了,但是在嘉靖皇帝心中他的死就好像是死了一只很平常的坤坤,根本也引不起什么波澜。

  不过既然他死了,嘉靖皇帝也不得不考虑再为内阁加人了。

  要不然内阁就严嵩一个大学士了,这很不利于嘉靖皇帝的平衡之道。

  所以,在这个时候嘉靖皇帝考虑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张治的身后名该给什么样的恩宠,而是在考虑新的内阁成员要不要把徐阶正式的补进来。

  说实话补徐阶入阁,嘉靖皇帝的心情其实挺纠结的。

  早年间嘉靖皇帝有多厌恶徐阶,那也是人所共知的。

  当年因为“大礼仪”的事情,嘉靖皇帝都打死多人的。

  要不然考虑到影响太过恶劣,后续没法收场,就徐阶当初说的那些话,直接把他打死在午门都是死不足惜的。

  所以后来嘉靖皇帝也只能愤恨的徐阶的名字刻在柱子上,整了一句“徐阶小人,永不叙用”来表达自己的愤慨之心。

  但是又不知道从何时起,这个徐阶竟然也变的懂事了起来,说话也中听的,办事也牢靠了。

  因此嘉靖皇帝也渐渐地放心了心中的成见,以天子气度又接纳了徐阶,给了徐阶新的机会,这才有了徐阶现在的地位和身份。

  但是即便如此,这并不代表嘉靖皇帝真的就原谅他了,要不然看着张治不中用,嘉靖皇帝也不会让徐阶暂入内阁听命。

  可是现在张治没了,内阁也不可能只有一位大学士,要不然这不就成了“独相”了吗?

  况且严嵩只是“听话”,距离“好用”还差很多。

  若是只将严嵩一个人放在内阁独大,虽然嘉靖皇帝也不担心严嵩会威胁皇权,但是嘉靖皇帝却担心下面的人因为不爽严嵩而懈怠摆烂。

  因此,内阁还是得有一个可以凝聚士人名望的“领袖”在,只要有这么一个“领袖”在,这些个文人骚客就不能摆烂懈怠,他们该干还得干。

  所以,这个时候嘉靖皇帝也不得不考虑让徐阶提前入阁的问题。

首节 上一节 102/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