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嘉靖

我爹是嘉靖 第103节

  因为他们又认为景王乃是次子,自古以来按照规矩,哪有次子当家的道理?

  而且他们读书明理,为的不就是这个规矩吗?

  至于那些庶子当家的故事,那不过就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爽文故事罢了。

  在现实的礼教秩序之中:尊卑,嫡庶,长幼等等这些都是不可破坏的规矩,谁敢破坏这些规矩,必然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即便是唐太宗这样的明君也不例外!

  因为在这些守护规矩的读书人看来,唐太宗是明君典范没有错,但是他开的坏头也让此后的大唐陷入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血腥政变之中,不仅出现了父杀子,子叛父,兄弟相残的惨剧,还上演了一出“牝鸡司晨”的荒唐大戏,让一个女人做了皇帝。

  所以,此后的读书人无不将这些前朝故事引以为戒,用来规劝帝王,让他们千万不要做出废长立幼的昏聩决定,以免遗害无穷。

  因此就算是景王再出色,他也不可能会是百官和天下士人众望所归的真命之子。

  况且现在的景王还不出色,所以那就更没理由放著身为“长子”的裕王不去支持,反而去支持一个“幼子”的景王。

  但是凡事都没有绝对,就比如聪明绝顶的严世蕃,他就非常看好景王,他觉得以他的聪明才智,肯定可以将景王推出,震碎他爹和一干冥顽不灵只会死抱著所谓规矩自诩清流的腐儒贱人!

  所以就在众人以为裕王才是国本的时候,严世蕃毫不掩饰的抖著激灵,将自己的宝全押在了景王身上,准备给他爹一个大大惊喜,让他爹看看他有多能干!

第200章 理财达人鄢懋卿

  严府。

  严世蕃胖哒哒的小手捧著一罐甜滋滋的怡然糖,另一只手捏著一支花纹精美的小银匙,一勺一勺的挖著小罐里的怡然糖,就这么干吃著。

  他似乎很喜欢这种甜腻腻感觉,从不加其他料,就这么的干吃。

  这样吃法若是让朱载坖知道了,他肯定也会向严世蕃竖一根叹服的大拇指!

  这么吃糖都不怕得三高吗?

  严世蕃的人生轨迹要比辛苦的老爹严嵩幸福的多。

  嘉靖十年的时候,严世蕃就以父荫,入国子监读书,混了一个可以与举人相比的监生身份,此后又因为他的平步高升,他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加恩。

  被授予左军都督府都事、后军都督府经历,后又为京师顺天府治中。

  到了嘉靖二十二年的时候,他又被升任为尚宝司少卿,二十四年又升太常寺少卿。

  如今又因为他爹是首辅的缘故,嘉靖皇帝又加恩他为工部左侍郎,主管一些宫中和地方上的工程事务,也算是个大大的肥缺!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最让严世蕃引以为傲的,乃是他的“小阁老”的称谓。

  在嘉靖二十七年的时候,严嵩又一次斗赢了政敌成为了力压夏言一头的内阁首辅,这其中就有严世蕃的助力。

  严嵩那个时候已经年近七旬,年迈体衰,精神倦怠,加之又要日夜随侍于皇帝左右,已无足够精力处理政务。

  所以在很多时候,有些事情需要做出裁决之时,严嵩就多依严世蕃之能,常言:“待我与东楼小儿计议后再定”。

  至此严世蕃便就成了严嵩的最强辅助,严嵩也常常私下带著严世蕃一起入值内阁,让他参与到朝政大事的票拟之中,使其成为了不是阁臣的阁臣。

  又因为严世蕃做出的票拟多能迎合嘉靖皇帝的心意,所以嘉靖皇帝也就默许了严世蕃在内阁的存在,甚至还多次的嘉奖于他。

  于是乎,严世蕃就混到了这个“小阁老”的称呼,成为了仅次于他爹的重要内阁“非正式成员”。

  这次京郊保卫战胜利之后,严世蕃的小心思也活跃了起来。

  之前推荐仇鸾的事情,虽然也让他有点尴尬,但仇鸾干的那些破事他并不知情。所以,在追罪仇鸾的时候,严世蕃也没有被牵扯其中。

  所以现在的严世蕃就想著如何表现一把,将自己之前“识人不明”的罪过给抹过去。

  严世蕃想著如今怡然堂和顺义产业园的大火,他虽然很是眼红,但是也很清楚如果他不能再表现出的优秀理财能力。

  那么时间久了,皇帝只依赖于这个由裕王挂名,宫内实操的怡然堂和顺义产业园敛财,那么他的重要性就会极具下降。

  所以,聪明的严世蕃也得想想自己的法子,为皇帝陛下搞点新思路,为日渐拥堵破落的京师出一把大力,让皇帝陛下好好看看他还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才!

  于是这段时间严世蕃就不遗余力的游说上疏,让嘉靖皇帝重视京师扩建的重要性,从而也突出他的重要性。

  现在嘉靖皇帝也终于动了要大修京师外城的心思,严世蕃自然也不会放过自己表现能力的机会。

  所以在前日的御前会议上,严世蕃激动的提出自己的方案,请求皇帝陛下恩准由景王朱载圳挂名督建京师外城,工部实领的策略,为规划之中的京师外城出谋划策。

  当时的嘉靖皇帝也正要问问严世蕃准备怎么修京师外城,毕竟真的要修起外城,那需要花销的银子绝对是几千万两计的,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只修一个外墙就算是完事的工程。

  因为这外墙修完之后,还要在其中填充很多的附属建筑,以及新的区域职能划分,这些才是真正的大头,都不敢细算的,一旦细算下来,天知道要花多少银子。

  而以现在大明每年七八百万两国库收入,想要支撑起来这么庞大的工程,无疑是杯水车薪,弄不好过个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修的完。

  而且这七八百万两的国库收入要支出的地方也是多不胜数,比如比较直观的官员俸禄,以及每年都要修修补补的运河,还有永远不得安生的黄河,以及宗室那帮人数都统计不齐又坐吃山空的皇亲。

  还有年年各地发生灾害旱涝之后,朝廷要拨出的救灾赈济银两,就比如今年,嘉靖皇帝就已经下诏免两畿、河南、江西、辽东、贵州、山东、山西被灾税粮。

  就指望著每年七八百万两的国库收入,还想办大事,那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而且嘉靖皇帝本人也是一个销金大户,他还要修仙问道,每天宫里消耗炼丹材料和平时斋醮消耗各种物资,那也是一笔算不过来的巨帐。

  所以嘉靖皇帝心里也是踟躇,轻易不敢下这样的决策。

  但是严世蕃却很懂事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推荐了一位的理财高手——鄢懋卿!

  严世蕃将鄢懋卿夸成了一朵花,说其极善理财之道,若让其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四盐运司盐政,他必然能将往年只能收来六十万两的盐税,翻之百万以上。

  如此一来,朝廷就会有会更多的国库收入,支撑起京师外城的扩建。

  嘉靖皇帝一听还有这么厉害的理财高手,当即也来了兴趣,能为国库多搞一些银子,总归也是一件好事的。

  所以嘉靖皇帝也肯定了严世蕃的建议,并让内阁再考察一下鄢懋卿的能力,如果他真有能耐,两浙、两淮、长芦、河东四盐运司的盐政交给他总理也不是不可。

  反正朝廷缺就是银子。

  而接下来,鄢懋卿的考察任命,也不过就是走走过场而已,很快就通过了内阁和吏部的考察审核,得到了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四盐运司盐政的差事。

  在鄢懋卿上任之前,鄢懋卿又来到了严世蕃的府上,感激涕零的对著严世蕃再拜谢恩,感谢严世蕃的再造之恩。

  严世蕃看著懂事的鄢懋卿也交代道:“盐政至关重要,这是咱们在皇帝面前刷脸的机会。那些清流办不到的事情,我们办到了,这就说明我们比那些所谓的清流更忠心,更能办事。以后,皇帝也会更加的倚重于我们。”

  “所以,此次由你主持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四盐运司盐政的差事,也是我对你寄予的厚望,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鄢懋卿道:“小阁老放心,下官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一定不负小阁老重望,一定会为小阁老肝脑涂地,将盐政的差事办的漂漂亮亮!”

  ————————

  求月票~~

第201章 贪官的办事能力

  鄢懋卿这个人正经点讲,抛开人品不谈,办事能力还是真的有的。

  可惜的是此人贪得无厌,又遇到了严世蕃这个聪明绝顶以为能把所有人都耍了的主子,他的悲剧自然也就被注定了。

  当然现在的他还是风风光光志得意满的,毕竟他总理的可是盐政啊。

  现在的大明虽然财政举步维艰,但是人口的繁衍速度也是远迈前朝的。

  开国至今二百年矣,最核心的汉地两京一十三省,是极少发生大的动乱和灾异的。

  虽然这些底层老百姓们在这样的封建王朝压迫之下,也活的像是行尸走肉一般,但至少他们还都能活,运气好的也可以通过三四代的努力逆天改命。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大明朝到嘉靖皇帝时期,全国上下的户籍人口加上隐匿的人口,少说也得要将近两亿人。

  这两亿人的数字放在后世乍一听好像并不太多,毕竟后世的还有人口超过十几亿的国家,但是放在当今世界,这两亿人可能就占据了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也正是因为有如此之大的人口体量和领土疆域,但凡是能在这个土地上干一些垄断性质的工作,那绝对是利益惊人的!

  可就是在如何的环境之下,大明的盐税却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一年到头能收上来的盐税也就六十万两而已。

  而且这六十万两的盐税收著收著就收成的定制,好像是被承包了出去一样,每年就六十万两,谁来都这么多。

  可想而知这其中猫腻到底有多大。

  但是鄢懋卿是个人才啊。

  根据《明史·鄢懋卿》里的记载:“两淮余盐,岁征银六十万两,及懋卿增至一百万。懋卿去,巡盐御史徐爌极言其害,乃复六十万之旧。”

  由此可见六十万两的盐税根本就不是大明盐税的真实水平,但凡去个能干事敢干事的人,至少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八十之多!

  但可惜的是,盐税牵扯到了利益面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想要盐税收全收整,指望封建时代的行政效率和管理手段以及人心,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现在严世蕃既然在嘉靖皇帝面前吹牛说鄢懋卿能把盐税翻番征至百万,嘉靖皇帝肯定是没理由拒绝的。

  到时候银子征来了,那就是国库里实实在在的入帐,如果搞砸了把地方上弄的天怒人怨,大不了就是一挥手把鄢懋卿宰了平息众怒就完事了。

  所以这件事不管怎么算,嘉靖皇帝都觉得自己没有吃亏。

  只要严世蕃用的这个鄢懋卿真能搞来银子,给他点恩典又如何?

  就在鄢懋卿志得意满在严世蕃的推荐下得到了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四盐运司盐政的差事之时,朱载坖也没有闲著。

  自从黄锦到裕王府勤快了之后,朱载坖感觉自己好像是跟上班了一样,每次黄锦过来说话,都会带著一两个问题和任务过来,让朱载坖写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朱载坖也清楚这后面十有八九就是嘉靖皇帝的主意。

  但是朱载坖却没法拒绝,也没法推诿不干。

  毕竟现在的朱载坖也算是有“把柄”在嘉靖皇帝的手中,所以朱载坖也能被动的投入到这些本该是朝廷内部讨论和考虑的问题之中。

  这次黄锦带来的问题就是最近一直议论还没定下的京师扩建工程。

  朱载坖听著黄锦说的这个京师扩建工程计划,他隐约也想起了点什么。

  好像在原来的历史进程之中,嘉靖皇帝之所以下定决心建设京师外城,并不是真的考虑到了人口日渐拥挤的京师需要更大的城市范围来承接日常的生活需要,而是因为俺达入寇的刺激让他觉得京师必须得再有一圈外城,才可以更加的安全。

  但是由于财政的困境,本来要修成“回”字形的京城外城,结果最后只能修一道南墙,就没钱继续修修下去了,然后就把这道南墙连著内城的城墙,整出了一个“凸”形的京师外貌,显得很是另类。

  而这个丑不拉几的“凸”字形京城,直到数百年后清朝也亡了,民国也结束了,在郭某建议下才被拆了.可是在那个时候即便是丑不拉几的“凸”字形古城墙,也已经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根本就不是后来所建的那种毫无美感和特色的钢筋水泥建筑能比的。

  所以说,这座兴盛于元明清的京师,命运还真是多舛啊。

  现在黄锦带著这个扩建京师的问题来了,朱载坖也不得不绞尽脑汁的去思考到底怎么样才能将这座即将要扩建的京师,建设成一个磅礴大气而又不失文化底蕴的世界第一城!

  要知道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之中,各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出现,都将引起一次又一次的城市改建问题。

  很多城市由于在初期建设上的规划短视,都导致了后来的各种棘手的城市问题。

  所以想要让未来的京师不落伍,除了要先在现在的规划建设上留有余地之外,还要为未来留下巨大的发展空间。

  要不然等到将来,科技和交通都发展到了一定地步,人口的密度又达到一个难以想像的阶段。

  原来以为是宽敞宜居的城市和道路就会显得逼仄杂乱,成为问题丛生的城中村、

  所以在朱载坖的考虑之中,未来的京师扩建方案一定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超前,给未来的交通和人文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

首节 上一节 103/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