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嘉靖

我爹是嘉靖 第169节

  据说这些年还出现一些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红毛藩子也在海上贸易,而且这些红毛藩子手中有的是白花花的银子,他们就喜欢买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华而不实的玩意。

  因此严世蕃对海上的走私兴趣也是极大的。、

  但可惜的是,这些走私渠道都被浙江人和福建人把持了,就算他有心去插上一脚,也是沾不到半点便宜的。

  毕竟茫茫大海,那可是法外之地。

  他可以仗著现在的身份地位在大明朝的地盘上耀武扬威,但是到了海上,可就没人会把他小阁老的名头当回事了。

  说不定他刚欢欢喜喜的组织了一支船队下海搞一些走私生意,估计这船还没开出多远就被海盗给劫了。

  所以,海上的好处再多,严世蕃也是能干看著,并不能沾到一份便宜。

  因为现在的海上利益早就是被浙江人和福建人给瓜分干净了,谁要敢跟他们抢时,先不说什么祖制不祖制的问题,这些人百分百会联合海盗,将其他想要参与海上生意的人给黑吃黑了。

  因此对于海上的利益,严世蕃也是看得开,反正只要不影响他在陆地上捞银子就行。

  不过现在鄢懋卿竟然说罗龙文出海了,严世蕃的小心思自然也就转了起来。

  鄢懋卿听著严世蕃的问题,自然也明白严世蕃要问的并不是罗龙文的安全和将来,而是在问这事有谱没谱。

  所以,鄢懋卿也斟字酌句的说道:“属下听罗龙文说,他好像渠道认识一些海上的倭人。所以,属下想罗龙文极有可能是去找倭人的门路,来做海上的生意。”

  严世蕃一听鄢懋卿这话,眼睛瞬间也亮了。

  竟然有倭人的门路,这真是意外之喜呀!

  虽然大明朝对倭国一直不怎么待见,而且倭人也经常隔三差五的骚扰大明的沿海,但在严世蕃这种高高在上的贵人眼中,这不过也就是一些鸡零狗碎的小事罢了,根本不足一提。

  因此沿海的倭患越来越严重,也是有原因的。

  最大的原因就是以严党为首的中央朝廷不把一开始的倭患当回事,所以,这才酿下了后来泛滥的东南倭乱。

  严世蕃拍著手道:“好好好,这是好事呀,如果罗龙文真的能从倭人那边走出一条海上之路,那我们岂不是也可以赚红毛藩子的银子?”

  “这些红毛番子都不知道是从哪弄来的银子,居然能一船一船的运到大明这边,以极其不合理的高价买咱们的丝绸,茶叶和瓷器。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脑子出了什么问题?不知道银子有多难挣吗?”

  经过了数千年的开采,华夏大地上那些便于开采的银矿也早就被开采的差不多了,所以不管是从秦汉,还是到后来的唐宋时期,历朝历代的中国其实都是很缺银子的。

  很多商品的交易,有时候还在用布匹和粮食之类的实物作为货币单位去交换。

  而且远的也不用说,大明朝在立国的时候,朱元璋设计的税制几乎也都是以实物税为主,而不是后来张居正一条鞭法之后实行的银税。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缺银,没有足够的银子可以当做货币来用。

  虽然老朱也聪明的想到了前朝实行的“交子”制度,整出了大明宝钞,但奈何老朱印起大明宝钞来,压根就没一点顾忌,这些宝钞连可以锚定信用物都没有。

  可想而知老朱整出的这些宝钞贬值速度该有多么的恐怖。

  虽然,到现在户部还在印这些宝钞,但是这些宝钞的作用也仅仅只是为了搪塞朝廷不想出给藩王的俸禄而已,至于别的用处,擦屁股都嫌它硬。

  但是这一情况在嘉靖朝后期的时候,就发生逆转。

  大明朝虽然不产银,但是美洲大陆产银啊。

  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为主的西欧国家他们在早期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完成了对美洲大陆的侵略和殖民,获得了很多原产于美洲的金银。

  但是这些金银虽然是财富不假,但是没有换成实实在在的享受和物质,那就是一坨坨没有价值的金属。

  所以,有了这些美洲掠夺来的金银之后,这些早期的海上霸主们,就带著这些过剩的金银来到了大明,壕气十足的购买大明的奢侈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因此这也导致了大量的白银,就像是潮水一样涌入到了大明之中,使得大明之后的时代,渐渐的以银为主要的货币单位,取代了之前的实物税和实物交易。

第327章 东南柱石胡宗宪

  鄢懋卿听著严世蕃的话,也附和道:“小阁老说的是,这些红毛番子们的银子就是好挣,现在全让浙江人和福建人把持,说不过去的。”

  “如今罗龙文既然有渠道可以通过倭人走私,那么以后我们自然也就可以挣海上来的银子了。”

  严世蕃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就指望田产里的那点油水和盐政上的这些油水,说实话严世蕃也是看著心急。

  一想到那些浙江人和福建人随随便便搞点茶叶,丝绸和瓷器这些不值钱的玩意,就可以挣到红毛番子们成船成船的银子,严世蕃要说是不羡慕,那才是活见鬼。

  严世蕃激动的想像了一会儿,也终于平复了心情。

  因为他也知道指望罗龙文走通倭人那条道,没个三五八年也不太可能有成效。

  所以眼下最重要的银子还是能抓的著的银子,才是最实际的。

  严世蕃道:“红毛番子的银子现在我们也不去想。就先把盐政上的银子搞清楚就行了。”

  “本来我是想让你继续按照之前的分成给朝廷交银子,但奈何皇帝那边太能折腾了,天天不是罗天大醮,就是仙丹大会。搞得我也很是头疼。”

  “为了转移皇帝的注意力,我也只能给他出个主意,让他继续修建宫观。而这宫观的修建工程,自然也就是我现在主管的工部负责。”

  “所以,现在我们要想继续挣朝廷银子,也只能通过给皇帝修宫观来挣钱了。虽然这样的方式有点慢了,但也胜在安全。”

  “毕竟这银子从帐面上去看,都是皇帝花的,跟咱们是没关系的。因此,盐政上的银子该怎么收还怎么收。”

  严世蕃的这一番话直接说明了眼下的情况。

  鄢懋卿道:“小阁老,那京师外城工程怎么办?”

  严世蕃哼哼道:“凉拌。京师外城的工程又不是我们负责,虽然当初的时候是让用盐政的银子作为工程款。”

  “可现在哪有比给皇帝修宫观的事情重要?而且这些银子的挪用,也是皇帝默许,跟咱们也没关系。”

  “就算那个海黑子再能闹腾,他也闹不到我们这里来。所以,我们只管把银子交上来,然后再拨回到我们手里就是了。”

  “而且你交上来的银子越多越准时,皇帝就越看重我们这边的作用,到时候升官发财,不还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鄢懋卿听著严世蕃的话,也瞬间明悟了严世蕃的意思。

  严世蕃这要是利用为嘉靖皇帝修宫观的事情洗钱呀,把原来属于是专款专用的银子,通过工程的方式洗到自己的口袋之中,这一招真是高啊。

  鄢懋卿对著严世蕃钦佩的一拜,“小阁老金玉良言,属下钦佩之至。接下来属下也一定会好好的办差,将盐政上的银子按时按点的交到户部,让陛下看看谁才是能为朝廷办事的人。”

  严世蕃听到鄢懋卿这话后,也乐的呵呵大笑。

  事情就是得这么办。

  要不然就只会傻傻的给皇帝捞钱,而自己不给自己留一点好处,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就在严世蕃和鄢懋卿聊这些银子上的问题之时,有一位历经沧桑的柱国之臣,又一次的从地方风尘仆仆的来到了京师。

  此人正是未来主持东南大局的治世良臣——胡宗宪!

  胡宗宪是嘉靖十七年的进士,但由于名次的问题,他并没有获得进入翰林院的资格,所以就被安排到了刑部观政。

  在观政了两年之后,胡宗宪被授予了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的县令,在益都县任上,胡宗宪就展示出他的政治才干。

  他先是组织广大的益都百姓,扑灭多年不遇的旱蝗之灾,后又对益都当地的强盗进行招降。

  这些盗贼在益都为害多年,但胡宗宪却用他出色的政治才能,用安抚劝降之策,将这些群盗解散,并又将其中可用的千余人编为义军。

  由此可见,胡宗宪此人不光有治事之才,还有治兵之才。

  是一位难得文武双全的全能型人才。

  后来的他历任御史巡按宣府、大同等边防重镇,整军纪,固边防,又进一步的展示出了他的军事才能。

  所以在嘉靖三十年的时候,胡宗宪就被任为湖广巡按,参与平定当地的苗民之乱。

  现在胡宗宪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又从湖广回到了京师。

  看著眼前这座巍峨沧桑的天子之城,胡宗宪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做官十余年来,除了一开始的刑部观政生涯他在京师待了两年之外,余下的日子里他不是山东,就是宣府,大同这样的边镇地区,现在又在湖广待了几年,终于也平定了当地的苗民之乱。

  这次回京述职,胡宗宪也不禁想像著自己是不是又要做一次京师的匆匆过客?

  一想到这里胡宗宪的心里也是一阵叹息。

  大明朝的官和历代以来的官制都不太一样。

  大明朝的官职好像是一个双规体系。

  那些能留在翰林院的清贵们,他们的升迁路径就是在京师打转,不用费什么力气,就可以平步青云的从翰林做到六部内阁这些可以左右朝廷大政的重要官职。

  可是像胡宗宪这些有实干才能的人,就因为考试名次的问题,错失了进去翰林院的机会,他们就要像一只没有家的孤雁一样,努力的在外面盘旋,在外面一次又一次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才能可能获得朝廷的青睐,慢慢的从基层爬起。

  但能爬到的高度,也被限制的死死的,除了极个别好运的能做到实职的六部尚书之外,剩下的人顶了天也就是一个加了尚书衔地方总督,无缘参与到中央朝廷的决策管理之中。

  所以,此刻的胡宗宪心中也在想著自己的未来,自己的将来到底是一位管理一方的督抚大员,还是一位可以登堂入室的宰辅良臣?

  但是从他过往的经历来看,胡宗宪很清楚自己这辈子可能是没有机会留在京师任职了,京师只是他匆匆的人生旅程之中的一处临时站点,到了站之后只能匆匆的看一眼下一站在哪,然后就得离开这里。

  可以说这样的未来,对于胡宗宪而言也是一种残酷。他明明有治世之才,可他偏偏就是没有可以留在中枢的机会,只能像孤雁一样,继续的盘旋在外,向朝廷里的肉食者们证明他的价值。

  ___________

  求月票~~~

第328章 朕要再生皇子

  西苑万寿宫。

  嘉靖皇帝穿著一身闲适的道袍,围著一座制作精美的宫观烫样,心情好极了。

  嘉靖皇帝开心的说道:“这个严世蕃还是懂事的,你看看这座新宫殿做的好多呀?”

  一旁候著的黄锦也跟著嘉靖皇帝的后面,一起看著这座新宫殿的烫样,也由衷的赞道:“帝君说得是,这座新宫殿就是气派,就像是一座地上仙宫,这样的宫殿也只有帝君您才能住。”

  嘉靖皇帝听到黄锦的话后,也呵呵一笑,“是的,就像是一座地上仙宫。严世蕃真是有心了,过两天就下一道旨意,给严世蕃加一个工部尚书的衔,也算是朕对他的赏赐了。”

  对于给严世蕃的加恩,黄锦也并未感到任何意外。

  这两年来严世蕃也确实是尽心尽力,尤其是他推荐的鄢懋卿,那更是一个得力干将,现在的江淮的盐政上,比起之前的盐政钦差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原来一年就只能征收六十万两银子的盐税,现在每年都能收上来一百万两。

  这对于急缺银子修仙的嘉靖皇帝而言,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虽然,这些银子在两年前的时候是被明旨划给了京师外城的工程建设,可是随著时间的推移,嘉靖皇帝渐渐的也将这件千年大计抛在了脑后,觉得反正京师外城的工程建设就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的工程,那么先挪用一些银子给自己修一座新的宫殿,也不碍事。

  于是乎,在嘉靖皇帝的暗示下,在严世蕃的撺掇下,这笔本来要用于京师外城工程的银子,现在也就被挪用到了给嘉靖皇帝修宫观之上了。

  而对于这样的变化,也没有几个人敢跳出来说一句不是的。

  所以现在京师外城工程的银子被挪用,也就成了定局。

  对于这样的情况,海瑞也是无比气恼,他气恼顺天府的软弱,也气恼户部的不作为。

首节 上一节 169/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