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嘉靖

我爹是嘉靖 第171节

  因为御史这种官职如果运作的好,经常都会被挂上钦差的名头放在一地任巡按,凌驾于地方州府总兵之上。

  而且也因为其特殊性,七品御史很容易坐火箭般的摇身一变就成为朝廷大员!

  就比如现在赵文华推荐的胡宗宪,他就是典型例子。

  本来胡宗宪不过就是一個普通进士,连翰林院都没进去,直接就被外放到地方任一地知县。

  但是架不住胡宗宪此人有本事,在地方上的政绩和能力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再加上他又是出身名门,自然也就会被高看一等。

  所以,胡宗宪在担任了两任知县之后,回家丁忧三年,摇身一变就成了御史。

  而且刚刚成为御史的胡宗宪就被任命为了宣大巡按,开始了在宣大等重要边阵,展示自己的不凡才华,整军纪,固边防,更是在关键时刻平息了一次营变,由此他也得到了更多的瞩目。

  所以,宣大巡按任上结束之后,他就又被委任了湖广担任,参与平定当地的苗人祸乱。

  若不是担心自己下一步没人提点帮助,可能落入地方官序列之中,胡宗宪也不会这么低三下四的去找赵文华帮忙的。

  所以,一个有后台的御史,是决不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的。

  天知道他们的运气从哪里爆发,一下子就一跃成龙,变成了连跳数级的当红炸子鸡!

  因此就算现在严世蕃再不爽海瑞,他也得忍着,毕竟海瑞身后的裕王也不是他能得罪的起的。

  赵文华看着如此笃定的严世蕃,心中也不禁好奇起来。

  这严世蕃到底哪里来的自信?

  难道就是靠严嵩吗?

  好像单纯的靠爹,也并不是真的让皇帝陛下坚定不移的要大修宫观的。

  但是现在看着严世蕃的样子,他好像真的是有恃无恐。

  难道他真的就这么自信?

  自信自己的想法肯定也不被皇帝陛下所坚持?

  赵文华疑惑道:“万一这件事情被徐阶等人联名上疏制止了呢?毕竟人言可畏,陛下有时候也不得不考虑世情呀。”

  严世蕃道:“你就不用操心了,这件事情我心里有数。皇帝必然是不会被徐阶他们左右的。而且徐阶这个老小子这么胆小怕事,谅他也不敢跟我作对!”

  严世蕃在拿捏徐阶的心理上,还是颇有心得的。

  他始终觉得徐阶虽然有时候也不怎么听话,但总体上还是一个怯弱可压的懦夫。

  但就这么一个懦夫,居然还是所谓的清流领袖,真不知这帮清流的脑子是不是有病,居然追随了这么一个没骨气,没担当的领头。

  他们难道不知道当今朝廷最有能耐的人是他严世蕃吗?

  真是不识抬举!

  不过越是如此,严世蕃就觉得越有意思。

  因为他也想看看这帮清流除了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之外,还能有什么本事?

  所以,在严世蕃的心底里面,他也是看不上那些只会嗷嗷叫着讲什么大道理和所谓正道的清流。

  想到这里,严世蕃也忍不住哼了一声,“这些清流就跟《射雕》里的江南七怪一样,一个个废物的要死,却又一个个把自己当成是大侠,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

  赵文华听到严世蕃说到《射雕》里的故事,他也不由一笑,“东楼兄比喻的极是。这些所谓清流其实就像江南七怪一样,一个个喜欢讲大道理,但又一个个废物的要死,如果不是郭靖运气好,人品也端正,都要被这几个人教废了。不知东楼兄最喜欢书中哪个角色?”

  最后的时候,赵文华又问了严世蕃这个问题,显然说到《射雕》之后,赵文华也有了谈兴。

  自从《大明风华》连载了三期《射雕英雄传》之后,就突然的上架了五百本的精装版全本。

  这一本精装的《射雕》售价三两银子,也不是一般人买起的消遣读物,但是对于严世蕃和赵文华这样的人而言,三两银子不过就是一杯茶的茶钱而已。

  所以这五百本的精装《射雕》,两人自然也都买得起,自然也就快人一步先看了其中故事。

  严世蕃呵呵笑道:“我自然是喜欢东邪的。你看看我的号是东楼,书中四绝之一又叫东邪。而且我和东邪的个性也很像,都是那种随性而起,不在乎世俗目光之人,这多像呀!”

  赵文华听到严世蕃自比东邪,他也尴尬的笑了一下,在赵文华的心里他严世蕃顶多就算个冒充弟弟狐假虎威的裘千丈,个性顶多也就是小毒物欧阳克的水平。

  所以,在严世蕃自比书中的四绝之一时,赵文华是真的想要忍不住吐槽一声的。

  但是谁又让严世蕃的爹是内阁首辅呢?

  因此,既然他要说他是东邪,那他就是东邪吧,但愿他将来不要被真的东邪一巴掌抽死!

第342章 西苑火了!

  严世蕃之所以敢如此笃定嘉靖皇帝必挪用京师外城工程的银子修自己的宫观,也是因为严世蕃留一个嘉靖皇帝根本就想不到的后手。

  五月夏,天干物燥。

  京师的天气就是像是一个蒸笼一样,纵然是修仙有成的嘉靖皇帝也有点遭不住这样的极端天气。

  所以,在这一日里嘉靖皇帝也打着去祭祖的旗号准备去昌平皇陵吹吹风避避暑,顺便再去看一看自己的万年吉壤修的怎么样了。

  在明朝时期,尤其是中后期的皇帝,他们在无聊的时候就会经常打着祭祖的旗号出宫游玩。

  而之所以会如此,也是因为随着明朝制度的日渐完善,对皇帝的制约也是越来越大,所以,作为一国之君的至尊,其实并不是很自由的。

  他们若想获得自由,要么得像正德皇帝那样离经叛道,要么就得找一个朝廷百官挑不出的问题理由出宫。

  要不然,就算是皇帝,也别想轻易离开京师。

  因为上次皇帝离开京师的教训实在是太惨痛了,所以,在堡宗之后,文官集团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联手,彻底的将皇帝困在了紫禁城的方圆之中。

  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哪天皇帝心血来潮又带着大明的家底出去浪。

  但随着这种限制的加强,堡宗之后的文官们也越来越喜欢跟皇帝争权力了。

  所以到了中后期之后,虽说大明朝还是君权至上的政治体制,但在很多方面,其实君权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就拿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从宪宗成化皇帝开始,皇帝想立個太子,立个皇后,只要大臣们同仇敌忾的不同意,皇帝就算是想到发疯,他也不可能越过大臣们的意见,强行立储或册后。

  所以,不管是宪宗皇帝的万阿姨,还是神宗万历皇帝的郑贵妃,即便是她们深受帝王之爱,皇帝也想拼了命的将她们的地位抬为皇后之尊,以求可以做到生同衾,死同穴。

  可是在文官的阻挠和制止之下,不管是万贵妃还是郑贵妃,她们都没能在最后被册立为后,与皇帝同葬一陵,只能孤单单的葬在一旁的妃陵之中。

  由此可见,到了明朝的中晚期之后,皇帝君权其实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挤压。

  要不然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也不会那么的消极怠工,也不会那么的信赖太监,使用太监来监视天禧和敛财。

  因为离开了这些太监们的忠心和帮助,皇帝就会像个瞎子一样任人摆布。

  所以,越到中后期越容易出现权倾一时的大太监,而这也是一种皇权暗弱的悲哀表现。

  若是皇帝连太监都不会用的话,先不说他能不能管理好天下,首先一点他连自己的权力都没法稳固,下面的人只会更加的阴奉阳违,让皇帝处于更加癫狂的无奈边缘。

  所以,可怜的崇祯皇帝在努力了十八年后,不仅把自己努力死了,也把大明朝给努力没了,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和悲哀。

  他如果能及早的醒悟自己的权力架构是怎么回事的话,先不说大明朝还能不能苟延残喘的问题,至少在他手上是不会那么轻易崩的,说不定他还能躲开一个亡国之君的名声,把锅甩给下一代。

  但可惜是崇祯小可爱太急躁又太自信了,一边刚强的要命,一边又穷的要死,为了支撑烂摊子,他又是加辽饷,又是裁撤公务员,又是换内阁,又是杀大将。

  皇帝说一不二的权威,他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但是问题却没有得到一点的解决,却变的更加难以收拾。

  可见,在明朝中后期的皇帝是多么的无力和悲哀。

  名义上和实际上,他们确实是拥有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在现实之中,他们的权力却得不到最好的配合,只能靠着自己心机和手段,才能办好一些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

  所以,在这种政治气氛之下,皇帝智商和能力但凡有点不在线,然后人又特别努力,就容易坏菜。

  因此到了这种阶段,想要安安稳稳的将大明朝的社稷延续下去。

  要么就学天启皇帝整点自己的爱好,让魏忠贤这样的大太监去折腾。虽然这种折腾也不得人心,但最起码能保证上下的政治体制不乱套。

  所以在权力没有足够的配合之下,努力和勤政对于国家而言可能就是一种罪。

  嘉靖皇帝欢欢喜喜的在御驾的导引之下,也终于来到了昌平皇陵之中。

  到了皇陵之后,嘉靖皇帝亲自去祭拜了他的“偶像”成祖文皇帝,余下皇陵就差遣了礼部的官员代为祭拜。

  在祭拜完了长陵之后,嘉靖皇帝也不疾不徐的来到了他那座在建的帝陵工地。

  有明一代,在北京的皇帝,活着为自己修陵的也就三个,一个是成祖永乐皇帝,一个就是道君嘉靖皇帝,还有一个就是未来消极怠工的万历皇帝。

  这三人的皇陵规模,也是整个昌平皇家陵园之中规模最大的三个。

  所以,当嘉靖皇帝到了他的帝陵宫地之后,负责嘉靖皇帝帝陵建设的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立刻就迎了上来。

  嘉靖皇帝看着工部尚书,又看着自己的万年吉地,他感慨道:“陵寝之制,量仿长陵之规,必重加抑杀,绒衣瓦棺,朕所常念之。”

  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听到嘉靖皇帝这话,瞬间就领悟到了嘉靖皇帝的圣心。

  两人立刻就对着嘉靖皇帝回道:“陛下厚德,臣必竭心报之!”

  接着两人就将一份仅次于长陵规模的帝陵设计图呈了上来。

  嘉靖皇帝看着这么上道的两人,心情也是大好,对着郭勋和李时说道:“卿二人所呈,甚合朕意。就按照这个规制建吧。”

  郭勋、李时二人当即又是一拜:“臣遵旨!”

  然后嘉靖皇帝又随着他所带的两个神仙级道士陶仲文和蓝道行围着他这座在修的陵地转了一圈。

  嘉靖皇帝看着帝陵附近的十八道岭,转身问道:“陶先生,蓝先生你们也看看朕这座万年吉地如何?”

  陶仲文和蓝道行听到嘉靖皇帝问话,自然也不敢瞎说什么。

  毕竟这可是帝陵重地,风水自然是没的说的。

  陶仲文和蓝行看着远处的十八道岭,立刻赞道:“帝君这十八道岭乃是一座天然的靠山,宛如至尊之座,帝君选此地为万年所在,飞升之后亦必然是可统御万仙的混元大罗金仙之尊!”

  嘉靖皇帝听到这话之后,心里也得意极了。

  这座帝陵可是当年他亲自来选的,当时的他一眼就相中了十八道岭,认为此地为风水最佳之所在,所以嘉靖皇帝还下诏将十八道岭更名为“阳翠岭”。

  由此可见,嘉靖皇帝对自己的身后事,也是极度的看重,一点都不比他修炼成仙的心轻。

  而也就在嘉靖皇帝开开心心在昌平皇家陵园避暑郊游的时候,西苑火了!

  ——————————

  求月票~~~

  立个flag,明天努力三更!我说的!!!

  希望诸位帝君做个见证,监督一下哈,别让我掉链子了。

第343章 心情好极了

首节 上一节 171/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