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嘉靖

我爹是嘉靖 第186节

  当然唯一要印度种姓制度要强的就是,普通人可以通过科举逆天改命成为人上人。而种姓制度却只能看出身和血缘,直接就断绝了底层进步的机会。

  可即便是如此,“士农工商”的统治体系,也不见得比种姓制度仁慈多少。

  毕竟在新中国之前的帝制时代和混战时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文盲,扁担掉在了地上都不认识是个一。

  所以指望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盲,也有机会通过科举逆天改命,这无疑就是一个天大的冷笑话。

  而且在古代社会自商鞅这个“反人类”的法家代表,发明出来了保甲制,编户齐民等制度自食其果之后,后世王朝莫不奉为圭臬。

  而这些“伟大发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封建王朝的相对稳定,但也使得古代的普通人彻底的失去了自由迁徙的权利,成为当地大户和官吏们鱼肉的对象,最后活的可能比有卖身契的奴隶还要凄惨!

  因此为了特区的未来,也为特区百姓的未来不至于在若干年后因为新的官僚主义盛行,而变得凄惨麻木,朱载坖自然而然的也就想到了除开科举之外的“技能教育”。

  只要这些老百姓们肯学,那么他们的未来,肯定也会大有不同!

  而且朱载坖也想到了在哪建设新的技能技术学院,那就是如今的京师西北角的荒郊之地,也是被后世称为“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的所在地。

  那一片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未开发的处女地。不仅开发成本低,而且开发难度也很低,同时还可以让入学在那里的学生们静心凝气的学习,不至于被京师的繁华世界扰乱心绪。

第372章 胡宗宪有大才

  所以,为了不打扰他们继续为京师特区发光发热,朱载坖自然也不会干扰他们的。

  因此即便是临近饭点,朱载坖还是让孟冲友好的送高拱和张居正出府。

  而且在朱载坖的这番指点之下,在几天的酝酿之后,胡宗宪也终于在张居正的暗示之下上了一份请建巡警制度的奏疏。

  内阁看到了这份奏疏之后,也是面无表情,因为在此之前的时候,京师特区也已经上了一份这样的奏疏。

  当时的时候,内阁并未做主,而是做个似是而是的票拟送到了司礼监,交给皇帝陛下决断。

  结果不到一天的时间,嘉靖皇帝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批复:“一切以特区需要为主。”

  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就为京师特区的一切规章建设也开了绿灯。

  所以,内阁即便是有些犹豫和迟疑,他们还是按照嘉靖皇帝的意思将这份奏疏回复了特区衙门,让特区衙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设置新的治安管理组织。

  但是没想到这才几天的功夫,胡宗宪也顺杆爬的上了相似的奏疏,而且内容也是有理有据。

  其大意就是为了配合特区衙门发展京师特区的需要,以及将来五十年之期到来之际,京师内城和特区外城不至于因为管理模式的差异问题而造成多大的民间动荡。

  所以也要请建与京师特区一样的巡警制度。

  内阁看着胡宗宪这份奏疏,想着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赶,于是乎也就同意了胡宗宪的请求。

  不过内阁的同意也是折扣的,比如五城兵马司的职权和巡城御史的职权,内阁并未因此而解除。

  所以,最后的意见就是让胡宗宪实行双轨制管理。

  胡宗宪看着这份内阁回复,心里也是忍不住的麻卖批,明明顺天府才是大明朝的亲儿子,怎么到了关键时刻,却成了一个野孩子?

  看着京师特区这一年来的高速变化,别人或许没怎么多想,但是胡宗宪觉得这就是在打顺天府的脸啊。

  如果顺天府不能迎头赶上,和京师特区比一比内功,那么以后顺天府银印还能不能拿稳那都要两说了。

  说不定再过个十年八年之后,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对京师认识也就只剩下京师特区,而无顺天府衙门了。

  到时候顺天府衙门可能就真的成了摆设,以后哪个官员再想通过顺天府的青云梯直达中央六部,那几乎也会成为奢望。

  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考虑,还是为了顺天府的将来考虑,胡宗宪必须要再想个法子把这件事情给改变一下。

  于是乎,在胡宗宪的运作之下,胡宗宪找到五城兵马司的主事单位五军都督府,以及负责京师监察的巡城御史的上级单位都察院。

  三方开了一个小会,做了一下利益分配,顺天府答应全员接手五城兵马司所有人的俸禄之处,并将五城兵马司按照特区衙门那边的巡警制度进行改编。

  五军都督府一听还有这好事,想都没想到就答应了,毕竟养着这帮整天不干正事的世袭臭丘八,五军都督府也是很累的。

  既然胡宗宪有毅力想办事,那就成全他,把五城兵马司改头换面交给他就是了。以后干得好,就是五军都督府的功劳,干不好那就一推四五六,全是顺天府的锅。

  接下来胡宗宪又跟都察院商议管理问题,胡宗宪表示可以让出京师新式巡警的一切监管之权给到巡城御史,让巡城御史继续履行监管京师管理的职权。

  同时,顺天府也会按照京师特区那边设置的总警督俸禄补贴给到巡城御史,让巡城御史面子里子都能照顾到。

  都察院这边一听胡宗宪的建议,他们也知道京师的巡城御史本来就没啥油水,而且京师之中的权贵甚多。

  哪怕天天闲着没事干就写奏疏参奏这些为非作歹的达官贵人,最后朝廷还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是没看到。

  所以,京师的巡城御史干的还不如之前胡宗宪这样挂个御史头衔巡按地方的钦差过瘾。

  因此,为了现实利益考虑,也为了让巡城御史这个名头名副其实,都察院自然也就接受了胡宗宪的建议。

  毕竟人家胡宗宪再怎么说也是他们都察院系统出来的高官,给几分面子也是应该的。

  而且都察院内部到现在也没搞清楚胡宗宪到底有没有搭上徐阶的天线,要不然他怎么会被徐阁老推荐成为顺天府府尹呢?

  而且现在徐阶还是他们这帮清流的精神领袖,所以,为了保守起见,还是先给胡宗宪个面子,让大家都好过再说。

  所以在这几番的折腾下来,胡宗宪也是如愿以偿的在京师内城组建起了专属于顺天府的新式巡警制度。

  那些平日里只会养尊处优的五军都督府的老爷们,没法收拾的五城兵马司世袭之兵,但到了胡宗宪的手里,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的。

  胡宗宪可是有帅才之人,用古人文雅的点话来形容,那就是个儒将。

  所以,在他收拾这帮以为世袭就可以高枕无忧,不把长官当回事的五城兵马司老油条的时候,也是没有一点的心慈手软。

  直接就开启的魔鬼训练,撑得住就可以留下来,撑不住就滚蛋。

  至于他们要去告状,告胡宗宪虐待他们,那就去告吧,看看现在的五军都督府还管不管他们。

  所以这一番的治理之下,虽不能说将原来的五城兵马司人马训练到人人服帖的地步,但至少在执行力和服从性这两方面,他们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

  接下来只要毫不松懈的继续按照京师特区那边的标准来收拾这些人,还怕管不好这些世袭混子?

  看着京师内城的变化,朝廷内部对于胡宗宪的这一套组合拳,也是极为的看好,嘉靖皇帝在知晓的这些事情之后,也赞道:“胡宗宪有大才!”

  ——————————

  求月票。。。

  昨天高烧差点弄死我,今天早上好了很多,所以就趁着早上无事,先把今天的更新的。

  晚上的更新可能就没了。。。

  毕竟咱得养病啊!

第373章 嘉靖皇帝与宗室

  嘉靖皇帝对于世袭这个问题也是深恶痛绝的,但可惜这是太祖祖制,就连是以藩王身份“靖难”成功的朱棣,在同样知晓世袭制度不可持续的情况下,但最后为了强调自己造反的政治正确。

  也不得不站在拥护太祖祖制的道德高地上斥责他的好大侄倒行逆施,违背祖制削藩。所以,即便是最后的时候,朱棣也进行了一些对藩王能力的限制,但仅仅只是限制而已,并未危及到他们世袭罔替的地步。

  可是朱棣时期才几个藩王?满打满算,加上一些亲王生出来的郡王,也不过五十之数。

  但是到了嘉靖时期,这个月就得翻上几翻了。

  而且这还是没有计算郡王之下的爵位较低的宗室人群。

  如果加上他们的话,这个数字任谁看来都会忍不住心脏抽搐一下的。

  因为这些人几乎都是不事生产之人,全靠吃朝廷和地方衙门的俸禄补给。

  虽然在在他大伯孝宗弘治皇帝时期,也针对这件事情做了一定的改变,把宝钞量折的更多了,但是这些藩王和郡王,他们本身就不是靠这些俸禄而活的。

  他们是靠着兼并周围土地,再利用自己宗室身份不交税的身份而活。

  因此他们虽然在各自的封国之中自由不多,但绝对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招惹的存在。

  惹恼了他们就算是巡抚、布政使这样的地方大员他们也是照打不误的,而且打完之后朝廷也顶多就是一番申斥,并不能伤及根本。

  所以,藩王宗室在经过两百年的发展之后,其实已经成为了大明王朝身上一颗挤不得说不得的脓疮了。

  现在看着胡宗宪竟然把另一批非宗室勋贵之外的,另一批世袭混子收拾的这么酸爽,嘉靖皇帝心里也是羡慕极了。

  常言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这些大多数的宗室其实和皇室大宗之间血脉关系早就不止五世了。

  而且再加上藩王必须就藩外地的原则,很多哪怕是近亲的藩王宗室,也几乎都是没有任何感情可言的。

  完全就是宗法上的“自家人”,心理上陌生人。

  试想一下一帮子见都没见过的陌生人,年年岁岁的都要伸手跟你要钱,那是一种什么感受?

  那肯定是要不多就有多不爽的。

  但囿于宗法,囿于礼制,即便是再混蛋的皇帝,也得捏着鼻子认栽,谁让太祖、成祖之后的嗣皇帝都没有那种力压乾坤的绝对权威呢?

  所以,有时候也就只能忍着了。

  不过即便是忍着,只要有机会收拾一些不听话的藩王之时,嘉靖皇帝也是雷霆手段。

  比如在嘉靖三年的时候,庆王朱台浤就曾不知死活的贿赂嘉靖皇帝身边的太监,想要将自己被朝廷削去的俸禄要回来。但是特他也不想想自己的俸禄是为什么会被削掉的?

  正德五年的时候,庆王的分支安化郡王朱寘鐇造反,这个怂逼一样的朱台浤居然向朱寘鐇行君臣礼,以求保全。

  要知道大明和北边鞑靼打了一百多年,所有的精锐部队几乎也都在九边一带,他这一造反不就是给这些凶悍边军送福利吗?

  所以,朱寘鐇的这场叛乱几乎是刚刚冒了头就被摁灭了。

  庆王朱台浤没有实际参与谋反,但是作为庆藩大宗,他也是难逃责任,为此当时的皇帝武宗正德皇帝就以朝廷的名义下诏,把他的护卫削除了,俸禄也被减少三分之一。

  本来这事也就这么揭过去了,但可惜的是朱台浤以为皇帝换人了,新皇帝可要为表示一下宗亲相亲的面子工程,就会宽宥的将他在前任皇帝那边受到的处罚给赦免。

  但可惜的是,嘉靖皇帝本人的性格就是如此的“凉薄”,很讨厌朱台浤这种不知道过了多少代,还特么来攀亲戚的藩王。

  因此就在朱台浤脑袋昏掉以为贿赂了嘉靖皇帝身边的太监就可以万无一失的时候,嘉靖皇帝一发狠,直接就废了朱台浤王位!

  本来嘉靖皇帝还想顺势废了庆藩,但又考虑到自己刚刚继位三年根基不稳,而且庆藩还是太祖皇帝第十六子朱栴(zhān)的世系。

  所以太祖皇帝的面子也不能给,因此在废了朱台浤之后,嘉靖皇帝也只能捏着鼻子又让朱台浤的儿子朱鼒枋袭封为庆王,而这也是嘉靖皇帝废掉的第一个藩王。

  接着在嘉靖二十九年的时候,出自于仁宗皇帝一脉的郑王朱厚烷居然不知死活的屡次上书嘉靖皇帝,请求嘉靖皇帝不要服用丹药、不要过于沉湎道教,应该花心思把祖宗的江山社稷管理好。

  这下子就不是捅了马蜂窝吗?

  嘉靖皇帝直接暴跳如雷,对郑王朱厚烷恨之入骨。这个朱厚烷也不看看自己的祖宗是一个什么货色?初代郑王朱瞻埈仗着父亲和哥哥的疼爱,对封地挑三拣四,从陕西凤翔府换到了河南怀庆府。

  但是这位老哥,可能是打小就受宠的缘故,也就经常会被委派一些代替皇帝祭祀皇陵的任务,一次骄纵之心日固,总是动不动的在自己的封地打死人,当时的皇帝堡宗对自己这位叔叔也是头疼至极,但考虑这位叔叔的特殊地位,堡宗也就只是下旨严厉的申斥了他一番,并未有真实触发。

  现在这个混蛋玩意的七世孙居然不知死活的上书嘉靖皇帝,要求嘉靖皇帝不要嗑药,不要迷信,要勤政。这不就是在跳起打嘉靖皇帝的脸吗?

  要知道也正是在这一年里,嘉靖皇帝将仁宗皇帝朱高炽从太庙祧走了,这时候仁宗系的郑王居然在这个时候上书,那不管他出自于什么样的心理,嘉靖皇帝都必须得给他三分颜色!

  所以,嘉靖皇帝一发狠就以藩王干涉朝政为由,将朱厚烷废为庶人,圈禁于凤阳高墙,让他好好在凤阳面壁思过。

首节 上一节 186/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