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嘉靖 第188节
求月票。
第363章 中央银行“明联储”
高拱说完了京师特区的税收方案之后,就开始说京师特区开发银行的特色了。
高拱继续说道:“京师特区开发银行,区别于一般的银号钱庄,它是伴随京师特区发展应运而生的一家具有不同特色的银行。”
“所以,京师特区开发银行的运作方式和传统的银号钱庄也是大有不同。传统银号只有银票取存一种商业服务,这种传统的银号服务也是众多银号钱庄的生存之基。”
“但是,由于银票的面额过大,使得一般百姓根本就无法享受到银号钱庄所带来的便利。因此,我们京师特区开发银行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定的改变。”
“京师特区开发银行会发行两种银票,一种是小额不记名的刚兑钞,面额有一文,两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和一百文等七种不同面值纸钞,这一类纸钞会像普通银号钱庄的银票一样,可以在京师开发特区银行所有店铺柜台即兑即换,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高拱此话一出,在场的之人有的懵懂,有的欣喜,更有的沉思,还有的恐惧。
这些懵懂的人,大多数都是对银钱没有多少概念的人,所以对于这种刚兑钞的出现,他们顶多就以为这只是一种上不得台面的小额银票,根本就没啥激动的。
欣喜的人则是惊喜于这种小额刚兑钞的便利性,以及京师特区开发银行所承诺的即兑即换和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承诺。
要知道现在的银号钱庄,只要去存取或兑换银票,这些银号钱庄都是要取一定比例的保管费和利益,就比如一百两的银票如果去换现银的话,可能就要只能换出来九十多两银子,那余下的几两就是人家银号钱庄的利润。
所以,一般的小本生意,他们都是很抗拒用大银号钱庄的银票进行交易的,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交易方式,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亏损。
可是,有时候现银那么多又那么重,拿在身上不仅不安全,也不方便藏匿,所以这些走南闯北的小商队和小商号,就只能将自己交易获得的财富换成大银号钱庄的银票,然后进行异地存取。
而现在京师特区开发银行不仅提供了小额面值的刚兑钞,而且还不少任何费用,这对小商户而言简直就是天大的福利。
不过很快他们也冷静了下来,因为现在的京师特区开发银行并没有像信誉极佳的大型晋商银号和盐商银号可以做到汇通天下。
因此就算京师特区开发银行有这样的便利刚兑钞,可能也就只能在京师特区里面使用,离开了京师特区到了外地,那还是要换成晋商或者盐商们的银号银票才行。
所以,在欣喜之后,这些人也沉思了下来,他们也在考虑这其中可以为自己节省多少的利益成本。
而恐惧的人那帮人就是现在主管晋商或盐商在京银号的负责人,他们长久与银钱打交道,比起一般人的金融敏感性,都要强很多。
现在听着高拱的话,好像京师特区开发银行并未直接跟他们抢生意,但是细想下去,如果京师特区开发银行真的把这些他们没看上的小额生意做起来了,那么对他们的冲击也是极大的。
要知道京师外城可是足有六七十万人的大城,而且又因为此地是京师要地,来往的商队和旅客都是远超其他城池。
因此如果京师特区开发银行把这个小生意给做起来,那么天下第一大银号,那就非这个刚刚开业的京师特区开发银行所有了。
到时候,说不定就连他们这些大银号都要被迫加入发行这种小额刚兑钞,如果不加入的话,他们可能连生意都没得做。
但是,朱载坖会让它们也有小额不记名刚兑钞的发行权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按照朱载坖的设想和逻辑,这由晋商和盐商保持的大商号,应该连制造银票的权力都不能有。
要知道货币发行权,那可是一个现代国家的经济命脉所在。
如果不是现在大明朝还保持着相对稳定且落后的小农经济状态,他们这种行为朝廷早就不知道得弄死他们多少次了。
所以,他们现在还想着要跟京师特区开发银行一样发行小额刚兑钞,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因为朱载坖早就在这条路上挖了一个天坑,如果他们敢发,朱载坖绝对会让他们后悔出生在这个世界上。
要知道朱载坖手中现在可是有了一干从户部挖过来的专业制钞团队,这帮人的水平不敢说是多么的登峰造极,但至少也是如今这个世上最有能耐的一批制钞人。
他们如果主动造假起来,那些敢跟进发行小额纸钞的晋商和盐商银号,朱载坖绝对能把他们给直接玩死!
当然朱载坖也不是没考虑过直接利用朝廷立法,将印钞权和发钞权全部揽在自己京师特区开发银行的名下,但是这条路实在是太难走了。
因为这些实力强横的晋商和盐商,他们的关系网也是错综复杂的。
如果朱载坖在京师特区开发银行还没做出成绩之前,就露出了要垄断整个行业的司马昭之心,那么他这家京师特区开发银行,绝对是开不起来的。
所以,现在朱载坖要做的就是将京师特区开发银行化身成为一条搅动江河湖海的鲶鱼,然后他再在幕后推波助澜,等到所有的大型晋商银号和盐商银号也参与进来抄袭京师特区开发银行的小额刚兑钞,把市场搞的乌烟瘴气的时候。
朱载坖就可以利用朝廷大义,直接将它们一扫而空,让它们从此也只能保留原来的取存业务,并被迫成为京师特区开发银行的“下属”银行,而京师特区开发银行则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央银行“明联储”。
这样一来,朱载坖才算是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并重新的塑造了这个行业,使得这些传统的银号钱庄朝着现代化的商业银行进化。
第364章 京发银行的业务范畴
高拱说完了小额刚兑钞的事情,他也环顾了四周一眼,看了一下来捧场京师特区开发银行开业的所有人。
接着高拱继续说道:“小额刚兑钞是为了方便京师特区内的所有百姓和所有来京师特区做生意商人,这也是圣上和朝廷的特许恩典。要知道纸钞的制作成本是很高的,如果不制作成大额银票,几乎是很难维持成本。”
“可是圣上和朝廷为了京师特区的发展,所以就特意降下了这道恩典,让京师特区开发银行制作和发行这种小额面钞。”
高拱说的时候,懂行的不懂行的人们都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制作纸钞的工艺确实是一种成本极高的投资,如果品质和材料不能选好,那么极有可能就会被别有用心,胆大包天的亡命之徒的私制。
所以,不管是大型的银号钱庄,还是只能一个地方做钱庄生意的巨贾大户们,他们几乎每年都要投入巨大的成本用于银票防伪之上。
因此在高拱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们是没有任何反驳的。
甚至也以为京师特区开发银行要搞这种小额纸钞,肯定也是亏钱的。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朱载坖和一干工匠们的讨论和试验之下,现在的京师特区开发银行已经具备了制作带有水印防伪的新一代纸钞,而且所用的纸张也是区别于内地银号钱庄所用的高丽纸。
京师特区开发银行所用的新纸张乃是用具有更加柔韧性的西域棉以及草原羊毛调和而制作出来的特殊纸张,这种纸张朱载坖也让人试验过了,就算是揉搓的皱巴巴,就算是用水浸泡过了,只要平整展开,它就不会粘在一起,也不会发硬走形。
完全跟后世的纸钞感觉是差不多的。
只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法测PH值,检测它到底是酸性纸还是碱性纸。
还有防伪技术也比较“简陋”,目前只能做出水印来,至于那种紫外线防伪,还是很难做到的。
当然这也不并不妨碍它的先进性,就以这些纸钞现在所用的造纸材料和造纸技术,就不是一般人能搞得来的。
而且能搞来这种造纸材料和造纸技术的人,它也犯不着冒这么大的风险造假钞。
因为即便是它们造出来,它们也没有蒸汽机提供的冲压效果和裁剪效果作为辅助防伪。
一旦上手,就很容易被人摸出来真假。
所以,朱载坖现在搞过来的这套纸钞,至少领先版本二百年!
这二百年的差距,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追上的。
而且,在不断发展之中,这些纸钞也只会增加更多更复杂的防伪技术,使得造假成本远超于实际的面值成本。
因此朱载坖也敢大言不惭的肯定,就算他公布了它的纸钞制作方式,也不见得会有人傻儿吧唧的花超出一百文的价值去制作一张最大一百文面值的纸钞。
因为这根本就划不着。
但是别人划不着不代表朱载坖划不着,因为朱载坖用的是比人力成本更省钱更高效的蒸汽机,所以,不管是制作一文面值的纸钞,还是制作一百文面值的纸钞,朱载坖都是能够兼顾成本的。
高拱继续说道:“除了这种小额刚兑钞之外,京师特区开发银行也有类似于普通银号钱庄的大额业务。不过我们的大额业务与普通的银号钱庄的银票不同。”
“普通银号钱庄所发行的大额银票是不记名的,而京师特区发展银行是需要记名的。所以要在京师特区发展银行做大额存取,我们是要验证完存票以及存票持有人的身份信息才能存银或取银。”
“当然为了表示这种方式所带来的复杂性,京师特区发展银行在做这种大额存取的时候,也是不收任何利息和费用。相反京师特区开发银行还会按照存票的额度和时间,给予存票人一定的利息。”
高拱这话一出,简直就像是炸了锅一样。
在场之人万万没想到,有一天在银号钱庄存钱取钱的时候,竟然还能得到银行给的利息。要知道在传统的银号钱庄里面,人家可是要收存银人的利息和好处的。
现在京师特区开发银行,竟然反其道而行之,真是出乎意料啊。
接着有人大声问道:“高行长,如果你们给利息的话,那么你们的银行不就亏钱了吗?亏钱的生意怎么会长久?而且,这样亏下去,我们又岂敢将银子存在你们这里?”
高拱看着大声问话的这个人,他也脾气很好的回应道:“这位东家问的极是。这些问题确实很重要。不过!”
高拱停顿了一下,吸引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之后,继续开口道:“不过你们也要明白京师特区开发银行与普通银号钱庄的不同。首先京师特区开发银行是一家银行,而非是钱庄。所以,它的业务的范围是与普通钱庄不同的。”
“京师特区开发银行除了存银兑银这样的传统钱庄业务之外,还有贷款业务。我们京师特区开发银行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京师特区的发展和建设而立,所以,凡是要在京师特区内做生意的商贾,只要你们有相应的信誉和抵押物,京师特区银行就会给你们发五到十年不等的长期贷款。”
“而这些贷款利息就是我们京师特区开发银行的盈利来源,所以,诸位也不用担心京师特区开发银行的盈利能力。因为在此之前,京师特区银行就已经贷款给了顺义产业园,要在京师特区内建设业务总部。”
“以后凡是与顺义产业园有生意往来的客商,都可以在这种新建的业务总部进行谈判交易。同时,顺义产业园也要将一旁轻加工的产业转移到特区内部。”
“到时候,根据约定我们京师特区开发银行将作为顺义产业园工人们的薪资存款和发放行,而且,以后与顺义产业园一切的生意往来也会由京师特区开发银行负责结算审计。”
“所以,诸位根本就不用担心京师特区开发银行的利润问题,只有了顺义产业园在,京师特区发展银行就会一直在。同时,我也在这里宣布,以后诸位的商号若有需要,京师特区发展银行也可以为你们提供这样的业务,同时也会因为你们的业务体量,给予你们相应的存款利息。”
“而且如果你们也想在京师特区开设会馆总部,京师特区发展银行也会根据你们的信誉条件和抵押,发放长期低息贷款,助力你们尽快在京师特区发展扎根。”
——————————
求月票~~~
第365章 送财童子严世蕃
京师特区的成立是热热闹闹的,但也有人不爽。
就比如大明朝的第一大聪明严世蕃就不爽这件事情。
本来他也是想极力反对京师特区的设立的,无奈他也变不出银子去填京师外城工程的窟窿,而且又因为京师外城工程本来的工程款已经被他用给皇帝修宫观的理由给挪用了,他就更不敢冒头了。
所以在徐阶主持廷议通过京师特区设立的时候,他比平时可温顺多了,一点刺头都没敢冒出来。
现在京师特区已经敲锣打鼓的上线了,严世蕃的不满自然也就流露出来了。
严世蕃对着刚刚回京交接盐税银的鄢懋卿吐槽道:“皇帝就是脑子坏掉了,居然想出了这么一个荒唐办法,而且还让高拱张居正这些只会清谈的酸儒翰林去主持这个所谓京师特区,我看最后肯定是一地鸡毛!”
鄢懋卿听着严世蕃这么大逆不道的话,也都习惯了,所以他也没有多大的反应。
鄢懋卿说道:“小阁老你听说了,京师特区搞的那个京师特区开发银行,存银子居然给利息,这可是闻所未闻的奇事呀!卑职以为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但是严世蕃却不在乎的说道:“能有什么猫腻?无非就是刚刚新开了钱庄,怕揽不到生意,所以才起了这么一个不知所谓的名字,然后又打着给利息的旗号,想要骗钱罢了。”
严世蕃这么一说,本来鄢懋卿已经到了嘴边的话,也咽了回去。鄢懋卿之所以会投靠严世蕃,为自己换取一个光明前途,是因为是不想在翰林院里坐冷板凳蹉跎岁月,这次拉下的面子和尊严跟着严世蕃混在了一起。
但是这并不是代表鄢懋卿是一个只会钻营取巧的阿谀小人,鄢懋卿和严世蕃是不一样,鄢懋卿是有一定真才实学的,尤其是理财之术,那更是鄢懋卿的专长,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只仗着一个钦差身份就闯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江淮盐场,这么快的做出成绩,而且还能收到比原来盐政官高出几十万两的盐税。
由此可见,鄢懋卿的能耐,绝非只是阿谀奉承,趋炎攀附。他是有真实本事的,所以他才会觉得这个新搞出来的京师特区开发银行有点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只可惜,严世蕃并不喜欢听这种话,所以,鄢懋卿也就把自己要说的猜测给咽回去了。
严世蕃以为自己的看的很透彻,接着他又对鄢懋卿说道:“你去算下我们现在的现银有多少,然后找几个人代持存到这个不知所谓的京师特区开发银行里面,接着每隔几天就取一次款,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坚持多久。”
鄢懋卿听着严世蕃这么大聪明的操作,整个都亚麻呆住了,这不就是“资敌”吗?都知道现在的京师特区开发银行只是一个新开的银号钱庄,正缺大客户在里面存取。
这时候严世蕃居然大聪明到将自己这边的现银存在到人家的钱庄里面,还想着利用频繁快速的取存频率去测试人家的能耐,这不就是肉包子打狗吗?
难道他不知道京师特区开发银行的背后是皇帝,是财力雄厚的顺义产业园吗?
鄢懋卿连忙劝道:“小阁老不可啊,这么做就是给高拱他们送政绩呀。他们这家钱庄背后靠的可是陛下和顺义产业园,万一出点什么意外,我们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