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嘉靖 第215节
最后朱载坖把话题转移到了潘季驯身上。
张居正听到朱载坖问起潘季驯,他立刻回道:“潘季驯现在正在京师附近实地勘察河道水势走向,准备重新疏浚永定河河道,以完成京师特区的护城河水系工程。”
朱载坖微微点头,“这也是大事,这件事你们特区衙门一定要好好支持,让潘季驯能够发挥出他最大的才能。等到京师特区的护城河水系被他治理好之后,也让他好好的研究一下京师到天津卫的水系工程,看看能不能从水路上打通京师和天津卫的联系。”
朱载坖对潘季驯这位大明水神也是抱有重望的。
不过朱载坖也清楚任何顶级大神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现在京师的水网梳理正好也算是给潘季驯一个练手的机会,等他把京师的水系都玩明白了,到时候就把他推回到他原来的轨迹专长之中,让他去黄河治理,彻底激发他作为大明一代水神真正作用。
和高拱和张居正聊完了这些闲天之后,朱载坖又问了一些关于大明联储和特区衙门的事情,在得到了高拱和张居正的认真作答之后,朱载坖也对他们的工作高度赞扬,让他们继续再接再厉把大明联储和京师特区的差事办好。
接着朱载坖召见了李春芳过来。
现在的李春芳在内阁值班,同时也是礼部的侍郎。
所以现在朱载坖找他过来的时候,就相对敏感的多。
不过朱载坖也不怕这种敏感,因为他现在的身份之一就是监国,有过问内阁之事的权利。
而且李春芳之前还是裕王府的属官,把他叫到自己府上问一些事情,那也是人之常情,谁也挑不出毛病的。
“景王选妃的事情现在怎么样了?”
朱载坖找到李春芳之后,问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景王选妃的事情。
李春芳回道:“禀王爷,臣已经下令让京师附近年龄适中的女子禁婚一年,现在登记在册的待选之人,一共有一千多人。”
朱载坖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春芳,感觉有点意外了。
但很快朱载坖也平静的表示:“为景王选妃之事,一定要认真慎重,不可有任何的疏忽大意。景王弟乃陛下之亲子,本王之亲弟,他的婚事不能有任何的纰漏。”
李春芳拜道:“王爷放心,臣一切都是按照最严格的礼仪流程去办的。待这一千多位待选之人皆都验明身份之后,就可以交给内廷初选,三个月内定会有结果诞生。”
朱载坖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当初选妃的流程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现在嘉靖皇帝把景王选妃的事情丢给了他,作为兄长朱载坖肯定要比对待自己的事情还要认真,要不然被人传了闲话,说裕王不待见景王,随便就为景王选了王妃,这可是很伤兄弟感情的事情。
虽然他们兄弟之间也并无什么真感情可言。
可是天家的事情,没有小事。
只能这样做好面子上的工程。
李春芳大概也能明白朱载坖的良苦用心,所以在对待此事的时候,李春芳也是打十二分的精神,不让一些鱼目混珠的也被塞进来。
可就在朱载坖为朱载圳操心选妃的时候。
一口天大的锅就从天际甩了过来。
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渗透,大明和草原之间虽然还有一些小摩擦,但总归只是一个小问题,并不影响大局。
而为了保证自己的长久利益不被大明蚕食,不知道哪个大聪明给俺答出了一馊主意,让俺答提出了和大明和亲建议。
可是大明朝和草原之间打了那么多年,双方的仇隙虽然在这个几年有了缓和的迹象,但和亲肯定是不可能的。
因为大明朝就没有外嫁的公主,哪怕是宫女也都没有外嫁过。
而且嘉靖皇帝的两个女儿也就下嫁了驸马,还有就是即便嘉靖皇帝的女儿没有下嫁,也不可能去和亲的。
所以嘉靖皇帝想都没想的直接就让内阁驳斥了俺答的无理请求。
结果,人家那边又反馈过来说是她们要送一个“公主”来大明和亲,以序大明初年之时外藩公主婚嫁大明宗王之好。
看到这个信息,嘉靖皇帝的眼睛也不由瞪大了,这剧本好像有点超纲了。
但好像也很合理,因为在大明朝的历史上已经出现过这样的例子了,秦王朱樉娶了一个草原公主作为秦王妃。
所以,嘉靖皇帝就忍不住想要不要把俺答说的草原公主许配去景王呢?
可是再一想到景王的身体,嘉靖皇帝又担心景王的身体承受不住北方来的草原烈女。
于是乎,嘉靖皇帝就想到了朱载坖。
要不要给朱载坖安排一个草原侧妃呢?
第418章 能长出什么娇花?
“你说什么?!”
正在自己小院里面悠哉看书的朱载坖在听到黄锦来报的信息之后,整个人一下子就懵掉了,直接站了起来。
黄锦看着如此反应巨大的朱载坖,也劝道:“王爷这是帝君的想法,俺答那边不放心,所以就想着用和亲的方式和咱们大明永葆和平。”
“本来帝君是想把俺答送来的公主许配给景王爷的,可是考虑到景王爷的身体,帝君也就作罢,觉得还是您合适。所以,就让奴婢来问问您的意思。”
朱载坖呵呵一笑,“本王的意思有那么重要吗?再者说了这也是关系到大明和草原之间进一步的信任和融合的大事,本王反对有吗?”
黄锦尴尬的笑笑,确实没啥用。
不过黄锦还是安慰道:“王爷,奴婢可听说了,这次俺答送来的和亲公主可是号称草原最美花朵的齐木格公主,她今年十六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和您很是般配。”
朱载坖有些头疼,什么齐木格公主,他听都没听说过。
而且以这个时代的草原恶劣环境,能长出来什么娇花来?
这特么的不是个丑八怪就谢天谢地的,还指望有娇花,真是异想天开!
朱载坖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什么本王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
朱载坖也很郁闷,再怎么说他也是监国王爷,有些信息他还是可以第一时间知道的。
可偏偏俺答想要和大明和亲这事他居然一点风声都没听到,真是活见鬼了!
黄锦道:“这是前两天的时候,俺答使者来京觐见帝君的时候提出来的请求。使者说这些年草原和大明之间相安无事,草原也很珍惜这样的和平时光。”
“但为了让这个和平可以更有保证,他们就向帝君提出了和亲请求。当时,帝君想都没想直接就拒绝了。”
“毕竟成祖在世时曾有言‘大明不和亲不纳贡’,所以帝君也就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可是就在帝君刚刚拒绝他们之后,他们就回复说是他们要送一个公主到大明来,就像朝鲜一样定期进贡。”
朱载坖听到这话也忍不住抚着额头。
朝鲜是有给大明送秀女的习惯,可是这几代皇帝以来,都没跟朝鲜提过这种事情的,所以渐渐此事也就消停了。
没想到现在居然被俺答翻了出来,他竟然想着仿照朝鲜给大明定期送女人换和平,亏他想得出来。
这对得起他草原之主的名号吗?
不过再一想俺答在原来的历史上都接受过大明册封的顺义王之爵,他现在做出这样的政治操作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朱载坖道:“既然他们愿意送个公主来,那么他们肯定也不仅仅只是为了求一个长久保证吧?”
黄锦立刻笑道:“王爷英明!俺答有心西进,所以他担心大明会在这个时候认为他有不臣之心,因此他就想着送个公主来,展示他的诚意。”
“西进?”
朱载坖对这个词有点陌生了。
但在转念之间,朱载坖也迷糊了过来,草原西进不就是奔着西域而去吗?
虽说西域脱离中原控制已经有数百年了,但是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那里依然还是中国的土地。
所以现在俺答要向西而去,朱载坖也不由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去看待这个问题了。
朱载坖道:“本王记得在太祖成祖时期,我们在西边也设立过哈密卫是吧?”
黄锦嗯了一声,“是的王爷,哈密卫在太祖时期和成祖时期虽设,但由于北方的原因,朝廷也一直没有真正恢复当年汉唐的盛景,将那边归于中原。”
“所以这几百年来,哈密卫也是名存实亡。据说那边现在也被灭佛了,他们都在拜一个叫安拉的神。”
朱载坖点点头道:“这事我知道,当年在唐朝时候,中原就和这些拜安拉神的沙漠之族有过碰撞,但由于补给线被拉的太长,唐军并未有效的制止住他们东进的势头。”
“后来安史之乱后,虽还有归义军这样的孤勇之师在西域坚持八十多年,但终归还是不敌时间长河的消磨,最后中原王朝也就算是彻底的失去了对西域的掌控。”
“如今又是几百年的时光,北边暂时安定了,朝廷也确实应该考虑一下西域的事情了。不过既然现在俺答愿意打头阵,我们也不能闲着。”
“听说俺答笃信佛教,而西域那边又不信佛教。这样吧,本王给陛下再写一封建议奏疏,在全国范围里筛选一些得道高僧送到俺答那边,让他随军带着去普度众生吧。”
黄锦一听朱载坖这番话,也觉得有点道理。
毕竟想要统治一个地方,除了人之外,教化也是很重要的。
要不然再多的人送过去了,最后要么被人家同化了,要么就从此消失不见,就像当年的大唐归义军一样,昙花一现就没了。
所以趁着现在俺答想要打西域的主意之时,给他塞点私货过去,也算是一种提前布局的手段吧。
黄锦道:“王爷您的这个建议好呀,奴婢回去就跟帝君说一说。”
朱载坖道:“那就有劳公公了。”
接着朱载坖又把话题回到正题上,朱载坖问道:“现在可有那个齐木格公主的画像?”
既然无法反抗,那就提前了解一下。
免得到时候,没有心理准备。
黄锦回道:“齐木格公主的画像暂时还没有,过段时间应该就有了。”
朱载坖叹息了一声,摆摆手道:“没有就算了,这种事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但愿本王能肩负起和草原和亲的重任,为大明和草原之间的和平相处做出贡献吧。”
黄锦对着朱载坖一拜:“王爷高义!”
朱载坖呵呵一笑,没有再说话了。现在的他只觉得心里累啊。
嘉靖皇帝怎么可以不把太宗,哦不,成祖皇帝的话当回事呢?
不说好了吗?大明不和亲不纳贡吗?
怎么现在出尔反尔要把自己儿子推出来和亲呢?
这不就是要违背祖宗吗?
不过在一想嘉靖皇帝都敢把朱棣的太宗抬为成祖,就可以看得出来嘉靖皇帝根本就是一个喜欢把祖宗规矩当回事的皇帝。
要知道他可是一边修着仙,一边修着陵的,而且陵墓规制也仅仅只比朱棣的长陵小一点点而已。
由此可见,嘉靖皇帝也在盘算着将来后世子孙能够念他藩王入嗣的大恩,再给他抬一级。让他也可以在百年之后称宗道祖,变成老朱家万世不祧之君!
不过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他的这个愿望注定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之中,嘉靖皇帝驾崩之后,他信赖徐阶老同志就利用“大行皇帝遗诏”给嘉靖皇帝脸上摸了黑。
有了这样的黑点之后,后世的皇帝为了政治正确,只会平反前朝的冤假错案,以收拢士人之心,又哪里会想起嘉靖皇帝这个祖宗呢?
——————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