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嘉靖

我爹是嘉靖 第280节

  这个时候朱载坖也微微茶了一口,不管好不好喝,都赞了一声,“好茶。”

  接着朱载坖也把茶杯放在了桌子上,从自己的袖袋里面取出了景王小世子的生辰八字。

  “道长,这是本王之弟景王之子的八字,你帮忙批一下,看看该给这个孩子取一个什么名字呢?”

  蓝道行听完了朱载坖的话,也将朱载坖递过来的八字纸条接在了手中,他认真的端详起来,然后也开始默默的算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后,蓝道行感慨一声,“小世子的八字极好呀,天生的富贵之人,简直就是贵不可言!”

  朱载坖呵呵了一声,心中暗道:“这不废话吗?出生了王府,能不是天生的富贵之人吗?”

  但还是笑着问道:“那道长看看该给这孩子取一个什么名字好呢?”

  蓝道行又算了一阵,他知道按照老朱家取名的规则,按照朱载坖和朱载圳这一代带有土字旁的名字来推,下一代的名字必然是要用金字旁的为名的。

  毕竟老朱家是用五行相生的规则取名,这一点只要是大明不灭,哪怕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会改变这条铁律。

  所以蓝道行道:“小世子天生贵气,当得一个‘锦’字或一个‘锺’字。此二字皆有富贵之气,可为小世子取名的备选。”

  朱载坖听到这两个字,也没有其他的意见,反正这也算是他用心去为景王小世子取的名字,谁又能说他投机取巧呢?

  因此在这个时候朱载坖也笑道:“道长这两个字真是极好,锦是锦绣之锦,锺是锺鼎之锺。此二字皆有贵气,确实很符合景王小世子的身份。”

  说完这句话后,朱载坖又看着一旁的黄锦说道:“公公,现在小世子的名字已经有了,还请公公带着这两个字呈给陛下,让陛下钦定。”

  在一旁喝茶的黄锦就知道朱载坖是在打这个主意,要不然他当时就不会跟着朱载坖来此喝茶了。

  既然现在蓝道行也上道的给景王小世子选了两个好名字,那么黄锦自然也不会再有多余的废话。

  毕竟这给小世子取名的事情,也确实不是一件小事。

  而且朱载坖也已经做到了这份上,他也没有理由再继续重申旨意说,这名字必须得朱载坖起才是。

  因此黄锦也是极为认真的回道:“奴婢遵命。”

  完成了此事之后,朱载坖也和蓝道行道别了。

  离开了朝天观后,朱载坖也又和黄锦分别了。

  黄锦朝着西苑回去,朱载坖则朝着自己的王府回去。

  在黄锦回到西苑,嘉靖皇帝所在的玉熙宫精舍后,嘉靖皇帝也看着一去这么久的黄锦,不由问道:“怎么去了这么久?可是发生其他事情?”

  黄锦笑呵呵回道:“圣明无过帝君,奴婢确实去跟着裕王爷办了一件重要事情。”

  嘉靖皇帝笑道:“什么事?”

  黄锦将蓝道行批完八字给景王小世子取的名字的纸片呈了上来,“奴婢和裕王爷去了一趟朝天观找了蓝神仙给景王小世子批了一下八字,选了两个名。裕王爷让奴婢呈给帝君,请帝君为景王小世子取名。”

  嘉靖皇帝听到这话顿时呵呵笑了起来,“这个三儿真是会偷懒,朕让他去取名,结果他却找了蓝神仙。罢了罢了,给朕呈上来看看吧。”

  黄锦低声了一声是,然后就把这张纸片递到了嘉靖皇帝的手中。

  嘉靖皇帝看着纸片上写的“锦”字和“锺”字。

  他也不由思考了一会儿,“锦字繁华贵气,锺字庄重有形,确实是两个不错的选择。”

  然后嘉靖皇帝又沉吟了一会儿,说道:“那就选这个锺字吧。景王世子就叫朱翊锺吧。”

  黄锦听到嘉靖皇帝最终选了“锺”字,他不由松了口气。

  要知道他的名字也是“锦”字,虽然他不用避一个世子小王爷的讳,但总归感觉还是怪怪的。

  所以现在既然嘉靖皇帝选了“锺”字,黄锦也是格外的开心,他替着朱载坖和景王小世子拜道:“奴婢替裕王爷,替小世子拜谢帝君赐名。”

  嘉靖皇帝嗯了一声,“去吧,把这个名字送到景王府吧。”

  ————————

  求月票~~

第501章 坚硬的巨木

  翌日。

  景王世子诞生的消息传遍了全城,第一天的时候他们也都忍住没有第一时间来道贺,到了第二天的时候,严世蕃就带鄢懋卿等一众铁杆严党带着厚礼来贺。

  与此同时,高拱和张居正他们也都带着中规中矩的礼物,来恭贺景王世子新诞。

  朱载圳看着宾客满堂的王府,心中也是欢喜异常,多少年了,景王府都没这么热闹过了。

  现在满座的宾朋,都来庆贺王府世子的诞生,这着实让人欣喜若狂。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胖哒哒的严世蕃凑到了朱载圳身前,对着朱载圳热情的拱手拜道,好像他俩才是亲兄弟一样。

  朱载圳面对严世蕃的热情他也是坦然受之的,当然这其中并没有其他的意思,而是因为朱载圳的身份足够,当得起任何人的恭贺。

  所以朱载圳也不会像朱载坖那么的心眼,以为严世蕃要如何如何。

  而且朱载坖之前也交代过,只要外人送来的好处照单全收就是了,至于后面的事那就看情况再说。

  只要不给任何的保证和许诺,这些也都不是事。

  因此如今的朱载圳也深刻的领悟了朱载坖的这一道理,他不会聚集任何大臣的刻意讨好和结交,反正只要不跟着他们一起瞎混,未来肯定也不会出任何的问题。

  而且的景王世子还是他三哥帮忙才有的,未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这景王府的事情肯定也是会让他三哥多加照拂的。

  所以现在的朱载圳是心里丝毫都不慌了,甚至他都在想未来只要是他三哥的吩咐,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快快快,里面请里面请。”

  朱载圳和道贺的人寒暄着,然后又请着来贺之人进到王府前厅里面。

  严世蕃也连忙喜道:“好好好,多谢王爷。”

  接着严世蕃就谦虚的跟在了朱载圳的身后,和朱载圳到了前厅里面。

  严世蕃到了前厅内扫了一眼,也看到高拱和张居正等人。

  不过这些人却都在不起眼的角落坐着,并没在王府里面显眼。

  严世蕃笑道:“王爷小世子的名字确定了吗?”

  朱载圳也笑着回道:“昨日的时候就确定了,三哥和父皇一起为小世子选了一个‘锺’字为名。从今以后景王府的小世子就叫朱翊锺了。”

  严世蕃听到这个名字,也是连声的叫好,“小世子的名字真好呀,陛下起的妙啊。锺者礼乐也,有大雅之古义。”

  朱载圳也很满意这个名字,在昨天的时候他接到黄锦又传来的旨意之时,心情也是无比振奋的。

  他知道这都是他三哥给帮的大忙,要不然这孩子的名字就可能不是嘉靖皇帝下旨专门取的了。

  现在既然有了这样的好事,朱载圳的心情也自然是无比顺畅的。

  而也就在此刻,就在朱载圳和严世蕃寒暄说话时,徐阶的儿子徐璠也来了。

  徐璠也带着丰厚礼物,一进到王府就对着朱载坖大礼一拜,“臣徐璠恭贺王爷大喜,小世子大喜。这臣代父亲献给王爷和小世子的一点心意。”

  朱载圳听到是徐璠过来,又听到徐璠言他带的礼物是徐阶所献的,脸上的笑容也更是灿烂了。

  朱载圳开心道:“快快请起,真是叨扰徐阁老了。”

  徐璠道:“王爷这是哪里话?小世子乃是天潢贵胄,臣与父亲皆为臣下,当贺王爷和小世子之大喜。”

  严世蕃在一旁看着徐璠,他皮笑肉不笑的哼哼两声,显然徐璠的出现让他本来开心的心情很不爽。

  与此同时,高拱和张居正等人的目光也聚集了过来。

  高拱看着严世蕃此刻的样子,心情也是一阵的舒爽。

  现在徐阶的儿子也被嘉靖皇帝恩拔为工部侍郎,和严世蕃现在的位子也算是平起平坐了,这其中的政治信号也是不言而喻的。

  显然陛下是真的有心让徐阶替换严嵩了,要不然怎么可能让徐璠跟坐火箭一样,蹭蹭的升官呢?

  虽然这官是恩赏的官职,但这也是一种态度呀。

  所以现在朝野内外,只要不是眼瞎,只要不是脑子犯浑的,多多少少都能品出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严世蕃看着徐璠,皮笑肉不笑道:“徐侍郎到了呀?”

  徐璠这个时候也看着严世蕃,连忙恭敬一礼,“下官拜见严侍郎。”

  徐璠这声“严侍郎”差点给严世蕃气炸了!

  要知道平日里很多人可都是尊称他为小阁老的,而且这个称呼就连嘉靖皇帝都不曾否认过。

  结果现在当着景王府里这么来道贺的宾客官员,徐璠却称呼他为“严侍郎”,这真是太瞧不起人了。

  严世蕃正要发作的时候,张居正此刻也连忙起身过来,抢先对着徐璠说了一句,“云岩兄,这边坐。”

  徐璠看着突然出现的张居正,也知道张居正是来帮他解围的。

  但现在的徐璠也自觉手中有严世蕃的“把柄”,没有太把张居正的帮忙放在心上。

  甚至他还在想象着自己老爹成为内阁首辅之后,他作为小阁老的威风呢。

  但很可惜,徐璠不是严世蕃。

  严世蕃身上有一股子舍我其谁的匪气和霸道,而徐璠则被徐阶教成了一个乖乖大男孩。

  这种人窝里横可能有两把刷子,但是一遇到真正的强敌,瞬间就会变得外强中干,扶不上墙。

  所以还不等徐璠继续在严世蕃跟前嘚瑟,严世蕃的一只独眼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他就心虚了起来。

  连忙就顺着张居正的台阶回道:“好好好,多谢太岳了。”

  张居正看着徐璠脸上前后的复杂变化,心里也是微微一叹。

  要知道他的老师徐阶那是喜怒不形于色的狠人,能愿意蛰伏这么多年在严嵩身下做小,这就说明徐阶的城府和耐心都是顶尖无挑的。

  可是他的儿子怎么就没随上半点呢?

  不过很快张居正也释然了。

  毕竟严世蕃也没随上他爹严嵩的城府和手段,也只是一个狐假虎威的二世祖罢了。

  所以在看到这俩二代如此不堪的样子之时,张居正的心情居然莫名的舒畅了起来。

  徐璠跟着张居正到了高拱他们现在坐的这桌前,徐璠一看这桌上坐着居然都是裕王一系的官员,也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往常的时候没人认真算过,现在这些人突然坐在了一张桌子上,这场面着实是有些吓人了。

  所以在看到高拱,陈以勤,海瑞等人的时候,徐璠也不敢托大了,连忙拱手先行了一礼。

  众人看到徐璠行礼,也都跟着回了一礼。

首节 上一节 280/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