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嘉靖

我爹是嘉靖 第296节

  朱载坖道:“按照汉人的规矩,男子过了二十岁及冠的年龄之后,就不能算是小孩子了,就该蓄起胡须,以彰显成人的稳重风范。我呢与普通人不同,在十五岁前就已经行了冠礼。”

  “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已经算是一个成人了,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我也已经二十好几了,也该有些稳重的气质让百官们心里有些信服的感觉。因此这胡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标记。”

  “而且在我们汉人的文化里面,没有胡子的男人,只有两种,一种是没有长大的小孩子,还一种就是宫里的公公。所以,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该蓄出一些胡子,然后修剪起来,装作大人模样。”

  “你看我现在的样子是不是和之前很不一样?”

  齐木格嗯嗯的在朱载坖的怀里点点头,其实她也挺喜欢朱载坖现在有胡子的样子,毕竟不管是在现在的汉人文化里面,还是她原来所在的蒙古人文化里面,胡须一直也都是男性自信的象征。

  很多勇武的男人,除了有显赫的地位之外,胡子也都打理的非常漂亮,所以在这种文化风气里面,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也皆都认为男子就应该以胡须为美。

  当然这种胡须可不是那种长的邋里邋遢的乱胡,而是要经过精心打理的,使其有型,使其有神,才算是好看的胡须。

  要不然就算是有些人蓄了胡子,也不见得能被人认为是美。

  朱载坖揽着又想摸他小胡子玩的齐木格,“好了,不说胡子的事情了,我们也该干些正事了,要不然就这样躺着多无聊呀。”

  齐木格疑惑的看着朱载坖,“我们有什么正事?”

  朱载坖笑着捏了一下齐木格的鼻子,“你忘了你之前说的话了吗?我们该有个子嗣了,趁着现在该好好努力了,要不然就这样坐着干等,哪会有子嗣降临?”

  朱载坖一番话直接就把齐木格说的俏脸发烫,忍不住腻声道:“王爷,现在是白天。”

  朱载坖不以为意道:“白天怎么了?白天才能看得清楚。而且我们又不是没有在白天这样过。”

  说罢,朱载坖就动起了手来。

  很快齐木格就抵抗不住朱载坖的侵袭,整个人从紧绷的状态,也变的瘫软起来。

  再接着

  (此处省略一万字)

  朱载坖心满意足的从齐木格身上起来,然后又看着齐木格潮红未消的脸颊。

  朱载坖又说道:“搬回王府吧,你的那个小院,我还单独给你留着呢。”

  齐木格听到朱载坖这句话,神情也不由一顿,“臣妾真的可以吗?”

  朱载坖笑道:“有什么不可以的?这边你想来住的话,随时也可以自己带着人过来小住,也不用专门向我请示,也不用和王妃她们交代什么。这是本王许给你的自由。”

  齐木格顿时感动的热泪盈眶,这些年她一个人居住在城北庄园是得了很多的自由,但也失去了很多的关怀和疼爱。

  朱载坖并不能时常的来到这里看她,所以她和朱载坖之间的见面,也是一年到头见了几次。

  所以有时候她也在想自己能不能回去住,可是这些话她又张不开口,毕竟当年她从王府离开的时候,也是没有多少的犹豫和迟疑。

  现在朱载坖既然主动提出来了,她的心里肯定也是非常愿意的。

  齐木格一下子就起身抱住了朱载坖,也不怕自己的春光暴露出去,她激动的说道:“臣妾谢王爷的疼爱。”

  朱载坖也抱着齐木格,一只手抚摸在她的粉背上,又说道:“回去之后,本王才有充足的时间帮你诞下一个小王爷或小郡主,所以等回了王府之后,你可要好好的伺候我,把我伺候舒服了,你的愿望也就能达成了。”

  齐木格听着这些话,俏脸又忍不住更红了起来。

  她小声道:“王爷想要臣妾怎么样,臣妾就可以怎么办。”

  朱载坖听到这话,也忍不住心中一荡。

  齐木格和王府之中的其他女人都不同,她带着几分天然的野性,而且也更大胆主动一些,更重要的是她的身体锻炼的也是极好,不仅很有力量,而且也很紧实。

  所以有时候朱载坖也非常回味和齐木格在一起的时间,那种滋味就像是吃惯了家常便饭,突然来一顿烧烤一样,真是让人过瘾啊!

  所以在城北庄园待了几天之后,朱载坖就带着齐木格一起回到了王府。

  在朱载坖刚刚回府没多久,西苑就送来了一道圣旨。

  这道圣旨的大意就是嘉靖皇帝要闭关玄修七七四十九天,在这四十九天内,一切军国大事裕王皆可会与内阁决断,同时又命朱载坖移居文华殿以摄国政。

  朱载坖在接到这份圣旨之后,整个人也有点懵逼加意外了。

  话说嘉靖皇帝闭关七七四十九天,让他暂时发挥一下监国的真实作用,他也觉得这也没啥不得了的。

  反正这些年也都一直顶着“监国”的名号在裕王府看司礼监和通政司送来的奏疏学习政务。

  但是现在嘉靖皇帝居然让他移居到文华殿,这可就超出了朱载坖的预计。

  要知道文华殿可不是一般的宫殿,这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宫殿。

  在天顺至成化年间的过渡阶段,文华殿可是皇太子登基之前摄政的宫殿。

  现在嘉靖皇帝居然让朱载坖到文华殿内摄政监国,等他七七四十九天闭关结束,这怎么看都觉得让人不太真实。

  朱载坖不由抬头看着传旨的黄锦,“公公是不是念错了?怎么会是文华殿?”

  黄锦笑眯眯的扶着朱载坖起身,语气也极尽亲切的说道:“王爷没有念错,就是文华殿。帝君这次闭关非同小可,又为了让王爷能够震慑群臣,好好的履行监国摄政的责任,所以就选了文华殿。”

  朱载坖道:“可是,那可是文华殿呀,本王何德何能可居文华殿监国摄政?要不公公回去跟陛下再说说,换一个别处吧。”

  黄锦道:“陛下今天已经开始斋戒沐浴,不再任何外臣,也包括奴婢在内。所以王爷就不要有任何的负担了,明个起您就去文华殿监国,接受内阁和百官们的贺拜吧。”

  朱载坖听到这里,心里虽然还有些惴惴不安,但最后还是接受了。

  朱载坖道:“那本王就接旨了,公公若是在陛下闭关期间见到陛下的天颜,可一定要将本王的真心之言带到,在文华殿里监国摄政,本王终是有些心虚不安啊。”

  黄锦继续道:“王爷放宽心即可,若是帝君在闭关期间召见了奴婢,奴婢一定将您的话带到。”

  听到这里,朱载坖才略有心安的松了口气。

  说实话到文华殿监国也不是不行,但也看情况的。

  比如现在嘉靖皇帝病入膏肓,已经没法自理了,朱载坖自然是可以当仁不让的到文华殿内摄政监国等着最后的权力过渡。

  可是现在的嘉靖皇帝明显不是一个要死之人,他仅仅只是去闭关一段时间,但他却把朱载坖安排到了文华殿里面,当真是让朱载坖也忍不住有些心中忐忑的。

  毕竟在嘉靖十五年的时候,嘉靖皇帝就曾针对文华殿的政治属性做出一次解释和调整。

  那时候嘉靖皇帝调整文华殿的政治属性,用的理由就是“太子年幼,不宜摄政”,故又将文华殿改为永乐时期就已经确定的政治功能,即——皇帝偏殿。

  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文华殿又被嘉靖皇帝改为皇帝举行“经筵”的场所,随之殿顶的绿色琉璃顶也被改为了皇帝专属的黄色琉璃顶。

  现在让朱载坖在一座规格如此之高的宫殿之内行使监国摄政的权力,这岂能不让人心慌揣测?

  而与此同时,朱载坖也被安排到文华殿内监国摄政的消息,也在京师传开了。

  京中的百官,不管是内阁大臣,还是衙门小吏,他们也都在议论此事。

  在这些议论的口径里面,也只有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皇帝陛下要成仙?他要禅位了?

  可是自古以来也只听说某某成仙,并没过某某真的成仙,而且禅位的皇帝,也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所以这个议论也很快的被人否定了,但是否定了这个议论之后,所有人也迷茫了,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个不同寻常的政治信号了。

  但是有一点他们又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裕王的地位已经算是彻底稳固了,哪怕没有太子之名,现在已经有太子之实了。

  因此也有人忍不住这样猜测,认为可能这也是一种皇帝为了表达裕王储君之位的态度吧。

  毕竟皇帝陛下信奉“二龙不相见”的谶纬之言,也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事情。

  既然皇帝不愿意举行皇太子册封大典,还想确定未来的江山继承人,那么让裕王爷以监国摄政之名,到文华殿这座象征了皇太子权力的宫殿内摄政监国,无疑就是最好的宣示!

  所以在这一刻,有些人的心思也不由振奋了起来,他们仿佛是看到曙光。

  以为新的时代也即将翻开新的篇章!

  第二日一早,朱载坖换了一身比较严肃的亲王常服,腰间也系着一条金玉相间的腰带,头上也带着一顶亲王规格的黑色翼善冠,然后在王府仪仗的开道带领下,从王府到了文华殿前。

  这时候百官们也都已经纷纷到场,他们也要在第一时间到文华殿内参拜监国摄政的裕王殿下。

  朱载坖坐在肩舆上看着文华殿前广场上站着的两排百官,心里也是莫名的感慨,他也没想自己会这么快的就要面对大明朝的百官贺拜了。

  因为在他的想象之中,他要接受百官的贺拜至少也要等到嘉靖皇帝快要死的时候,他才能这样如此。

  可是现在嘉靖皇帝仅仅只是闭关而已,就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当真是让人摸不透这位聪明绝顶的皇帝陛下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难道这又是在钓鱼吗?

  可是总这么钓,能有用什么效果呢?

  所以朱载坖在看着这些翘首等待的百官之时,也终于放平了心态。

  既来之则安之吧。

  反正都已经到文华殿,总不能再怂着回去吧?

  若是如此,以后的威信还怎么树立?

  坐在肩舆上朱载坖微微抬手一下,抬着肩舆的锦衣卫,和前后护卫的仪仗,瞬间就像是被施了法一样,定立在了原地。

  朱载坖又往下压了一下手,抬着肩舆的锦衣卫,也立刻将肩舆放在地上,并压低前面,让朱载坖可以更加轻松便捷从肩舆前面下来。

  这时候的百官们看着朱载坖要从肩舆上下来,他们也纷纷动了起来,在内阁和六部尚书的带领下,所有人都躬身一拜,迎接朱载坖的到来。

  好像在这一刻朱载坖才是他们的天!

  ——————

  求月票~~

第518章 拜见监国

  文华殿内,朱载坖在百官的注视之下,坐在了文华殿的主位之上。

  百官在朱载坖刚刚坐定之后,也都纷纷开始躬身行礼。

  “臣等拜见监国!”

  朱载坖目光平淡的看着小小的文华殿内挤着的这么多朝廷重臣,他也微微抬手道:“诸位免礼。”

  百官等再拜:“谢监国。”

  然后百官们这才分于左右站立在殿内的两侧。

  朱载坖看着这些人,他开口说道:“蒙陛下隆恩,本王添为监国王爷,望卿等以后能与本王勠力同心,办好陛下交托给我等之事,以待陛下出关之日。”

  为首的严嵩这时候也颤巍巍的站出来,对着朱载坖回道,“臣等一定不负陛下之望,王爷之望,一定会尽心尽力辅佐王爷监国理政。”

  朱载坖看着严嵩,也微微笑道:“辛苦严阁老了。文华殿和文渊阁只有一墙之隔,以后内阁若有事情通禀到本王这里,阁老们也不用亲自前来,派一个舍人通知一声即可。”

  严嵩和徐阶等听到这句话后,也连忙一起拜道:“多谢王爷。”

  但实际上几位内阁成员在听到朱载坖这句话后,也只能当做是一句很客气的话来听,谁也不敢真的有事就派个内阁里的中书舍人来传信。

  倘若真的这么干了,先不说朱载坖会不会不高兴,这事要是让嘉靖皇帝知道了,还以为这帮人是长了胆子了呢,居然把谱都摆的比监国王爷还大了,难道想造反不成?

  所以,朱载坖的这句话不管是真客气,还是假客气的虚心之言,他们都不会真的当真的。

首节 上一节 296/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