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嘉靖 第324节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去考虑红毛夷人的问题,他们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必然也是大明南下开海的重要障碍。
所以如果想要持续推进大明在南方海域的利益,迟早是要和这些红毛夷人一战的。
俞大猷的心情也是极好的,他也希望自己的将来能够在大明的外海之上崛起,成为大明朝的一时名将,并被千秋万世所铭记。
俞大猷道:“台湾窝比一般的岛屿大多了,这可是咱们大明附近最大的一个岛了,往常的时候朝廷不重视这里,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些逃荒逃难之人的落脚地。”
“现在朝廷有意南开海疆,这里肯定就是未来的海疆要地。而且前段时间,朝廷也下旨复置澎湖巡检司,而且又将其划归双屿卫辖制。”
“所以,这次我们可要抓好机会,争取找到一处完美的港口,并为以后的军镇建设打好基础。”
戚继光也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接着他又用望远镜看着前面越来越近的台湾窝岛。
对于朝廷复置澎湖巡检司的事情,戚继光也是很振奋的。
这个机构最早出现在元朝的元世祖时期,那时候的忽必烈踌躇满志,想要建立不世功勋,将远在东瀛的倭国也纳入到大元的统治范围之内。
但可惜老天爷不给力,就在忽必烈下令水师进攻倭国本岛的时候,一场台风袭来,意外救了倭国一条狗命。
也使得当时的元朝水师不得不避开台风的锋芒,退避到了台湾海峡附近。
所以忽必烈就将计就计将这里当做未来继续东征倭国的大本营,设立了澎湖巡检司,使其隶属于泉州府。
但是后来又因为元朝国内的矛盾不断,忽必烈的年纪也渐渐大了起来,已经没有办法再像年轻时候那样压制住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再加上忽必烈也未能完美的解决好继承人和继承制度的问题。
一时间所有的势力都在积极的争夺忽必烈之后的大元统治权,所以这一处为东征倭国而准备的水师基地也就废止了。
后来大明继承前元的法统,仍然在台湾地区的澎湖列岛设置澎湖巡检司,但却同时又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后来朱元璋又为了防止方国珍、张士诚逃亡海上残余势力的卷土重来,也为防止倭寇的骚扰,就决定在东南沿海实行迁界移民、坚壁清野的政策。
于是乎,在明洪武二十年撤澎湖巡检司,把澎湖居民迁移到福建漳州、泉州一带,使得澎湖和台湾之地,也变成了外海盗寇巢穴。
但是,迁界政策不能完全阻止福建等沿海百姓继续迁居澎湖的趋势。
尤其是内地农民,特别是同安、漳州的居民,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负担,往往逃避到澎湖等地,成为了最早的汉民基础。
但小气的朱元璋肯定不能坐视沿海的老百姓不顾他的颜面和帝王之威,干出逃税而移民的“错误”举动。
所以在洪武三十年的时候,已经快老死的朱元璋又颁布了禁海律法和惩罚标准。
遂此,有明一代就有了海禁的“祖宗旧制”!
后来清朝更担心大陆之民会和海上的乱贼勾结,颠覆他们的异族统治,所以也就进一步的严厉继承了明朝的海禁之政。
不让沿海的老百姓迁居澎湖和台湾诸岛讨生活。
可以说朱元璋是真的在他临死之前,为大明挖了一个天坑。
这样的天坑,如果是放在永乐大帝这样的雄主身上,自然也不算什么,毕竟他在靖难登基之后,就曾派遣郑和六下西洋。
可以说也没把朱元璋海禁的旨意当回事。
但是到了后嗣之君的时候,这些后嗣君主们没有了朱棣的豪迈大气,也没有关于任何海洋权利的教育,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再把目光放在那片曾经被朱元璋贴上封印的外海之上。
所以,有明一代,除了永乐,宣德两帝下过西洋之外,后来的君主就再也没有机会实现如此伟大的海上征程。
从此之后,大明就与外海再也没有任何缘分了。
现在有了朱载坖这个异数,他虽然在无数人的认知里面,也没有关于海洋方面的认知,但是朱载坖毕竟是个穿越者。
他知道未来的时代是属于大航海的时代,哪怕是科技已经高度发达的21世纪,海洋依然是最重要的战略存在。
只要是大国,就没有一个不会重视海洋利益的。
所以,为了现在的大明能够再续上宣德之后就断掉的外海扩张之路,朱载坖一定会借助这次东南剿倭的机会,再把大明的水师继续推向外海。
继续将曾经永乐大帝收为禁脔的远海诸国,重新纳入到大明的统治体系之中,为大明的再次伟大而做充足的准备。
戚继光和俞大猷,以及雨化田和汪直他们的船只又前进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这支由十几条水师战舰组成的东洋水师编队,也终于到了台湾窝北部的海域。
雨化田和汪直看着前面无比清晰可见的台湾窝岛,脸上的振奋之色也是溢于言表。
这也是雨化田第一次远海去这么远的地方,当他看到这个近在咫尺的台湾窝岛的时候,也是忍不住的叫好。
“好好好!果然是一处美丽至极的外海之岛,王爷真乃神人也!他在数千里之外的京师,竟然都可以预见到这岛!”
“汪总兵请立刻派遣小船探查前方海域情况,为我们水师大船靠岸做准备。”
汪直听着雨化田的吩咐,也立刻回了一声道:“公公放心,这里的海域我也无比熟悉,哪里可以让我们的大船靠岸,我早就已经探查过了。现在我们只需朝着那边的海滩行驶过去即可。”
作为大明外海区域曾经最大的海盗势力,汪直对台湾窝岛的熟悉程度,也算是了如指掌的。
所以在雨化田吩咐要派遣小船探路的时候,汪直也立刻将他的安排说了出来。
雨化田看着汪直如此懂事,他也满意至极的点点头。
作为汪直的监军太监,雨化田也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作用。
他就是来贯彻朱载坖意志的,只要是朱载坖需要他做的事情,他都会不打折扣的监督着汪直完成。
而汪直不管是为了自己现在的富贵,还是为了他在京师享福的家人们,他也必须清楚自己现在的身份和处境,和原来已经不同了。
原来的他是海上海贼王,可以自由自在的驰骋于大明外海之上。
但是现在的他是大明的水师总兵官,也是正儿八经的官府身份,如果干的好的话,将来为子孙后代混个世袭的爵位或官职也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如果真的能干好朝廷委派的任务,那么在未来的史书上,他未尝也不能是一代传奇。
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现在的富贵和家人后代们的长久富贵,还是为了以后的身后名,汪直都很清楚现在的自己要怎么做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雨化田道:“待会靠岸之后,我们等一下戚总兵和俞总兵,让他俩也和我们一起上岸考察此地。”
汪直听到雨化田的吩咐之后,也立刻应了一声。
虽然三人现在的官职都是总兵官,但是三人的总兵头衔还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戚继光他的总兵头衔是福建总兵,俞大猷的总兵头衔是广东总兵,而汪直的则是双屿卫总兵。
这仨总兵又互不统属,他们都是胡宗宪帐下东洋水师的总兵官,听候胡宗宪的直接调遣。
所以这次他们能一起到台湾窝,也是胡宗宪下令让他们一起来的,而胡宗宪之所以会下这样的命令,也是因为朱载坖给胡宗宪旨意。
而且再加上他们身边还有雨化田这个太监监军的存在,因此从源头上来说,不管是戚继光,俞大猷,还是汪直,他们其实听命的人乃是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监国裕王殿下!
——————
求月票~~~
第545章 赢了都好说
嘉靖四十四年。
一转眼时间又过去了三年。
这三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首先的第一等大事就是京津硬化收费路的成功运营。
它不仅为大明以后的交通发展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也为大明创造了新的财源赋税之基。
如今的京津硬化收费路不仅是天下之路的重要标杆。
还是京津之地的超级陆路大动脉。
那些通过运河,从南方运抵京师的货物和粮食,在有了这条路的加持之下。
它们可以用极短的时间,就能够从天津港运抵到京师各个重要之地,以及千家万户的手中。
但这也不是让朱载坖最振奋的事情!
现在让朱载坖最为振奋的事情,是戚继光和俞大猷他们终于将位于台湾窝的水师码头,以及配套的军镇和中转补给站都建好了。
而且,龙江造船厂在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也经过了中外船匠们的不懈努力,也终于在近日下水了一条堪比郑和下西洋时所用的宝船大小几乎旗鼓相当的大船。
这艘大船不仅要配备西山神器营根据泰西佛郎机炮改制的新炮,而且也创造性使用铁甲覆盖的方式,武装了新的船身和甲板,要使其成为一艘可以行驶在汪洋大海之上的无敌钢铁巨兽!
所以为使这艘大船名副其实起来,最近这条船就要从龙江造船厂出发,然后一路沿着长江出海,再从海路北上天津卫的码头,等候西山的能工巧匠和创造这艘大船的工匠们一起通力合作,准备为它装上西山神器营的新炮。
而这新炮迄今为止,还未得到嘉靖皇帝的御赐名号。
因此也不难看出,嘉靖皇帝是想等一个绝佳的时机,再为这些新炮命名。
为此,不管是在西苑继续闭关潜修的嘉靖皇帝,还是北京街头的小贩走卒,他们的心神也都被这条超级大船所勾引了。
尤其是嘉靖皇帝,更是激动的睡不着觉。
谁都知道嘉靖皇帝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在他修陵的时候,他曾经三番四次的找监工的官员说,自己的陵墓不能超越成祖的长陵云云。
可见,在嘉靖皇帝心中,他虽然常常自比汉文帝,但他也清楚,与其去比汉文帝这种只有文治,而没有武功的皇帝。
自家同是藩王出身的永乐大帝才是真榜样!
只可惜在登基后前二十年里,他无论使出了什么样的力气和心思,却始终无法在武功上有任何的寸进,甚至连基本盘都快守不住了。
所以他不得已的开始了摹仿汉文帝“无为而治”的精髓,准备在这条路上完成自己的“圣君”成就。
可是,这好像明显也有些一厢情愿了。
汉文帝当时的政治危机虽然大,但国家是处于刘邦和吕后休养生息二十多年的太平状态,而且还有极大的潜力和上升空间。
汉文帝只要不瞎折腾,只要能做到简政放权,给老百姓们继续休养生息的时间,然后他再做一些其他方面的补充,把秦朝以来形成的严刑峻法废除一波,他就可以得到万世贤君的美名。
但是嘉靖皇帝面临的情况和汉文帝所面临的情况,完全就是截然相反的。
政治上虽然也有危机,但杨廷和他们再猛,也不可能猛过陈平周勃这帮开国老臣,所以嘉靖皇帝所面临的政治危机,几乎是不值一提的。
就是认爹这事让他不爽了。
但这也没办法,如果按照杨廷和他们的意思把爹给认了,以后的皇帝权威还怎么树立?
所以,这事顶多就算是政治事件,不算是政治危机。
可在帝国的治理层面上,汉文帝可以轻徭薄赋,可以废除暴秦以来的各种严刑峻法,就能够使大汉帝国得到长足的稳定且积极向上的发展。
但是此刻的大明朝已经是一个立国将近二百年的古老王朝,算上嘉靖皇帝都已经历经了11位天子。
这将近二百年的时间里,国家内部矛盾都不知道堆积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而且前面还有10个祖宗曾经搞出来的各种“祖制”规矩要守。
在这样的环境下,嘉靖皇帝能清查勋戚强占的庄田,还田于民。能对外戚世袭封爵的制度作了变革。能进行了一系列纠正时弊的改革。
就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情。
如果在想让他在这些事情的基础上,再做出更多的成绩,除非他能有超出时代的作业可以抄。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