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嘉靖 第338节
徐阶等人站在朱载坖的身后,也听着朱载坖对戚继光说的话,他们的内心其实也是很羡慕的。
虽然在现在的大明朝政治体系里,文官的身份是要高上武将不少。
可是文官就算是做的再好,顶多也就追封给三孤三公的荣誉虚名,再好一些的也就追封个三代,荫一个或几个儿孙当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
但是人家武官就不一样了,如果武官能够突破限制,成为侯伯这样的勋贵之臣,那么就算他们的家族被边缘了,但只要爵位还在,那么家族的体面就会一直在。
聊完了爵位之后,朱载坖又把注意力放在了这艘宝船上。
朱载坖走到宝船的舰首处,抬眼望着远处的碧波。
朱载坖道:“陛下给这艘宝船赐了一个名字,孤希望你们也能不负此名。”
戚继光站在朱载坖的身后,“请王爷赐名,末将等定不负陛下与王爷之望!”
朱载坖回头看了一眼戚继光,然后他的目光越过众人,看着站在徐阶等人身后张居正。
“张先生将陛下的赐名呈过来。”
张居正早就等着这一刻了,他手里一直都捧着一份嘉靖皇帝的御笔。
现在听到了朱载坖的吩咐,他也立刻从众人之中出列,到了朱载坖跟前一拜。
“圣谕!”
张居正举着那份嘉靖皇帝御赐的宝船舰名,站在了朱载坖的身旁。
戚继光等水师官兵们立刻按照序列在前面的甲板上成列排好,而后一起单膝拜道:“吾皇万岁!”
上千官兵的声音响彻云霄,一下子也吸引到无数的目光注视。
张居正张开手中的御笔圣谕,大声朗道:“钦赐宝船舰名——永乐!”
张居正的声音也很激动,几乎都是破着音叫出的这两字。
戚继光等人听到“永乐”二字,也都激动的齐声欢呼万岁。
朱载坖在一旁看着宣布宝船舰名的张居正,又看着戚继光等一众激动无比的官兵,他的嘴角也露出一抹微笑。
这艘宝船能被命名为“永乐”,其实也是朱载坖的建议。
朱载坖在上奏嘉靖皇帝的奏疏中讲,宝船起于永乐,而盛于万国,当为万世之表。且有“永乐”为号之后,朝廷再有宝船巨舰纵横于海,亦可用历代大明先帝之号为名,使其龙威再昭世间。
嘉靖皇帝在看到朱载坖的这份奏疏,他也觉得这个建议挺好的。
毕竟他的嘉靖年号也是和“永乐”年号是一样的,现在能用“永乐”,那么下一艘岂不也可以用“嘉靖”?
那么有了这样的“名号”并列,在潜移默化之中,世人岂不是也会在潜意识里认为“嘉靖”与“永乐”的功绩也是一样的?
所以,在朱载坖把这份建议奏疏呈报给嘉靖皇帝之后,嘉靖皇帝当即就眼睛放光了。
现在朱载坖站在宝船的舰首,目光远眺,仿佛透过碧波万顷的海面,看到了大明未来的辉煌。
他心中明白,这艘被命名为“永乐”的宝船,不仅仅是一艘战舰,更是大明海权的象征,是朝廷对海防重视的体现。
他转过身,看着身后激动不已的戚继光等将领,心中充满了欣慰。
“戚卿,”朱载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今日这艘‘永乐’宝船的海试至关重要,天津港内外有无数双眼睛都在看着,他们无不在翘首期盼着,我大明能再现永乐盛世的辉煌!”
“所以,孤现在要明确的告知,这座宝船,不仅是我大明海防力量的象征,更是你未来在大明外海驰骋四方,保卫海疆的功绩的见证。”
“如果你能不负孤之所望,不负陛下之望,能够再为大明建立奇勋,孤可以保证你和你的将来必会在史书上留下璀璨的一页!”
戚继光听到朱载坖的话,心中更是激动不已。
他上前一步,抱拳再拜道:“末将惶恐!末将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能为朝廷效力,保卫大明海疆,是末将的荣幸。今日宝船得王爷亲临,得陛下赐名‘永乐’,此乃臣无上之荣光!末将定当不负圣恩,誓死捍卫大明海疆!”
朱载坖微微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水师官兵,也扫过徐阶,李春芳,张居正等人。
朱载坖继续说道:“你们的心,孤都明白。陛下也会明白!”
“当今之世已经在悄然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当初曾不被我们重视的泰西人现在已经有能力远渡重洋往来于大明和我们不知道的世界角落之间。”
“他们不仅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造出了不输于我们的巨舰,也造出了足令我们为之胆寒的强大火器!”
“所以,我们以为的安逸,以为的天朝上国之梦,也开始随着他们的崛起而被影响。”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今我大明已经安乐上百年,若是我们再这样一直安乐下去,而忘了危险的感觉。”
“那么到时危险的就不仅仅只有大明,还有我中国继承和传承数千年的的中华文明也要面临被其他异族卷灭的风险!”
“所以,孤想让你们明白安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浩浩汤汤的大争之世已经从海上开始了。”
“我们现在如果还能警醒,那么一切也都依然为时未晚。若是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还盲目自大,以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蛮夷外邦不足为虑。”
“那么将来等待我们的下场,必然又将是一次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
“一旦这样的危机再次来临,我们是否还能像二百年那么侥幸的得遇太祖皇帝那般的英雄为我们披荆斩棘,开出先天,那就是另外的传说了。”
“所以,孤在此要正告诸位,时代变了!”
朱载坖这番话说的可谓是直白至极,只要这些人能听进去三分,也不枉他今日这番的奋声呐喊!
毕竟朱载坖也没法让这个时代的人感同身受知道他穿越之前的华夏屈辱史。
所以朱载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力夸大海上来的威胁,让这些人明白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作为军人的戚继光听着朱载坖的这些话,他的感觉最深的。
这些年他来往于外海和大明内陆之间,他确实也见识到了军备力量不输于大明的外番战舰。
虽然这些战船的数量还不算多,战船上的外夷之敌也还不算大。
但如果真的像朱载坖预测的那样,这些不知来自何方的外夷,倘若是真有一天大批量的到来,又驾驶着更强更大的战船,配备着超越大明的火器装备。
那么到时候大明想要再奋起直追,不知又要付出何等的代价!
而且,有时候代价付了,还不一定就有回报。
所以,当今之计就是要居安思危,就是要主动发展。
绝不能落后于任何未知之敌!
接着朱载坖有对着戚继光等人继续说道:
“朝廷对你们的信任,也从未动摇。今日这艘‘永乐’宝船的下水,不仅是对你们过去功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海防事业的期许。孤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带领我大明水师,纵横四海,扬我国威!”
戚继光等人齐声应道:“末将等定不负王爷重望!”
朱载坖微微一笑,随即转身看向张居正,道:“张先生,今日之事,还需你详细记录,孤要呈报陛下。”
“孤希望,陛下也能够看到我大明水师的威武之姿,也能够看到我大明海防的坚实之基。”
张居正恭敬地会道:“王爷放心,臣定当如实记录。今日之事,亦必将载入史册,成为我大明海防事业的重要篇章。”
朱载坖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又看向戚继光,道:“戚卿,孤还有一事要与你商议。”
戚继光恭敬地道:“王爷请讲。”
朱载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孤知道,你在东南沿海剿灭倭寇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海战经验。”
“如今,倭寇虽已基本肃清,但海上的威胁并未完全消除。孤希望,你能够继续带领水师,加强训练,提升战力,以备不时之需。”
戚继光点头道:“王爷所言极是。末将定当加强训练,提升水师战力,确保我大明海疆万无一失。”
朱载坖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又看向张居正,道:“张先生,孤还有一事要与你商议。”
张居正恭敬地道:“王爷请讲。”
朱载坖缓缓说道:“孤希望,兵部能够加大对海防的投入,不仅仅是建造更多的宝船,还要加强沿海的防御工事,提升水师的装备水平。孤知道,这需要大量的银两,但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这些投入是值得的。”
张居正沉思片刻,随即点头道:“王爷所言极是。臣定当在朝中力陈海防之重要性,争取更多的支持。”
朱载坖微微点头,“如此甚好!”
接着朱载坖就转身对着戚继光:“准备海试!”
————
改好了!求月票
第558章 请王爷下令
“准备海试!”
朱载坖一声令下,所有的人都动了起来。
这次的海试其实也很简单,并没有多少复杂的测试。
主要就是测试一下风帆的动力,以及即将配备到宝船上的火炮威力。
所以,在朱载坖这一声令下之后,早就等待在天津港码头的兵部火器司的工匠们也动了起来。
他们将早就重兵护送过来的新式火炮也推了出来。
然后一众工匠们在“永乐”宝船上的水师官兵,以及随船而龙江造船厂的设计工匠们帮助下,也终于这几门用于宝船战力测试的火炮火器搬运到了船上。
朱载坖站在徐阶等人身前,和他们一起看着这几门通过栈桥推到宝船甲板上的新式火炮,心情也是极其振奋的。
朱载坖伸手将搭在新式火炮上的红缎一把拉开,顿时一尊造型修长,炮口黝黑的新炮就这么的展示在众人眼前。
“小赵,你过来了。”
朱载坖对着一个看着大约只有十三四岁的少年挥了挥手。
这位被叫做“小赵”的少年,也立刻快步的走到了朱载坖的跟前,而且从他的样子上去看,也是自有一番少年人该有的傲气,并未被朱载坖的身份以及朱载坖身边一众高级官员的身份所惶恐恭敬。
可见这位被叫做“小赵”的少年人,也颇有几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
“王爷,我一直都在呢。”
小赵昂着头挺着胸膛站在到了朱载坖的跟前。
徐阶等人在看到这一位少年居然丝毫都没有任何畏惧的样子站在朱载坖的身前,他们也不由好奇的多看了一眼,并且也在心里中思考着这个“小赵”到底是哪家的孩子?
他怎么敢这般无所畏惧的站在朱载坖跟前,而且朱载坖也丝毫都不怪罪他的“无礼”。
但其实这个“小赵”并非是徐阶他们想象的“哪家孩子”。
他只是朱载坖在巧合之中发现的一块璞玉。
当然这块璞玉可不是那种人人羡慕的“读书种子”,而是那种对工科发明异常敏锐的好种子。
他仿佛是天生的发明家一样,很多困扰许多工匠的难题,只要到了他这里,他几乎都能很快的发现问题的所在,而后又能思考出相对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