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嘉靖

我爹是嘉靖 第341节

  求月票~~

第560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又是一年寒冬。

  嘉靖四十四年也悄悄的走到了尾声。

  “李芳今个是什么日子?”

  嘉靖皇帝罕见的出门散步,他身上披着一件黑色貂皮大氅,走在西苑的雪地里,李芳小心为他打着灯笼。

  李芳欠着身子,恭敬回道:“回禀帝君,今个是腊八节。民间常年道: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现在也算是在过年了。”

  嘉靖皇帝听到今天是腊八节之后,也不由伸手接了一片从天空落下的雪片,然后又将这片雪拉近看了一眼,但由于手心温度影响,这片雪还没到嘉靖皇帝的眼前,它就已经融化成了水。

  嘉靖皇帝感慨道:“又过年了呀,真快!”

  李芳并不懂嘉靖皇帝的感慨,他小心的伺候在边上,不敢有主动接话的意思。

  嘉靖皇帝继续往前走着,李芳继续跟着。

  在走到一处宫苑前时,嘉靖皇帝的脚步也终于停下了。

  “过两天朕就搬家到这里了。”

  李芳小心的抬头看着眼前的宫苑大门,他知道这里是嘉靖皇帝心心念念的万寿宫所在。

  现在这座宫殿也已经全部建好,且已经收拾好了,就等着嘉靖皇帝搬家过来了。

  李芳道:“恭喜帝君,这宫终于弄好了。”

  嘉靖皇帝呵呵一声,“是啊,这说明陈洪还是挺得力的。”

  李芳听到这句话后,又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现在的司礼监内陈洪是老大,李芳是黄锦走了之后,嘉靖皇帝特旨召回的秉笔太监。

  现在李芳几乎也算是代替了黄锦的位置,日日夜夜的都伺候在嘉靖皇帝的身边,为嘉靖皇帝准备药食汤膳,也可谓是辛苦至极。

  但有一点,却也是李芳无法做到的。

  那就是他不能像黄锦一样在嘉靖皇帝面前畅所欲言,他要处处都保持着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之心。

  嘉靖皇帝也知道李芳的小心和谨慎,而且他看重的也是李芳这一点,要不然,他也不会在把黄锦支走之后,就把李芳召回到身边来。

  其实说白了,嘉靖皇帝还是需要一个可靠可信的老实人在自己身边,他才能真正放心。

  “跟朕进去走走吧?”

  嘉靖皇帝说罢就要抬脚朝着万寿宫内走去。

  李芳赶紧的小步在前,为嘉靖皇帝打着灯笼,并小心的提醒着,“帝君慢点。”

  嘉靖皇帝走到万寿宫的宫苑范围内,看着这座又被重修重建了一遍的新宫,心情顿时就变得明媚了起来。

  他就喜欢这种排场宽大的感觉,而万寿宫恰好就符合了这些所有的必备条件。

  所以,在那次万寿宫失火之后,嘉靖皇帝被迫搬家到了玉熙宫里,他就一直心心念念的要搬家回来。

  只可惜,当初的严世蕃太过胆大包天,竟然敢在万寿宫重建的工程上做手脚,这让嘉靖皇帝气恼无比。

  因此本来就要搬家的嘉靖皇帝就把这事给延后了。

  结果这一延,就是三年!

  现在新宫终于在陈洪的催促和监督下,完成了最后的工作,嘉靖皇帝的心情自然也得到了一丝愉悦的畅爽之感。

  “李芳你说说朕这新宫怎么样?有乾清宫气派吗?”

  嘉靖皇帝抬头看着这座新宫的飞檐,又对着一旁的李芳问道。

  李芳回道:“帝君的新宫当然气派了,而且这气派也是随帝君的,帝君在哪,哪就气派!”

  嘉靖皇帝又笑呵呵道:“油嘴滑舌,如果真是如此,朕干嘛还要从玉熙宫搬出来?”

  李芳尴尬的笑了笑,这龙屁还真不好拍。

  嘉靖皇帝又走到了万寿宫前的门楼上,抬眼又朝着外面广阔的南海子看去,这里是西苑之中水面风景最开阔的地方。

  在这里登高望远,不仅可以将南海子尽收眼底,还能看到宫外万家灯火的景象。

  所以,嘉靖皇帝就喜欢这里,他喜欢这种俯瞰众生高高在上的感觉。

  看着前面的南海子湖面,又看着外面的万家灯火。

  嘉靖皇帝又说道:“外面的老百姓们是不是都在准备过年了?”

  李芳回道:“帝君英明,奴婢这几日往来宫里宫外就已经感受到了京师里百姓年味,很多老百姓们都已经在置办过年的年货了,尤其是咱们顺义产业园生产的好东西,更是京师百姓过年的首选之品。”

  “这些东西,有些是他们平日里不舍得用的吃的,但到了过年这个关口之后,他们都会置办很多。一来用来走亲访友,二来用作给家中老人小孩备用。”

  嘉靖皇帝也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现在的顺义产业园确实已经成为了京师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生活组成,他们要吃的,喝的,用的,穿的,几乎都可以在顺义产业园旗下的产业买到。

  尤其是这些年朝廷还将北边的鞑靼给收拾的服服帖帖,让他们提供了不少的牛羊肉供应在京师之中。

  这也使得京师的百姓比起早些年来,日子也过的是越来越有盼头。

  嘉靖皇帝感慨一声,“这些可都是三儿的功劳呀!”

  李芳听到嘉靖皇帝在夸朱载坖的功劳,他也没有顺杆爬着去说朱载坖的好。

  李芳道:“帝君此言差矣,奴婢以为若无帝君的帮衬和助力,裕王爷也是很难做到这些的。所以,奴婢认为现在的国泰民安,就是帝君的功劳最大!”

  嘉靖皇帝听着李芳的话,也不由转头看了李芳一眼,继续呵呵道:“你可真会说话。”

  但在说完这句话后,嘉靖皇帝又叹息了一声,“也不知道黄锦现在怎么样了?他都去朕的吉壤那里三个月了,连个信都不给朕写,他是不是把咱们忘了?”

  李芳连忙道:“帝君,老祖宗肯定是不会忘了我们的。他在帝君的吉壤,肯定也是日日夜夜都想着帝君盼着帝君好的。若是帝君想他了,奴婢这就去接老祖宗回来继续伺候在帝君身边。”

  嘉靖皇帝听到这句话,心里也有些意动。

  不过很快,他就制止住了这个想法。

  现在也正是关键的时刻,嘉靖皇帝打算在搬家前后,准备为朱载坖进步扫清未来的权力之路。

  所以,在这个时刻,黄锦还是不要在场的好,就让陈洪来充当这把快刀就行了。

  嘉靖皇帝道:“不用管他,他既然不给咱们写信,咱们也不要惦记他了。过两天朕搬好家了,羡慕死他!”

  李芳陪着笑了一声,然后又看外面一眼,感受了一下南海子上面传来的寒气。

  李芳又道:“帝君,夜太寒了,我们回去吧?”

  嘉靖皇帝转了这一大圈后,也已经有些乏了。

  他感觉自己现在的精神和体力,确实不如从前那样的充沛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嘉靖皇帝也没有继续的嘴犟,他嗯了一声道:“好,我们回去。”

  李芳赶紧的就把灯笼又打了起来,接着又小心翼翼的伸出一条手臂给嘉靖皇帝当扶手,然后两人就悄悄的从门楼上下去了。

  两日后。

  嘉靖皇帝要搬家万寿宫的吉日。

  这一日,不管是作为监国王爷的朱载坖,还是内阁六部,以及在京的朝廷百官们都不约而同的将注意力关注在了此事上。

  朱载坖在这一天里,虽然也是和往常是一样的,但是心情其实很是有些紧张的。

  毕竟按照《大明王朝1566》里的桥段,在这个时候海瑞就会上奏那封流传千古的《治安疏》,直言嘉靖皇帝当国以来的诸多弊端,更是说出了那句“嘉靖嘉靖,家家干净”的诛心之言。

  虽然现在历史的大势也已经发生了足够大的偏转,嘉靖皇帝也没有再像历史上那样醉心于修仙权术,而不问苍生疾苦。

  但是朱载坖还是有些担心在这个节点上,会有不开眼的人趁着嘉靖皇帝搬家的好日子,给嘉靖皇帝找不自在。

  所以在这一天里朱载坖也是没有一刻放松的。

  朱载坖召集内阁六部以及朝廷各司衙门的主官齐聚在文华殿内,给他们做最终的交待。

  朱载坖看着以徐阶为首的朝廷各主要衙门主官们。

  “诸位,今夜过了子时就是陛下乔迁新宫的大吉之日,孤希望诸位能够认真对待此事,凡是要送到陛下处的贺表奏疏,诸位都必须亲自过一遍,不得让任何大逆不道之言送到陛下处。”

  “孤希望你们能够明白此事的重要性,切莫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任何的疏忽。而且,孤也不喜欢有人在这个时候打着某些令人作呕的正义感来邀名请死,以全自己那点可笑的历史清名。”

  “若真有人敢如此,孤也会把丑话说在前头,哪个衙门出了问题,孤就会问罪哪个衙门的主官,所以,孤希望你们都不要有任何的侥幸之心,以为这仅仅只是一件普通的事情。”

  徐阶等人听着朱载坖的话,说实话他们心中也是挺奇怪的。

  嘉靖皇帝要搬家的事情都已经传了好几月了,不要说是京师里的人了,就连京师几千里外的人,估计都知道了。

  所以像这样的事情,怎么又会出什么问题呢?

  而且如今的大明除了一些偏远地区还有些小问题之外,大多数地方都还是一片祥和的。

  这样光景放在任何朝代,也都能称得上一句太平盛世。

  所以只要不是脑子瓦特了,只要不是想邀名卖直的自诩正义之人,也犯不着在这个时候给嘉靖皇帝找不自在的。

  毕竟,魏征可不是谁都能干的。

  而且魏征能不能干,也要看君上是不是唐太宗才行。

  要知道今上可不是个善茬子,而且当今监国的裕王爷,同样也是一个不好惹的硬茬子,他并不像想象之中那么的好说话,也不像想象之中的“温顺”。

  就比如几个月前的“永乐”宝船海试时,他说的那些话,在几个月里都没跟内阁和六部官员正式的商议过一次,几乎都是用命令式的口吻让内阁和六部执行他对“专利制度”的想法。

  所以现在当朱载坖说起了嘉靖皇帝搬家的事情,徐阶等人即便是心里有些疑惑,也没有人觉得朱载坖这是小题大做的意思。

  毕竟,朱载坖给他们的感觉就是要比嘉靖皇帝还要硬上几分!

  嘉靖皇帝有时候摸准了脾气,还能像撸猫一样顺着来,只要把他哄开心了,那就什么都好说。

  可是朱载坖却有很大的不同。

  朱载坖的想法和脾气就很直接,能办事的他可以给予足够的权利和信任,但只要不能办事,他就会想尽办法的将此人架空或替换掉。

  就比如现在的吏部,兵部,按道理说能主管部务的应该是吏部尚书或兵部尚书这样的正二品大佬才对。

  可是朱载坖觉得吏部不能放任太过,所以在欧阳必进去职之后,吏部就一直没有尚书,到现在都还是高拱和郭朴二人的双头政治格局,而对于真正的人事推荐和安排,朱载坖都会提前干预。

  绝不让任何人有染指官员直接推荐和任命的权利。

  由此可见,朱载坖对这一块的权力看重程度是远超了嘉靖皇帝。

首节 上一节 341/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