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嘉靖

我爹是嘉靖 第342节

  而且,照此发展下去。

  说不定以后还会成为定例,吏部可能永远都不会再有尚书了。

  同理,这样的事情现在也发生在了兵部。

  自从张居正从京师特区长官的职位上调到了兵部任侍郎之后,兵部尚书的权力差不多也都被朱载坖以直接干预的方式架空了。

  现在能负责兵部主要事务的人,也只有张居正一人了。

  所以,从这些事情上来看,朱载坖对权力格局的理解和处置方式,也绝不是现在的徐阶等人可以适应和理解的。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的适应和接受朱载坖的安排。

  毕竟将来的大明天下可是要归朱载坖主宰的。

  若是他们连这点认识和觉悟都没有,还以为现在和从前是一样的。

  那么迎接他们的,肯定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凉薄将来。

  所以在朱载坖说出了这些话后,徐阶等人当即也明白了此事的重要性!

  谁要是不开眼在这个时候找嘉靖皇帝的不自在,那么本朝的方孝儒就是榜样啊!

  因此徐阶等在听完了朱载坖的话后,也是立刻躬身一拜:“臣等遵命!”

  ——————

  求月票~~

第561章 贺表来了!

  夜幕渐至,华灯初上。

  文华殿外的宫灯也开始点亮。

  朱载坖坐在偏殿的一处暖阁里,正在看着案几上案几上堆积如山的贺表,也不由揉了揉眉心。

  京师之内有品级的京官近两千名,这些人都要写一份庆祝嘉靖皇帝乔迁万寿宫的贺表,那就是接近两千份的贺表。

  “怎么样了?”

  殿内朱载坖不喜殿内点燃的龙涎香味,但是今天的日子特殊,朱载坖也必须保持足有的清醒定力,所以就让孟冲点了一份龙涎香提提神。

  与此同时,殿外的天色也暗淡了下来,殿内也开始点起灯盏照明了。

  新点亮的烛光,将朱载坖的影子拉得老长。

  他看着暖阁内一同帮他审阅贺表的海瑞等人。

  海瑞起身拜道:“还差都察院河南道监察御史李然的贺表。”

  朱载坖听到这句话后,眉头不由微微一皱。

  对于这个李然,朱载坖并没有多少印象,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一个没印象的人。

  可是现在此人的贺表居然还没送到,这不禁也让朱载坖心中有了一股不妙的感觉。

  要知道为了这次嘉靖皇帝可以顺利搬家乔迁,朱载坖都把海瑞叫到了身边,让他陪着自己一起审阅这些贺表。

  其原因就是担心海瑞脑子一抽,万一按照历史本来的轨迹,非要在这个时候上一份直言嘉靖皇帝之过的贺表。

  所以为了不让此事发生,朱载坖就把海瑞叫在身边看着。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没按时上表,这岂能让朱载坖安心?

  朱载坖面色一沉,目光之中也透出了丝丝寒意。

  过了今晚子时就是嘉靖皇帝乔迁万寿宫的大吉之日,在京百官都都要上贺表庆祝,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还有人敢磨磨唧唧,考验朱载坖的忍耐性和脾气,这不就是在挑战朱载坖的耐心和底线吗?

  “李然是怎么回事?”

  朱载坖沉着声音问了一声,可是在坐的人,却都不知该怎么回答朱载坖的问题。

  出现这样情况,要怪也只能怪李然平时实在是太透明,太低调了,以至于他都被人忽略掉了。

  孟冲小心的端着一盏烛光放在朱载坖身边的桌案上,“王爷,该传膳了。”

  朱载坖瞥了孟冲一眼,又看了海瑞等人一眼,他们也陪着自己在这里待了好几个时辰,估计也都肚子空空了。

  而且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叫做:皇帝也不差饿兵。

  朱载坖当然也不能让海瑞他们饿着肚子干活。

  朱载坖淡淡的嗯了一声,“你去让小厨房准备一下,给海瑞他们也备上晚膳。”

  听到朱载坖让传膳,孟冲的心里也松了口,要知道从上午开始到现在,除了中间上过一点茶点之外,就再也没有上过任何膳食了。

  所以,孟冲也担心朱载坖的身子会饿坏了,于是乎他也冒着风险在朱载坖面前提醒了这一声。

  现在朱载坖同意了,孟冲的心情自然也放松了。

  “是,奴婢这就去。”

  说罢,孟冲就匆匆传膳去了。

  殿内还剩下朱载坖和海瑞等人。

  朱载坖想了一会儿,继续道:“去把左都御史找来。”

  殿内负责传信叫人的中书舍人,立刻也对着朱载坖微微一拜,然后就匆匆找人去了。

  而且,今天的日子也特殊,在京的主要官员们,也都没有一个敢早早下值的。

  所以这个时候去找左都御史,肯定也是可以很快找过来。

  此刻也正在都察院衙门里等候着的左都御史张永明,在见到文华殿的中书舍人来传召时,他也没有任何的犹豫和迟疑,连忙把放在自己身前桌案上的官帽也伸手拿起戴了起来,赶紧的就跟着文华殿的中书舍人一起去面见朱载坖了。

  张永明他也算是朱载坖提拔的人,不过他的提拔路径是和高拱,张居正等人不同的,他属于是按部就班升官的人。

  所以,年纪上就偏大了一些。

  不过即便如此,也没有人会因此而小看他。

  毕竟官能做到这份上的人,多多少少也都是有些成绩的。

  要不然,凭什么能升官呢?

  而张永明的成绩就是多年以来,不畏权贵,即便是自己只是一个身在南京刑科给事中,他也没有惧怕过当时如日中天的严嵩父子,并接连劾严嵩、严世蕃等人罪过。

  后来严世蕃案发之后,也已经累官到副都御史张永明也算是分到了些许功劳,成为了清流派中的一位典范人物。

  所以,在欧阳必进因为严嵩势力垮台而受牵连告老之后,就有很多人连名推荐张永明为新任左都御史。

  而对于他的任命,朱载坖也没有额外的干涉。

  毕竟有时候政治就是这样的,要想让下面的人听话干活,有些必要的好处和甜头还是要给的。

  要不然,一直把权位把在自己手里,看谁都怀疑,用谁都犹豫,那岂不就成了“玩印不予”的项羽?

  更何况朱载坖也没有项羽的勇力和英雄之名。

  所以,朱载坖更不能在任人用人的时候,有太多的犹豫和怀疑。

  因此,张永明也就这样被朱载坖请旨任命为了新任左都御史,领导整个都察院。

  而张永明也没有辜负朱载坖的这次重用,他在任职左都御史期间,也一直都以整饬纲维为己任,力主恢复都察院御史敢于言事的传统。

  不过这种做法肯定也会得罪人的。

  所以,现在的张永明其实也很难过,总有一些人也在借机攻击他,想将他去职告老。

  但是由于没有真正的实质性证据,张永明这几年来,也算是相安无事。

  到了文华殿后,张永明也抬着头看着这座如今也算是大明政治中心的宫殿,心中也是感慨莫名。

  毕竟现在是皇帝闭关,裕王监国的政治格局,也是天下人都没想到事情。

  所以,在到了文华殿的时候,张永明也有用了一种“面圣”的奇异感觉。

  就好像这个殿内的主人,也是他要敬畏的“天子”!

  中书舍人引着张永明到了文华殿内。

  在进到朱载坖所在的暖阁之中后,张永明也立刻对着坐在案后的朱载坖的行了一礼,“臣左都御史张永明拜见监国王爷!”

  朱载坖抬头看了张永明一眼,也挥挥手道:“张卿免礼。”

  张永明再拜:“谢王爷!”

  朱载坖开门见山道:“孤刚刚让海瑞他们都审了一遍今晚要进献给陛下的贺表,发现你们都察院有一个叫做李然的御史,还没有上交贺表。不知张卿可知晓此事?”

  张永明听到这话,心里也是一突,他连忙道:“臣早早的就把要为陛下进献贺表的事情,交代给都察院内的所有御史了,李然居然还没交上了,臣这就去催一催。”

  朱载坖看着着急的张永明,他也没有废话,直接挥挥手道:“好,张卿尽快,切莫误了时间。”

  张永明连忙又是一拜:“臣告退。”

  看着张永明离开,此刻孟冲也将准备好的膳食端了上来。

  朱载坖也顺势挥了挥手,让孟冲将这些膳食分给海瑞等人。

  海瑞等人在接到这些膳食之后,也对着朱载坖一拜,以示感谢。

  与此同时,朱载坖也顺手将海瑞他们整理好的贺表最上面的一份拿到了手里,翻看了一下。

  这份贺表是内阁首辅徐阶的贺表。

  他的贺表内容还是一如既往的稳,不仅字迹工整,辞藻华丽,通篇还都是对嘉靖皇帝的溢美恭维之词。

  看着就是让人赏心悦目,怪不得他能凭着一手青词,就能在内阁里面稳如泰山十数年,一直都被嘉靖皇帝当做严嵩的后备来培养。

  原来,他在夸赞恭维嘉靖皇帝这方面的水平,当真是一绝呀!

  朱载坖看完徐阶这份贺表之后,就放在了一旁,又拿起了第二份看了起来。

  第二份是李春芳的贺表。

  现在的李春芳因为早早入阁的缘故,已经位列于次辅的位置上了。

  袁炜、严讷这两位本该在李春芳位置前面的内阁成员,现在也只能位于其下。

  而且这俩人的命似乎好像也不是特别长的,在原来的历史上,他们好像也都会在这两年内病亡。

  所以到了嘉靖四十五年和隆庆初年的时候,历史上的隆庆皇帝为了给自己的班底找位置,他在位的头几年,内阁阁员的数量也一直都在五六位左右。

首节 上一节 342/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