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第118节

  皇家大剧院在召开完商人大会之后,终于也对外开业了,京城人对皇家大剧院已经好奇到了极点,文宣部排演的系列剧《大宋提刑官》也终于开始对外正式售票了,一时间京城一票难求。

  虽然明人不喜欢宋朝,对提刑官感兴趣的也不多,但是他们对大剧院太好奇了。

  终于,《大宋提刑官》首集首演开始了,皇家大剧院座无虚席,两边的包厢更是早早的被包了出去,里面不知道坐了多少达官贵人。

  在观众们惊讶于皇家大剧院的建筑本身的时候,舞台上则开演了,首集的剧情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牢牢的抓住了所有观众的眼球

  ——首集简单的介绍了下人物,正当宋慈完婚之日,良辰已到,花轿临门,任嘉州推官的父亲却迟迟未归,只得先将新娘迎入府中。正当一对新人行三拜大礼之际,一辆马车冒雨而至,马车载回的竟是宋父遗体

  这一切只用了短短5分钟,剧情推进之快、冲击之大,看的没见过世面的明人们一愣一愣的,这也太刺激了,然后就被激起了无尽的好奇心

  ——宋慈从父亲的遗容上发现父亲是死于中毒,就向老家院追问。老家院只得呈上宋父的遗书:原来,四十年刑狱从无错案的宋巩,却是因误断命案而服毒自杀以死谢罪的,宋慈父亲的遗书给儿子留下一道“终身不得涉足刑狱”的遗命,从小立志子承父业的宋慈从此心灰意冷,整日以酒浇愁.

  这一段看的观众们代入感极深,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宋父的死因知晓了,但似乎又牵扯出了更大的谜团,这下所有人看的大气都不敢喘,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的剧情

  ——宋慈在母亲和好友的鼓励下振作了起来,恰好父亲死亡的县城又发生了新的命案,宋慈毅然决然奔赴前去查案,中间用各种刑侦知识解决了一个个问题,查出了真相,震惊了朝野,被被破格擢升大理寺正六品主事,首集结束。

  观众们看完之后久久不愿散去,都沉浸在剧情之中,结尾曲更是让人们心中很是触动,这个故事太过扣人心弦了,一个多时辰的表演,愣是没人敢中途离场.

  总之《大宋提刑官》在京城火的一塌糊涂,皇家大剧院的安排是一集演七天,每天上午下午各演一场,七天过后演新的一集。

  每个人都能从宋慈的故事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一时间很多人开始研究宋慈这个在历史上并不出名的人物,《大明皇家商报》在最新一期的报纸上写文列出了宋慈的生平.

  大家愕然发现宋慈竟然是朱熹徒弟的弟子,所著的《洗冤录》今天还在使用,这更是增加了新剧的代入感和热度。

  《大明皇家商报》接着邀请京城的各个名人撰写《大宋提刑官》的观后感,更是带起了一阵风潮,报纸一再加印都供不应求。

  而皇家大剧院的票价被炒到天上去了,而且包厢的推出大大增加了私密性,对身份尊贵的人,对女眷特别的友好,更是让人趋之若鹜。

  就朱厚烇所知,朱厚照是每集都要看个好几遍,甚至连张太后都在偷偷去大剧院看剧

  不过京城的一片祥和和南堡盐场的邹海没有关系,他正戴着草帽顶着烈日把盐田中的粗盐给聚拢到一堆,他喘了口气,直起腰看着远处一座座洁白的盐山,只觉着身上充满了力量.

  大家久等了,回到老家发现白天的时间并不是能由自己完全控制的,还是晚上好.

  

  

第231章 发动

  今年的夏天格外的炎热,南堡盐场也很少下雨,每次开闸放进来的海水十二三天就蒸发没了,留下来的是一层厚厚的盐层,邹海的工作就是把这层厚厚的盐层给收集起来运走。

  天气虽然很炎热,但远远没有当初煮盐在大灶旁炎热,邹海认为自己完全能承受的住。

  他知道生产出来的食盐是他现在生活的保障,所以一点都不敢松懈。

  邹海长这么大了都没有见过如此多的盐,也没想到过盐竟然能如此简单就生产出来,生产出来的盐已经超出他当初煮盐的很多倍。

  他第一次因为产的盐太多而产生烦恼,那些生产的盐生产出来后没有运走,而是简单的堆在岸边,虽然看上去就感觉很踏实,但也这让他的心中有了一些隐忧——这么多的盐怎么卖的完啊?

  “截止到正德十年八月二十,今年的产盐高峰期已经过去,受益于长时间的好天气,再加上三个小一点的盐场提前完工投入生产,所以食盐总产量超出了预期,实现了大丰收.预计产量可达”南宫的一间会议室里,江建业正在侃侃而谈。

  “总产量就不要说了,这个对内也要保密.”朱厚烇直接打断了江建业的话。

  然后他把目光投向了其他人。

  “文宣部已经按照要求把发展的宣传员分布到四省,北直隶分布最多,其次是河南,最后是山东和山西,且都在当地有一定的基础了.”孙恭主动说道。

  “渠道部也是如此,其中北直隶、山东、河南和山西交通便利的已经做到县城一级有分店了.”渠道部的刘华说道。

  渠道部便是接收当时的皇店发展而来的,当年皇店遍布整个北直隶,后来虽然裁撤了很多,但是集团仍然接收了很多店铺,后来集团为了发展自己的销售渠道,就在此基础上向周边三省扩张,经过一年半的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子了。

  朱厚烇看着墙上的地图,沉吟了一下说道:“重点在北直隶和河南,这两地人口稠密又地处内陆,要多派人手.”

  “遵命!”刘华立刻说。

  “铁道部呢?”

  铁道部的江建远直接上前指向了地图上的真定府,说道:“铁路已经修到了真定府,现在正在往顺德府修这样一路都是平原,而且得到当地商人的帮助,所以进度很快.”

  铁道部在修完京津铁路之后,就开始建设往北京西南建设铁路,真定府虽然此时是大明北方有名的大城,但在后世就是石家庄下面的正定县,顺德府就是后世的邢台市。

  五个多月修了300多公里的轻轨,虽然标准比不上后世,但也不可谓不快了。

  朱厚烇盯着墙上的地图久久不语,脑中在快速的计算着,会议室的众人也默默地等待着朱厚烇的决定。

  “今天是八月二十日,秋天已经过半。”朱厚烇缓缓的开口道:“行动就定在九月初十,你们四个部门的担子最重,我允许你们抽调其他部门的骨干力量,参与这次行动.”

  “是!”会议室的人都站了起来,神情激动的看着朱厚烇。

  “为了这次行动,我们已经筹划了一年半时间了,这次行动的重要性我就赘言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等着成功之后为你们敬酒授勋!”朱厚烇开始做动员了,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被扫过的每一个人都挺直了胸膛。

  “是!”在场的人都是大多都是年轻人,被朱厚烇的话语激的心潮澎湃起来了。

  等到众人离开会议室,朱厚烇把自己藏在阴影里,静静的看着墙上的地图,为了这一刻他准备了整整一年半,是时候让天下人好好认识一下他这位荆王了.

  大明皇家集团这个巨大的机器猛然加快了运行的速度。

  一辆辆马列聚集在南堡盐场,盐场的员工们被紧急召集了起来,告知要连夜帮忙装货,一包包已经装好的食盐被装上了马列,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从天津的纺织厂也紧急运来一批批麻袋用来装盐,邹海和工友们装了一天一夜都没停下来,就在他们快撑不住的时候,从唐山厂矿动员过来的工人们作为生力军加入了进来。

  邹海看着一座座盐山消失在了视线里,但是还有很多盐山

  大明皇家集团的行动虽然秘而不宣,但是外界都很明显的感觉到了异常。

  先是京津线往京城方向的马列忽然就订不到了,不少已经预定好的运输单也被临时取消了,因此而受损的商人则接到了大明皇家集团的赔偿。

  没了这条便捷的铁路,让商人们很不适应,他们看着一辆辆满载的马列飞快的驶过,都在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有的甚至在猜测九边又起战事了。

  然后就是大运河南返的漕船忽然接到了大量的运输单,一般来说漕船从南到北都是满载,但从北到南多半是空载,因为北方的物产没有南方丰富,所以从北到南的运输需求并不大。

  所以这些南返的漕船接到这么大量的运输单都感觉很诧异,利用漕船运输,运的什么东西自然瞒不了太久,不过漕船的人也没意识到什么事情正在发生,毕竟用漕船往南运长芦的盐也挺常见的。

  南堡盐场积攒了一年多的盐,就这样以天津为枢纽,一路通过铁路运向西南方,一路则通过大运河直接南下.

  两条运输线一东一西,辐射着整个华北平原

  南直隶,顺德府,沈府。

  沈家是顺德府当地大族,家中一直都有子弟考取举人功名,时不时子弟考取进士,所以在顺德府势力很大,黑白通吃。

  此时沈家族长沈奕正在书房屏气凝神的写字,书房墙上挂着两幅字,一幅上书“耕读传家”,一幅上书“诗书继世”,八个大字,极为醒目.

  沈府的管家悄悄的走进书房,看到沈奕在写字,就悄悄的侍立在一旁,一直等到沈奕停笔,才恭敬的递上一条湿毛巾给沈奕,谄媚的说道:“老爷的书法又精进了啊!”

  还是先发一章

  

  

第232章 恶意

  沈奕面露一丝得色,嘴上却说道:“老了,气力不足了,哪里有什么精进啊?”

  “老爷这字写的苍劲有力,哪里是气力不足的样子啊”管家继续拍着马屁。

  “行了!”沈奕接过湿毛巾一边擦着手,一边活动着手腕,“别拍马屁了,快说有什么事?”

  管家机灵的接过沈老爷用过的毛巾,然后又递上了一盏茶,才说道:“老爷,您前几日不是发请柬请府城里诸位老爷去飞鸿楼吃酒吗?今天可就到日子了”

  “今天就到日子了?你看我这记性,一忙起来就忘了正事”沈老爷拍着脑门说道,“你去备轿,等老爷我换身衣服,咱们就出发!”

  “好嘞,轿子已经备好了.”管家说道。

  飞鸿楼。

  “来来来!诸位请满饮此杯!”沈老爷高举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把杯底展示给在座众人。

  在座的四五个衣着光鲜之人,也举起酒杯一饮而下。

  “诸位贤兄贤弟,今日我沈某人略备薄酒请诸位前来相叙,还请诸位不要拘束”沈老爷不断的活跃着酒局中的气氛。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桌上才开始聊到正题上来了。

  “酒菜已尽兴,不知沈兄今日邀我们前来究竟是所为何事啊?”一个富态的中年人已经进入了微醺状态。

  “李贤弟说的没错,我今天邀请大家前来确实是有一事相商.”沈老爷正色道。

  “一件大好事!”沈老爷强调道。

  在座的人互相交换着眼神,都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还请沈兄直言”在座的人纷纷说道。

  “在座的都有食盐的生意,咱们今年不如就一起把顺德府的盐价给涨一下如何?”沈老爷淡淡的说道。

  “涨盐价?”在座的人都交头接耳起来了。

  “这确实是好事啊!不知沈兄想涨多少?”

  “一斤涨十文钱如何?把咱们顺德府的盐价涨到一斤八十文钱.”沈老爷目光炯炯的伸出一根手指说道。

  “这样我们的贩盐的利润就能提高一半了”沈老爷环视着众人补充道。

  今日聚会的人都是顺德府的地头蛇,是盐商的下线,他们是互相合作的关系,盐商需要他们本地的势力去制造食盐稀缺,去维持高盐价。本地势力则从盐商手里以50文一斤的价格高价买盐,为此盐商则需要保证不会有更多的盐流入顺德府。

  在场的众人又是一阵议论,然后一个人有些犹豫的说道:“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是不是涨的有点狠了,我们之前用了十年的时间才把盐价往上提了5文钱,这还是借了刘六刘七之乱的势这一下子涨10文钱恐怕这小民们也会因此心生怨恨吧,我们都是郡望之家,就怕因此而坏了名声啊”

  “对啊,周兄说的对,这几年小民生活也困苦,加了十文钱,那些小民们恐怕就买不起了”另外一人出声应和道。

  “什么买不起!”富态的李老爷一拍桌子,“我给你们说,那些泥腿子有钱着呢,就涨了10文钱,怎么就买不起了?实在不行卖上一亩地,卖地的钱买的盐都能吃上好多年了”

  “这帮泥腿子就得逼一逼,我支持沈兄涨价的提议,我还感觉这十文钱涨的还少了呢,要我说就得涨20文钱!”李老爷继续说道。

  周老爷看着李老爷的样子,有些犹豫的对沈老爷说道:“沈兄既然有此提议,想必是有了万全之策了,还请沈兄明言啊!”

  沈老爷慢里斯条的吃了口菜,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才施施然的开口:“这涨价的理由不是现成的吗?”

  “咱们的盐都是从长芦盐场来的,现在长芦盐场被皇店给接管了,咱们就说因为皇店接管了长芦盐场,扰乱了长芦盐场的生产,让长芦盐场产量大减,产的盐少了,这盐价就贵了是不是很合理?”沈老爷脸上露出一丝得色。

  “沈兄这主意妙啊!”李老爷听得一拍大腿赞叹道。

  “可是.”周老爷眉头紧皱,“现在没什么皇店了,现在都是什么皇家集团了,而且长芦盐场也没减产啊,盐商们去支盐都能支出来,这么说真的好吗?”

  “管他什么集团呢!就是换个幌子罢了!那些泥腿子哪知道那么多,不是咱们说啥是啥,还是沈兄高明啊!”李老爷兴奋的说道。

  周老爷想了想,不得不承认沈老爷这是一步妙棋,皇店的名声在民间很是狼藉,这么和百姓们说,百姓估计真的会信,因为这真就是皇店能干出来的事情,而且百姓也分不清什么皇店,什么皇家集团。

  “可是.”周老爷又想到了什么,“咱们顺德府城和下面的县城里可有不少皇家集团的商铺啊,要是他们知道我们传这个”

首节 上一节 118/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悟性逆天,我在鬼谷长生

下一篇:三国:绝命毒士,老曹劝我冷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