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第89节
一个大明的普通农户家庭就这样被逼到了绝境.
“不行!咱们家不能都去.”周母猛地抬起头,“伱俩要是有啥好歹咱们周家就完了”
“咱们.咱们交免役钱”周母下定了决心
“你疯了?咱家怎么拿的出免役钱?”周老三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周母。
周母没有说话,她的目光在还没有成年的三个孩子身上巡梭着,就像在看货物一样.
这一切就尽在不言中了
三个孩子像受惊的小兽一样惊恐的看着周母
周母的目光停留在大女儿身上,她只有十一二岁,因为营养不良而长得十分瘦小,头发枯黄,因为瘦弱而显得眼睛很大,现在她的大眼睛里充满了恐惧.
“娘”周阿宝颤颤巍巍的说道,他只觉着嗓子眼像是堵着什么东西,他看着弟弟妹妹们想说些什么,但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不行!咱们家还没到这一步,怎么能把大娘给.给卖了呢”周老三痛心疾首的说道。
“不卖大娘,你们俩都去了要是出了好歹,她也是这个命运这是她的命.得认”周母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不敢看大女儿的眼睛.
周老三半天没说话,周家大女儿的眼睛里不断的涌出泪水,但她一声都没哭出来她的眼神变得空洞起来了.
“不够.不够的.”周老三用颤抖的声音说道,“这几年流民多,像大娘这么大的女孩只能卖四两银子”
四两银子连一个人的免役钱都不够.
两天后的早上,周家村的女人们站在村口依依送别家里的男人们,给他们系上大包小包,她们默默地目送男人们跟着衙役们越走越远,直到消失在远处.
周母就在送行的队伍里,三月温暖的阳光照在瘦弱的身躯上,她只觉着无比的寒冷.
第169章 准备工作
渤海北边的一处沙滩上忽然来了许多的人,这帮人打着赤底黑龙旗,在海边建立了营地,立起了一连串的帐篷,不断地有各种物资运了过来,整个营地也变得越来越大了。
在营地最大的一个帐篷里,朱厚烇正坐在帐篷的上首主持一场会议,帐篷里密密麻麻的坐了四五十号人,让帐篷里的空气有些闷热。
朱厚烇的身后是一张巨大的地图,地图上有着密密麻麻的各种颜色的标记
“殿下,委托顺天府和永平府征集的民夫们已经在集结了,按照计划,五万民夫将前往开平中屯卫,十万民夫将集结到这里,根据路程的远近,十天内这些民夫就将都抵达这里”江建功一板一眼的说道。
朱厚烇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委托顺天府和永平府去征集民夫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大明皇家集团作为一个商业组织根本征集不到足够数量的民夫。
他派人去挨家挨户的去招工,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信任他们。
而且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制定了各种政策去限制人口流动,一个人要出个远门就要去当地政府去开路引,朱厚烇要征集十万民夫,光路引的事就够他头疼的了。
所以朱厚烇干脆就借助大明的行政体系去用征徭役的方式去征集了十五万民夫,先把民夫拉过来再说。
至于为什么顺天府和永平府那么配合,一是因为他的身份,二是因为他用十万枚银币买下了脚下的这片海滩。
他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一片荒野,附近只有几个小渔村,没什么标志性的建筑和自然景观,哪怕在后世这个地方也不太出名。
用后世的地名来说这个地方的话,这个地方叫做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经济开发区。
后世这个地方最出名的莫过于南堡盐场了。
南堡盐场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海盐生产场,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三。
作为穿越者的好处就是这点,他可以知道各种矿产的分布地,和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而省去很多的勘探的功夫。
哪怕这之间差了500年,其实渤海北部的海岸线和自然条件与后世还真没什么大的差别,不像渤海南部的海岸线,因为在清朝黄河北归注入渤海的缘故,渤海南部的海岸线和后世有着不小的差别。
这一带有晒盐的优越自然条件:
1、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
2、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即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3、附近无地形阻挡,不易形成地形雨。
朱厚烇在蕲州的时候就计划在这里开辟晒盐场,上次到唐山的时候还巡视过这里,一直留人在这里进行各种自然数据的收集工作。
“后勤的工作准备的怎么样了?”朱厚烇看向坐在另一边的陈弘。
陈弘连忙站起身来,他已经比几个月前要健壮了一些,气质也变得干练起来,“报告殿下,我们在天津购买了三十一万两千五百四十石米麦,共花费三十一万八千七百九十一枚银币,现在这批粮草已经逐渐装船,我们在附近搭了五座木质栈桥,这些粮食将不日将起运到这里南堡。”
陈弘说到最后还是结巴了一下,他还是不太习惯朱厚烇把这里称为南堡,明明这附近什么都没有
朱厚烇又看向了伍良山,伍良山还是那么的胖,丝毫没有瘦的痕迹。
“第一批北上运输船队运来了四十万件钢制工具,其中镐头十万件,钢铲十万件机械队的人已经在附近的陡河上找到适合建立水车的地点,他们会在那里建立修理站,对损坏的工具进行修理”伍良山也干脆的说道。
帐篷里的人一个又一个的汇报着,朱厚烇身后的地图上又多了不少的标注。
等所有人都汇报完了,朱厚烇看着身后的地图,这是一幅南堡附近四十里的地图,画的很是精细。
朱厚烇缓缓的开口道:“我对大家的工作都很满意”
帐篷里的人没有因为朱厚烇的这句话而放松,而是变得更加的专注起来,他们都很清楚朱厚烇的说话风格,都知道后面肯定还有转折。
果然朱厚烇话风一转,“但在一些事情上,我们考虑的还是不够细”
“首先是药品不够,就要进入夏季了,我们需要有足够防暑降温、防治疫病和跌打损伤的药品.也需要请一些治病的大夫过来要给民夫们提供足够的烧过的开水,不能让他们喝生水”
陈弘连忙用炭笔把朱厚烇提出的要求记了下来,这块是他负责的。
“然后是民夫的营地设计不合理,太密了,夏季是疫病高发期,营地可以分散的远一点,防治疫病快速传播.另外也要建立巡警机制,及时调解民夫之间的矛盾”
江建功连连点头,把朱厚烇的要求记了下来。
朱厚烇不断的提出一条条的要求,有些要求的切入点十分的细小.
陈弘用崇敬的眼神看着朱厚烇,他感觉朱厚烇就像一个在发号施令的将军,考虑的面面俱到,细致入微
他没想到他的生活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几个月前他还在家里无所事事,现在都已经开始处理十万人这个量级的后勤保障工作了,他现在每天都对自己的进步感到惊讶.
朱厚烇说完了他的要求,再次环视全场,提高了声音说道:“在座的诸君一定要珍惜好这个机会,这个工程是个非常难得机会,也是对我们管理能力的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我们在蕲州组织过万人级别的工程,但是十万人级的工程还是首次,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松懈,同时也要记录好这次工程的得失,这次工程完成后我们还要去总结经验教训”
“是!殿下!”所有人都大声的喊道。
朱厚烇双手下压,让大家安静了下来,换了一个比较柔和的音调说道:“这次的工程是我们北上以来的第一个项目,其重要性大家都清楚”
第170章 巨大的工程
“在做好工程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力去保护好每一个为我们工作的民夫朋友们,他们首先是一个大明子民,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同胞,我们要善待我们的同胞.”
在场的人都在不断的点头。
“同时他们也是一个个家庭的顶梁柱,是父亲、丈夫、儿子.每一个因为我们管理不当而去世的人都会让一个家庭破碎,所以还请诸君努力.”
“是!殿下!”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陈弘注意到不少人因为朱厚烇的讲话而眼眶发红了,他们的士气变得很高昂。
其实一开始他也不理解朱厚烇这堂堂大明亲王对小民那种细致的关心,但后来在夜校听老师讲了那些关于华夏民族的道理,他也慢慢接受了这种价值观
朱厚烇双手下压,让大家都坐下,然后拿起一个细长的木棍,指着身后的地图说道:“很多人还不知道我们的这个工程要做什么,我今天就统一的再说一遍.”
在场的人都紧盯着地图,听着朱厚烇的讲解。
朱厚烇用细木棍指着地图上标注着海面的地方,说道:“我们的工程很简单,就是在我们不远处的海滩上建立起一个巨大的晒盐场.”
然后他又指着地图上的一条虚线说道:“这个巨大的晒盐场初步设计是二十万亩,这二十万亩的晒盐场我们要从大海手里抢过来.我们将趁着海水落潮的时候沿着这条线建立一道长六十二里的堤坝.”朱厚烇的语气忽然变得铿锵起来了。
帐篷里的寂静被打破了,很多第一次听到这个计划的人都惊疑不定的看着地图,然后小声讨论着。
朱厚烇静静的看着大家在那讨论,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晒盐场只能这么建,晒盐的第一步是纳潮,就是把海水放进晒盐场里,如果是在后世,可以用抽水机把海水抽到晒盐场里,但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却很难。
现在朱厚烇手里是有用于抽水的蒸汽机,但是那个抽水的功率和盐场的需要相比简直杯水车薪,杯水车薪都说高了,应该叫九牛一毛。
而且海水对蒸汽机的腐蚀性很强,蒸汽机的使用和制造成本也很高,所以抽水根本不合适。
剩下的只能靠大量的人力去挑海水了,但这个用不利于降低成本。
所以朱厚烇选择了现在的方案——利用地势!
渤海湾的潮汐并不大,大潮的和退潮的时候相差也就2米多一点,平时中潮和小潮的时候与退潮时相比也就差一米半的样子,这是朱厚烇让人在这观察了一个月、走访了附近的渔民得出的结果,这一点倒是和后世差别不大。
南堡这块沙滩的优势是退潮的时候海水降下去一米半,但是却露出了一个宽达七八公里的平坦的滩涂,这是建造盐场的绝佳地势。
朱厚烇只需要在退潮的时候建立堤坝,把这块滩涂给围起来,在堤坝上还会建立七八个水闸。
在堤坝建立之后,再把这块滩涂给平整一下,一个晒盐场就建好了
在涨潮的时候打开闸门,任由海水涌入晒盐场,等晒盐场里所有的盐田里都灌满了海水之后,把闸门关上,阻止海水继续涌入。
然后就等待太阳把海水蒸发掉,然后从盐田中收取析出的粗盐,等粗盐被收集完后,就再次打开闸门放海水进入,进入下一次循环。
这样的话就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去生产粗盐了。
其实晒盐法在很早就被发明了,大明现在淮北的已经零零散散的有不少晒盐场了,但都没形成规模。
因为盐的生产是受朝廷控制的,弄这么大的盐田初期投入很大,朝廷也没兴趣去搞,反正现在熬盐法的产量也够用了,盐户们是受剥削的对象,也不富裕,自然也不可能去弄盐田了,就算弄出盐田,也要担心被夺走的问题。
“我们要建立的堤坝底部宽八米,顶部宽二米,高三米(懒得换算成丈和尺了),主要为土质,堤坝上会有八个水闸.”朱厚烇继续讲解道。
他算过这个土方量,约为四百六十五万立方米,再加上要平整盐田,所以他直接召集了十万民夫。
“潮水的涨落规律我们已经掌握了,每天我们会有四到五个时辰的修建时间.”
朱厚烇准备先搞个土质堤坝先用着,他也想搞个混凝土的,但是现在水泥的生产成本还太高,土坝定期的检查和养护的话也能用个二三十年,到时候水泥的价格估计也就降下来了,再去修混凝土的。
朱厚烇详细的介绍着工程的每一个细节,把工程的每一个任务分给在场的众人,在场的众人也都渐渐的统一了思想,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周家父子跟着里长和衙役们终于来到了南堡,他们被告知到地方的时候,周老三都不敢相信。
不过他还是很高兴能来海边做工的,因为他可以通过赶海获取额外的食物,这样能省下不少带来的食物和钱财.
他们这一队一到地方就被一个操着南方口音的年轻人给领走了,年轻人说话很和气,穿着很精神,墨绿色的衣服上没有任何补丁,这让周老三心生敬畏。
他把周家村一队人带到一个空地上,就用命令的语气告诉他们,要去哪个地方喝水,哪个地方如厕,哪个地方吃饭等等,说了一堆的规矩和不遵守规矩的惩罚.
听得周老三有点晕.
他服了好多次徭役了,第一次见有这么多的规矩,心中想着不愧是皇家的工程,要求就是多。
不过有一点他还是留意到了,年轻人在刚刚所说的惩罚是大多是三种:扣工钱、罚饭和鞭刑,最严重的是驱逐.
鞭刑周老三并不陌生,但驱逐就有些搞笑了,被驱逐后是不是就不用服徭役了?那不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不过周老三也注意到了扣工钱和罚饭两个惩罚,这让他心里泛起了嘀咕:“难道真会管饭和发工钱吗?”
不过中午饭很快就开始了,他们在年轻人的指引下来到了吃饭的地方,他们按要求排成了三队,结果饭刚端出来就让所有人都骚动起来了
上一篇:大秦:悟性逆天,我在鬼谷长生
下一篇:三国:绝命毒士,老曹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