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第90节

  这件事现在想想他怎么都是立于不败之地啊,于是他心中逐渐做出了决定。

  “这样吧!提前放出此事的风声,老夫会在后日朝会上上奏此事,看看诸位同僚和陛下的意思.”杨廷和选择了最稳重的打法。

  “还是杨阁老老成持重!”梁储微笑着颔首道。

  朱厚烇想要经营长芦盐场的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关注,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步臭棋,搞生产哪有直接去贩盐来钱快!

  总之朱厚烇的这个举动没有引起什么风浪,因为所有人都不认为朱厚烇这样去经营盐场能对现行的盐政产生多大的影响,他们都认为就算是改革盐政也只能从销售端去改革,所以一个个都等着看朱厚烇的笑话。

  这消息传的沸沸扬扬,连沉迷于训练边军的朱厚照都得了消息,跑过来问情况。

  “弟弟啊,你这是什么情况,怎么想起来要去经营盐场了?你要是想做食盐生意,我就先让户部给你批几千张盐引给伱.”朱厚照关心的问道。

  “皇兄不必担心,也不用什么盐引,弟弟心中自有定计。”朱厚烇微笑着说道。

  朱厚照看着朱厚烇成竹在胸的样子,语气有些幽怨的说道:“前一阵我找你问收益,你说两年后才有收益,现在你却准备给户部一百三十万两银子.”

  朱厚烇看朱厚照这个样子,哑然失笑道:“不给那么多银子,文官们怎么会把盐场给我经营呢?而且皇兄莫急嘛,要是经营这盐场顺利的话,那明年就能看到收益了.”

  “好!好!”朱厚照就想听这个,伸手拍了拍朱厚烇的肩膀说道:“有什么事情就和哥哥说,你要想要经营这个盐场,那哥哥就帮你拿到这个盐场”

  “那就有劳皇兄了”

第167章 事成

  2024-07-13

  朝会之时,杨廷和主动上奏了朱厚烇要求经营长芦盐场之事,不少官员都反对此事,哪怕朱厚烇能多交100万两白银的盐税。

  这是盐商利益集团在背后默默地使力,虽然他们不看好朱厚烇去经营长芦盐场,但是却很在意朱厚烇想进入盐业这件事。

  没人敢轻视如今的如日中天的朱厚烇,朱厚烇从默默无闻,到弄出了这么大的产业只用了五年的生意,这五年他改变了不少行业的规则和生态,这让人在惊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丝恐惧。

  是有不少人想看朱厚烇在盐业上翻车,但他们更担心朱厚烇在翻车之后恼羞成怒,去破坏现行的盐业规则,以朱厚烇的势力和地位他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现在大明的盐业利益已经被划分好了,如果朱厚烇真的去破坏现行的盐业规则,那以朱厚烇的手段还真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所以他们根本不想让朱厚烇进入盐业。

  所以朱厚烇要经营长芦盐场之事遭到了不少官员的反对,支持和反对的官员在朝堂上吵成一团,吵到最后都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这让朱厚照很是不满,直接在朝堂表明了态度和他的不满,但是他没利用皇帝的权威直接硬压通过此事,他的政治智慧并不低,做了九年多皇帝的他知道那样是一个愚蠢的做法,硬压通过一件事很容易有人在暗地里扯后腿,如果这件事失败了,会直接损害他的权威。

  他知道更多的交锋其实是在朝堂之下。

  这一次的朝会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朱厚烇要经营长芦盐场之事被拿到了朝会上之后,这件事的事情的性质就变了,之前毕竟是传言,现在却变成了现实,所以各方势力都活动了起来。

  私下里有盐业利益集团的使者找到朱厚烇,劝说朱厚烇放弃经营长芦盐场的想法,只要朱厚烇放弃这个想法,每年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得到十万两白银的孝敬。

  说实话这个手笔也不能说不大了,但是朱厚烇丝毫不为之所动,根本看不上眼,哪怕后来使者开到二十万两白银。

  这个时候朱厚照也开始调查反对者背后的势力了,首先偃旗息鼓的是宦官势力,他们毕竟是皇帝的家奴,所有的权利都来自于皇帝,皇帝都表明态度了,你还给皇帝使绊子,是不是嫌命长了?

  然后就是宗室势力,他们也在盐业上有不少的利益,这个时候朱厚烇身份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朱厚烇现在是当今宗室第一人,在一些方面代表着宗室的利益,这是绝大部分宗室的共识。

  面对宗室第一人,大家同为宗室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吗?而且现在朱厚烇给出的方案还没有损害宗室在盐业上的利益呢?

  所以宗室势力很快也就表示不反对此事了。

  至于勋贵集团,朱厚烇和他们也多多少少有点交情,再说勋贵现在说话也不硬气,所以也都捏着鼻子认了。

  然后就是文官集团了,文官集团在在盐业上有着不小的利益,盐商们没少打点孝敬文官们,不少文官的家族也都操控着一些盐商。

  但是盐业利益集团势力再大,也不可能打点到所有的文官,还是有着不少文官和盐业利益集团没有利益往来的。

  再加上朱厚烇主动表示每年要多上缴100万两白银,这就让很多文官很感兴趣了,有钱就意味着有政绩了,就算做不出政绩,在花这100万两银子的过程中伸手摸一下,沾点油星也是一件好事啊。

  至于盐商们,他们本来就是被各个势力推到前台的白手套,身后的势力都被分化了,他们自然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了。

  庞大的盐业利益集团就这样被分化了,最主要的是朱厚烇现在还没有露出要触及到他们根本利益的迹象,所以他们认为反对一下就行了,但也没必要反应过度。

  所以在第二次朝会的时候,站出来反对的人已经很少了,朱厚照十分轻松的压制住他们反对的声音,直接通过了此事。

  说实话也就是朱厚烇现在挂着皇家的壳子,大明的皇家产业和官营的产业的界限比较模糊,要是没这层壳子官员都要先讨论朱厚烇有没有资格去经营长芦盐场了。

  事情一被通过,朱厚烇立刻就派出运银的马车向户部运了130万两白银过去,准确的说是260万枚银币。

  朱厚烇带到京城的还有一套冲压设备,在京城揽到的储蓄都被他铸造成了含银量75%银币,只是朱厚照的“朱小头”银币还没设计好,所以铸造的还是青龙图案的银币,随着发行量的增多,这种银币也开始在民间流通了,因为铸造精美,使用方便,被百姓们亲切的称为“龙圆”。

  朱厚烇这260万枚银币就是为了试探户部的态度的,结果户部接收的官员在经过各种讨论和请示之后,还是收下了这笔银币。

  可能户部的官员也没想那么多,但朱厚烇却明白这件事背后的意义,这就意味着虽然户部没有正式认可大明皇家银行所发行银币的法定货币的地位,但是在私下里已经认可大明皇家银行的所发行货币的价值了。

  大明户部的这种态度,会进一步增加银币的市场认可度,也会让大明百姓对银币更加的有信心,让银币的价值更加的坚挺。

  等这一切都尘埃落定时,已经是三月下旬了,第二批北上的三千名蕲州工人也已经抵达了天津。

  陈家、伍家和荆王府的一大批海船也趁着季风来到了渤海湾,他们运来了一大批物资和工具。

  兴王府来派了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抵达了京城,要接邵太妃去安陆州,随之而来的还有兴王的一封信,兴王在心中倾诉了自己的激动和感激之情,对朱厚烇那是千恩万谢。

  准备出京的朱厚烇则推迟了出京的日子,亲自去紫禁城把邵太妃接了出来,交给了兴王府的人,还赠送了一辆加装了减震弹簧和滚珠轴承的四轮马车给邵太妃。

第168章 三月的寒冷

  2024-07-13

  除此之外,朱厚烇还请了名医随行,还令荆王府的相关人员要为邵太妃南下之事多提供帮助,这让邵太妃对朱厚烇十分的感激。

  朱厚烇这一切做的并不张扬,但是有心人还是很容易就能注意到的。

  朱厚烇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在做给其他的藩王们看的——我,朱厚烇,是真能办事的!

  在送邵太妃离京之后,朱厚烇也和朱厚照告辞踏上了去永平府的道路,各种条件已经齐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就要展开了.

  永平府,乐亭县,周家村。

  周老三带着儿子周阿宝从地里回到了村里,村里已经是炊烟袅袅了,周老三不停地和村民打着招呼。

  他俩很快就回了家,他的家是三间简陋的茅草顶的屋子,外加一间独立矮小的厨房,被一圈树枝做的院墙围了起来,周老三推开柴门,就去小心的去检查锄头去了。

  一个衣衫简陋的中年妇人从低矮的厨房里走了出来,看着满脸阴沉的周老三,拉了拉周阿宝问道:“大郎,你爹咋了?”

  “锄头断了.”周阿宝闷声说道。

  中年妇人的眼中也闪过一丝阴霾,看了一眼不停地摆弄锄头的周老三,叹了口气回到了厨房。

  周母不一会儿就宣布开饭了,周阿宝兄妹四人围坐在简陋的饭桌上,眼巴巴的等着母亲分饭。

  这顿饭的主食是杂粮野菜粥和几块杂粮饼子,配菜是一碟腌菜和一碟不知道是什么的蔬菜,上面都没什么油星。

  周母小心的在锅里捞了一下,把最稠的两勺粥盛到一个有缺口的粗瓷碗里,放到了主位上,然后又盛了一碗粥给了周阿宝,然后分别给周阿宝的弟弟和两个妹妹盛粥,这时候锅里的粥已经越来越稀了,等周母给自己盛的时候已经没多少杂粮了.

  然后是分饼子,周老三和周阿宝是壮劳力一人分了一个,剩下的四人一人就只能分半个了。

  分好之后,一家人都没动筷,而是等面带愁容的周老三走了进来,坐到主位上,拿起筷子,孩子们才飞快的吃了起来。

  一天就吃两顿饭,而且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早上那点东西早就消化光了,他们早已经饥不可耐了。

  周老三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眉头舒缓了一点,吃了口饼子喝了口粥说道:“都过了春耕了,这粥不用这么稠了.”

  “诶,知道了”周母干脆的说道。

  “吃完饭后拿三十文钱给我,我得再去镇上买把锄头了”周老三缓缓的说道。

  “嗯”周母闷闷的回应道。

  周老三看向孩子们,除了老大周阿宝之外,其他三个孩子都已经把饭吃完了,面前的碗里舔的干干净净的能照出人影,现在都在眼巴巴的看着他的碗。

  他笑了起来,端起粥碗把自己的粥分给了三个孩子,自己吃着饼子就着腌菜,他们离海近,盐是不缺的。

  周母瞪了三个孩子一眼,也没说什么。

  饭后,周老三躺在床上,把三十文钱小心的放在床头,准备明天一早就去镇上买锄头。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锣响,他惊得一个激灵坐了起来.

  “各家各户派一个人去祠堂门口集合了!”

  “各家各户派一个人去祠堂门口集合了!”伴随着锣响的还有嘈杂的喊声。

  周老三赶紧走出屋子,他看到周母和周阿宝都走了出来,脸上挂着惊恐的神色.

  “这春耕刚过,官府怎么就开始征徭役了.”周母不安的说道。

  “我去看看!”周老三叹了口气说道,他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整理了一下满是补丁的衣服,正要向外走,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回屋子把床头的三十文钱装到了怀里,然后向村里的祠堂走去

  周母焦急的在家里等待着,时不时的抬头观望,不知道过了多久她终于看到周老三失魂落魄的身影。

  “咋啦?孩儿他爹?”周母紧张的问道。

  周家的孩子们也都不安的看着周老三。

  周老三一言不发的走进屋子里,坐到饭桌前脸色煞白,周母连忙倒了一碗水递给过去。

  周老三一饮而尽,然后艰难的说道:“两个!咱们家这次要出两个人”

  “两个人?怎么可能是两个人,孩儿他爹你是不是搞错了?”周母急切地问道。

  周阿宝的脸色也变得煞白了起来。

  “没错,就是两个人?”周老三肯定的说道。

  “这不合规矩啊,怎么一户怎么要出两个人?这个时候蒙古人也南下啊?”周母六神无主的说道。

  “你跟当官的讲什么规矩.”周老三恨恨的说道。

  “一户出两丁,还是刚春耕完,多少年没见过征的这么重这么急的徭役了,这肯定是重役啊!”周母的声音有些颤抖。

  “那能怎么办呢?”周老三低下头说道,“我给了衙役三十文钱,他告诉我这是是为皇家做工,还说管饭有工钱.”周老三的声音变得有些奇怪。

  “皇家的工程!要是官府再催工期话,不知道要累死多少人啊.”周母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什么管饭有工钱?都是骗人的!大明开国一百多年只有老百姓给官府交免役钱,可没见过官府给服徭役的百姓管饭发工钱的事.”周阿宝愤愤不平的说道。

  周老三和周母都不说话了,眉头皱得更紧了,其他的三个孩子也感受到了家庭氛围的变化,躲在一旁不敢出声.

  一个大明的普通农户家庭就这样被逼到了绝境.

  “不行!咱们家不能都去.”周母猛地抬起头,“伱俩要是有啥好歹咱们周家就完了”

  “咱们.咱们交免役钱”周母下定了决心

  “你疯了?咱家怎么拿的出免役钱?”周老三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周母。

首节 上一节 90/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悟性逆天,我在鬼谷长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