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第246节

  贾阁老权倾天下,太上皇,皇帝都要给三分面子,一个贵妃怎么可能左右了贾阁老?

  更何况这个贵妃还是镜中花水中月。

  薛姨妈听着宝钗如此一说,也渐渐的打消了去看王夫人的念头。

  万一要是引得贾敬不喜,想要收拾她们母子不跟捏死一只蚂蚁差不多?

  不要说她们母女,就是她的大哥九省统制王子腾,多么厉害的一个人物,在贾敬面前稍有不敬就给送去边疆十死无生了。

  “我忽然有些头疼,也不去了。”薛姨妈一面说着,在床上坐了下来,拉着宝钗的手笑道:“前阵子我得了几样新鲜的食材,还有家里的几个伙计弄来了些螃蟹,我做东道在家里摆几桌,你去东府请一请惜春姑娘,林姑娘她们。”

  ……

第183章 宝钗:或为王侯

  ……

  “我听说蓉哥儿跟林姑娘定亲了?”薛姨妈忽然又问了一句。

  宝钗轻轻点头,嗯了一声。

  薛姨妈一时间有些无语。

  不是说暂时不给蓉哥儿议亲么?怎么忽然不声不响的就定了。

  宝钗岂不是,晚了一步!?

  “林姑娘,也还好!”

  薛姨妈忽然明白过来,微微一笑。

  以宝钗的身份,还有他哥哥拖累着,做宁国府主母有些不太可能,只能委屈一下做二房了。

  宁国府家大业大,做二房也不委屈,无非是没有爵位传承罢了,只要读书好,照样出人头地。

  再有林姑娘毕竟从小一起玩的,二人相处起来也容易一些。

  “妈,宝琴也要定亲了。”

  宝钗又说了一句。

  薛姨妈一愣。

  “宝琴要定亲了?谁家?”

  宝钗道:“也是蓉哥儿。”

  薛姨妈:“……”

  “你说真的!?”

  “嗯。”

  宝钗重重的点了下头。

  薛姨妈顿时感觉天都要塌了。

  晚了!

  彻底晚了!

  宝钗怎么办?

  早知道她先跟贾敬定啊!

  “好好好,你二叔还真是个有能人,竟然舍得把宝琴送进宁国府做二房了!”薛姨妈半是羡慕,半是嘲讽的说道。

  “不过你也不要羡慕宝琴!”薛姨妈安慰宝钗道:“你姨妈虽然不中用了,宝玉却还是荣府二房的嫡子,上面还有老太太帮衬,将来只要好好读书不愁没个前程。”

  “再有你元春姐姐的事万一要是成了,宝玉可不就更加水涨船高了?荣国府二房奶奶也不比宁国府二房奶奶差多少。”

  宝钗听后赶紧摇了摇头:“妈,女儿现在还小,不想这些,愿意一直陪着您。”

  荣国府二房,说起来好听,但以现在大房二房势同水火的架势,将来老太太一走,二房还不知道要搬到哪个犄角旮旯里面呢,住进破窑洞里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宝玉……她自认为还是有些识人之明的,如果把贾府看作一个国家,继承人分三等。

  蓉哥儿那种酷爱读书,有进取心,关心国家大事的无疑是中兴之主。

  贾琏那样的,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多少能承担些家族事物,能成为守成之君。

  宝玉,只会吃喝玩乐,伤春悲秋,无疑是亡国之君也。

  但凡有的选,她都不会选宝玉。

  “我的儿。”薛姨妈急切道:“不想怎么行?如今咱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你爹早没了,你哥哥也不中用了,你不赶紧找个妥帖的人家,咱们孤女寡母还不被人吃了?”

  说着,又哀叹起来:“我现在虽然在这住着,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但要是搬出去住,又不敢,你要是定了亲还好些。”

  宝钗道:“也可能会更坏些。”

  “妈,你想想二房跟大房的关系吧。”宝钗提醒了一句。

  薛姨妈顿时沉默了。

  荣国府大房二房在老太太的一番操作之下已经势同水火,你死我活,根本无法调和了。

  宝钗若是嫁到二房,势必会遭到大房的排挤,甚至……薛姨妈情不自禁打了个寒颤,皱着眉道:“那可怎么办?要不你也……”

  “妈,不行的。”

  这次未等薛姨妈说完,宝钗就果断摇了摇头。

  事到如今,她若是不知好歹的往里掺合,不但惹大家厌恶,跟宝琴也可能会反目。

  安心做大姨子辅佐宝琴也是很好的。

  以蓉哥儿的本事,将来说不准能为王侯,宝琴心思单纯,哪里能在贾蓉的妻妾里面立足?

  姊妹齐心,才能站稳脚跟。

  “妈不是要请东道吗?我去东府请人了。”宝钗见母亲还想说些什么,赶紧转移了话题。

  薛姨妈摆了摆手。

  “去吧去吧。”

  ……

  大夏两京十三省,江山万里之广,每日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不知凡几,作为内阁大臣的贾敬自然是忙的脚不沾地,甚至晚间有时候都不能回家,直接住在内阁的偏殿歇息。

  今晚贾敬又回家很晚。

  东南倭寇频频入侵,林入海正在两淮一带紧锣密鼓的布置,贾敬需要在朝中全力配合,尤其是军饷,必须给的足足的。

  只是太上皇显然不想大动干戈了,尤其是如此耗费银钱的事情!

  他现在只想收钱。

  造登仙阁……

  “贾爱卿,盐税改革已经渐渐的步入正轨,接下来有何打算?”太上皇话锋一转,扯到了商税改革的事情上,显然不想继续打倭寇的话题了。

  贾敬拱手道:“臣正在着手其余茶税,丝绢,布匹等重利商税的改革,不过还需要一段时间。”

  “好!”

  太上皇拍着手笑道:“你只管去做这方面的事情,至于两淮那边的倭寇,朕会再派人去协助林爱卿的!”

  话已至此,贾敬也不在坚持。

  “臣,遵旨。”

  晚间回家之后,贾敬立刻召集了身边的几大谋士,连同贾蓉也一并叫到身边,沉声道:“有关商税改革,诸位可还有什么高见?”

  贾蓉愣了一下。

  太爷最近不是一直在操扯剿灭倭寇的事情吗,怎么忽然又转到商税改革上面了。

  其余人显然也有疑惑,诸葛岚先站了出来,拱手道:“大人,商税改革之事暂时未做考虑,最近不是一直商讨剿灭倭寇一事么?只要倭寇一除,两淮安定,商业繁荣,商税自然蒸蒸日上。”

  贾敬摆了摆手:“太上皇不想继续在剿灭倭寇上多做文章了,估计很快会派钦差去江南顶替林如海的位置,继续封海,采取防御策略。”

  众人大惊。

  欧阳驰面上不太好看,冷声道:“太上皇如此,咱们前面的准备岂不是白费了,更枉费了林大人的一番心血啊!”

  “咳咳!”

  南宫律轻咳一声:“欧阳兄慎言,太上皇如何安排咱们就如何做吧。”

  贾敬点头道:“南宫先生所言甚是,想来太上皇也有他的考虑,咱们身为臣子,只管奉命行事便可。”

  “诸葛先生。”

  “属下在。”

  “你明早启程下江南,把这边的事情跟如海说清楚,好让他早有准备。”

  诸葛岚拱手。

  “属下遵命。”

  贾敬点了点头,又看向贾蓉道:“蓉哥儿。”

  贾蓉起身,行礼。

  “太爷。”

  贾敬微笑道:“蜂窝煤是你弄出来的,盐税之法也是你的主意,对于其他商税项目的改革有什么看法?”

  众人顿时都看向贾蓉。

  对于贾敬这个接班人,众人已经不是欣赏了,而是敬重。

  跟对贾敬一样的敬重。

  读书方面就不用说了,以贾蓉现在的文章水平几乎超越了在场所有人,中举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且为人谦虚谨慎,国事家事天下事都有涉猎,往往有不俗的见解。

  贾蓉正色道:“历朝历代,什么改革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甚至多数无疾而终,因何?”

  众人知道贾蓉后面肯定还有话,因此都没有插话打扰。

首节 上一节 246/4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我偷写日记,嬴政搞出了仙秦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