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第247节

  果然,贾蓉顿了一顿,继续道:“前些时日我查阅了许多历史典籍,对这方面做了悉心的统计,发现改革失败的原因大多数急功近利,改革涉及到面太广太大,触犯到太多人的利益,又急于干出成绩,因此在后期遭遇的阻力极大,或无疾而终,或前功尽弃。”

  “以我之愚见,现在应该继续巩固好已经成功的盐税改革,不宜再扩大改革面触动更多人的利益了,以免造成巨大反弹,功亏一篑。”

  “大公子说得好!”

  南宫律忍不住拍手赞叹起来。

  “用十年的时间改革一两样为国为民的好事,并且能一直贯彻下去,总比用一年时间改革十样最后功亏一篑好得多!”

  诸葛岚扶须微笑:“大公子虽然年轻,然论起老成持重,我等也不及也!”

  东方紫看向贾敬,笑说:“老大人,我看大公子将来必定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啊。”

  众人对贾蓉的高评价让贾敬非常高兴,诚然有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才能让人有信心死心塌地的追随。

  不过面上贾敬还是很严肃,制止众人道:“别夸了,再夸赞下去,我都要压不住他了。”

  说完,又对贾蓉道:“你说的虽然有些道理,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太上皇既有所命,身为臣子自当殚心竭虑为太上皇分忧,商税改革方面可还有好的见解?”

  贾蓉见好就收,很果断道:“没了。”

  诸葛岚等人纷纷站出来为贾蓉说话,“大公子连献两策,皆是有社稷之功的,与大公子相比我等简直是尸位素餐,实在汗颜。”

  贾敬摆了摆手:“诸位不必如此,我也没有训斥他的意思,蓉哥儿坐吧。”

  贾蓉做的确实无可挑剔,哪怕他想代贾珍行使严父之权,也无从下手。

  接下来众人继续商讨商税改革之事,不过变成了如何糊弄太上皇,蒙混过关。

  毕竟以贾敬现在的身份地位来说,已经完全不需要什么功在社稷的大功劳了,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轻轻松松坐上首辅位子,位极人臣。

  甚至再添功绩都未必是好事。

  诸葛岚很快就有了个注意,大体上是明面上拿着江南的生丝交易税说事情,实际上不作为,推脱阻力太大。

  毕竟生丝行业涉及面极大,属于江南士绅的核心利益,仅次于土地赋税,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说别人,只一个江南甄家,太上皇都不好轻易动。

  议定之后,众人散去。

  贾蓉留了下来。

  贾敬摆手笑道:“你也回去歇息吧,别太累了。”

  贾蓉留下来其实是有件事的,亲自上前给贾敬倒了杯茶,道:“想跟太爷说说南边的事。”

  “南边的事?”贾敬吃了口茶,疑惑道:“南边什么事?”

  贾蓉笑道:“话说来有点长,不如要一桌酒来,咱们祖孙俩在这里边喝边聊。”

  贾敬抬着手笑道:“好小子,是不是想吃酒了?不耽误你明天上学吧?”

  贾蓉道:“刚考了试,休息两天。”

  贾敬笑道:“那也罢了,去要一桌酒菜来,咱们祖孙俩今晚好好聊一聊。”

  一会儿,酒菜上齐了。

  窗外残月高挂,凉风习习。

  祖孙二人坐在了窗下,窗台上点着两根蜡烛,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没有下人伺候,贾蓉亲自斟酒。

  祖孙二人先吃了两杯。

  贾敬微笑道:“有什么事说吧,能满足的,祖父一定帮你。”

  以他现在的权利地位,只要贾蓉不是提出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几乎没有他做不到的了。

  哪怕贾蓉说看上皇后娘娘的女儿凤凰女了,他也能办到,至于林如海会不会因此发泼,那就是贾蓉的事情了。

  不过贾敬显然想多了,贾蓉都不知道皇后娘娘有个女儿,他之所以跟贾敬今晚吃酒是因为刚刚听闻林如海可能要调回京都一事有关。

  一旦林如海回京,两淮水军就可能是别人的了,而他谋取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梦想也终将落空。

  必须趁现在!

  “太爷,您知道焦大他们做什么去了吗?”贾蓉吃完酒之后,说了一句。

  贾敬一听这话,顿时松了口气。

  他就怕贾蓉真的喜欢凤凰女。

  “上次来信给我说在南洋那边宣扬我大夏国威,是你搞出来的吧?”贾敬微微一笑说道。

  “是啊!”

  贾蓉诚恳道:“我大夏一直是礼仪之邦,对南洋的藩属国一直是友好往来,可恨西洋毛子连声招呼都不打,在南洋大肆扩张,甚至包括吕宋在内的许多国家被他们侵略,我实在看不下去……”

  “好了,我明白的。”

  贾敬摆了摆手,示意贾蓉不用多说了。

  说的如何冠冕堂皇,无非是搞钱罢了。

  他能理解。

  哪怕是他,都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产业。

  将来贾蓉是要继承宁国府的,养活一大家子人自然要有自己的渠道赚钱,指着朝廷俸禄喝西北风都不够,去抢西洋黄毛最起码比吃自己人的民脂民膏强不少。

  况且西洋人有钱是真的,来了我大夏的地盘,合该交点交钱买平安的。

  “你想怎么着,直说。”

  “我怀疑荷兰东印度公司收留了那几家盐商。”贾蓉直截了当的说道。

  贾敬微微一笑。

  明白了!

  “好说。”

  “正好太上皇的意思是封海,暂时用不到两淮的海军了,拉出去抓捕钦犯合情合理。”

  相信太上皇听闻有盐商的消息了,也会很高兴的。

  ……

第184章 皇帝:祝父皇早日登仙。

  ……

  转眼,已是十月。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百花凋谢,秋风扫落叶,就连盛开菊花也被霜寒打去了鲜艳,渐渐的在凉风中凋零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这一年,对贾蓉来说是突飞猛进的一年,不但终身大事给太爷定下来了,自己的事业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为将来小阁老宰执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有薛蝌来信,即将回京。

  不但带来了各种海外珍奇,奇花异草,古玩字画,还带着十万黄金,据说还有两名来自波斯国的美人儿一定要跟着见识见识大夏小阁老的风采。

  贾蓉看信时恰巧宝琴也在旁,就瞥见了几句,跺着脚嗔道:“哥哥也太混来了,怎么能带着她们俩进京呢?”

  贾蓉吃了口茶,看着宝琴微笑道:“她们不是你好友吗?我猜大概是来找你的。”

  “哼,我才不信呢。”宝琴撇了撇小嘴儿,道:“蓉大哥,你可千万不要理会那些外国女子,她们很……放肆的。”

  “放心。”

  贾蓉放下信,伸手拉了一下宝琴小手就欲拖过来占些便宜,宝琴赶忙扭身挣开了,小心的看了看外面,低着螓首道:“蓉大哥不要这样,现在还有人……不可以的。”

  外面不过是贾蓉的丫头晴雯香菱以及宝琴的丫头小螺,已经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

  不过贾蓉也没用再强求,而是解释笑道:“琴妹妹不要害怕,我是想试试你手上凉不凉,最近天冷了,记得加衣裳。”

  宝琴当然知道贾蓉是在找借口搪塞,抿着嘴开心的笑道:“谢谢蓉大哥。”然后挨着贾蓉坐了,小心的拿起墨锭,一边研磨一边说道:“蓉大哥写文章吧,我给你磨墨。”

  贾蓉受宠若惊,道:“千金小姐磨墨伺候,我可得好好写了,不然对不起这份墨汁。”

  宝琴笑了起来,举起小手轻轻锤了贾蓉肩膀一下:“蓉大哥就爱混说,人家哪里是什么千金小姐啦。”

  “别闹,我字要写花了。”

  “嘻嘻,蓉大哥字写的好看,能教教我么?”

  俗话说字如其人,尤其是各类文会中,写的一手好字能加分不少,贾蓉自五岁起每日读书写文章不断,尤其是各类名家字帖临摹从不间断,这十几年下来虽然算不上什么小有所成,但也勉强能拿的出手了。

  贾蓉伸手一指:“那边书架上有几张颜鲁公的字帖,你拿去临摹个一年半载,也就差不多了。”

  “是么,我看看。”

  宝琴把墨锭一放,去看字帖。

  这时,只听帘子轻响,一身素白衣裙半旧浅黄色对襟褂子的薛宝钗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宝琴笑道:“我说到处找不到你,原来跑蓉哥儿这边来了,你也不怕打扰了蓉哥儿读书。”

  自从知道了宝琴跟贾蓉快要定亲一事,薛宝钗就再也不肯让贾蓉占便宜了,什么蓉大哥蓉哥哥只当以前从没有过,说话做事都是以姑姑自居,甚至还时不时提点贾蓉要好好读书。

  果然,说完宝琴,宝钗又看向贾蓉,拿出长辈的语气,语重心长道:“蓉哥儿别陪着她胡闹,读书要紧,明年就要秋闱了,可马虎不得。”

  贾蓉放下笔,微微一笑。

  “宝妹来了。”

  “嗯?”

  宝钗微微蹙眉。

  她感到贾蓉不太尊重。

  贾蓉又道:“钗妹?”

  宝钗摇了摇头,道:“什么宝妹钗妹的,以前的事休要再提,我现在是你宝姑姑,蓉哥儿赶紧好好读书,琴丫头你过来。”

  贾蓉:“……”

  宝琴低着头上前,“姐姐,我只是来拿字帖罢了,没有打扰蓉大哥读书。”

  “那就好。”

首节 上一节 247/4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我偷写日记,嬴政搞出了仙秦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