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490节

  且诸葛亮为了保证汉人豪强的臣服,他将会维持糜芳旧时的经商政策,由各郡太守出面,组织商队前往成都、武汉、江陵等城。

  汉人豪强大喜,纷纷向诸葛亮宣誓效忠汉室,并会按期上缴赋税,而后拿出巨资去聘请山水中的恶夷为部曲。

  经诸葛亮一番操作,焦、雍、娄、爨、孟、量、毛、李等汉人大小豪强聘得近万恶夷为部曲。

  诸葛亮根据汉人豪强聘请的恶夷数量,设有五部都尉,号有五子,分别为毛、爨、孟、李四姓骁勇族人担任都尉。

  如李恢便拿出钱粮,聘请三百多名恶夷壮汉为部曲。不过由于李恢成为宁州刺史,为了规避三互法,李恢举家迁到武汉居住。

  根据诸葛亮规定,战争年间,五部都尉每年需出两部,即四千人至武汉服兵役。太平之时,五部出一部,即两千人到京服兵役。余者兵马在州郡时,需听从宁州刺史调度。

  宁州七郡有了五部都尉的武力保障,诸葛亮向李恢叮嘱治州要领之后,率西土兵马归蜀。与诸葛亮同行者,还有南中万家青羌、恶夷。

  途中,诸葛亮因担心武汉政事,留张裔在路上负责照顾万家青羌、恶夷,自己乘大船提前回京。

  回到京师的诸葛亮受到刘禅的热烈欢迎,且诸葛亮因军功之关系,从武乡侯,迁为武阳县侯。

  过了良久,诸葛亮在侍从的引路下至宫中。

  见到诸葛亮,刘禅下阶亲迎,执子侄之礼以待诸葛亮。

  诸葛亮勉强受之,被刘禅请至席上,问道:“陛下诏亮入宫,可有要事?”

  刘禅坐到榻上,如实说道:“今大司马大破曹丕,当可喜可贺。但大司马立有大功,不日又将下寿春,合计二者之功,朕却不知将如何封赏!”

  去南中旅游了一圈,诸葛亮皮肤黝黑了少许,摇着羽扇,说道:“陛下,云长公病逝之时,陛下追封其为汉寿县公。今大司马大破逆魏,可从县侯迁之为县公。”

  “而这县公可为实封,让大司马派家臣治理,除不得治兵外,其之赋税由其自领。且因公之爵制,准大司马设宗庙祭拜霍氏先人。”

  东汉承秦汉之后,在西汉时期,除了关内侯外,亭、乡、县三侯,实际上都可以派遣家臣进行治理。随着爵位的泛滥,尤其进入汉末乱世,大都是虚封遥领。

  在南汉爵位改制中,实领的县侯在刘备时期,已经变成了虚领,治理者必须由朝廷委派。今之诸葛亮口中的县公爵位,与两汉时期的开国县侯没啥区别,仅多了设立宗庙的权利。

  “县公?”

  刘禅面露深思之色,说道:“先帝临终谓禅曰,大司马多爱名,故可授大司马名,不可授之器。今县公之称谓,盖是如此矣!”

  “然也!”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且可如萧、邓之故事,赐大司马,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剑履上殿可以算是权臣套餐,却也可不算是权臣套餐。

  萧何因功绩第一,被刘邦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而后邓禹如萧何故事,被刘秀赐予这般荣誉;三国时期,曹真在曹叡继位之后,迁为大司马,而加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论功绩,霍峻已是南汉诸文武中首位,依照萧、邓故事,刘禅赐霍峻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属于正常操作了。

  这一套下来,霍峻名头看似很高,但却没多少权利。盖授名而不授之予器,便是这般操作。

  “善!”

  刘禅微微颔首,说道:“多谢相父指教!”

  “不敢!”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陛下,今寿春战事未休,当下唯恐诸将懈怠,不宜封赏官爵,且先派人至江淮劳军,放出口风,以为激励诸将。而后寿春克复,陛下垂问大司马诸将功绩,而后一一提拔封赏!”

  “嗯!”

  刘禅抓着颌下的绒毛,笑道:“相父主政事,仲父掌军国,朕已无忧矣!”

  (本章完)

第606章 魏崩!

  建兴元年,四月。

  曹丕南征江淮惨败,其消息传回国内,河南震动,京师大惊。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丕逐渐感受到兵败所带来的影响。曹丕从江淮班师,兵至谯郡时,盖是为了减少兵败带来的压力。曹丕下诏,因从军而没籍者,不得向其家眷征发五年赋税、徭役。

  车驾至陈县时,曹丕见阵亡将士的父兄妻子几千人,持故衣纸钱为烈士招魂。在廷尉高柔的建议下,曹丕登坛设祭,率文武祭奠南征死难将士,且由曹丕亲读悼文,以表对死难将士的哀悼之情。

  一番操作下,曹丕勉强安抚住民心。但因所百姓的利益太少,依旧是很难让众人满意。

  且不难预料,因大军惨败淮水之故,曹魏在中原的统治已不复曹操末期之盛。

  曹丕在陈县停留数日,则率兵马幸南都许昌休整。

  在曹操登基之初,其以邺城、长安、洛阳、谯、许昌为五都。除谯县,因家乡之故,得以成为都城外。余者能成为曹魏都城,更多由于政治与军事因素。

  如南都许昌,早期曹操之所以迎奉天子刘协至许昌,除了许昌是颍川士族的大本营外,还因许昌周围土地肥沃,位颍川之中,居颍川河畔,有利于农业大发展。

  在曹操南征北战期间,将地区的不少百姓迁至颍川,而后采用屯田制治民,曹操从中榨取大量粮草供给军队。

  后来曹操虽统一了北方,将政治中心迁到邺城,决意大力发展河北。但许昌对曹魏的重要性并未降低,反而因常年与南方对峙,许昌因临近南方之故,军事地位再次上升。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今位面。曹魏南征吴楚,其粮必从许昌而出,顺颍水注入淮河,而后于寿春汇集,再供给南征大军。

  高平陵之变中,桓范劝曹爽挟天子至许昌,非因许昌为旧都,更是因许昌城中囤积有大量粮草。曹爽欲与司马懿抗衡,凭借许昌之粮辎,未必会输给控制洛阳的司马懿。

  且因许昌地位之重,司马师在控制朝政后,由其弟司马昭坐镇许昌,以与洛阳形成犄角之势。故在魏晋早期,河南以许昌为重,河北以邺城为重。一旦许昌失守,则河南恐不为曹魏之所有。

  今曹丕至许昌,除了道路经过外,则有安抚颍川人心之念。

  时至午间用膳之时,曹丕所乘车驾就地屯休。

  侍从们为曹丕搭起青纱帐,而后陈列上案几、凭几、屏风等物件,其排场之大,不似行军出征,更是像出城野餐。

  跪坐席榻上,曹丕喝着侍从奉上的蜜水,心情好了不少。

  廷尉高柔趋步上前,拱手说道:“禀陛下,鲍中书之罪,柔率吏经多日商榷,窃以为可判鲍勋剃发戴枷服刑五岁。”

  “剃发戴枷五年?”

  曹丕眉头皱起,喝蜜水的快乐顿时消失,看向众人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鲍勋无犯重罪,处以枷刑五岁,恐有失妥当。以臣之见,不如依照条文,罢免其官,罚金十斤。”卫臻拱手劝道。

  曹丕脸上阴沉,他问众人意见,不是让他们来打自己脸,而是希望手下看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赞同处决鲍勋的意见。

  将手中的瓷碗放下,曹丕愤怒说道:“鲍勋已无活路,尔等安敢违令纵之。今重审此案,如有执法不严者,则与鲍勋同罪!”

  “陛下不可啊!”

  陈群率先出列,而后辛毗、高柔、卫臻等人跟在陈群身后,向曹丕劝谏。

  “陛下,昔先帝创业之时,鲍勋之父以性命而报先帝,故鲍氏有大功于社稷。鲍勋侍奉陛下以来多年,廉洁奉公,嫉恶如仇,今虽有口舌之失,但望陛下怜悯,以其父之功,饶鲍勋之罪。”陈群苦谏道。

  “望陛下仁德,念其父旧功,暂宽鲍勋之罪。”众人应和道。

  曹丕见这么多人反对,忍着怒火,深呼吸口气,说道:“昔日之时,朕记勋父大功与先帝,待其多有宽恕。然鲍勋不记旧情,一犯再犯,更是以纣、桀之主讽朕。今不树威,君将非君,国将非国!”

  说着,曹丕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说道:“诸卿不必多言,朕意已决。”

  “陛下~”

  辛毗喊了喊,似乎想再争取下。

  “用膳时辰已至,诸卿可各归营帐用膳!”曹丕用委婉的话,驱赶众人说道。

  “唉!”

  众人彼此互看,脸上挂满了失望。

  “臣等告退!”

  在曹丕的变向赶人下,众臣唯有默默出帐。

  他们用尽各种方法去救鲍勋性命,但曹丕不为所动,依旧是想置鲍勋于死地,他们也没办法了。

  陈群从大帐出来,与众人略谈少许,则归帐用膳去了。

  陈群用膳之余,似乎很是想念夏侯儒,则以问候夏侯儒为由,向诸葛亮去了封书信。

  信中,陈群言辞和善,向诸葛亮请求多多关照下归降的夏侯儒。而后又问了问王粲与诸葛亮二人的身体状况。

  待书信晾干,陈群则让人送往武汉。

  毕竟工作归工作,但别因工作而坏了朋友感情。毕竟有时候多一个朋友,多一条出路。

  待曹丕午休些许,车驾缓缓起程,驶向不远处的许昌城。

  因前些日暴雨之故,今时的用夯土制成的许昌城楼出现粉尘掉落之象。随着粉尘不断往下掉,几块碎土渣也随之掉下。

  南门楼出现破碎之事,立刻引来曹吏的警惕。毕竟天子曹丕可是要临幸许昌,今如果出现恶劣事件,他们怕不是要掉脑袋。

  就在颍川太守赶来之时,从南门楼上掉落的土渣越来越多,甚至有如砖块的大小土块掉落,且城楼上有异响发出。

  “散开!”

  南门楼如此怪异的情况,让不少官吏意识到什么,急忙让围观的众人散开。

  就在众人散开十余步时,在轰然一声中,南门楼崩塌了!

  顷刻间,大量碎土、大土方块堆积在城道上,烟尘满天,尘土滚滚,令不少围观者忍不住捂住口鼻。

  等到尘土渐渐散去,众人猛地发现,在曹丕临幸之前,南城门当着众人的面崩塌了!

  “南城门塌了!”

  反应过来的官吏,忍不住喊道。

  “塌了!”

  “怎么办?”

  “速告之太守!”

  “诺!”

  许昌城楼出现崩塌之事,很快由颍川太守令快马报与曹丕。

  快马从许昌出发,向东而行,与迎面而来的曹丕车驾当场遇上。

  “许昌急报!”

  吏曹挽着缰绳,策马奔驰,欲求见曹丕。

  今时,曹丕乘坐车驾而行,见前方骤停,问道:“有何事发生?”

  孙资快步而来,奉上木盒,喘气说道:“陛下,颍川太守章顺有紧急事务上报,今巾帛在此!”

  “念!”

  因曹丕坐到车驾上,不想动手去拿,则让孙资自行念疏。

首节 上一节 490/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偷写日记,嬴政搞出了仙秦帝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