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21节
张骞起身出列,道:“陛下,河西廊道北面的沙漠、戈壁绵延千里,荒无人烟,沿途没有一个匈奴部落。”
“行军方向、水源、粮秣,都是问题,冠军侯奔袭的计策是好,但,实现太难。”
“着实太难!”
这便是在表示不赞同了。
张骞不偏不倚,就事论事,他的话算是代表殿内大部分将军的意见。
他们并非不知道兵行险着的道理。
可霍去病的方略太险!
此时的冠军侯,一来,参与大战的经历只有一次,无法让众人对他拥有盲目的信心。
二来。
年龄是硬伤……
俗话说,嘴巴没毛、办事不牢,话是糙了点,可大部分人还真就认这套,论资排辈哪都有。
“这么说,都不赞同。”
龙榻上,刘彻敲了敲御案,思虑片刻,望向队伍前列那位,“大将军,你怎么看?”
“莫要再和稀泥,有什么说什么,去病是你外甥,也是朕外甥,朕都举贤不避亲,直接命他挂帅。”
“你避个什么嫌!”
一句话,就把卫青含糊其辞的话堵了回去。
见大将军起身,殿内嗡嗡的议论声逐渐停下,就连一肚子窝火的李广,嘴巴动了动,终是乖乖闭上了。
能让武将如此,原因只有一个:
强啊!
霍去病没有的资历,卫青有,霍去病没有的官职,卫青也有,霍去病没有的战绩,卫青还有!
也正是因为这份无敌履历,才让刘彻出言打破卫青的闭口禅。
“回陛下。”
只见卫青走到堪舆图下,不指河西之地,反而手指大汉正北方,沉声道:
“自之前数次出击,匈奴单于本部退至漠北,右贤王部遭遇重创,此时我军出兵河西,宜快不宜迟。”
“一旦匈奴人察觉到危险,必会来援!”
话罢。
卫青面向主位,恳切道:“陛下,冠军侯制定的方略,确实大胆、冒险。”
“但我军若想一战定河西,必须冒险!”
“否则……”
说着,他深施了一礼,“臣料定,一战不下,第二次再打,必然要面对匈奴主力掣肘!”
话音落下。
早已睁开眼的霍去病神情振奋,暗暗握拳,果然还是舅舅懂他。
殿内众将闻言,大都沉默不语,龙榻上的刘彻也若有所思。
只不过。
将军们是顾忌卫青的态度,选择性闭嘴。
皇帝是真的在思考卫青话里的利弊。
而两者都不沾的呢,就是既不在乎大将军的态度,也不赞同大将军的话。
“此言差矣!”
但见李蔡厉喝一声,将所有视线吸引而来。
其人撩起衣袖,行至大殿中央,正欲陈词,却不料……
恰在这时。
宦者令匆匆小跑进殿。
老太监先是对怒目而视的李蔡赔笑一声,随即绕过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刘彻身侧,附耳道:
“陛下,太子来了,说是想旁听议政。”
嗯?
刘彻本能皱眉。
往左斜了一眼,皇帝没说话,只是用眼神直勾勾盯着宦者令。
老太监心底顿时一突,惊地拔凉拔凉的!
暗骂自己就不该赌!
这下要遭!
宦者令面颊抽动,连忙为自己来通禀开脱,哀道:“奴婢也劝太子不用来,他非说什么知行合一,既然学了大复仇,就得来听听怎么打匈奴,这…这…”
话没说完。
老太监就敏锐发觉,有那么一瞬间,陛下忽然眉飞色舞起来。
虽然只有一瞬。
但他就是吃这碗饭的,不会看错!
紧接着宦者令嘴里的话就改成了:“这…陛下,您看是不是要让殿下进来?”
刘彻嗤笑一声,骂道:“老东西鬼精鬼精,再置一个软榻来。”
“诶!”
宦者令的菊花脸立即绽放,“奴婢这就去办!”
主仆二人说了这么多,可在殿内臣子眼里,只看见宦者令向陛下低语几声,又匆匆离去。
正疑惑呢。
便见殿外引进一人,也不等他们起身施礼,上首的刘彻便先开口道:“继续议事!”
说话时,他还伸手点了点大殿右侧。
刘据会意,轻手轻脚落座。
随后太子见到的场景,可用一句流行台词形容,便是:“一进来,我就看见常威在打来福!”
那‘常威’先前被打断话头,不仅没有失了锐气,反而平添一股憋屈。
此时再张嘴,厉色更多。
“大将军此言差矣!”只见李蔡双眉倒竖,愤而怒道:“大谬!”
第19章 他一直这么勇敢吗
2024-08-08
“大将军言语之间,好似笃定冠军侯的冒险能有成效?不尽然吧!”
“据博望侯所说,河西匈奴部族众多,其中又以浑邪部、休屠部为尊,冠军侯要奔袭的西部腹地,正是浑邪部所在。”
“纵使他千里迢迢抵达了那里,如何保证取胜?而不是一败涂地!?”
李蔡直视大将军投来的目光,浑然不惧。
他也有不畏惧的那个资本。
当今朝堂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太尉空置已久,只余下两位。
然而如今的两位,又要打个折扣。
别忘了。
丞相公孙弘已近八十高龄!
垂垂老矣,风烛残年,前不久,公孙弘再次抱病,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位恐怕要下岗了……
而弃武从文的御史大夫李蔡,就是最佳接任人选!
如今。
他不是丞相,胜似丞相,位居三公,实则独揽三公,这样一个人物,跟大将军叫板也就不在话下了。
卫青还在沉吟,殿侧的霍去病就蹭地一下站起,冷声道:“御史大夫信不过,我愿当场立下军令状!”
“如若战败,提头来见!”
直来直去的话在朝堂上可不管用,听在李蔡耳中,宛如耳旁风,当即驳斥道:
“冠军侯这话说过不止一遍,老夫也再回一次,你一人之生死事小,数万将士的性命事大!”
“谁能保证,你带着汉家儿郎扎进沙漠,带回的是大胜,而不是累累枯骨!?”
话音刚落。
大殿另一头便响起一道平稳的声音,“我愿作保。”
卫青目视前方,不徐不缓道:“我卫青不才,打过几次仗,自认有点能力,我教出来的人,不会差!”
闻言。
气血上涌的霍去病倏地冷静下来,再不做多余争辩。
殿内其他将领也互视一眼,面面相觑。
在场将领,有一个算一个,都在卫青手下打过仗,甚至,是在他手下封侯!
张骞的博望侯便是如此,公孙敖、公孙贺,都如此。
谁不知道大将军打仗的厉害?
当朝御史大夫、乐安侯李蔡,同样知道,因为他封侯的那一战,也是卫青统帅!
“大将军自有大将军的威名,我岂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