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单机南北朝

单机南北朝 第146节

  原来如此!棉花最早是通过佛教的僧人,从印度传到西域的!

  自己怎么忘记了!

  整个丝绸之路也是佛法入中原的传播之路,西域这个世界宗教的十字路口,很多物产的交换最早也是通过宗教交流进行的。

  如果自己早点找僧人问棉花的事情,说不定已经找到了。

  苏泽有些懊恼,不过现在也不晚,他向安娘子说道:

  “安娘子,你能带商队去高昌,购买棉花种子吗?”

  安娘子摇头,苏泽皱起眉。

  如今苏泽权威日盛,每次他皱眉属下都会感到害怕,安娘子也是如此。

  她连忙说道:“将军,不是我不愿意去,而是如今从张掖去往高昌的道路断绝,商队没办法通行啊!”

  原来是因为这件事,苏泽摆摆手说道:“安娘子你放心,这条商路马上就能疏通,到时候请你去一趟高昌,本将军高价收购这些棉籽!越多越好!”

  虽然安娘子也不知道苏泽要怎么疏通商路,更不知道为什么苏泽要高价求购这些胡僧种植的棉花,但是面对这位河州的实际统治者,安娘子还是恭敬的答应下来。

  说完了棉花的事情,苏泽又向安娘子讨论起来西域的见闻。

  “西域的汉人有这么多吗?”

  之前李存真送上过地图,说西域有甘凉新军后人几十万人,不少人都和他们一样想要返回故国。

  而安娘子谈起西域,苏泽才知道“汉”这面旗帜在西域是多么有号召力。

  昭武九姓的粟特人自称汉民,甘凉西军的后人自称是汉民,西域还有很多小国也都自称是汉人子孙。

  苏泽对安娘子问道:“安娘子,如果让这些汉人回归故国,他们愿意吗?”

  安娘子愣了一下说道:“当然有人愿意了,别的我不知道,那些自称是甘凉西军的后人,一直都想要返回中原呢。”

  李存真虽然也说过甘凉西军的事情,但是苏泽也没有直观的印象,历史上也没有甘凉西军大规模归国的记录。

  其实以河湟谷地的自然禀赋,完全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但是制约苏泽控制这个地区的短板,就是人口太少了。

  王莽当年为了在青海湖边上设立西海郡,想要迁徙百姓去西海郡,但是国内百姓都不愿意去,于是王莽更改了法律的标准,百姓只要犯法就会被发配西海郡,这才凑够了建立西海郡的人口。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等到新莽政权崩溃后,被流放到西海郡的百姓纷纷逃跑,东汉干脆直接废弃了西海郡。

  对于中原的汉人,西海郡是遥不可及的边疆,但是对于西域的汉人来说,西海郡就是故土了啊!

  如果真的能吸引西域的汉人过来定居,那王莽梦寐以求都没能实现的西海郡,就能在苏泽手上轻易的建立起来。

  苏泽对着安娘子说道:“安娘子,你能帮西域的汉人返回河州吗?”

  安娘子和苏泽接触之后,也逐步消除了对他的畏惧,她说道:“我可以为了将军帮助一些汉人返回河州,但是要想让更多的汉人回到河州,靠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商人们不会做赔本的生意。”

  苏泽说道:“子贡赎人,我懂了。”

  安娘子的汉语说的不错,但是对汉人典籍就没那么了解了,她疑惑的看着苏泽。

  也亏得安娘子是个美人,苏泽也起了卖弄的心思。

  他解释道:“孔子在的时候,当年鲁国有一个规定,只要赎回在别国为奴隶的鲁国人,国君就会给奖励。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外赎回了鲁国人,却拒绝了国君的奖励。”

  安娘子说道:“孔子的弟子果然都是圣贤啊。”

  苏泽说道:“但是孔子却批评了子贡,因为他赎人不接受奖励,那以后别人再遇到鲁国奴隶,就没人愿意再赎人了。”

  “为什么?”

  “赎人是需要花钱的,没人愿意倒贴钱赎人。但是子贡拒绝奖励,别人再领取奖励就显得品德低下,是为了奖励才行善行,这样商人就不愿意再赎回鲁国奴隶了。”

  苏泽立刻对侍从说道:“去,将苏长史请到明堂。”

  不一会儿,一身儒衫的苏绰来到了明堂,他对苏泽行礼后,苏泽将自己的计划告诉苏绰,询问他的想法。

  苏绰思考片刻说道:“将军要鼓励商人赎回西域汉人,我们只需要颁布政令,商队带回汉人,就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减免商税。”

  苏泽说道:“可只是减免税赋还略显不足。”

  苏绰再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官山海如何?”

  “令绰是要专营盐铁?”

  苏绰说道:“其实也不是专营,而是发放盐铁经营份额给商人,只有拥有份额的商人才能出售盐铁,而这些份额可以通过带回西域汉人而获得。”

  这不就是盐引吗?

  苏泽看向苏绰,更是觉得这个师弟是大才,自己这么把这个办法忘记了!

  苏泽站起来说道:“令绰真是管仲之才!这个方法好!”

  “不过铁器不容易控制,我们还是颁发盐引和茶引,凭引贩卖盐茶。商人想要贩卖这两种商品,要么出钱购买,要么从西域带回汉人,才能获得一定的盐引。”

  苏绰想了想还是说道:“可商人逐利,有可能为了盐引茶引而贩卖人口?”

  苏泽也叹息说道:“这世间哪里有万全之法,只能让官吏尽量甄别,惩办不法商人。”

  苏绰点头说道:“那属下这就去草拟法令。”

  安娘子看着两人三言两语就定下了如此精妙的法令,看待苏泽的目光已经充满了崇敬。

  安娘子这下相信,苏泽真的有打通敦煌商路的办法,她忍不住好奇问道:

  “苏将军,您有什么办法疏通敦煌的商路?”

第179章 敦煌危局

  苏泽微笑的说道:“将断绝商路的贼人打服了不就行了!”

  听到苏泽这话,安娘子只觉得他口气太大,如果是别的北魏官员这么说,她大概会认为对方无知无畏,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苏泽这么说反而让安娘子觉得有些可信。

  安娘子还是说道:“敦煌被高车人围困,背后还有吐谷浑人和嚈哒人的支持,凉州前往敦煌的道路已经断绝了半年了,就连元刺史都没办法。”

  要说元彧这个凉州刺史,确实当得非常憋屈。

  敦煌原本也和六镇一样是军镇,不过在孝文皇帝改制河州的时候,将敦煌镇改为敦煌郡,从属于凉州治下。

  现任敦煌郡守元荣,同样是一名北魏宗室,他是明元帝拓跋嗣玄孙,城门校尉元腾之子。

  从元荣父亲的官职,就知道他的家族已经衰败,所以他才被派到帝国最西边的领土上担任郡守。

  和喜爱文学的凉州刺史元彧一样,北魏就喜欢委派废物宗室来边疆担任大吏,这位敦煌郡守元荣喜爱佛学,他对于朝堂将他发配到敦煌并不抵触,因为他抵达敦煌后第一件事,就是组织继续开凿莫高窟。

  让元荣来敦煌,就是老鼠放进米缸里,如鱼得水了。

  如果说和平年代,元荣在敦煌开凿莫高窟,那也算是个建造奇观,争取文化胜利了。

  反正莫高窟从十六国五凉政权开始,也已经陆陆续续开凿了几百年了,元荣也凿不了几个石窟。

  但是在如今这个时候,耗费敦煌本就不多的民力,再次兴建莫高窟,让早就觊觎河西的高车人看到机会,派兵切断了敦煌和张掖的道路,一万高车军队围困住了敦煌。

  而这位笃信佛法的敦煌郡守,面对大军围困的唯一办法,就是躲在郡守府内抄佛经,希望佛祖能降下神罚消灭城外的高车人。

  如果不是敦煌城内汉人豪族令狐家、邓家坚持守城,敦煌城内百姓也万众一心,而高车人也缺乏攻城器械,敦煌城早就失陷了。

  安娘子又说道:“这次高车人来势汹汹,他们占领了河仓城,控制玉门,所以元刺史想要派兵也没办法。”

  河仓城,就是河西走廊第一雄关玉门关边上的城市,听到了高车人控制了玉门关,苏泽明白了为什么元彧束手无策了。

  玉门关是河西走廊中最重要的关隘,这座险关临河靠山,控制了河西走廊前往西域的要道,如果不能走玉门,那军队就要绕行几百里的沙漠,那大军走到敦煌城前就会崩溃了。

  也因为这一次夺下了玉门关,所以高车一改以往抢劫了就跑的作风,在敦煌附近扎营耗上了。

  如果不是对凉州的局势失望,安娘子也不会翻越大斗拔谷走丝路南线。

  苏泽手下的士兵确实精锐,但是敌人不和你打又怎么办?

  敌人躲在玉门关内,你绕道他就袭击你的后勤,高车人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苏泽自然不会向安娘子解释他的想法,他只是让人将安娘子带下去,然后按照约定高价购买了她手里的棉花种子,接着查看河州的兵力。

  冬去春来,利用这次农闲的时候,苏泽完成了对河西兵力的整编。

  如今他手上有正兵两千人,辅兵三千,所控制的临羌、西平、抱罕三城还各有郡兵一千人。

  正兵之中,具甲骑兵扩编到百人,每一个具甲骑兵配备上等战马一匹、普通战马三匹,辅兵两名。

  西凉铁骑八百人,每人也是配备战马两到三匹,辅兵一人。

  此外苏泽还幸运的抽到了【大汉强弩手】这个系列兵种,这种需要两人搭档才能拉开强弩的远程兵种,配合战场能够发挥意外的杀敌效果。

  只可惜制作这种强弩需要的木材和弓弦都太难凑了,目前苏泽麾下的召唤随从加训练的弩手,总共也才百人。

  剩下的一千正兵就是轻甲弓骑了,实际上如果苏泽不计一切的爆兵,轻骑的数量还可以爆出更多。

  因为在河州这种半农耕半畜牧的地区,那些羌人部落就是天生轻骑兵,他们只需要稍加整编训练就可以出战。

  三国时期的西凉动不动就能拉出万人的骑兵规模,其实精兵骨干的数量也不多,大部分都是这种收编的羌人骑兵。

  不过苏泽并不准备动员这些羌人骑兵,相反他更愿意从定居的部落和三长村中自己征兵练兵,这样的好处是虽然兵练的慢,但是练出来的兵更有纪律性,对苏泽也更加忠诚。

  郡兵基本上就是弓箭手之类的守城兵种了,这些大部分都是三城附近的农夫,在农闲的时候训练一下子,只要能够执行守城的任务就可以了。

  此外还有【却月阵主】训练的大车手,侦查用的斥候,苏泽还在湟水上训练了一支百人不到的迷伱水师,主要用于湟水三城之间送信和运送物资。

  ——

  敦煌城外。

  高车左贤王伊匐正在和手下将领畅饮。

  伊匐是高车王弥俄突的弟弟,草原政权的松散性,让草原的王者远不如中原王者那样的掌控力。

  当年高车就是从柔然内部坐大后分裂出去的,以后的铁勒、突厥、回鹘也都是如此,下一个草原帝国总是从前一个草原帝国体内孕育出。

  为了阻止这种事情发生,高车王要将自己的兄弟儿子分出去镇压有异心的大部落,左贤王伊匐负责的就是高车西部的这些部落。

  但是这样的做的坏处,就是一旦高车王的威望降低,这些拥有王族血脉又有兵的地方实力派,很容易带兵去王庭造反,而年幼的可汗继位,也都会经历王室内部的血腥残杀。

  这也是为什么苏泽提出的草原大会制度,能够被高车王接受的原因,因为他也面临同样的困扰,万一自己死后,高车王也需要一个制度将王位传到自己的儿子手里,而不是自己的子孙被弟弟们屠戮,妻子被弟弟们霸占。

  这位左贤王伊匐自然不满兄长的软弱,他围攻敦煌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向高车人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王者。

  如果伊匐能够攻陷敦煌,不仅仅可以抢夺敦煌城内无数的财宝,也可以建立更大的威望,逼迫自己那个无能的哥哥让位。

  “大王,敦煌城内已经开始缺粮了,只要我们围到夏天,敦煌就会投降了!”

  高车人缺乏攻城器械,但是伊匐敢于包围敦煌,就是看准了敦煌没有足够的粮食。

  草原人的战争逻辑和中原完全不同,这种不同最大的变量就在后勤。

首节 上一节 146/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梁赘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