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爷爷朱元璋

我的爷爷朱元璋 第175节

  这两个人的长辈,对朱元璋都有大恩。

  刘英本名刘大,是刘继祖的儿子,刘继祖何许人也?朱元璋所在村落的村中富户,当年朱元璋的父母和兄长在一个月内相继去世,正是刘继祖慷慨地拿出一片土地,让朱元璋安葬了亲人。

  而汪文则本名曹秀,是汪大娘的儿子,为了纪念汪大娘才改姓汪,之所以要纪念,是因为汪大娘改变了朱元璋的人生轨迹,当年凤阳遭荒,失去家人的朱元璋眼看要活不下去了,是汪大娘帮助朱元璋置办了一副礼品,送他去皇觉寺当了和尚,让朱元璋活了下来,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而等到朱元璋建立基业衣锦还乡之时,这两个恩人都已经不在人世。朱元璋把这份恩情,报答到了他们的祖孙后代身上,甚至刘继祖和汪大娘的牌位,也被朱元璋安置在皇陵,世代享受皇室的香火。

  朱雄英一行在晨曦中前往皇陵,沿途的庄严肃穆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皇陵四周,松柏苍翠。

  刘英与汪文早已得到消息,亲自在皇陵入口等候,两人见到朱雄英一行人,连忙上前行礼。

  “微臣刘英(汪文),参见吴王殿下。”两人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

  朱雄英下马,亲自扶起二人,温声道:“二位不必多礼。”

  二人恭敬地引领朱雄英一行人步入皇陵。

  皇陵之内,气氛更加庄重,朱雄英缓步走在青石铺就的小径上,在刘英与汪文的指引下,朱雄英来到祖先的陵墓前,随后举行了祭拜仪式。

  祭拜完毕后,朱雄英又在刘英与汪文的陪同下,参观了皇陵内的其他设施,他详细询问了守陵人的日常生活、皇陵的维护情况以及关于防止山火之类的安全防范措施。

  而完成了理论上的主要任务以后,朱雄英就有充足的时间好好整顿一下中京凤阳了。

  奉天殿内,朱元璋也收到了来自朱雄英的消息,看到了朱雄英在凤阳的所见所闻。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随着一页页纸张翻过,他的心情愈发沉重,凤阳的荒凉与百姓的困苦,如同一记记重锤,敲打着他的心。

  “咱的老家,竟已衰败至此。”朱元璋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几分不可置信与痛心。

  这才多少年?这才二十多年啊!

  难道凤阳的老百姓,就得一辈又一辈的受穷吗?

  朱元璋早晨没胃口,这时候正好马皇后来给他亲自送些粥喝,一旁的马皇后见状,轻轻叹了口气,柔声劝慰道:“陛下,凤阳之事,非一日之寒。但好在英儿已去巡视,相信定能有所作为,为凤阳的百姓带来希望。”

  朱元璋闻言,微微点头。

  “皇后所言极是,英儿乃是我朱家栋梁,定能不负咱的期望,解决凤阳之困。”

  随即,朱元璋唤来侍立一旁的太监,沉声道:“传旨,命凤阳府知府徐安全力配合吴王朱雄英的巡抚,务必确保吴王所提之措施得以顺利实施。同时,责令刑部、都察院派遣得力官员前往凤阳,彻查贪腐案件,严惩不贷!”

  太监领命而去,朱元璋的目光再次落在奏章上,心中暗自思量。

  朱元璋很清楚,要彻底改变凤阳乃至整个大明的现状,仅凭朱雄英一己之力远远不够,还需从制度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想到这里,朱元璋提笔挥毫,开始设想他关于整顿吏治、减轻百姓负担的改革思路。

  在凤阳府城,得到了圣旨的朱雄英也在紧锣密鼓地部署着。

  他首先召集了凤阳府的各级官员,宣布了即将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严惩贪腐、减免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农耕等。

  官员们闻言,有的面露喜色,有的则忧心忡忡。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知道,这位年轻的吴王决心已定,他们只能遵从执行。

  毕竟,这是嫡皇长孙,这是手里捏着尚方宝剑的“天使”!

  很快,大规模的搜查和扣押开始了。

  凤阳府城内,随着朱雄英一声令下,一队队身着飞鱼服的随行锦衣卫穿梭于街头巷尾,目标直指那些涉嫌贪腐的官员府邸以及地主豪强的庄园。

  徐安亲自督战,他深知此次行动的重要性,不仅关乎自己的前程,更关乎凤阳百姓的福祉。

  很快,就有几处府邸被查出大量不明来源的金银财宝,以及账册上触目惊心的贪污记录,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欺压百姓的官员和地主,此刻如丧家之犬,被一一押解至府衙候审。

  朱雄英站在府衙的高台上,目光冷峻地注视着这一切,他心中没有丝毫的怜悯只有彻底清除这些蛀虫,凤阳才能有短暂的光明。

  随着搜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聚集在府衙外,这些平日里饱受欺压的人们,终于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可能,他们纷纷开始检举贪官污吏。

  朱雄英走下高台,亲自扶起几位年迈的老者,温声道:“乡亲们请起,本王此行便是为了替你们讨回公道。从今往后,任何胆敢欺压百姓、中饱私囊之徒,都将受到大明律的严惩!”

  百姓们闻言,无不欢呼雀跃,整个凤阳府城仿佛重新焕发了生机。

  一时间,凤阳府城内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正义之风。

  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协助锦衣卫搜集证据,揭发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贪腐之徒,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让整个凤阳府城都为之震动。

  朱雄英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根除凤阳的贪腐之瘤,让这里的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隐藏极深的贪腐官员也逐渐浮出水面,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与地主豪强勾结,巧立名目,盘剥百姓,中饱私囊。

  朱雄英对这些人毫不手软,一律严惩不贷。

  同时,他还下令将查抄的财物用于赈济灾民,修建水利设施,鼓励农耕生产,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凤阳府的民生状况。

  凤阳,不是没有水。

  钟离之战伏尸百万,为之断流的就是淮河,凤阳境内就有淮河。

  问题在于,淮河的水现在因为黄河的流入,不少地区都出现了改道和漫灌,主河道也离凤阳越来越远,所以必须开凿大量的沟渠,才能实现对农田的灌溉,而这里面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肯定不是地主愿意去承担的。

  在朱雄英的推动下,一条条灌溉渠道被开辟出来,一片片荒芜的土地得到了水的灌溉,成为良田。

  百姓们纷纷响应号召,积极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每个人都很清楚地知道,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凤阳府逐渐展现出了新的面貌,百姓们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朱雄英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凤阳只是大明的一个缩影,要想改变整个国家的现状,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朱雄英离开了凤阳,继续从江淮地区北上中原,下一站的目的地是开封,他要走完自己巡抚五京的旅程,将改革的火种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地上。

第274章 日暮途远

  从淮河到黄河开封段,朱雄英的行进路线,基本上与当年南北朝时期陈庆之“白袍入洛”的路线是一致的。

  随着队伍离开凤阳,沿淮河北上,朱雄英一行人穿越了广袤的江淮平原,沿途所见,皆是忙碌的农人与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稻田,偶尔可见几处渔舟唱晚,增添了几分祥和之气。

  一开始对于曾经途径过一次的开封,朱雄英还是很期盼这座古城有什么变化的。

  实际上,在五京之中,如果论历史底蕴,开封的底蕴,可是相当雄厚的。

  五京里面,中京凤阳是最没底蕴的大农村,而北京北平,则是从宋辽金时代才渐渐繁盛起来,元朝成为了大都,也是元朝诸京里面实际上最重要的京城。

  但饶是如此,北平的底蕴,在如今明初洪武朝这个时间节点,没有后面五百年的积累,还是差得很。

  因此,中京凤阳倒数第一,北京北平倒数第二。

  第一的,肯定是西京西安,这个没的说,咸阳-长安在华夏的历史上,是绕不过去的。

  而六朝古都金陵城,貌似却不如开封底蕴雄厚。

  因为开封,是八朝古都,嗯,其实也有点硬凑的意思,但是不论如何,就这么个地方,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宋朝,金朝在此定都。

  总之,金陵还不叫石头城的时候,庄子与惠子就在大梁留下“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的名梗了。

  所以,第一西安,第二开封,第三应天,第四北平,第五凤阳,大略是如此的。

  当然了如果不从文化角度出发,而是从经济水平出发,那么应天要到第一位,其他的依次往后稍稍。

  而朱雄英之所以认定开封的经济情况不如西安,则是因为眼见为实。

  不是西安进步了,刚过去一年多,西安肯定没什么大的变化,而是开封退步了。

  黄河在开封段,已经连续两年决堤了。

  随着淮河的波光渐渐隐没于身后,朱雄英骑马行进在队伍前列,目光不时掠过那些因洪水侵袭而留下的痕迹——残破的房屋、荒芜的田地、以及根本看不到人的黄泛区。

  朱雄英的心,随着这些景象的展开而渐渐沉重。

  或许这些情景,在地方官员的奏章上,只是一句话而已,但当真的看到这一幕,朱雄英还是有些心情沉重。

  大明太大了。

  大到有的地方安居乐业,百姓生活宛如天堂,而有的地方百姓则流离失所,吃口饱饭都困难。

  虽然土豆、玉米、红薯、木薯、黑麦等作物的推广种植,经过这么多年,确实改变了不少百姓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存几率,但是对于个体来讲,尤其是自然条件不稳定地区的個体来讲,生活依旧相当艰难。

  规模浩大的舰队在南洋与另一个帝国争雄,而内陆中原腹地的百姓,却在争先恐后地逃离黄泛区。

  宏大叙事下的时代就是如此怪诞,波澜壮阔与支离破碎并存,史实与悲剧共同被书写。

  如果从历史浪潮之外的角度来看,大明的对外进取,当然是最重要的,只有不错过大航海时代,才能让华夏在下一个五百年内,屹立于世界之巅。

  但如果身处浪潮之中,茫茫多的普通人,就这么被裹挟着,茫然地向前走着,他们哪知道万里之外的南洋有什么重要的呢?他们只知道,自己今年又吃不饱饭,可官府的赈灾粮,却迟迟没有到。

  或许皇帝老儿是好心的吧?或许都是那些贪官污吏干的坏事。

  但朱雄英很清楚,为了支持第二次下南洋,国库的余额已经又一次到了红线边缘了。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大明不会有大的对外战争了,但同时,对内包括赈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也不会有太大的力度,至少要等缓过这口气来再说。

  看着黄泛区的景象,一路来到了开封,众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城墙还算高大古朴,城门巍峨。

  然而,当朱雄英一行人穿过城门,步入城内,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不禁眉头紧锁。

  开封城内,街道虽宽敞,但两旁的建筑却显得破败不堪,许多店铺门可罗雀,行人稀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沉闷与压抑。

  朱雄英注意到,不少百姓衣衫褴褛,面带菜色,显然生活困苦。

  “开封啊开封,承载了太多历史的辉煌,如今却为何如此多舛?”一旁的解缙,摇头晃脑,在心中暗自叹息。

  他想起自己曾在史书中读到的那些关于开封的辉煌篇章,夏商周的古韵、魏国的雄风、清明上河图的繁华,一幕幕如同画卷般在脑海中展开,与现实中的残破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原腹心,竟是如此景象?”夏原吉在一旁低声感叹道,语气中满是不可置信。

  朱雄英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走在前方,心中暗自思量着对策开封的问题远比凤阳复杂得多,这里不仅是中原的经济中心,更是整个中原的交通枢纽,要想改变这里的现状,绝非易事。

  在开封府衙,朱雄英见到了知府任毅。

  任毅,山西长子人,贡生出身,历任苏州府知府、重庆府知府,如果历史线没有变动,这位将在开封府任期满后,调入中枢担任工部左侍郎。

  这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员,地方志记载其人“风姿俊伟,学问瞻博,三守大郡,一为卿贰,俱著伟绩”,总体来讲水平还是可以的。

  正因如此,虽然一路走来开封府受到黄河连续两年决堤的影响很大,但百姓确实没有说活不下去的,最多就是面有菜色,商业跟着衰退了不少。

  而沿途百姓,也没有反应说官府有多不好,反而说的都是任知府尽力了。

首节 上一节 175/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