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爷爷朱元璋

我的爷爷朱元璋 第50节

  这样就既能发挥朱棣的军事能力,又不至于让其不可控,搞出来个“靖难之役”来。

  当然了,太子朱标英年早逝,选择朱允炆继承大位,屠戮淮西功臣集团,削藩导致朱棣起兵靖难,这四件事情其实是连锁反应。

  所以,朱元璋面临的第二個抉择,就是要怎么对待淮西功臣集团?

  在残页所预测的“未来”中,朱元璋因为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被迫挥起屠刀屠戮淮西功臣集团,为皇太孙继承大位清扫障碍。

  但现在自己已经知道了结果,就完全可以让事情走向另一个方向,也就是注意朱标的身体,不派他离京,这样的话,只要朱标活着,就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和动机去清除淮西功臣集团。

  毕竟,国公和准国公中,不算傅友德这个非淮西人的话,淮西功臣集团里,汤和、徐达、李善长这都是不可能造反的,李文忠是朱标的表兄弟,常茂是朱标的妻弟,蓝玉是朱标的舅父,冯胜是朱标的大舅子,可以说淮西功臣集团全都跟朱标沾着亲呢,而且,朱标能够压服这些人。

  这些名臣大将,都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班底,足够辅佐朱标建立属于他自己的文治武功了。

  还好有大孙的提醒,不然的话,淮西功臣集团,作为大明立国的根基之一,就算能拔掉那对于大明来说也是伤筋动骨,毕竟,这些骁勇善战的功臣,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持剑者能够运用得当,那就能像朱元璋一样,用他们扫清天下,建立不世之功业。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中,也升起了一丝庆幸。

  实际上,若是靖难之役有淮西功臣集团的名将们压着场子,徐达、李文忠、冯胜、蓝玉.这些进攻大师随便派一个去领兵,在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老四都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性。

  朱元璋捋清楚了这里面的逻辑以后,就知道,其实怎么处置老四不是关键,淮西功臣集团的去留也不是关键,甚至太子朱标也不是最关键的,这环环相扣的四个环节里,最掉链子的是大明现在缺乏一个优秀的第三代继承人。

  不然的话,朱标就算没有发生什么三长两短,未来还是要面临这些问题。

  毕竟,朱元璋会死,朱标也会死,当他们都不在了,藩王与功臣这两大皇权的附属群体,还是会对继承者的皇权造成威胁。

  到时候,难免这张残页里预测的悲剧会真的出现。

  未雨绸缪,朱元璋还是要把第三代继承人的问题,在他有生之年处理好。

  而且,皇位继承人,绝对不是随便拎一个人上去就行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心术.哪方面不需要长期的培养?没个最短五六年的帝王教育和皇帝手把手地教,根本不可能玩得转这么庞大的帝国。

  思来想去后,朱元璋开口对着阴阳炁海说道:“大孙,你早点过来吧,爷爷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

  听到这句话,坟前的朱雄英心中也是一颤。

  现在现代世界和古代世界的时间流速,是1:12,对于朱雄英来说,可能时间没过多久,每次频繁地赶回来都很麻烦。

  但对于爷爷来说,可能每次对话,都像是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见到儿孙的空巢老人一般珍贵。

  或许,爷爷每次都是这么巴望着,等待着,等待某一时刻,虫洞忽然开启,跟李奶奶家里那个很久才会响起一次的红色座机一样。

  可是他又能为爷爷做些什么呢?

  朱雄英默默地叹了口气,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本泛黄的书籍,这是他上次从海岛初中淘汰下来的读书角旧书里翻出来的。

  《赤脚医生手册》。

  朱雄英觉得,爷爷老了,虫洞开启又有间隔,自己不见得能随时给他送药,所以,还是让他平时注意保养一下,而要是真有什么情况,来不及看医生或者医生不会治,就照着这个手册找找治疗方法吧。

  毕竟这本书图文并茂,而且非常符合华夏的情况,其中大部分治疗方法,都主打一个因地制宜,哪怕是在卫生条件落后的古代,也能从身边找到治疗所需的物品,并且从常见的咳嗽、呕吐到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对应的治疗或者缓解办法,还有一些日常中不算病的病,比如积食了怎样捏脊、出水痘了怎么处理、得了口疮用什么草药涂抹等等,全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办法。

  朱雄英看了看,把书里面对于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三防措施,还有计划生育的那几页都给撕了,毕竟这两部分内容明朝确实用不到.然后送进了虫洞里。

  “爷爷,你多注意身体,这本《赤脚医生手册》好好看看,平时要是有什么毛病,对着找方法治就行。”

  一个时辰后,虫洞那头的朱元璋,随手捡起了从阴阳炁海里掉在软垫上的小册子。

  对于这个什么手册,朱元璋并不甚在意,但是听到大孙关心他的话语,朱元璋反而非常感动。

  不过,既然是大孙送来的,身体很健康的朱元璋虽然没指望从这本小册子里找到什么治疗方法,但还是打算予以尊重,稍微翻一翻。

  翻着翻着,朱元璋的面色就变得有些凝重了。

  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小儿常见病、急病处理、怎样预防疾病、针灸与推拿、常用中草药、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疾病、妇女病和接生常识、外科疾病、眼病、耳鼻咽喉病及口腔病、皮肤病

  ——你管这玩意叫赤脚医生用的手册?!

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

  朱元璋走出一段距离,将这本小册子传给了等在一旁的军机大臣们。

  王景疑惑地接过,目光一扫,随即瞳孔骤缩,仿佛见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仔细翻阅片刻后,他又将册子递给了董伦,董伦翻阅几页后,眼中流露出同样的震惊之色。

  医书,不稀奇。

  但是能普及的医书,可太稀奇了。

  刘三吾最后接过册子,他一边看,一边喃喃自语:“这这难道是天书吗?”

  三人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他们身为朝廷重臣,自然见识过无数珍稀古籍,但像这样实用、详尽且通俗易懂的医学手册,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而这本小册子的意义,毋庸置疑,只要稍有见识的人,都能看出来。

  毕竟,哪怕是周王朱橚,现在正在组织学者进行编撰的方剂学巨著《普剂方》,从本质上来讲,也是用来培养传统中医的,《普济方》当然有很大价值,囊括了61739个药方,239张图,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引用其中的方剂就特别多。

  但这个手册,完全可以培养所谓的“赤脚医生”,只要培养的足够多,那么就能用极低的成本,降低整个大明的死亡率,并延长百姓的整体寿命,意义完全不是《普剂方》能比的。

  不要以为朱元璋在文臣眼中的印象是冷血无情,他就对百姓也这样。

  实际上,朱元璋是苦出身,所以非常非常重视百姓的各种社会济养与保障,而洪武朝也是整个明朝社会福利水平最高的时代。

  对于老人,每一位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能获得五斗米、三斤酒和五斤肉;而90岁以上的长者,除了这些物资外,还将额外得到一匹帛和十斤絮;对于残疾人,朱元璋明确规定了养济院的收养对象和救助标准,并将其写入《大明律》,还派官吏进行暗访,对未能有效执行的地方官进行责罚;对于死后无地下葬的贫民,朱元璋设漏泽园用以埋葬,天下府州县也各设义冢;对于无家可居者,朱元璋甚至尝试了建立保障房,在京城外的一片闲置土地上,亲自督导建造了260间瓦房提供给贫民,虽然后来因为成本问题的无法负担了,但时至今日,这些房子还在那片土地上伫立着。

  所以,这种能够以极低成本改善百姓健康、寿命的小册子,对于大明,甚至对于整個华夏文明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有了它,无数百姓将免受病痛之苦,无数生命将得到拯救。

  “圣孙殿下真是功德无量啊!”董伦由衷赞叹道。

  “这小册子,刊印推行下去,在乡镇中为惠民药局培养医生,可行吗?”

  所谓惠民药局,指的是在洪武三年的时候,朱元璋命天下府州县开设的免费医疗机构,由朝廷负担开销,凡没有钱看病的军民,都可去惠民药局免费看病和抓药。

  当然,这项制度跟朱元璋的很多政策都很类似,想法很好,但要么推行起来难度大,要么不可持续,所以经过了十几年的变迁,现在很多惠民药局要么每个月只能给少量病人治疗,要么就已经卖给私人当做药铺了。

  “可、可行。”刘三吾结结巴巴地回答,他仍然沉浸在手册中的内容里,无法自拔。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传咱的旨意,立即召集太医院所有御医,以及京城内外有名的郎中,共同研究此手册,咱要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手册中的内容吃透,并推广到全国各州县的惠民药局。”

  说完,朱元璋从刘三吾手里再次拿过小册子,轻轻抚摸着封面上的字迹。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大孙,已经为大明的未来,又添上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不过,眼下除了这本属于意外之喜的小册子,以及之前送过来预测未来的残页上透露的海量信息以外,朱元璋在这次阴阳炁海关闭以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郭桓案。

  郭桓案的性质之恶劣,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朱元璋没有一次砍下几万颗脑袋,还是看在朱雄英的面子上,怕一次性送进地府里的人太多。

  但是,郭桓一个上任不到一年的户部侍郎,就能贪七百万石,或者说,就敢贪这个数,直接深深地震撼了朱元璋。

  朱元璋开始一度怀疑起了自己的反贪政策。

  ——他们不知道贪墨是要被剥皮实草的吗?

  要知道,《大明律》中明确记载:受贿者,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以上则绞刑;窃取官银,一贯杖八十,四十贯以上判斩首。

  而对于性质极为恶劣者,诸如郭桓等人,更是直接剥皮做成了稻草人。

  实际上,正是朱元璋早年被元朝贪官污吏盘剥的经历,才成为了他大力反贪的动力来源。

  因此,朱元璋定下了笞、杖、徒、流、死等“新五刑”以及种种适用条款,这些举措旨在通过严惩,形成对贪墨的强烈威慑,让官吏们畏惧《大明律》,从而有效遏制贪墨行为。

  除了严刑峻法,朱元璋还很重视对官员们的精神教育,弄了《难难歌》以及《醒贪简要录》等歌谣、小册子,来提醒官员。

  可就是这么双管齐下,贪墨还是屡禁不止,甚至搞出了这种惊天大案。

  可以说,郭桓案,直接给朱元璋整不会了他不禁思考起了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控制官员们堪称“前赴后继”的贪墨行为呢?

  朱元璋没想明白,所以打算问问大孙,让他请教一下那头的那些高人们。

  当听到爷爷想知道郭桓案这种事情为什么会屡禁不止后,朱雄英这才想起来,那头好像都过了洪武十八年了,郭桓案已经发生了,不过看起来,爷爷倒是没有被波及。

  于是朱雄英答应了下来,承诺好好研究一番,下回告诉他。

  很快,阴阳炁海就消失无踪了。

  不过阴阳炁海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事情的结束,因为朱元璋当看到跟着马三保一起过来的人以后,面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咱让你来了?”

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

  朱元璋的目光在不远处那群人身上落定。

  马三保身后,不仅跟着朱允炆,竟然还跟着朱标夫妇。

  朱元璋的眉头微蹙,一种不悦之情在心底升腾,他明明只吩咐马三保去东宫带朱允炆过来,没想到这孩子的爹娘也跟着一起来了,这情形让他如何施展家法?

  而此时一阵惨叫声传来,朱标和吕氏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两个人被吊在树上,身上血肉模糊,伤痕累累。

  行刑的锦衣卫面无表情地挥舞着鞭子,每一鞭落在人的身上,都能溅起一片血花。

  这一幕让吕氏有些心惊胆战,她虽然不知道这两个人到底犯了什么错,但能被朱元璋如此重罚,必定不是小事吕氏紧紧牵着朱允炆的手,生怕他也会受到这样的惩罚。

  朱允炆此时也在心里嘀咕:“这两个人被打的跟狗一样,披头散发,也不知道因为什么。”

  然而,当左边树上的人抬起头,披散下垂的头发扬起来,露出了脸庞时,却把朱允炆给吓了一跳。

  “四叔?!”

  “好侄儿,给你皇爷爷求求情,放了四叔,四叔日后定有重谢。”

  朱棣明目张胆的话语,当然不是说给朱允炆听的,而是说给朱标听的。

  实际上,朱棣根本就不知道朱允炆也被叫过来这件事,他只听父皇说了“咱叫你来了?”,还自作多情的以为是大哥大嫂和侄儿全家,听说了他被毒打的事情,来给他求情来了。

  “皇爷爷,您放了四叔吧.四叔要被打死了.”朱允炆怯生生地说道。

  听到了这话,朱棣此刻,心中暖洋洋的。

  爹好娘好,都不如侄儿好啊!

  嗯,朱棣要是待会儿知道了,他到底为什么会挨这顿毒打,估计就不这么想了。

  而朱标夫妇此时离得近了,也看到了朱元璋脸上冷峻的表情,心中不由一紧。

首节 上一节 50/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