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爷爷朱元璋

我的爷爷朱元璋 第65节

  剩下的内容里,游泳和驾船没有专项练习的必要,作为海岛上长大的孩子,朱雄英的水性相当好,木质渔船的操作上,无论是用浆还是橹都没有问题。

  不过人有所长必有所短,朱雄英在山林求生和骑马上面还差得多,还需要继续专门练练,前者最近已经开始进行训练了,主要包括识别可食用的野果和草药,如何搭建简易的庇护所,以及如何在野外生火烹饪食物不引来大型野兽等等,后者则是只能完成了射击训练后,到私人马场去专门练习。

  而除了近距离的刀枪拳脚、远距离的弓和枪械这些武力技能,以及游泳驾船、求生骑马这些生存技能,一个人想要顺利地穿越到古代社会生活,还有需要一些社会技能,那就是适应当时的服饰、礼仪、制度、口音。

  前三者只需要了解平民应该了解的内容,就足够生存之用,因为明朝初期的平民很少有能离开自己村落的,在明朝的路引制度下,大部分的平民最远也就是去县城逛逛,一年还都不见得有几次,物品交换基本上都是在“镇”这个级别的大集上完成的,所以平民普遍没什么见识。

  当然,多了解社会其他阶层的这些知识也没坏处,因为朱雄英的目的也不是回到古代世界当平民,而是找寻他的身世。

  而最后的口音方面,朱雄英觉得问题也不大,普通话虽然不适用于明朝,但吴语区的口音却适用,而且经过查询,明朝早期吴语区的地方韵书《韵要粗释》显示,当时吴语的“-m-n-ng-p-t-k”六个中古汉语的辅音韵尾是没变化的,而吴语声母也一向保守,保留了中古汉语塞音声母的格局,这些基本的东西到现在都没太大变化。

  当然了,吴语在明清时期肯定也是有一定变迁的,现代吴语的各项特征比如韵尾模糊、元音数量多等等都开始出现了,但整体来讲,变化不算特别大,只需要好好啃啃韵书,请教一下古语专家,稍加纠正语言习惯就能跟明朝的江南人正常沟通,即便还有一些细节对不上,那也完全可以用乡音遮掩过去。

  朱雄英捋了一遍,穿越前对于他个人来说该达成的准备事项,基本上可以说是相当充足了,至于物资更不用担心,药品、武器、食物、水、金银都是会随身携带的,所以穿越过去在短期生存方面是没有困难的,而只要能融入正常古代社会,在明初那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下,用金银也足够搞定他可能会遇到的大部分困难。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是沐胜打来的。

  “沐叔叔。”

  “雄英,你有空的话过来找我一趟,别古崖的虫洞被检测到已经开启了。”

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

  春末的海风,带着些许咸湿和微凉,轻轻拂过面颊。

  朱雄英站在游艇的前甲板上,随着海浪的起伏,游艇向那座熟悉的海岛驶去,远处海岛上的小码头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游艇终于稳稳地停靠在了小码头旁,两人走下游艇,沐胜带着朱雄英向别墅走去。

  他们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荡,与海风和海浪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一时间竟有些兵荒马乱般的急促。

  进入别墅,里面的陈设还算简约,沐胜走到一面书架前,轻轻地按下一个按钮。随即,两侧的书架缓缓地向两边展开,露出了一个隐藏在书架后的密室入口。

  踏入密室后,头顶的感应灯自动亮起,又穿过两扇指纹加人脸识别的合金门,一个相当大的地下室出现了,地下室里有很多作用各不相同的房间,在地下室的一角,再次推开一扇门,走过一段狭窄且向下倾斜的通道后,一部电梯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冷色调的电梯里,沐胜的面色很严肃,朱雄英看着钢板也没说话,刚才他已经从沐胜口中大概得知了现在的情况.别古崖的虫洞时隔十年已经开启了第二轮,但现在出了点岔子,作为现代世界到古代世界的入口,不知道为什么传了两个古代猎户出来。

  数十米的下降过程并不算长,但却仿佛将朱雄英带到了一個与世隔绝的秘境。

  当电梯门再次打开时,朱雄英发现他站在一个钢架平台上,而周围则是自然形成的岩石。

  这里有一处地下溶洞洞顶钟乳石林立,洞壁上满是岁月的痕迹,溶洞中央,一条暗河缓缓流淌,河水在钢架平台架设的探照灯下闪烁着幽幽的光芒。

  穿上雨靴,他们沿着暗河岸边小心翼翼地走着,脚下的岩石湿滑,每一步都得谨慎,暗河的水声在溶洞中回荡,伴随着偶尔滴落的水珠声,让人心里有些瘆得慌。

  朱雄英顺着声音抬头望去,洞顶上的钟乳石在微弱的灯光映射下显得奇形怪状,有的像是尖锐的利剑,有的则像是婀娜多姿的仙女,这些钟乳石经过无数年的沉淀和积累,才形成了如今这般壮观的景象。

  继续前行,溶洞中的空气逐渐变得浑浊,又走了一段距离,才有一个面积较大的空间豁然出现,这里显然被人工改造过。

  有两个穿着兽皮猎装的人被绑用手铐铐在了钢质承重柱上,嘴巴被贴上了黑胶带,旁边还有几个人高马大的黑西装外国人守着,而这两个猎户随身携带的弓箭、匕首等物品则被放在了不远处的空地上。

  这些外国佬是沐胜在雇佣的私人武力,这倒不是说国内没有同等水平的,而是这些听不懂汉语且在这边没有牵挂的外国人,对于沐胜来说用起来更放心,毕竟他们在沐胜这里干活风险小薪资高,听命令就行什么都不用操心而如果离开沐胜,那现在的薪资,得在战场上作为承包商玩命打仗才有可能拿到,还不稳定。

  “Remove the tape from their mouths.”

  听了沐胜的话,一个黑西装把两名猎户嘴上的胶布给撕了下来,疼的两人呲起了牙。

  “介似啊达?”

  “这里是海岛的地下溶洞。”

  “恁莫开花搅”

  猎户的眼眸里泛起了惊惧,但他左顾右盼,却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穿过了那个黑窟窿,他们竟然出现在了一个陌生的海岛下面!

  天可怜见,他们这辈子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西安城都没去过,更别说见见遥远的海了这骤然发生的一切,如何不让他们脑袋发懵?

  不过好在,虽然有几个金发碧眼的蛮夷听不懂他们的话,但这两个奇装异服的汉人,显然是能听懂的,就是沟通起来有点费劲。

  “没人跟你开玩笑。”

  沐胜从一个黑西装的腰间摸出了一把尼泊尔军刀,对于这些古代猎户来说,枪他们根本没概念,所以还是刀比较有直观的威慑力,一把明晃晃的弯刀摆在眼前,总是能让人心平气和的交流的。

  沐胜用刀敲着地面:“我问什么,你答什么,分开回答,等你俩都答完了,我再看情况回答你们的问题,公平吗?”

  “么麻达。”

  这句话在陕西方言里类似于东北话的“老铁没毛病”,见猎户同意了,沐胜让几个黑西装合力挟持着把其中一个人拉到远处平台的位置,对眼前的这个人继续问道。

  “你们是哪里人?哪个府或州,属于哪个县,哪个村?”

  大明的官方行政区划里没有“乡”或“镇”,这种低于县高于村的地方,都是自然形成的小型经济中心,甚至“村”也不是官方规定的,而是自发形成的,在大明的官方那里,只有“里甲”,不过对于平民来说,他们一般都是默认自己是属于某个村子的而非属于某个里甲。

  “西安府,蓝田县,陈家沟。”

  作为猎户,他们可能没有商人那么精明,但因为平日里既要跟野兽打交道,又要跟商人打交道,所以他们的见识和察言观色的能力,比普通村民强一些。

  因此在形势比人强,而且对方看起来没有明显杀心的情况下,猎户们配合的很好,有问必答,即便有些问题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也会给个“大概”、“应该”之类的模糊答复。

  两人很快就被轮流单独讯问完毕,相同的问题得到的结果差别不大,在两人没有提前串供的前提下,得到的应该就是实际情况了。

  这两个来自蓝田县秦岭北麓山村的猎户,在打猎的时候误入了别古崖对应在大明世界的虫洞,所以被传送到了这里,而检测到有人出现,在别墅里值守的几个黑西装就把他们控制住了,紧接着通知了沐胜,沐胜又通知了朱雄英。

  这两个猎户因为所处的环境相对闭塞,所以对于整个大明世界也知之甚少,最大的新闻也就是听说县里新来了一个年轻的知县,其他更远地方的事情,就一概不知了。

  “你问吧。”沐胜该问的问题都问完了,示意朱雄英问。

  朱雄英点点头问道:“你们知道朱雄英这个名字吗?”

  两个猎户茫然地摇了摇头,实际上,皇室成员的名讳是平民百姓根本不可能知晓的,甚至皇室都有什么人,除了京城以外地区的平民,可能都不太清楚。

  而大明世界,只有在江南有因为得益于牛痘的接种而广泛建立的圣孙祠,其他地方则是官员们私立的,百姓的参与度不算特别高,饶是如此,祭拜圣孙祠的百姓,也只晓得这是陛下早夭的孙子,以“圣孙”称呼,并不晓得具体名讳。

  所以,问这两个不识字的关中猎户这个问题,朱雄英算是问错人了。

  朱雄英的其他问题,两个猎户也大都回答不上来,他们的见识太窄了,地方也偏远了些。

  随后,沐胜又选择性地回答了两个猎户的问题,两个猎户在得到了不会害他们性命,但是要先关押一阵子的保证后,倒也放下心来。

  “Lock them in a separate room in the basement.”

  两个猎户被关在了地下室的房间里,这里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种可能需要关人的情况,所以里面的布置跟精神病院差不多,全是特制海绵,想自杀或者逃跑是不可能的。

  “这两人怎么办?”

  “怎么办都行,但肯定不能现在放出来,现在放出来是会出乱子的这段时间你就多跟这俩猎户交流一下,学一学他们的口音和生活习惯,有这俩正经的古代人,总比自己闭门造车强。”

  “袁珙没有派人守在这个出口吗?”

  “那边都过去十年了,谁知道是什么情况?他是否还活着,人在哪里,都是不一定的事情。”

  沐胜用指节用力摁了摁眼眶:“别古崖这里的虫洞现在刚刚开启,还不够稳定甚至出现了这种逆向的情况,伱最好还是接着等待,等到虫洞足够稳定,试验几次都成功以后再考虑要不要过去。”

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

  洪武二十二年六月,盛夏的阳光如同熔金般撒向大地,炎炎烈日下,万物都显得有些慵懒.然而南京城外的校场却是例外,这里正上演着一场重要的军事操演,没人敢在这里偷懒。

  朱元璋此刻正举着千里镜站在检阅台高处俯瞰,透过镜片,年老的他眼神锐利如鹰,扫过每一门排列整齐的虎蹲炮,在认真地观察着这些新式武器的每一个细节。

  在他的身旁,诸位国公肃然而立,他们的神情同样专注他们都深知这次操演的重要性。

  靶场上,虎蹲炮像一尊尊蹲伏在草丛等待狩猎的猛虎,静静等待着猛然前扑的时刻,身后操纵火炮的明军炮手则是举着火把紧张地严阵以待。

  须臾,随着检阅台一声令下,传令官手中的小旗重重劈下,仿佛惊醒了这些沉睡的巨兽。

  紧接着,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声连续响起,虎蹲炮的发射声震撼人心,一发发炮弹如同曲射的流星般划过长空,然后摧毁了远方当做靶子的披甲木桩群。

  当烟尘散尽后,看着被摧毁的木桩群,朱元璋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诸位国公更是赞叹不已,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将领,自然能够看出虎蹲炮的非凡之处。

  魏国公徐达抚着胡须笑道:“这虎蹲炮虽然射程稍短,然其胜在轻便,实在是随军征战的一大利器。”

  郑国公常茂也点头附和他徐叔叔道:“是啊,光是这机动性,就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的将军炮许多,那些将军炮,四五头骡子都拉不动。”

  凉国公蓝玉这时候看着重新装填的炮手们,反而微微蹙眉。

  “这装填,未免有些慢。”

  “装散铅弹要反复压五层,石弹要快得多。”

  “但若是伴随步卒机动,还是散铅弹用的多。”蓝玉坚持己见“还是要让工匠想想办法,怎么让铅弹的装填速度也跟上。”

  在众人的讨论声中朱元璋却觉得这第一批虎蹲炮的表现整体而言是令他满意的这些新式火炮注定将成为大明征服四海的又一利器,而今天只不过是它们初露锋芒的开始罢了,以后军中有什么需求,都可以一批一批地慢慢改进。

  在参观了虎蹲炮的试射后,众人或乘坐马车或自己骑马,返回了皇宫参加宴饮。

  不过,今天朱元璋召集众位功臣赴宴,却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

  皇宫中的谨身殿。

  朱元璋高坐龙椅,脸上挂着难得的和煦笑容。

  诸位国公还有侯爵陆续到来,纵使这些武夫身上还残留着战场上的杀伐之气,但此刻都换上了华贵的朝服,也显得雍容了几分。

  七十五岁的韩国公李善长和六十三岁的汤和,这两位平日里已经不怎么来参加朔望大朝的老臣,也都难得露面出席了这场宴会,这让人感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大明的公侯们互相寒暄,谈论着过去一同出生入死的经历,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朱元璋轻轻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功臣。

  朱元璋的眼神深邃,仿佛藏着心事,诸位公侯也察觉到了皇帝神色的变化,纷纷安静下来,等待皇帝发话。

  “咱今年开春的时候,下诏让五军都督府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禁武臣预民事,另一件是令军丁习工艺,听说惹来了下面很多人的牢骚,说了好些怪话。”

  朱元璋口中的这两件事,前者是指对地方卫所权限限制的升级,在卫所制的规则制定之初,最开始只是令武臣可以干预军民词讼涉及到军户的部分,但经过了十几年的演变,现在地方的卫所武臣,往往会把手伸得很远,借着各种由头干预民政,从中捞取油水,最常见的就是搞工程。

  所以朱元璋加了“凡在外都司卫所,遇有造作,其合用物料并自官给,勿擅取于民,违者治罪”的命令,并且取消了武臣们对于军户涉及诉讼的干预权力,可以说在经济和司法两方面,都彻底斩断了地方卫所驻军干预民政的手,这自然惹来大量的地方上指挥、佥事、千户的不满。

  至于后者,则是朱元璋听了朱雄英说的,以后卫所制肯定会因为土地兼并而崩溃,所以琢磨着既然土地兼并不可阻挡只能延缓,那也得给卫所的军户铺条路出来,不至于让他们以后没有任何谋生技能,所以就下令每个卫所都置办一个技艺局,每百户内选军丁四人,以及军中的老弱,分别学习一些手艺,比如打铁、造筷子、鞣制皮革、制作染料等等,一方面是解决地方卫所里的相关需求,一方面是让这些没力气打仗的人学一些手艺。

  毫无疑问,初心很好,但是又断了相关“供应商”的发财路子,本来卫所的这些东西,都是由军官转包给了自家人供应的,这下没得赚了,所以牢骚声也很多。

  公侯们面面相觑,谁都不敢率先表态,而就在这时候,信国公汤和咳嗽了一声,开口道。

  “卫所是大明的卫所是陛下的卫所,该卫所里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何必劳民伤财?老臣以为陛下的变革极有道理,时移世易,该变的就得变。”

  汤和这句话说的意味深长,众公侯悚然一惊。

  显然,之前关于卫所制改革的两件事,不过是引子,皇帝今天真正想要说的,是借由信国公之口说出来的这句“该变的就得变”。

首节 上一节 65/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