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03节
“臣遵旨。”黄权声音洪亮,直起腰杆在殿中朗声说道:“臣以为,国事当以农桑为本。豫州东临扬州、西接荆州,乃是要地。”
“兴修水利以及劝课农桑,乃是豫州支援扬州、荆州的根本。”
曹睿轻轻点头,但没有说话。
农桑是根本之事。虽是治理一州最本分的政务,但也不必在朝堂上多说。
“其二乃是屯田。”黄权继续说道:“自建安元年大魏首创屯田之后,各州郡中都设置屯田官,让流民居于土地上屯田积谷。从而让王师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但旧的屯田制度,现在却需要根据新的时势,重新加以调整了。”
黄权话音刚落,殿中的大臣们便察觉到了一丝不对的风向。
屯田的政策已经有了三十多年了,哪个州、哪个郡没有军屯和民屯?
要改?怎么改?屯田能改么?
殿中的大臣们或是相互对视、或者小声说话,又或者是质疑黄权的说法。
可是曹睿从高处看去,却只觉朝堂之上充满了嗡嗡的噪音,听起来并不悦耳。
曹睿抬了抬手,太尉华歆见状走到最前,环视着殿中群臣,用沧桑但威严的声音高声说道:“肃静!”
有人组织秩序了,便再没人愿意出声来做出头鸟,黄权也终于得以继续陈述。
黄权继续说道:“屯田的流民历来负担极重,按照国朝法度,若屯田户自有耕牛,则一年所得按照官五民五来分。若屯田户使用官牛,则所得粮谷按照官六民四来分。”
“除了缴纳粮食以作税赋之外,屯田户还必须承担徭役。建安、黄初年间战争频仍,连年不断的徭役已经令民众极为疲惫了。”
“因此,臣建议,”黄权大声说道:“先择一州之地来为屯田减负,将屯田户所缴税赋下调一成,以彰大魏太和之德。”
“用私牛之屯田户,官五民五改成官四民六;用官牛之屯田户,官六民四改为官五民五。”
华歆刚刚喝止住了朝堂中的嘈杂声,此时这种讨论又继续蔓延开来了。华歆无奈之下,转身看了看皇帝,曹睿却微微摇头示意华歆稍待。
有一大臣出列奏道:“陛下,若将屯田赋税从五五改成四六,各州郡官府所得赋税所减少可不止一成,恐怕会令各地缺粮。”
紧接着还有一名老臣奏道:“陛下,这是武帝年间的制度,已成定制了,不能更改啊!”
曹睿说道:“黄卿,有大臣反对你的意见,你又怎么说?”
“臣自然有说法。”黄卿也是被逼到墙角了,转身说道:“官五民五之时,许多屯田民户一年所得之粮,也只堪堪作为第二年的口粮罢了。”
“如今陛下在淮南大胜,东吴叛贼数年之间不敢窥边。”“减少屯田赋税、适当与民休息,不仅可以增加民众所得、彰显太和德政,还能蓄养民力、以备日后战事。”
“在下请问诸公,就这么不愿让百姓多得这点粮食吗?”
曹睿在殿上笑着摇了摇头,黄权竟也被逼出急智来了,人的潜力当真值得挖掘。
方才黄权所说话语,将减少赋税与‘德政’、‘大胜’绑到一起了。如果按照黄权的逻辑,减少赋税的原因有两条。
其一,因为东吴被陛下打服了,不敢擅起边衅、不敢进犯大魏,所以不需要那般多的粮食。
若有人还是觉得需要五五分成的征粮比例,那么是在质疑陛下没有将东吴打服?那刚刚这场大胜怎么算?
其二,减少赋税乃是陛下改元‘太和’之后的第一项德政。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乃是符合儒家的价值观的。
若连陛下的‘德政’都要否的话,难不成是要造反吗?
太尉华歆对着黄权说道:“黄侍中无需言辞这般锋利,陈述事情即可。”
钟繇钟太傅已经无法上朝了。华歆作为三公之首,维护朝堂秩序乃是分内之事。
“在下知道了。”黄权冲着华歆拱手示意,接着说了下去。
“禀陛下,”黄权继续说道:“臣所言的第三点,乃是清查隐匿人口、并且将清查出的人口用以屯田。”
黄权此语一出,朝堂上一片寂静。先前的屯田之事还有人反驳几句,面对清查人口的提议,连个出声的人都没有。
能在大魏的朝堂上混下来的,几乎没有傻子,个顶个的都是人精。
如果说大臣能够做到不触犯皇帝的任何忌讳,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名大臣早就知道所有会触怒皇帝的点了。
自汉末以来,无数想有所作为的太守或者刺史,都在和隐匿人口一事斗争不休。
建安年间,不知多少州郡之中,为此事杀的人头滚滚。
什么叫世家大族?什么叫豪强?田地、庄客、佃户,这才是豪强的根本所在。
自武帝晋位魏王之后,大魏已经许多年没有清查过人口了。
原因或许有很多。外敌当前、不欲让国家动荡也好,收拢人心、安抚各地士族也罢,总之清查人口一事,已经在大魏停滞好多年了。
黄初年间的先帝曹丕,对这种事情更是提都没提过。
如今黄权又将此事提出来了,莫非是皇帝示意……?
当然是皇帝示意的了。
曹睿的声音从殿上传来:“黄卿说的好啊!”
“减少赋税、与民休息,这才是积蓄国力的正道。”曹睿说道:“朕在南巡之时,与出身豫州、扬州的兵士、与各地服徭役的民夫,也都亲自去一一问过。”
“用官牛的屯田户,官六民四的赋税,到了岁末几乎都没有余粮了。”
“官五民五还能好些,但所得的粮食连换取全家所穿的衣物都不太够。”
“朕要问问诸卿,诸卿家中可有五铢钱吗?”曹睿缓缓说道:“朕在民间了解到的是,州郡百姓以及屯田民户之中,五铢钱几乎已经不流通了!”
“为什么民间没有钱币流通?还不是过于贫困了!赋税过多、所得太少,还需要什么钱币呢?以物换物就足够了。”
曹睿摇了摇头:“不是有大臣说朕略像汉文帝吗?汉文帝之时积谷满仓、穿铜钱的绳子都腐烂了,民间也如大魏百姓一般贫苦吗?”
“前任的豫州刺史贾逵,被朕派到皖口带兵去了。豫州刺史一职,现也已经空缺了下来。”
“黄卿。”曹睿看向站在殿中的黄权。
皇帝说话之时,众臣尽皆沉默。黄权孤零零的站在殿中,仿佛一株在风雨中矗立的树木一般。虽然挺立,但也难掩忐忑之心。
如今得了皇帝召唤,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安稳片刻了。
“臣在。”黄权躬身行礼。
曹睿点头:“朕命你为豫州刺史。即日起,朕要以豫州一州之地作为试点,减少屯田赋税。”
“朕给你三年之期吧。百姓收成更多、国力才能增加,国家与百姓之间,从来不是什么竭泽而渔的道理。若是做的好了,再向其余各州推广开来。”
“黄卿能做好吗?”曹睿并没有像问蒋济一般去问黄权,而是直接下了命令。
黄权语气坚定的说道:“陛下若托付给臣一州之任,三年之内,臣定然会为大魏、为陛下做好此事。”
“请陛下观臣之效,若未能做好、臣甘愿领罪。”
曹睿满意的点了点头:“豫州乃国家重地,政策推行起来若遇到问题,自然可用来找朕求助。”
黄权拜谢:“臣领旨。”
第161章 求仁得仁
州刺史乃是毫无疑问的国家重臣。
虽然只有六百石,但刺史作为‘以卑临尊’的代表,其监察一州、管理行政的职能,却远远大于那些两千石的太守。
豫州刺史点了蜀汉来的降将黄权,扬州刺史点了精通扬州庶务的蒋济。
选用这两人的逻辑还是有不同的。
黄权是侍中、是天子心腹。让黄权做些改革的事情,可以保障政策得到执行。内臣去外朝为官,谁不知他是皇帝的人?
蒋济是扬州本地人,年轻时便以才能在江淮之名。先是在本郡之中任计吏、后来又任丹阳太守、扬州别驾。
而蒋济最展现才能的几个场景,则都是在军队之中。在曹仁征濡须败绩之后,是蒋济将军队带回寿春;在曹丕率水军北返受阻、几乎要毁坏数千条船只时,是蒋济修筑水利将船带回。
让蒋济赴任扬州,才是能真正发挥他才能的地方。这种国家大才,就不要提什么‘三互法’了。用本地人为本地事,这样效率才高。
朝会也渐渐到了尾声,宣布散朝之后,却有两人被皇帝遣人留下。
北宫,书房中。
曹睿倚在了自己的躺椅之中。
数月未归,书房仍然如南巡离开洛阳前的那日一般,连躺椅的角度有半点未变。
一场大朝会下来,坐的腰都累了。
曹真和司马懿,这两名辅臣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看着躺椅上思考事情的皇帝。
半晌之后,曹睿长呼一口气,看向了两位辅臣。
“大将军,司空。”曹睿说道:“朕有一事要问你们。”
曹真和司马懿同时拱手说道:“陛下请讲。”
曹睿问道:“朕认为此番南征的数月期间,之所以能高效的分析军情、处理政务,乃是朕与大将军、与司空、与几位侍中整日待在一起的缘故。”
“回到洛阳之后,朕要处理之事,并不比南巡路上要少许多。”曹睿继续说道:“反过来看,国家的大事小情如果从细处着手,朕要做的其实更多了。”
“朕虽然二十多岁、正是精力充沛的年纪,但一个人也无法顾及如此多的事情。”
“几位侍中这些时日多次向朕建言建策,朕最近一直在想,是否可以给侍中们多些权柄、让他们协助朕处理政事?”
“陛下不可!”曹真和司马懿近乎同一时间脱口而出。
曹睿叹了口气,似乎料到了这两人的反应一般:“大将军先说吧。”
曹真回答道:“陛下,侍中在汉朝之时本就是侍从一般的官员,只不过渐渐才变得清重起来。”
“先帝为了方便向诸臣咨询事情,这才将才智之士引为侍中。若陛下又加重侍中之权,内官如此权重,恐非社稷之福啊。”
曹睿沉默着点了点头,目光移向司马懿的身上。
司马懿也接着说道:“陛下,臣也是同大将军一般的想法。”
“陛下引侍中在身侧,有疑难之事询问一二自然无妨。若让侍中处理政务,这恐怕就背离了先帝选用才智之臣作为侍中的本意了。”
曹睿轻轻摇了摇头:“那朕不找侍中,还能找谁?”
曹真拱手说道:“陛下在南征之前,不是在书房之前为臣和司空留下两个房间么?”
“若臣或司空日常伴于陛下左右,想必可以替陛下分担一二。”
曹真说完之后,转头看向司马懿。
司马懿会意,也紧接着说道:“臣也如大将军一般想法。此前陛下既然已经立下成例,就按此例来做也无妨。”
若从曹真和司马懿的角度来讲,日常进入宫中办公,乃是一种彰显自己权威重大、受皇帝信任的行为。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