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22节

  “校尉说的是,俺这就去!”和塘行了一礼,随即转身向后小跑去了。

  不一会儿的工夫,捆在马上的麴英,连人带马就一同被牵了过来。

  麴英面色黄蜡、脸上和嘴唇上都起了白皮,一副营养不良又未怎么吃饭的样子。

  既然麴英已经带到,陆逊翻身上马、对周铎吩咐一声:“金宁,且在城墙下安置营寨,今日就让这些羌骑都留在此地吧。”

  周铎行礼应允,接着就转身安排起士卒去做事了。

  陆逊与郝昭带着和塘、麴英,一并进入了城中的官府中。

  郝昭在路上说道:“看来鹿磐走之前所说,左将军提到蜀汉那边颇有异动,应该所言非虚啊。”

  陆逊点了点头,转身瞧了一眼半死不活的麴英后,随即说道:“汉中的魏太守……说的就是魏延魏文长了?”

  “正是魏延。”郝昭答道:“我记得十年前在武都之时,刘备就曾派人联络羌胡作战。十余年过去了,谁料蜀汉除了联系羌胡之外,竟然还联系到西平郡来了。”

  “手伸的真长啊!”

  陆逊并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所谓魏延,不过是一汉中督而已。昔日自己可是率军与刘备作战,如今竟沦落到与一魏延对垒了吗?

  江东现在又如何了呢?

  ……

  在给麴英喂了些食物和水之后,躺在地上的麴英这才恢复了些气力。

  陆逊坐于堂上没有说话,郝昭则站到了麴英身前。

  麴英努力抬起头来,从地上仰视却一时间看不清郝昭的面目。

  “不用看了,本将是郝伯道,你听说过我吗?”

  麴英敢于作乱,不过也是受到鼓动、加上心怀仇恨而已。若说本事与气度,此人却是没有多少的。

  麴英嘴唇打颤的说道:“郝将军,在下听过郝将军大名。”

  “听过我名还敢造反?”郝昭冷哼一声:“这里是临羌县的城内。谋逆之罪,你是难逃一死了,但若你能坦诚对朝廷交待,你的宗族说不定还能挽救一二。”

  麴英眼中流出泪来,用尽全身力气爬起跪地,重重的磕了个头。

  磕完头后,麴英竟在地上呜呜的哭了起来。

  “敢作敢当就是!哭甚?”郝昭皱眉,抬脚踹翻了麴英:“快些说来!本将军须没有那么多耐心。”

  “我说,我说。”麴英全身发抖的说道:“郝将军,去年十月之时,有几名来自汉中的客商找到了我。”

  “当时我还纳闷,汉中的客商为何要到西平郡来。据这些客商说,河西四郡被大魏所占,他们也是想借道从西平郡走,沿着西海向西行到敦煌去。”

  “这几人说有利润分润给我,也确实给我送了不少金珠宝贝,一时间我就信了。但这几人留了几日之后,一日酒醉后,问我要不要干一桩大买卖。”

  “客商说,南边的大汉要攻到凉州来了,若我能今年在西平郡起事的话,能攻下一县之地、就能做太守。能将西平四县都攻下,就能做凉州刺史!”

  郝昭听到什么‘大汉’两字时,已经皱起了眉头。麴英又提到什么凉州刺史的时候,郝昭更是忍耐不住,又是一脚踹了上去。

  “伯道,先留他一命。”陆逊伸手拦住了郝昭:“你说的这几名客商,是走哪条路来的西平郡?”

  麴英努力回忆片刻,随后说道:“大略是从汉中到临洮,再到河关,最后到西平郡来的。”

  陆逊将麴英所说的地名和脑海中记着的几个城池对应后,这才对郝昭说道:“伯道,我已大略知晓了。此人还有用,估计用囚车送入洛阳之后,在陛下那里也能多出一功。”

  郝昭点头:“那就暂且留他一命。是先送到夏侯方伯那里,还是直接送郿县的左将军处?”

  陆逊想了想说道:“既然麴英已经捕获,伯道你的两千士卒也应该返回金城了。军队开拔的同时,遣快马北上往武威去。”

  “想必在此人到了郿县左将军处之前,夏侯方伯的表奏也能追得上。”

  “如此最好。”郝昭点了点头:“那我率军走后,伯言兄在此地戍守,可还需要我帮忙?”

  “无妨,无妨。”陆逊笑着说道:“我这不是有了两百士卒了吗?和塘又带来了羌人义从,应对局势还是无妨的。”

  “更何况,有伯道你在金城坐镇,我在西平郡才能待的安稳。”

  “哈哈哈。”郝昭笑道:“理应如此。不过,伯言兄不准备回令居了?”

  陆逊摇了摇头:“先不回令居了。此前护羌校尉都在令居,是因为令居扼守要地、方便南下北上支援。如今西平刚刚安定,正是我应该抚慰周边羌人种落的时候。”

  “我就先留在临羌吧!这些事情,我自会与夏侯方伯和左将军去说的。”

  “那样极好。”郝昭应道。

  ……

  夜间,成都,丞相府中。

  若说深夜的成都城中哪处最亮,一定是丞相府了。

  各种军务、政务、人事……大事小情都汇聚在丞相府里,加之又要准备北上汉中之事,本就忙碌的丞相府更是在深夜还在处理事务。

  丞相府的大堂内,油灯仍然亮着。

  马谡脚步轻轻的走进堂中,不远处的诸葛丞相仍在伏案写着些什么。

  马谡轻声说道:“已经快三更了,丞相还是歇息吧。”

  诸葛亮没有抬头,早就从脚步声中听出是马谡来了,声音平淡的说道:“幼常且待,本相就快写完此表了。”

  马谡知趣的没有说话,束手肃立在一旁。

  没过多久,诸葛亮将毛笔抬起搁在了砚台边上,同时深呼了一口长气。

  马谡恰到好处的发问:“丞相这是准备明日朝会上的表文?”

  诸葛亮颔首:“正是如此。本相已经写好,幼常不妨也提前看一看。”

  马谡拱手:“属下遵命。”

  马谡双手捧起竹简,轻轻念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马谡刚刚读完第一句,便沉浸其中,再也没有念出一个字来。

  直到一口气看完整篇表文之后,马谡深吸几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方才双手恭敬的将表文放回到诸葛亮身前的桌案上,后退两步、恭敬的行了个大礼。

  “丞相之心,天日可鉴。”马谡声音颤抖的说道。

  “这是怎么了,幼常?快快起来。”诸葛亮从席上起身,向前欲要搀扶马谡。

  马谡见状连忙起来,随即说道:“丞相的忠心、才略和志向,当今世上无人可比。属下也只是一时感怀,从而流露出些许真情罢了。”

  听闻马谡之言,诸葛亮却丝毫没有觉得马谡夸大或者矫情,而是以一种被理解了的感觉点了点头。

  马谡也只能体会其中三分罢了。

  这数百字的表文,字字都是诸葛亮自己用至诚至真之心来写就。马谡认为感怀,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诸葛亮轻声说道:“相府上下之事也准备的差不多了,明日朝会之后,后日就向汉中搬迁吧。”

  马谡点了点头,思略了半晌之后还是说出了口:“丞相去汉中自然无妨,不过属下担心李严李正方在江中,恐怕不是一个好的安排。”

  诸葛亮看着马谡的眼睛:“李正方自己愿意去江州,那就要他去吧,东方之事也是有人要去做的。毕竟也是托孤之臣,本相一时间又能将李正方如何呢?”

  “如今国中、朝中之事,万事都以北伐为先。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才是当下最应做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往后放一放。”

  马谡拱手说道:“丞相气度,属下不能及也。”

  诸葛亮淡淡说道:“幼常无需担忧。三月自成都出发,四月可到汉中。相府到了汉中之后,储备军粮、打造军械、整训士卒,也要将近一年之久。”

  “明年,才是真正北伐之时。”

第182章 群臣两分

  三月底,洛阳。

  曹睿倚在书房的躺椅上,皱着眉头听着中书令孙资的汇报。

  “钟太傅和王司徒两人吵起来了?”

  “回陛下,正是。”孙资答道:“在得知钟太傅关于修律的提议之后,王司徒特意给钟太傅写了一封信,批驳钟太傅恢复肉刑的提议,将信当众公布了出来,还把信送到太学、在太学中议论去了。”

  “这两人因为修律之事还能吵起来?还送到太学里了?此前这么多军国重事,怎么没见他们争论?”曹睿一时有些不解。

  “朕还是第一次知道王司徒作风如此刚猛,真是开了眼界。”曹睿摇头。

  “陛下,其实钟太傅和王司徒,因为律令中的肉刑一事,十余年前就意见相左、并针锋相对了。”孙资解释道。

  “十余年前……既然是和律法相关,那么问问廷尉总没错的。”曹睿吩咐道:“这样吧,孙中书,把廷尉高柔给朕叫来,朕要亲自问一问此事的来龙去脉。再让卫师傅也一并来此。”

  “遵旨,臣告退。”孙资行礼后缓步走出了书房。

  陛下叫高柔前来,定是要以律法一事咨询高柔的。但叫卫臻也一并来,恐怕还是要让卫臻在旁边看着、以防高柔说的不对或有误导之处。

  当真谨慎。

  大略过了一个时辰,廷尉高柔急匆匆的从外走进了书房之中。

  高柔行礼道:“臣拜见陛下,因故来晚了,请陛下恕罪。”

  “廷尉府离宫中也不远,廷尉是何事耽搁了?如何来回要用一个时辰?”曹睿略带好奇的问道。

  “这……”高柔左右看了一眼,见卫臻辛毗二人坐在左右,停了几瞬方才说道。

  “陛下,荀闳死了,在狱中自尽而死。”

  “荀闳……就是那个雍丘王之前的故吏?”曹睿问道。

  “回陛下,正是此人。”高柔解释道:“自荀俣死在狱中之后,荀闳一直心中惴惴不安。臣并未在诏狱中用刑,是荀闳自己自尽的。”

  高柔说出此话的时候还是有些许不自在的,毕竟卫臻此时就坐在旁边。

  早在二月初,陛下还在外南巡没有回洛阳之时,卫臻就曾为了将荀氏之人入狱、而将高柔软禁了一天。

  但陛下回洛阳之后,连此事都没问过高柔,就仿佛没事发生一样。高柔心里这才明白,卫臻行事有可能是得了陛下默许、或者是陛下并没有半分要约束卫臻的意思。

  如今又提到荀氏之事……不知陛下会有什么说法呢?

  曹睿点了点头:“自尽了是吧?朕知晓了,稍后再与廷尉论及此事。”

  “廷尉先坐下吧,朕今日召你来,是要问问大魏此前关于肉刑的争论。”

  “肉刑?”高柔本就严肃的面孔,如今又皱起了眉头。高柔此人像貌有个特点,眉毛颇长,皱眉之时眉尾都在抖动。

  “回陛下,臣为廷尉、对此事确实知晓。不过,关于肉刑的争议已经很久了。”高柔小心说道:“臣不知道陛下想问哪些?”

  “已经很久了?那就大略都说一说吧。”曹睿道:“朕今日有空,听听律令之事也无妨。”

首节 上一节 122/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