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90节

  十一月二十七日晚,率三千外军驻扎冀县的鹿磐得知了蜀军来袭之事。

  二十八日上午,鹿磐便辞别了马遵马太守,领着三千外军、移驻到东面的上邽城去了。

  而且,鹿磐的理由还十分正当,让马遵没有找到半丝反驳的点。

  陇右多山。

  多山带来的一大坏处,就是极度的交通不便。

  在陇右的各县之间,几乎只能靠山脉与河流走向造成的天然通路、互相来往交通。万万没有可能如洛阳、如中原那般,都是平地,怎么走都行。

  诸葛亮率大军来祁山,这一消息中、祁山二字已经蕴含了足够的信息了。

  从武都郡出发,有西汉水可以通船、用来运输军资粮草,乃是蜀军天然的物资通道。

  而大队兵马前行,则会通过更近一些、沿着漾水东岸的道路前行。

  两条道路在北砑汇合之后,面临着一条岔路口。从北砑向北,则可以通往冀县和南安郡。

  而祁山,就在北砑以东。顺着这条路走,先是祁山堡、再是西县,然后就是上邽。

  诸葛亮大军经过了祁山堡,那么不言自明的就是,西县、上邽,这两地都即将暴露于蜀军的兵锋之下。

  而且,同样是天水郡中的两个城池,冀县和上邽还是不同的。

  上邽扼守陇山道、渭水道的交界之处,丢了上邽,关中的大军驰援就会遇到麻烦。而若丢了冀县,却是在战略上无伤大雅的!

  鹿磐就是用这样的理由,带着冀县全部的三千外军离去的,丝毫没有对冀县显露出一丝留恋之情。

  而驻在冀县的太守马遵,则就成了此时城中的统兵大将。与马遵一同在冀县城中的,只有数日内、汇聚至此的一千五百州郡兵,以及州中一些大户、拼凑出来的五、六千家仆和农夫。

  马遵端坐堂中,就这样发着呆,静静思考着自己的性命、身家和前途。

  传信至此的吏员上官齐,看着自家太守这般神情,此时也愈加难耐。

  “府尊,府尊?”上官齐站在一旁,皱眉喊道。

  “哦?”马遵回过神来,恍然一般答道:“又有何事?”

  上官齐道:“府尊!属下说,城外有蜀军的骑兵来了,大约有一千骑!”

  马遵面无表情的说道:“来了就来了,难道他们的骑兵还能攻进城里来吗?”

  马遵端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杯中水。

  还未等马遵将水杯放下时,上官齐说道:“前来的蜀将乃是一名唤作高翔的将军,而且他还欲要遣使入城,说有事情报与府尊。”

  “有使者?”马遵问道:“不若让使者先进来,看看使者说些什么?”

  上官齐向马遵报告此事,本是在尽自己的职责罢了。

  原以为太守要么会大骂一番、要么会直接拒绝蜀军使者,没想到太守竟然要让使者入内?

  上官齐气急,朝着面前这个以无能著称郡中的太守提醒道:“属下提醒府尊,如今两国交战,接见敌国使者,恐对府尊不利!”

  马遵从席中站起,表情竟也变得不耐烦起来:“你一个佐吏,连从事都不算,竟然在此指点起本官来了?”

  “速去将尹主簿、梁功曹一并叫来,再命守门之人将使者放进来!”

  “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呢。速去,速去!”

  上官齐没有办法,只得领命前去。

  叫过了主簿与功曹、向西门走去之时,上官齐竟开始思念起了自己的多年好友,姜维姜伯约了。

  八月之时,上官齐收到过一封从洛阳来的私信,正好赶上两人分别一年的节点。

  入太学、听陛下讲座、随侍南征、大胜而归……伯约讲述的洛阳种种,让仍处在天水郡中的上官齐极度向往。

  洛阳是天子之地,想必定然没有马太守一般的庸人吧!

  将使者接进府衙后,上官齐就被功曹梁绪赶了出来,无缘得知使者之语。

  而此时关上门的堂中,蜀军使者却给马遵递上了一个包裹。

  包裹中,赫然是一张盖了蜀汉皇帝大印、空着名字的乡侯任命!还有三张亭侯任命!

  使者见马遵三人惊诧的表情,神色颇为自得的说道:“普天之下莫非汉土,魏逆曹贼据地作乱,如今已经到还账的时候了。马太守或许不知,诸葛丞相已经率大军三十万来攻陇右!”

  “若马太守与旁边这两位尊驾,能够早日醒悟归顺大汉,面前的这四张封侯之任、也就还有效。”

  “若等到诸葛丞相亲率大军兵临城下,恐怕等来的就是杀身之祸了!”

  三十万!

  马遵三人惊骇的互相对视了几眼,眼神中多出了许多说不出的意味。

  功曹梁绪智谋颇多,此时急中生智,轻咳一声后出言问道:“敢问尊使,你们可还与郡中其他人联络了吗?”

  使者笑着答道:“天水郡望,乃是姜、阎、任、赵四姓对吧?”

  “丞相说了,若马太守肯献上冀县归顺,那么马太守面前的任命就还有效。”

  “若等到这姜、阎、任、赵四姓献城,这四张任命可就是他们的了。”

第253章 弃城而逃

  马遵毕竟为一郡太守,乃是大魏洛阳朝廷正经任命的两千石。

  当着本郡主簿尹赏、功曹梁绪的面,马遵马太守还做不出将冀县卖了这种事情。

  但若说马遵有多么坚不可辱的气节、将蜀军使者原地打死或者立即赶走,马遵倒也丝毫没这样做。

  客客气气的送走了蜀军使者后,马遵的神色一下子就冷了下来:“诸葛亮这是小视我了!本官乃是司马公选定、先帝钦命的天水太守,如何能做出这种叛国之事?”

  同在堂内的梁绪、尹赏二人,此时都开始惊疑不定。刚才马太守还对蜀军使者客客气气,现在怎么就正气凛然了呢?

  与出身荆州襄阳的马遵不同,梁绪、尹赏其实都是雍凉的本地人,二人对视一眼后,由梁绪出声问道:“府尊这是何意?”

  马遵站起身来,昂首向上故作高深之态,缓缓说道:“本官身为天水太守,实有守土之责!尹主簿、梁功曹,你们难道想要降了蜀军、做了逆贼吗?”

  这话实在问得莫名其妙,梁绪尹赏二人也连连否认。还是梁绪出言问道:“府尊,都到了这时候了,还请府尊直言,该如何去做,下官随府尊一同行事就是了!”

  “那就好。”马遵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开始与二人分析起来:“你们说,鹿磐将军为何去上邽?还不是因为上邽之地更为重要、更需要坚守住?”

  “朝廷命我为太守,实是要我保存一郡之地,而非冀县一城。冀县虽是州治,但上邽也是本官治下啊!”

  看着梁绪、尹赏二人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马遵还是说出了接下来的话:“本官准备带着冀县的一千五百郡兵,移防上邽!”

  “协助郭公、鹿将军一同守住上邽,等候朝廷大军来援,这才是本官应做之事!”

  “而且,本官还要向郭公当面汇报、蜀军拿功名利禄诱惑我大魏官吏将士的无耻之举。”马遵扬了扬手上的几封盖了蜀汉皇帝刘禅大印的任命,说道:“这些就是铁证!”

  梁绪、尹赏二人愈加无语。

  一直沉默着的尹赏问道:“府尊去了上邽,那冀县怎么办?蜀军使者可是说,诸葛亮有大军三十万,就算是号称诈称,十万也是有的吧?”

  “哪来的三十万和十万?没听说当年刘备攻孙权时,倾蜀地之兵才有五万?”马遵故作从容的点头说道:“冀县之事,当然是交给冀县县令冯易来防守了!”

  马遵马太守是襄阳人,一走了之自然是无妨的,大不了朝廷也只能怪罪一番。又没逃跑,身为太守,防御更为重要的城池,在洛阳陛下面前也能解释的!

  但梁绪、尹赏两个本地人却不能这般行事。当着太守马遵的面,两人竟开始交头接耳了起来。

  “哎,你们这是做甚?”马遵质问道。

  片刻后,主簿尹赏说道:“府尊若要移驻上邽,上邽又不是没兵,请府尊自去就是、还请莫要将郡兵带去了。属下是冀县人,还请留在冀县、协助县令防守蜀军。”

  梁绪也说道:“属下随府尊一同去上邽!”

  “不行!”马遵断然拒绝道:“上邽之地更为重要,应当重兵防守!这一千五百郡兵,本官必须带走!”

  五十余岁的冀县本地人尹赏,历经汉魏两朝,在郡中为吏为官已有接近三十年了。

  尹赏站起身来,瘦高的身材伴着灼灼的目光,行礼后更加恳切的说道:“府尊能不能给冀县留一千兵?实在不行,五百兵也行啊!”

  “你们这些凉州人怎么如此不晓事!”马遵气得跳脚:“我都说了上邽对朝廷更为重要,上邽存,则冀县才能存,陇右才能存!怎么就听不明白呢?”

  尹赏仿佛用了极大的力气,动作迟缓的向马遵拱手应道:“那请府尊一路保重,属下驻在冀县就是。”

  “早这般不就省事了吗!”马遵无奈的摇了摇头,急忙抓着包裹向外走去,欲要回到自己后宅,寻妻妾、家仆打包收拢资财去了。

  出身扶风郡的梁绪满含歉意的看了尹赏一眼,躬身行了一礼:“还请大兄多多保重,我就随马太守一并去上邽了。”

  尹赏长叹道:“去吧,一并去吧。此地之事,我自有计较。”

  梁绪不敢应对,当即也走了出去,只留尹赏一人在堂中枯坐。

  ……

  又过了三日,雍州刺史郭淮与安定郡都尉胡遵一行,奔袭了四百里之远,方才紧赶慢赶、到达了上邽城。

  在路过略阳之时,郭淮已经派人向西、沿着成纪、平襄一路,到榆中去寻郝昭报信去了。

  等郭淮和胡遵到达上邽城,此时已经是十二月四日下午了。

  上邽城地理位置险要,乃是陇右通往关中的陇山道、渭水道交汇之地。上邽之地南北有山,中间有渭水上游穿过山间平原,而上邽城就座落于渭水北岸。

  此时的渭水南岸,蜀军东路军的赵云部、邓芝部、王平部,与中路军的廖化部,已经在渭水南岸扎下营垒,与上邽城隔渭水对峙,还没有来得及合围。

  郭淮、胡遵就是趁着这个空当,才得以从容进入上邽城内的。

  而东路军后面的魏延部、吴班部,距离此地还有一日的距离。

  郭淮入城之后,第一件事当然就是清点兵力、与众人商议抗敌之事。

  但出乎郭淮的意外,他入城之后的第一时间,竟然在上邽城的官署中看到了天水太守马遵!

  郭淮面带质疑的问道:“马太守,我记得鹿将军给我的军报中说,你不是在冀县吗?如何到了上邽?”

  马遵义正言辞的答道:“郭公,我并非自己轻身来的,而是在冀县力排众议、将冀县的一千五百郡兵,一并带到上邽城来了!”

  郭淮身为一州刺史,马遵是何等之人、他自然是清楚的。马遵此举虽是为了自己保命,但也歪打正着的充实了上邽城的兵力!

  郭淮点头应道:“马太守做得对!想必此时左将军已经在驰援上邽的路上了。”

  “坚守上邽城、阻断敌军交通,直到左将军与朝廷大军来援!”

  “郭公说得极对!”马遵说道:“如果郭公要议论军略,不如先请人将鹿将军唤回来?”

  “鹿将军辰时就出城、到城北山上去观察蜀军行军与营垒了。”

  郭淮点头:“速速遣人去将鹿将军叫回来!”

  县中吏员出去还不到一刻钟,鹿磐已经走进了城中的官署内。

  听闻郭淮的安排,鹿磐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使君,恐怕上邽城现在的兵力,难以阻断敌军交通,只能勉强自保。”

首节 上一节 190/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