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98节

  见邓芝被亲兵按着挣扎说不出话来,张郃问道:“若你愿说,点个头就好。若不愿说,那么就摇个头。”

  邓芝愣了一瞬,随即猛地摇头挣扎起来。

  张郃轻叹一声,朝着身旁的亲卫说道:“枭首!将首级放到断山口去,等着后面的蜀军给他捡过来。敢来进犯大魏疆界,这就是他们的下场。”

  说罢,张郃拨马便朝着略阳城的方向走去。

  而此处的魏军烧毁蜀军营寨、顺走蜀军携带为数不多的粮草后,刚刚进了略阳城后,城头上就传来哨兵的传讯。

  陈凭急匆匆的跑入县衙中,朝着张郃拱手说道:“都督,断山口那里又有蜀军来了!”

  张郃闻言后,却倚在榻上一动不动,口中说道:“今日有陈仓的消息来吗?”

  陈凭摇了摇头:“禀都督,并无消息传来。两日前我们回军略阳之时给陈仓传讯的使者,估计还再要两日才能到陈仓。”

  “嗯。”张郃卧在榻上不动,接着又问道:“绕在略阳城西、城北的小河封冻了吗?”

  陈凭点头:“都督,我昨日已经细细问过了周边地理,此河并未完全封冻。”

  “知道了。”张郃淡淡说道:“若是蜀军有朝着小河旁边扎营的意思,过来与我说。若无其他事情,我且先睡一觉。”

  陈凭知道自家都督年纪渐长、精力也不如以往了,因此行礼后就告退离去。

  且不说张郃在城中睡得香甜,已经过了断山口的蜀军,在见到西面仍未烧尽的营寨,以及平放在路中间的头颅,连忙将此事报给后方军中。

  “将军,将军,我军先锋遇敌交战了,营寨被焚!”

  赵云午夜时得知邓芝连夜求援,当即决定亲率五千士卒趁夜来援。临近天亮之时,走了半夜的士卒们疲惫不堪腹中饥饿,赵云就命令士卒们就地歇息小半个时辰,吃些干粮、饮水入腹。

  听闻略阳城南有营寨被焚,赵云还只是惊诧,在脑海中想着邓芝所部该逃往何处去了。

  等看清了亲兵手中所捧的首级,赵云只觉一阵天旋地转,血气上涌头脑发昏,在马上竟一时间摇摇欲坠。

  毕竟年龄大了,再强壮英武的绝世之将,也难敌岁月蹉跎。

  身旁亲卫眼疾手快,连忙上前扶起了自家这位老将军。几名亲卫将赵云搀扶下马,平躺着缓了许久,才渐渐转醒过来。

  醒来这一刹那,赵云眉眼间尽是怒意,将跪在身旁守着的几个亲卫都吓了一跳。

  看邓芝的首级,显然距离他身死也就不过一个时辰左右!

  赵云戎马一生,诸葛丞相在此番北伐大事中,又令他执掌东路军半数、共计一万五千众,不可谓职责不重。

  而就差一个时辰,邓芝就被魏军给杀了吗?

  赵云拨开了亲卫来搀扶他的手,独自从地上站了起来,神情决绝的说道:“伯苗既死,恐怕作为前锋的四千士卒也再难有得生之理。”

  “给马参军、给丞相传讯,就说敌将张郃已经到达略阳、先锋邓芝部四千众与邓芝本人尽墨于敌,我部准备先围再攻,请丞相做好防范!”

  “扬武将军被魏军所害,此仇我必报之!”话音刚落,赵云就翻身上马,语气决绝的说道:“传令下去,在略阳城东三里处扎下营寨,与魏军对峙。待身后大军到后,再向北继续锁住陇山道!”

  “遵令!”传令兵们领命后,纷纷策马向前后驰去。

  而赵云双手接过邓芝的首级,轻轻捧在手中,小心拭去了首级上沾着的尘土。

  赵云侧身问道:“军中可有锦缎?”

  参军在旁答道:“回禀将军,的确有几十匹上好的蜀锦。”

  “取三匹来!”赵云口中叹气:“还不知能不能寻到伯苗身体,只得先用锦将他安放起来。”

  片刻后,赵云将邓芝首级小心包裹了数层,这才交给身边参军处置,自己则向前去追赶前军了。

  略阳城外的街亭,自蜀军包围祁山堡后的十余天后,魏军与蜀军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战。

  结局也很惨烈,张郃亲率五千步军与两千骑军,在略阳城南全歼蜀军先锋邓芝部的四千人,并且将邓芝身上的官凭印绶、军中旗帜用快马沿陇山道送至关中。

  魏军在略阳打了一场胜仗,蜀军从赵云到马谡、王平,此刻的心情极为严峻。

  此战暴露出的蜀军问题,也是极为突出的。

  此时的蜀汉,中军、各地驻军、各都督防区之兵,大大小小加起来约有十三万人之多。诸葛亮此番抽了八万人北伐,其实蜀汉国内的兵力已经很紧张了。

  换句话说,除了在李严所在的江州放下两万能战之兵,剩下的能战之兵都被诸葛亮抽调北上了。

  但蜀汉成军确实仓促。刘备在夷陵丢了一大波、几乎将数十年来的老兵与基层军官打空了,即使强如诸葛孔明,也必须在缺乏基层军官的前提下,在蜀汉各郡重新征召士兵。

  比如赵云所部的一万五千人,就是以中军和禁卫军为主、加上从巴西郡征召的郡兵,组成的队伍。而邓芝部,就是纯由广汉郡的郡兵组成的了。

  成军数载算不得仓促,经过诸葛亮的治军水平调教下、也算得上精兵。但这种没上过战场的新兵、新将,在面对张郃这个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加上魏军关西最精锐的劲卒,此时却不太够用了。

  此番略阳交战,对双方却是一个提醒、也为双方挖了一个大坑。

  若大魏以为,蜀汉之军俱是如邓芝所部一般弱,那定会遇到大麻烦。若蜀汉以为,魏国之军俱是如张郃嫡系部队一般强,那么只会高估敌人畏缩不前。

  战争的凶险就在于此,战争的魅力也在于此。

第263章 乱象又起

  相比于陇右各处的胶着、背叛与对峙,曹睿、曹真、牵招这些人的日子就更平淡无趣了一些。

  每日都在急行军,全部都在率军向西挺进。

  十二月五日凌晨,洛阳朝中得到陇右军情的传讯。当日上午,大将军曹真就率首批的八千骑兵先行。

  次日、也就是六日,身为皇帝的曹睿亲率一万六千中军骑军赶赴长安,八百里的路程花了曹睿将近七日。

  军情如火,步军与骑军的速度又全然不同,因此步兵被远远的落在了后面。得益于曹睿平日游泳、射箭、习练剑术等等对体魄的锻炼,这样的行军强度,身体支撑起来还是全然没有问题的。

  等到了十三日中午的时候,大魏皇帝曹睿亲率一万六千骑军抵达了长安城,得以首次进入这个大魏关西的绝对重镇。

  曹睿还在长安城外时,领着臣子们、寻一高处眺望着整个长安城的大致轮廓。如此大城雄立于关中平原之上,无论从地理、历史还是军政来说,长安都是大魏关西绝对的中心。

  只不过,此时的长安城从外观上来看却显得有些破败。汉末的长安城在汉室、董卓、西凉等势力中来回切换,城墙上也不免多了许多修补的痕迹。

  就在曹睿独自一人感怀之后,转头看向群臣,却发现曹植的面色有些憔悴之感。

  “皇叔这是怎么了?染上风寒了?”曹睿语气中略带关切的问道。

  曹植轻咳了两声,拱手回应道:“回禀陛下,臣这两日兴许是马上颠簸久了,因而有些不适,想必会尽快好的。”

  “还是要注意些才是,到了城中寻些药材调理一下。”曹睿顿了一顿,随后又问道:“皇叔来过长安几次?”

  曹植也不犹豫,随即答道:“禀陛下,臣一共来过长安和关西三次。武帝三次西征,建安十六年征马超、建安二十年征张鲁、建安二十三年征刘备,臣都随军从征。”

  曹睿颔首:“汉中也一并去过了?”

  曹植答道:“征张鲁时,臣随着一并去了汉中。武帝再征刘备时,臣只是留在长安留守,并未至随军至前线。”

  “关西景致与河南全然不同啊!此番又至长安,不知皇叔又能做出什么文赋来呢?”曹睿感慨一声,随即策马在先、领着身边一众臣子驰进了城中。

  长安是有宫殿的。

  早在建安年间,留守长安的臣子们就在原本汉朝宫室的基础上,改了一部份给已是魏王的曹操居住。但长安太大、宫室空缺太多,曹操反而不愿去住。

  当年的曹丕也是一般心思。长安毕竟是大魏的五座都城之一,因此也将好大一片区域推倒重建,修了全新的宫室。可曹丕本人一次都没往长安来过,最后还是便宜曹睿了。

  行宫之中,曹睿与随行的一众臣子们开始汇集并讨论着军情。

  确实要集中研究一番,蜀军进犯陇右、事发突然之下,从直当敌面的天水郡、到陇右其余郡县,以及凉州、关中各地,反应都是截然不同的。

  有司马懿与辛毗等人在,整理情报这种事情倒不用曹睿亲力亲为,等着梳理完毕再定下方略就是。

  可本应该整理机要之事的刘放,却在门外向内请示、称有事要通报一二。

  曹睿招了招手,刘放走近曹睿面前躬身行礼,随即将一份军报轻轻放在了曹睿面前的桌案上。

  读了几瞬,曹睿的眉头愈来愈皱,甚至还显出些忧虑的神态来。

  司马懿身为此刻行宫内官职最高之人,拱手发问道:“方才刘中书说是洛阳传来的军情,臣请问是何事使陛下忧虑呢?”

  曹睿将手中的军报轻轻放下,缓缓说道:“不是洛阳,是辽东。”

  “刘晔与毌丘俭九月底到了辽东,公孙恭亲自随这二人在辽东郡、玄菟郡各地巡访。”

  “在刘晔的反复劝说下,加之公孙恭此人并无多少雄心壮志,几乎都被刘晔说动要主动内附。但公孙恭之侄、公孙渊发觉其叔欲要归顺大魏,串通将领夺了其叔公孙恭之位。”

  “那刘晔呢?还有毌丘俭?”一旁的辛毗急忙出言问道。

  “他们俩倒是没事。”曹睿轻轻摇头,指着文书向司马懿示意,司马懿也主动上前拿起文书来看:“刘晔和毌丘俭被公孙渊驱逐,现在停在了辽西郡的阳乐。”

  “刘晔这是来信问朕,公孙渊图谋不轨、已有割据叛意,想请朕的旨意来征讨公孙渊。”

  辛毗听到此言也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莫非是巧合不成?刚在关西起了战事、辽东如何能再兴征伐?”

  “陛下,”辛毗拱手说道:“公孙氏占据辽东已近四十年,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现在又来了个公孙渊。地域偏远,绝非易取之辈。”

  司马懿看完刘晔的军报后,伸手将其递给了辛毗,随即说道:“刘晔不知蜀军进犯,因而有攻伐辽东之奏。陛下应该与刘晔说明朝廷的难处。”

  曹睿轻轻颔首:“是该如此。不过你们说,刘晔这般欲对辽东用兵,与他们被公孙渊驱逐出境、会不会有一丝干系?”

  本该讨论陇右之时,殿内的众人却议论起了辽东。对陇右军事最为关切的杨阜轻咳一声,拱手说道:“禀陛下,臣以为陇右战端已起、陛下与诸位大臣还是不应被其他事情分神。”

  “杨侍中说的对啊!”曹睿感慨道:“不过刘晔已经在右北平了,确实要提防提防公孙渊。”

  曹睿看向司马懿问道:“幽州刺史王雄平日驻在何地?若辽东有事,此人能替朕挡住公孙渊吗?”

  司马懿与王雄非亲非故的,如何能替他在皇帝面前作这种担保?想了几瞬后,司马懿答道:“禀陛下,王雄驻在燕郡的蓟县,此人是因治政之能、被先帝任用在幽州的,与其军事上的水平无半点关系。”

  曹睿坐在席上,思量了几瞬之后,开口问道:“现在朝中九卿、各处大郡可有空缺?”

  司马懿点头答道:“陈留郡尚有空缺。”

  “既然如此,那就让王雄回朝、到陈留赴任去吧。迁光禄大夫刘晔为幽州刺史。”

  曹睿缓缓下令:“告诉刘晔,给朕好生将公孙渊安抚住,不许擅自用兵!等朕处理好陇右之事后,再与他论辽东之事。”

  “遵旨。”刘放行礼后缓缓走出。

  辽东之事暂且抛于脑后,曹睿向司马懿问道:“司空现在与朕、与众卿分说一下陇右形势吧。”

  “遵旨。”司马懿起身后,向前几步走到了皇帝侧前方的一处挂有陇右舆图的屏风前。

  曹睿离得近,自然看得真切,随即招手让在场的其他臣子一并过来围观。

  司马懿用手指着舆图上用朱砂描红了的一处,说道:“根据祁山堡守将郑司上报,十一月二十六日蜀军围住祁山堡,称蜀军兵力在两万以上。”

  “二十七日晚,冀县守将鹿磐得知此讯,向处在临泾的郭淮、陈仓的张郃上报,并移驻到东面的上邽。”

  “十二月一日清晨,张郃率两千骑军、八千步军沿陇山道驰援上邽。”

  “十二月二日下午,牵招率一万五千步兵准备沿陇山道支援上邽。”

  “十二月四日,郭淮通过渭水道向陈仓上报,称蜀军约有五万。六日,蜀军在上邽城外增兵至两万、另有三万蜀军沿陇山道北上,郭淮估计蜀军总数在七万、八万以上。”

  “张郃是六日下午到达了略阳,并准备在略阳抵住蜀军北上。”

首节 上一节 198/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