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34节

  几乎就是那次武帝对两个儿子文才的比较,开启了二人持续十余年的较量!

  这篇《登台赋》写成之时,司马懿还在河内老家种田读书呢,若非曹丕后来将此事讲给司马懿听,他还不知道有这一回事。

  与曹丕关系最近的司马懿尚且模糊记得,其余臣子们就更不知晓了。

  曹睿身为大魏皇帝,自然是坦荡且无所顾虑的。提到曹植昔日文作,也不过是借着景色有感而发、几乎脱口而出罢了。

  听罢曹植之言,曹睿笑道:“若其他人说文思枯竭,朕说不得还能信。可皇叔说这般话,朕可就当皇叔不愿作诗了!”

  曹植讪笑着说道:“陛下若命臣作诗,臣当然也是能作的。”

  曹睿笑着摆了摆手:“不如这样吧,今日此地景致颇佳。依朕看,大魏的臣子们不仅应当尽心国事,最好还要懂些文华!在场之人若不能作诗,便今晚宴上每人罚酒十樽!”

  “诸卿,如何啊?”

  眼下随着皇帝登上祁山堡的,文臣中有司马懿、陈矫、杨阜、王肃、曹植,武将中有曹真、张郃、牵招、郭淮、曹洪。

  正好文武各五人之数。

  五位文臣之内,曹植自然是诗才绝代、王肃也是学富五车之人。剩下司马、陈、杨三人虽然久历庶务,若要挤也是能挤一篇出来的。

  但武将这边……

  张郃喜文、却水平庸常。

  牵招倒是个文武双全的,郭淮也是文士出身,但抵不过曹真、曹洪这两个粗疏的纯武人拖后腿。

  果然曹真先叫起了屈,指向了对面那些文臣:“陛下,臣虽然饮十樽酒也无妨,但实在是不会作诗,似乎有些不公平啊!”

  司马懿、陈矫等文臣也属实不知皇帝之意,一并束手看着皇帝与曹真二人。

  曹睿笑道:“朕说了,若不能作诗、那就饮酒好了。大将军还不能饮酒吗?”

  “如果愿意作诗、但不会作诗的,朕与雍丘王今日可以教你们作诗。”曹睿含笑看了一圈臣子们:“如何啊?”

  曹真摊了摊手:“臣还是饮酒吧!”

  有了曹真在前,曹洪也有样学样,一并嬉笑着拍了拍肚子说道:“臣也能饮酒!”

  大将军和卫将军摆烂在前,曹植不愿与其余众人竞争、加之顾及到曹真的颜面,也拱手道:“臣与两位将军一并饮酒就好。”

  王肃也是一般说法。

  “那好,现在剩下三文三武。”曹睿抬眉佯怒说道:“不许再少了,否则今日一点兴致都没有了。”

  张郃倒是记得皇帝的言语:“臣愿作诗但却不会,劳烦陛下教臣一二了。”

  牵招、郭淮皆将目光看了过来,几名文臣们也欲听听皇帝如何分说。

  曹睿笑道:“那好,朕就先给张将军作讲解,你们一边听着就是。”

  众人尽皆点头应下,反倒是刚才发问的张郃有些不知所措了。对于这种沙场上纵横捭阖的大将,这般文事比让他砍十个脑袋似乎还要难些。

  曹睿看向张郃:“所谓作诗,不过只是四个字,有感而发!至于篇幅格律,皆不如情感重要。”

  当下的诗,还不是原历史中、唐宋之时那般考究,还在诗歌发展的早期阶段。世上第一篇七言诗,正是先帝曹丕在二十年前所作。

  “既然要写诗,就不能不写景致。朕且问你,你在祁山堡上眺望景色,都能看到些什么?”

  张郃喜文而不擅文,但为将者的胆气驱使他不愿在陛下面前露怯,犹豫了几瞬,方才说到:“臣看到西汉水向西南流去、看到了大军向前行进、看到了群山与旷野。”

  曹真与曹洪眼神古怪的盯着张郃的后脑勺看,不过与张郃私谊更好的郭淮并不感到意外。

  曹睿点了点头:“虽说格律不重要,但毕竟五言比七言简单,朕就教你作五言吧!”

  “将军方才说了三项,再多加一项就好。”

  张郃双手交叉想了片刻,指了指城墙上飘扬着的旗帜:“臣也看到了旗子!”

  “好!西汉水、大军、群山旷野、旗子,景物有这四项便够了。”

  曹睿笑着说道:“朕再问你,你身为大魏镇守秦雍二州的重将,此番向南进军武都,有何想法与感受?”

  张郃几乎是本能般脱口而出:“自然是要为陛下前驱、击败蜀贼,为大魏效死!”

  “很好!”曹睿点了点头:“有了景、有了情,接下来的事情就都好办了。”

第308章 秦州文脉

  张郃纳闷的插话道:“可是臣听了陛下之言,仍然不知该如何作诗啊!”

  曹睿笑着摇了摇头:“若拿进军做个比方,张将军这是刚从陈仓走到略阳,真正要做成诗的话,倒是还差两步。”

  “接下来朕要说的,就是压韵。”

  曹睿指了指司马懿:“司空,将先帝的《燕歌行》给在场诸位背诵一下,后四句即可。”

  司马懿内心无奈,但也只能照做。先帝写的诗,尤其又是《燕歌行》这种得意之作,作为先帝四友之一的司马懿、是不敢不会背诵的。

  清了清嗓子后,司马懿朗声诵道:“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睿看向张郃:“有没有觉得先帝的这首诗,读起来有一种很顺的感觉?”

  张郃沉默几瞬:“有的!但臣却一时不知哪里顺。”

  曹睿笑道:“最后一字!照我床、夜未央、遥相望、限河梁。”

  “你看,最后一字是不是发音都类似?都有一个‘昂’的音?”

  张郃点头:“的确如此。”

  除了司马懿、曹植、王肃等三人之外,剩下在场的七人对皇帝之言均感觉十分好奇。

  就连曹真和曹洪两人都对视了一眼,竟然都惊讶于自己听懂了。最后一字发音类似嘛!

  曹睿背过手来,向南指了一指:“朕从你说的四个景里先选一项,就选西汉水。诗的第一句,往往以叠词开头、或者以方位开始。”

  “现在朕让你用两个字来形容一下西汉水。”曹睿引导着张郃:“记得要用两个字的这种叠词。”

  “朕给你举个例子: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张郃一时有些犯难,好一会儿才定下来:“陛下,臣用‘滔滔’二字!”

  “可以,”曹睿点头:“那张将军的第一句就已经写出来了。”

  “滔滔……西汉水?”张郃试探着问道。

  “哈哈哈哈。”曹睿笑道:“是将军写诗,不是朕写诗。你说可以,那自然就可以的。”

  “那就‘滔滔西汉水’。”张郃点头问道:“那第二句呢?”

  曹睿接着说道:“所谓写诗,要有节奏、要有递进,并无需堆砌许多的意象。从一件景致、物什开始,写明写清、把情感带出来。”

  “你们都听过皇叔写的《白马篇》吧?”

  文臣们尽皆点头。曹睿看向自己的将军们,略显无奈的念道:“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此诗的开头就很好,白马载着游侠儿向边关驰去。一句接着一句,第一句白马、第二句向西北驰去。”

  “那么张将军既然以西汉水为开篇,不妨就将西汉水讲的明白些、清楚些。”

  见张郃又有些糊涂,曹睿笑道:“朕问你,西汉水是从哪里来的?流经哪里、又到哪里去?有什么用处?”

  张郃答道:“这个臣知晓。西汉水自陇南发源,经秦州流向益州,现在大军正经西汉水南行向武都!”

  “好,那就先说西汉水发自陇南的事情。”曹睿引导道:“你前面用了滔滔,这里能不能再用个叠词、将西汉水换个角度再描述一番?”

  “臣想想,”张郃低下头来思索着:“宽宽?阔阔?长长?”

  曹睿笑着摇了摇头:“张将军,你方才用了滔滔二字。水之滔滔是用眼睛看的,那能不能用耳朵听、或者用手触碰呢?换个感觉?”

  见张郃依旧思索,曹睿提醒道:“能不能用湍湍或者冽冽?两种感官、两个不同的词,你且选一个吧。”

  “臣选冽冽好了。滔滔西汉水,冽冽自陇南。”

  此句从张郃的口中一出,不仅曹植等人眼前一亮,就连不懂诗的曹真与曹洪,一瞬间都觉得这诗有几分样子了。

  汉乐府也好、昔日曹丕、曹植为首的邺下文人也罢,写诗重叙述性,言浅情深、而又广泛运用起兴。

  这种写作范式写出的诗句,第一句往往颇为古着质朴,连着两句、四句才能看出好坏来。

  “前两句有了,第三第四句呢?”曹睿继续指引道:“方才你说西汉水从秦州流向益州,该如何表述好一些?”

  “从秦流向益?”张郃脱口而出后,自己都笑了下觉得不妥,连忙补充道:“陛下稍待,臣再改改。”

  “流经秦与益?溯经秦与益?连结秦与益?”张郃试探问了几遍。

  “后一个好些。”牵招在旁小声说道。

  曹睿笑而不语。

  张郃按着方才皇帝的意思接着小声自语道:“那就是说作为大军行进之路了。”

  “开辟道路宽?”张郃又抬眼看向皇帝。

  这下轮到郭淮提醒了:“张公,或许可以换几个词,更文雅些。”

  “道路换成驿路?”张郃不与郭淮见外,转身问道:“驿路如何?”

  “好些,好些。”郭淮道。

  “开辟该如何换?”张郃又自语了起来。

  曹植听不下去了:“已经用三句积累西汉水之势,第四局就是要爆发一些的,不妨用些激烈的词。”

  张郃朝着曹植看去,曹植自知多说了一句,又不好不点拨:“用摧开二字,比开辟好些!”

  “那便是……”张郃轻声说道:“滔滔西汉水,冽冽自陇南。连结秦与益,摧开驿路宽。”

  “有些样子,韵也压上了。”曹睿笑道:“讲了景色之后,就该讲人的心理活动了。”

  “就拿你本人来说,你今日为何来此处、到了祁山?以后又要干嘛去?”

  张郃干脆答道:“臣乃陛下钦命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的征西将军,尽臣之职属从陈仓援向陇右、现在随大军行至祁山,将要经武都向汉中方向进军!”

  “说得不错,你正好说了三句,就写成六句诗好了。”曹睿点头。

  “陈仓至陇右一句,至祁山一句,向汉中一句。”张郃似乎开了窍一般,出口说道:“将军守雍凉,引兵援陇右……”

  “韵脚不对,朕给你改一下。”曹睿插话道:“将军守雍凉,临危赴国难。”

  “牵招郭淮,接下来四句你二人帮忙一起改。”

  “遵旨。”牵招、郭淮一并应下,只是不免心中泛起了一些嘀咕。

  张郃想了许久,继续说道:“奉天子旨意,大军出祁山。”

首节 上一节 234/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