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38节
在下辨城外这个仓促而成的战场中,已然足够了。
西边是陷入包围、归心炽盛的魏军精骑,东边是从未遭遇过骑兵冲阵、仓促立起军阵的蜀军步卒。
只是短短一撞,几乎瞬间就将蜀军阵势冲出一道口子。
先是典满本人冲击在前,越来越多的骑士随在其人身后涌来。
或是骑兵的矛戟撞向步卒的脑袋和胸膛、或是步卒寻着空档、奋力一挺将长矛从侧面插入马腹,惹得骑兵连人带马一并栽下来。
一千五百骑兵、两千步卒,就这样在厮杀中、互相收割着对方的生命。
魏延本寄希望于句扶能堵住魏军归路,自己驱大部步军上前终结战场。
在看到魏军骑兵变阵冲向句扶的方向后,魏延几乎瞬间便知自己计划落空,急忙驱动军阵向东移去。
终究是没有赶上。
几乎不到小半炷香的时间,典满所部的骑兵就强行冲破了蜀军军阵、得以向东逃离出去。
虽说骑兵与步兵作战、按惯例都是步兵损伤更多。但这是在步兵失去阵型、骑兵得以冲杀追击的情况。
当下的战场境地,对于典满来说,能率部突走就是幸事,魏延的大部蜀军还在后面追着呢。
并不容许他继续引骑兵追杀蜀军步卒。
因而当魏延来到下辨城下后,向两侧山脚和城墙寻求遮蔽、溃散开来的蜀军兵卒,得了援救后纷纷集结。
算起来,蜀军与魏军的伤亡均约五百。虽说这般一比一的交换比例、对于步兵来说已算战绩不错了,但魏延伏击魏军的计划毕竟落空了。
“校尉,蜀军军阵尚在西侧,当下如何行事?”冯化此时已不那么慌张了,随在军阵后面冲了一番,也增了许多胆气。
典满此时却真正叹道:“向武都的道路被阻,虽然眼下将这些兵带了出来,但不论如何,我还是要将军情给都督传回去的。”
“怎么传?”
“杀回去!”典满凝神盯着西面,看向逐渐封住下辨城和山间空隙的蜀军步卒。
“待今日晚些、天黑之后,举火从南岸河滩上夺路而走!就算拼着将这些骑兵再扔在此处一半,我今夜也要冲回去!”
冯化拱手答道:“谨随校尉之后!”
当晚,趁着入夜前的昏暗天色,典满率着剩余的一千骑兵渡过下辨城南的河流,举火急速向西。
驻扎在下辨的蜀军只得放了几番弓弩,杀伤了一百余骑而已,并无余力阻止典满西归。
……
魏军还在传讯之时,驻守下辨的魏延的就已经将军情传给了后方的诸葛丞相。
此时的诸葛亮,正驻扎在下辨东南百里处的赤亭。
就在赤亭方圆十里之内,诸葛亮足足驻扎了三万兵马,依托河流山势、分三十余营分别依河屯驻。
昔日刘备与陆逊在猇亭对峙之时,刘备率五万大军立数十营寨,与陆逊所率的吴军相持半年之久。
而赤亭这里的山川地理,比之当日的猇亭更为险要、更加易守难攻。
更何况,汉承火德、尚赤色。赤亭之名,似乎在冥冥中与炎汉相合。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驱动大军北伐陇右,无论进军或者退军都调度顺畅,其中大半之功是借助了汉中至陇右便捷的水利漕运。
除了发源于天水郡内,经卤城、祁山可以直通阳安关的西汉水外,另外一条主要河流、就是发源于陈仓的故道水。
这两条大河,正是嘉陵水的源头。后世将嘉陵水称为嘉陵江,而后注入长江之中。
西汉水从西北向东南、故道水从东北向西南。两条大河汇集之后,顺流向南不过四十余里,就是汉中最西端的重镇武兴。
而赤亭,就位于武兴以北,介于下辨与武兴之间的重要位置。
西汉水可以通船,但江边道路并非处处都能行军。
诸葛亮先前北伐之时,大军行进的道路就是沿武兴北上至赤亭,向西北进至下辨,再沿武都北上至祁山。
总而言之,赤亭位于青泥水与故道水交汇的重要位置。扼守赤亭,魏军就无法从下辨来攻。
是个如潼关一般的险要之地。
可称险要之地的地形并不罕见,却往往因为人员和战争的调度时兴时衰。而赤亭,此刻就是被诸葛亮选中的地方。
诸葛亮的中军大营,就驻在位于赤亭、故道水东岸的山间平地之上。
杨仪手持魏延军报,徐徐走入了丞相大帐之中:
“禀丞相,镇北将军魏延军报,魏军昨晚已从下辨逃离,斩获魏军骑兵一千有余,魏延所部损失不过一千。”
诸葛亮盯着桌案上的舆图:“魏军显然已经知晓我军动向。接下来,就等魏军来攻了。”
“武兴筑城的进展如何了?”
“回丞相,赵将军在军报中说,武兴城在出兵之前就已修筑近半。再有五日,定然可以将城池完整修好。”
诸葛亮点了点头:“五日,这个时间已经足够了。威公,传令魏延,让他远远派出斥候、得知魏军来袭后第一时间传讯。”
“若魏军太多,准他从下辨城沿青泥水撤回赤亭。让他自己依时局而定,本将并不为他设限。”
“遵命。”杨仪应下后,却仍呆立原地不动,几瞬后方才问出话来:
“丞相,属下想了两日还是不明白,为何不守下辨、河池两城,而一定要在赤亭扎营呢?”
诸葛亮自从祁山回返之后,率大军进发到赤亭后、就干脆选在了此地驻守。
手中的五万多军队,除了留魏延埋伏在下辨以南、派赵云率万人驻守武兴、修筑城池外,以及部份运送百姓,剩下军队几乎都留在了赤亭。
其中虽有将领和府属之臣不解,诸葛亮并不解释,而且是用命令强压了下来。
直到今日,蜀军终于在赤亭附近修营驻扎完毕。杨仪眼看时机到了,终于问出了心中埋了数日的话来。
诸葛亮长叹一声:“非是我数日前不与你们分说,而是自祁山南撤之后,军中将士皆有归心,都以为能撤到汉中去。”
“但本相想了许多时日,认为还是不能只在武兴、沮县一带拒敌,离汉中实在是过于近了。”
“而赤亭此地险要且荒芜,只有修好营寨之后,将领及军士们才会心安。加之此处离汉中不远,据敌于此才能无虞。”
“威公,你且随我出来。”诸葛亮缓步走出大帐之中,杨仪紧随其后。
中军大营位于故道水东岸,且是青泥水注入故道水的紧要位置。
西面邻水,南北两侧有山。居此地可以控赤亭全貌,乃是赤亭这里最为紧要的一处所在。
诸葛亮指着不远处的滔滔江水,说道:“赤亭此地,乃是青泥水、故道水、白水三条大河的汇聚之处。山势绝险、毫无骑兵用武之地。”
“从赤亭出发,溯青泥水可至下辨、溯白水可至河池,溯故道水可至陈仓。”
“我大汉军队尚且要依托道路山势筑营,魏军远道而来又如何能为呢?相持之下必然退走。”
杨仪想了片刻,咬牙说道:“丞相,属下并非不懂山川地理,赤亭的险要属下也明白。”
“只是如此五万大军在侧,驻于下辨与赤亭,又有何区别呢?是不是太谨慎些了?”
“下辨与赤亭不过百里,赤亭是野地、下辨却有城池可为依托!”
诸葛亮看了一眼杨仪:“当下之事论的不是一时攻守、而是数年之间的攻守!”
“大军尚在陇右之时,王师与魏国中军相比,缺点已经暴露许多了。当下最重要之事,是逼退魏军后、在汉中整军演武!”
“下辨、河池一带,无人无谷,不论魏军在此地屯兵、或者迁民至此,均靡费甚巨。”
靡费?杨仪眉头紧锁,渐渐陷入了思索之中。看来丞相是从后勤与资财方面做的这般考虑?
诸葛亮继续说道:“下辨离赤亭百里,赤亭离阳平关一百八十里。若大汉占据下辨,无非来日进军陇右近了百里罢了。”
“但如果魏贼占据下辨、河池一带,此地无人无谷,又可屯驻多少兵在这里?我可以率军从汉中次次来攻,魏国中军现在可以来武都,难道次次都能来吗?”
“下辨,终归是易攻难守之地罢了。”
杨仪轻轻点头:“丞相高见,属下已经听懂了。不过我们又能在此屯驻多久?”
“难道还能如当初攻略汉中之时,再在此地拖延一年吗?”
“如何不能?”诸葛亮笑着指向穿赤亭南下的故道水。
“此地离汉中仅一百八十里,有赤亭、武兴两处险要之地屯驻,即使魏国有大军百万,又如何能通过此地呢?”
“地利人和皆在大汉这边!”诸葛亮目光炯炯,望向近处和远处的蜀军营寨:“半年也好,一年也罢,我们耗得起!”
“丞相睿断。”杨仪拱手说道:“不过丞相,陛下的诏书已经到了三日了,那件事情是不是……”
诸葛亮转过头来,深深地看了杨仪一眼,轻叹道:“也是时候办此事了。威公,遣人传讯府属与诸两千石将领,一个时辰后来本相帐中议事。”
第313章 迎敌而进
一个时辰后,众府属及众将悉数聚于诸葛亮帐中。
自祁山撤军以来,还是第一次这么突然的将众人聚至一起。
诸葛亮还未到,长史向朗板着脸、清点着到场人数,让帐中的气氛显得更加压抑了。
吴班面带不解的转头看向自家族兄吴懿,却被吴懿狠狠的瞪了一眼,随后低下头去再不张望。
半炷香后,诸葛亮从后面快步走进帐中,并未入坐、而是直接肃容看向众人说道:
“今日将诸位悉数叫来此处,有两件事情要与诸位通报,均已请得陛下旨意。”
“其一,前部督、丞相参军马谡马幼常,在略阳战中临危不能决断、无能而至战败,贬官为哀牢长。”
诸葛亮此言既出,安静无声的帐中、众人纷纷对视,面露诧异之色。
哀牢长?哀牢县长吗?
这是什么荒僻之地?许多将领甚至都不知道此地位居何处。
诸葛亮面色整肃,心底里却对那位远在成都的大汉陛下,多了一分不知是感激还是什么的念头。
马谡虽然丧师,但此人因战罪不至死,对面数量更多的魏国中军也不是假的。因而诸葛亮在给刘禅的上表中,也只请求对马谡罢官去职贬为庶人,请求将自己贬官三级。
不知是刘禅自己的心思,又或者是听了谁的建议,对诸葛亮申请的罪责各减了一等。
轻咳一声,诸葛亮继续说道:“本相领兵北伐、罪责不可轻脱。然大军尚未班师、与魏贼仍处战时,诏令本相贬为骠骑将军、行丞相事,总统大军如前。”
诸葛亮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纷纷劝解了起来。倒不是说刘禅诏令说得不对,而是一半在为诸葛亮叫屈、一半在陈说诸葛亮的辛苦。
大体上的意思都是非战之罪。
“尔等如何敢为我脱罪?”诸葛亮冷面看向众人:“本相治政治军严整,本人有过依旧不能推诿,就更别说你们了!”
诸葛亮皱着眉头,大声说道:“此处已是赤亭,距离阳平关只有一百八十里路!身后就是汉中,再也没有撤退的余地!”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