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39节
“威公,你且随我出来。”诸葛亮缓步走出大帐之中,杨仪紧随其后。
中军大营位于故道水东岸,且是青泥水注入故道水的紧要位置。
西面邻水,南北两侧有山。居此地可以控赤亭全貌,乃是赤亭这里最为紧要的一处所在。
诸葛亮指着不远处的滔滔江水,说道:“赤亭此地,乃是青泥水、故道水、白水三条大河的汇聚之处。山势绝险、毫无骑兵用武之地。”
“从赤亭出发,溯青泥水可至下辨、溯白水可至河池,溯故道水可至陈仓。”
“我大汉军队尚且要依托道路山势筑营,魏军远道而来又如何能为呢?相持之下必然退走。”
杨仪想了片刻,咬牙说道:“丞相,属下并非不懂山川地理,赤亭的险要属下也明白。”
“只是如此五万大军在侧,驻于下辨与赤亭,又有何区别呢?是不是太谨慎些了?”
“下辨与赤亭不过百里,赤亭是野地、下辨却有城池可为依托!”
诸葛亮看了一眼杨仪:“当下之事论的不是一时攻守、而是数年之间的攻守!”
“大军尚在陇右之时,王师与魏国中军相比,缺点已经暴露许多了。当下最重要之事,是逼退魏军后、在汉中整军演武!”
“下辨、河池一带,无人无谷,不论魏军在此地屯兵、或者迁民至此,均靡费甚巨。”
靡费?杨仪眉头紧锁,渐渐陷入了思索之中。看来丞相是从后勤与资财方面做的这般考虑?
诸葛亮继续说道:“下辨离赤亭百里,赤亭离阳平关一百八十里。若大汉占据下辨,无非来日进军陇右近了百里罢了。”
“但如果魏贼占据下辨、河池一带,此地无人无谷,又可屯驻多少兵在这里?我可以率军从汉中次次来攻,魏国中军现在可以来武都,难道次次都能来吗?”
“下辨,终归是易攻难守之地罢了。”
杨仪轻轻点头:“丞相高见,属下已经听懂了。不过我们又能在此屯驻多久?”
“难道还能如当初攻略汉中之时,再在此地拖延一年吗?”
“如何不能?”诸葛亮笑着指向穿赤亭南下的故道水。
“此地离汉中仅一百八十里,有赤亭、武兴两处险要之地屯驻,即使魏国有大军百万,又如何能通过此地呢?”
“地利人和皆在大汉这边!”诸葛亮目光炯炯,望向近处和远处的蜀军营寨:“半年也好,一年也罢,我们耗得起!”
“丞相睿断。”杨仪拱手说道:“不过丞相,陛下的诏书已经到了三日了,那件事情是不是……”
诸葛亮转过头来,深深地看了杨仪一眼,轻叹道:“也是时候办此事了。威公,遣人传讯府属与诸两千石将领,一个时辰后来本相帐中议事。”
第313章 迎敌而进
一个时辰后,众府属及众将悉数聚于诸葛亮帐中。
自祁山撤军以来,还是第一次这么突然的将众人聚至一起。
诸葛亮还未到,长史向朗板着脸、清点着到场人数,让帐中的气氛显得更加压抑了。
吴班面带不解的转头看向自家族兄吴懿,却被吴懿狠狠的瞪了一眼,随后低下头去再不张望。
半炷香后,诸葛亮从后面快步走进帐中,并未入坐、而是直接肃容看向众人说道:
“今日将诸位悉数叫来此处,有两件事情要与诸位通报,均已请得陛下旨意。”
“其一,前部督、丞相参军马谡马幼常,在略阳战中临危不能决断、无能而至战败,贬官为哀牢长。”
诸葛亮此言既出,安静无声的帐中、众人纷纷对视,面露诧异之色。
哀牢长?哀牢县长吗?
这是什么荒僻之地?许多将领甚至都不知道此地位居何处。
诸葛亮面色整肃,心底里却对那位远在成都的大汉陛下,多了一分不知是感激还是什么的念头。
马谡虽然丧师,但此人因战罪不至死,对面数量更多的魏国中军也不是假的。因而诸葛亮在给刘禅的上表中,也只请求对马谡罢官去职贬为庶人,请求将自己贬官三级。
不知是刘禅自己的心思,又或者是听了谁的建议,对诸葛亮申请的罪责各减了一等。
轻咳一声,诸葛亮继续说道:“本相领兵北伐、罪责不可轻脱。然大军尚未班师、与魏贼仍处战时,诏令本相贬为骠骑将军、行丞相事,总统大军如前。”
诸葛亮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纷纷劝解了起来。倒不是说刘禅诏令说得不对,而是一半在为诸葛亮叫屈、一半在陈说诸葛亮的辛苦。
大体上的意思都是非战之罪。
“尔等如何敢为我脱罪?”诸葛亮冷面看向众人:“本相治政治军严整,本人有过依旧不能推诿,就更别说你们了!”
诸葛亮皱着眉头,大声说道:“此处已是赤亭,距离阳平关只有一百八十里路!身后就是汉中,再也没有撤退的余地!”
“最欲请战的魏延、赵云二将,本相已令其二人为先锋和后翼,屯驻在下辨和武兴。”
“本相与你们一齐守在赤亭,与魏军相持在此、一如九年前的定军山一般!”
“听清了吗,再在军中言退之人,本相以下皆可处斩以正军法!”
“遵令!”
“谨遵丞相号令!”
诸葛亮此话既出,堂中众将与众府属之臣也纷纷应道。
此事告一段落,诸葛亮又安排了几件军中屯驻之事的分派后,众将纷纷辞别、往各营去了。
吴班将吴懿拽住,小声问道:“兄长,你说是不是我等战败之罪、都被马谡与丞相二人担了?”
“且谨慎些!”吴懿看了看左右,转头骂道:“还未出营,如何说得这些?”
“不过你方才言语似乎是对的。用人之际,丞相并不愿处罚众将。”
吴班道:“那倒是要谢谢那马幼常了。此人被贬为哀牢长了?此地我听过,却总是记不得在哪。”
“哀牢……”吴懿蹙眉想了几瞬,随即恍然般说道:“我想起来了!哀牢县就是古哀牢国之地,后汉永平年间哀牢国内附、以其地置县。”
“就在不韦县西边,算是大汉现在最偏僻之地了。”
“不韦县?”吴班道:“云南郡还是永昌郡来着?”
“你且读些书吧!”吴懿甩了甩袖子:“不韦县乃是昔日武帝安置吕不韦宗族的地方,乃是永昌郡的郡治。”
说罢,自顾自的离去了。
吴班营寨在另一方向,嗤笑了一声、随后转身便走。
这个哀牢县再远也是大汉之地,待日后回成都之后,遣人给马谡多送些金珠宝货就是了,也算是答谢他抗下了如此多的罪名。
而这个哀牢县,按照后世的地理分划,应该在中缅边境附近、隔着国界对面就是密支那了。
也不知这马谡日后,还能有什么造化。
……
典满是二十一日从下辨西返,二十三日上午方才抵达武都。
虽说早有当日在城中杀出的骑兵、提前一日回了武都,但典满带来的信息依旧让张郃极为重视。
“这般说来,蜀军又屯驻下辨了?”虽说带出去的两千骑兵伤亡过半,但张郃并未苛责典满,能将军情带回就已是功劳一件。
若真处置,也是要由大将军曹真过问的。张郃也只是暂时督军为先锋,并不愿意触中军的霉头。
眼中并无一处山头,但人心之中都是山头。
武都的军情二十四日午时传至祁山,经过了近半月后,依托祁山堡修建的营垒早已完毕,士卒们已开始在垒筑城墙了。
“典满在下辨丢了一千多骑?”曹睿皱眉看向曹真:“诸葛亮这是铁了心、要在朕面前守住下辨了?”
曹真沉默几瞬,随即答道:“当下倒不是下辨一城能不能攻克的问题,而是下辨、河池两城连结,秦州大军与夏侯儒不能合流的问题。”
随着曹睿的眼神看了过来,曹真连忙补充道:“二月初十从祁山给夏侯儒传信,至今已经十三天了。若按十八日到达、十九日出兵,夏侯儒现在应该刚到郿县。”
“若现在传讯,应该能在故道县追上其部。”
郿县、故道县……
曹睿明白,从祁山传讯至夏侯儒那里,一定要从陇右绕一个大圈子才成,至少也要六、七日时间。
这就是最致命的问题了。两军分隔东西,并不能及时如臂指使、随心调派,而必须要延迟六、七日的传讯。
曹睿咬牙说道:“朕既然命夏侯儒全权负责关中军队南下之事,朕就必不疑他!”
“大将军,将此处军情告知夏侯儒,再让他相机行事。”
“从祁山到下辨二百八十里,看来我们到下辨之时,夏侯儒应该也到故道了?”
曹真点头:“如果夏侯儒按期而至,应当能至故道。”
“那好。”曹睿霍然起身:“诸葛亮既然在下辨等朕,朕这个大魏皇帝也不能不至!”
“传令!留三千步卒驻守祁山,其余两万五千中军随朕明日一同南下!急令张郃先行开拔,以稳妥为要、勿要用险,等朕的大军从后到来!”
素知大军内情的曹真出言问道:“陛下,是不是等一等陆逊的消息?”
“不要等了!”曹睿干脆答道:“不论他在西面有没有进展,朕都是要去下辨的。”
“既然朕已经将武都郡划至秦州,又岂能半途而废?略阳之时朕都领兵急援,如今不过二百八十里、又待如何?”
“遵旨!”曹真肃然答道:“臣这就去安排明日进军之事!”
……
随着曹睿亲率两万五千中军从祁山开拔,魏军从祁山到武都、几乎同时都动了起来。
其实可能看起来有些奇怪。
魏军起初据守上邽、和诸葛亮所在的祁山隔着两百里遥遥对峙。诸葛亮走后,魏军才进到祁山。
而此番诸葛亮都已经守在赤亭了,曹睿才下定决心亲自前往武都。颇有些回合制游戏的感觉。
其实不然。
昔日曹操统一中原之时,无论河南、河北或者兖州、豫州,城池之间的距离短则二三十里、长则不过五六十里,进军也好、退兵也好,都有足够多的城池可以依托。
平原水网纵横交错,也有足够多的道路可以进兵。
而从陇右到汉中之间的广阔地域,山峦密布且荒僻、能供大军进军的道路并不充足。
加之武都一郡的百姓都已被曹操在昔日迁走,已经几乎在事实上成了无人区,并不需要争夺城池地域来控制百姓。
这就是这种诡异情况出现的原因了。
还有另一处地方也与武都相似,那就是淮南。
同样由于曹操早年间的迁民之举,淮南从庐江郡到广陵郡的广阔地域内、沿江近百里几无人烟。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