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77节
毌丘俭躬身一拜:“臣明白陛下的志向了!臣愿为陛下前驱,竭力尽忠、死而无憾!”
曹睿伸手向上虚扶了一下:“仲恭的心意朕明白了。不过朕的心意,仲恭也应该要知晓。”
“大将军是大魏的大将军。方才仲恭说的隔绝内外也好,意图专权也罢,朕不怪他,非常之时该有非常之事。”
“许褚、曹洪、辛毗、司马懿、刘放……这些人都是大魏的忠臣。朕对他们也无可指摘。”
毌丘俭重新起身坐定,肃容听着皇帝的话语。
“而仲恭,还有杨阜。”曹睿缓缓说道:“你们二人不仅是大魏的忠臣,而且还是朕的忠臣。朕都看在眼里。”
“陛下!”
毌丘俭有些动容,直接在原地跪地叩首一拜,就这样俯身在地、并不动弹。
曹睿道:“朕唯独是对夏侯献有些失望的。”
“其一,他未能如你一般、与大将军出言相争。”
“其二,他肩负着朕的护卫之责,却被大将军隔了层级、直接指挥了自己的手下。”
“其三,他并未有多余的准备,就是简单听命于大将军而已。与你,与其他众人都不相同。”
毌丘俭不发一言,静静俯在原地听着。
陛下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经过在陈仓的这一次重病,随行臣子们每个人对此事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根据陛下的说法,大将军曹真、侍中辛毗、司空司马懿……这些人都是忠于大魏的成分更多。换句话说,谁是大魏皇帝、他们就拥护谁。
而他毌丘俭和杨阜二人,则是更多的忠于陛下本人。
陛下刚才的话也说明白了:忠于陛下本人很好,忠于大魏也不错。
但身处关键之职,却什么事也不做,这个就让陛下反感了。
毌丘俭跪在地上暗暗想着,看来夏侯献的前程应该不会那么顺畅了。
“仲恭起来吧。”曹睿说道。
毌丘俭平静的站了起来,内心却因刚刚想通的事情而不断翻滚着。
曹睿看向毌丘俭:“仲恭,将帐外候着的众人都叫进来吧。”
“遵旨。”毌丘俭行了一礼,而后走出帐外,带着众人又走了进来。
臣子们齐齐行礼后,曹睿倚在榻上、神情淡定的看向在场的众人。
曹睿道:“朕在陈仓生了这一场病,根据太医所说,实乃思虑过重。朕自己思略一番,的确如此。”
“朕去年十二月从洛阳出发,到现在已经半年多了。军略、政事、国事,事事都要想、事事都要关心。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可是内里却已经有些虚弱了。”
曹真拱手说道:“陛下,是臣等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还请陛下治臣之罪。”
这个调门起的就有些高了。
随着曹真话说出口,帐内其余臣子们也都拱手称罪。
曹睿看了看众人,轻笑一声:“哪有那么多的罪!以朕来看,朕病的这段时间,诸卿不是想的都很周道吗?”
“今日在朕身前之人,每个都是忠臣、每个都有功!”
曹睿看了眼曹真:“尤其是大将军,更是承担起了柱国之任。朕心甚慰!”
“刘中书何在?”
刘放向前半步,拱手应道:“回陛下,臣在!”
曹睿道:“以大将军近日之功,恩荫其长子曹爽为亭侯!待回京后,从洛阳二十四亭内,选一佳亭封给昭伯!”
这样就封侯了?不过几日而已!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曹真身上,曹真在惊讶之余,内心悬着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加封其子,这是确定无疑的褒奖!更别说拿洛阳的亭封给曹爽,这更是一种难得的荣耀。
几乎和封在原籍能有一比!
曹真当即在帐中下拜跪倒:“臣微末之功,如何能担得起陛下如此重赏?还望陛下勿要这般赏赐昭伯了。”
“无妨。”曹睿淡淡说道:“朕说可以赏,那就是可以赏。大将军不欲昭伯封侯吗?”
曹真没有办法:“臣替昭伯谢过陛下隆恩!”
曹睿露出了一丝笑容,待曹真起身后,从容说道:“今日帐中之人,朕皆要赏赐!待回到洛阳之后,朕在叙功时会为诸卿再行加上!”
有了皇帝的这番话,众人齐齐下拜称谢。
片刻之后,曹睿看向众人,接着说道:“杨阜何在?”
“臣在!”杨阜应道。
曹睿说道:“杨卿随朕一同回京,调任光禄勋。原光禄勋和洽转任雍州刺史。”
又是一则重磅的消息,甚至比方才曹真的赏赐还要重一些。
曹爽乃是曹氏宗亲,又是大将军曹真的嫡长子,如何不得封侯呢?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情罢了。
而杨阜如何从雍州刺史、就这样直接入京转为九卿了?
就因为他在陛下病时,在帐外欲要自戕的政治表演?
司马懿瞥了眼杨阜,对这个被皇帝从城门校尉的位置上拔擢、还不到两年的人,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忌惮。
此人为何能如此投机所好?而且以陛下之智谋,竟如此就信了?还赐给杨阜如此美职?
但此刻乃是陛下病后的封赏,于情于理都不该谏言半分的。
杨阜先是愣在了原地,反应了几瞬之后,直接学着方才曹真的样子拜倒在地,俯首应道:
“臣杨阜谢陛下圣恩!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曹睿淡淡说道:“杨卿的为人朕是知晓的,随朕一同回洛阳吧。还是离朕近一些为好。”
杨阜说道:“臣遵旨!定为陛下效死!”
曹睿满意的点了点头。
第354章 长安古迹
“夏侯献、毌丘俭何在?”曹睿沉声说道。
夏侯献与毌丘俭听了召唤,有了曹真和杨阜二人的例子在前,心里猜测也会有封赏,于是并不迟疑、直接拱手答应。
曹睿道:“夏侯献、毌丘俭二人忠勇可嘉,封夏侯献为安北将军、赴任幽州协助幽州刺史刘晔处理边事。”
“命毌丘俭为中领军。”
二人齐齐谢恩。
夏侯献没有多想,从在中军中负责中坚营、转为正式的封号将军,虽然只是个安北将军,但也是封号将军!
与那些杂号将军可是不同!
自然欢喜。
可曹真、司马懿、辛毗这些在中军、在洛阳待久了的人,却细微的察觉了一丝不对。
问题出在毌丘俭的职务上。
中领军是什么位置?自从皇帝即位后、夺了陈群中领军的位置后,就再也没有设立过中领军。
中领军的位置,已经事实上空置两年了。而中领军除了负责护卫皇帝,还是有一部份中军的指挥之权的!
在四位辅政大臣中,曹真、曹休、陈群都任过中领军或者领军将军。而这一职位,卫臻、夏侯尚等人也担任过。
换句话说,谁任中领军、谁就是明明白白的皇帝心腹,被皇帝亲自认证过的那一种。
如今陛下将这个空缺了两年的位置给了毌丘俭,使毌丘俭有了护卫皇帝之权。又将夏侯献升官然后调任……
司马懿心中暗暗想着,这是不是说明了皇帝对夏侯献、毌丘俭二人在近日举动、评价不一呢?
若是毌丘俭更胜一筹、而夏侯献不尽人意的话,那毌丘俭又是哪里让陛下满意,夏侯献又是哪里犯了陛下的忌讳呢?
司马懿并不知情。
近十天在陈仓城外,围绕着皇帝生病、每一位重臣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由于事起仓促,除了曹真与辛毗二人事先私下沟通过,其余众人都是根据自己想法心意、本能的做出了各种应对。
每人做了什么,其他人都不能知晓完全。而方才陛下将每个人叫进去、逐一比对发问,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所有人的信息。
换句话说,陛下虽然在榻上卧床躺了九天,可他对这九天里、众人所做之事的全貌,比在场任何一个人都要更清楚。
司马懿心里感慨着皇帝驾驭臣子之智,几乎如同天授一般。
先帝曹丕也没有这般多谋啊,是怎么生出这么一个儿子出来的?真是神异。
……
随着皇帝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陈仓城周边的一切都恢复了正轨。
唯独之前杜袭和杨阜二人争论不休的军略之事,被皇帝下令暂时搁置了起来。待新任的雍州刺史和洽上任之后,再细细研究此事。
六月二十三日,曹睿下令中军向洛阳返回。不过曹睿这下没有骑马赶路了,而是坐在了马车之上。
六月二十九日,中军到达长安城外。
这六天里,得益于年轻和平日的身体锻炼,曹睿的体魄已经调理恢复的差不多了。当然,这和曹睿作为皇帝的优厚资源、以及医疗保障是分不开的。
并非每个人都有皇帝的待遇。
中军大部扎营于长安城外,只有新任的中领军毌丘俭引着五千骑兵、随皇帝入城护卫。
上次去略阳之时过于匆忙,曹睿都没来得及好好游览一番长安古都。
如今打了胜仗归来,心情也是格外闲适,放松一些也是难免的。
曹睿带着臣子和将领们,一同在长安城里游览了起来。而侍中辛毗之前在长安待了将近半年,显然就是最好的导游人选。
曹睿想了一想,问道:“不知长安城内可有什么古迹可以游览的?最好是前汉时期的、可考的那一种。”
辛毗想了一想:“禀陛下,不如请陛下去看一看前朝宫殿的旧址?”
“其中形制的细微之处,和大魏在洛阳的宫殿还是有些许不一样的。”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