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娘子,请息怒

娘子,请息怒 第633节

  自完颜谋衍部横穿大鲜卑山后,两军之间联络同样不便。

  直到上月下旬,才收到了金夏大军进入中原的确切消息。

  完颜亮还没来及高兴几天,却得知腹地出现了一支人数不详的马军

  起初,这支马军好似没有明确目的,尽袭击些城邑左近的金人村落。

  这让完颜亮分外恼火,金国的猛安谋克之制,既是军队组织,同样也是生产组织。

  如今金国精锐尽数在外,后勤异常依赖这种散布于各处的村落,可这支马军每破一村,便会将老卒屠尽、囤粮毁坏、驱散汉奴,甚至连那耕作用的农具都要烧掉。

  短短二十余日的破坏,不但让后方运粮时用到的人手出现了短缺,并且粮草供应也开始紧张起来。

  再这么下去,先不说大凌河前线会不会缺粮,金国明年开春闹饥荒几乎成为了定局。

  更让完颜亮内心滴血的是,金国少年男子、也就是族中兵源的快速消失.

  中原汉人,人口繁盛,便是战死几万人,也不至于动摇国本。

  可金国却经不起这般折腾啊!

  这支突入腹地的马军,是要断大金的根!

  烦心的不止这一桩,齐军不知用了甚法子,将那天雷炮搬到了战船之上。

  连日来,齐国水军一三五炮轰渤海湾北部沿岸城邑、二四六炮轰辽东半岛西侧沿岸城邑。

  虽没造成太大损伤,但海边十余座城池一日数惊。

  为防齐军再次渡海登岸,完颜亮本就不富裕的兵力又要分兵把守沿海各城哪还有余力再回身剿灭那支处在腹地的马军。

  可也不能任由他们在关外流窜肆虐啊!

  齐国如今有淮北、河北两座粮仓为依仗,可以随意耗下去。

  但关外却是金国唯一的后方。

  完颜亮切身体会到了进退不得

  十一月十二日,完颜亮借大凌河封冻,硬着头皮强攻了一回联军防线。

  却被天雷炮轰了回去。

  十三日,完颜亮一度动摇,欲要率军回撤,却因一桩意料之外的事,熄了此心思。

  当日,完颜亮得报,高丽国王王楷遣侍中金富轼率军攻占金国保州城。

  完颜亮不由大怒!

  金齐交战,尚可算两虎相争,你他娘一条瘦犬也敢趁机在大金身上咬一口?

  那高丽起先事辽,辽灭后事周,周南迁后事金,每次转换父国都做的异常丝滑,没有任何羞愧负罪感。

  可如今,就连这等三姓家奴都敢撩拨大金,让完颜亮彻底认清了现实金国先内乱,再被齐国封锁,西进军团迟迟没有拿下东京城,自家腹地又被齐军突入。

  此时在别国看来,大金已是风雨飘摇,随时有覆灭之虞,那蕞尔高丽才敢趁机进犯。

  越是这个时候,金国越要强硬,一定不能回撤!

  但眼下,不管是大凌河一线,还是东京城攻防,似乎都陷入了僵局。

  唯有再有外力介入,方可打破此时平衡。

  完颜亮不由自主抬头南望,那早在数月前已南渡周国的吴维正,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第456章 你攻你的城,我拔我的营

  临安皇城,勤政殿。

  十一月的临安算不得暖和,广阔空寂的勤政殿更显幽冷。

  年迈的秦会之坐在锦凳之上,缩着肩膀,如老僧入定。

  耳畔是大理寺卿万俟卨和兵部尚书王庶的争论,两人的分歧,自是因为到底要不要趁齐国动乱,出兵占据淮北。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讨论此事了。

  早在半个月前,秦会之便私下打探过王庶的口风。

  起初,王庶非常反对配合金夏灭齐,他的理由是,“金国狼子野心,与其联手,不啻于与虎谋皮。二者,齐为周金之间屏障,若齐灭,我大周便要直面金国”

  彼时,万俟卨的反驳理由同样充分,“如今金齐之势已逆,那伪齐楚王的封号‘楚’字便能窥见野心,其人好战,又屡屡在淮北假借学术之名笼络人心,若不趁机灭之,来日亡我大周者必是此子。”

  万俟卨说的很明白不管怎说,大周臣民对不通教化的金人,终归有几分抵触,就算金国得了淮北半壁,周国大可继续以父国事之,总能偏安一隅。

  可齐国同是汉人政权,若任由他胜了这一战,挟‘驱除鞑虏’之威势,到时还不得天下归心?

  齐国之害,尤胜金夏!

  王庶是忠臣,却是忠于柴周,万俟卨的话让他有了几分动摇。

  接着,便是十一月初陆延重率弟子偷渡去往淮北,组织了那所谓‘周国抗金义勇’。

  这件事虽被朝堂极力压制,不许任何报纸报导,但士林间早已传的沸沸扬扬,让周国朝堂很受刺激。

  今日,几名重臣首次在御前公开讨论此事,王庶敏锐察觉周帝似乎倾向出兵

  至此,王庶的态度已开始转变,但在其位谋其政,王庶还是站在实操难点上提出了几条疑问,“若取淮北,我军出淮南最为便利。可如今,粮草未备,兵马未曾集结,待沿淮三路做好准备,怕是要到年后了。届时,兴许东京之战已见分晓”

  确实,即便淮北兵力空虚,也不是任人拿捏的疲弱之师,但凡发动几万人,便需至少一个月做后勤准备。

  可万俟卨听了,却自信一笑,甚至和龙椅上的周帝对视了一下。

  表情颇有几分得意。

  只听他道:“此事便不需王尚书忧心了。今年荆湖北路、荆湖南路两地秋赋至今仍留在当地”

  王庶顿时愕然。

  荆湖南北两路和江浙路,一直是大周的重点粮食产区。

  当地所植水稻,每月八月左右收割,按往年惯例,每年九月收上来的粮食便要启程东运。

  今年为何留在了当地?

  结合方才万俟卨的表情,王庶瞬间想到.莫非大军要从荆湖路北上?

  两路驻有屯军三万余,若就此北上,还能路过周国驻有重军的襄阳,几军合一,便能凑出六七万人!

  不但不用重新征集粮草,还可绕过淮水天堑,直入齐国邓州而邓州往东便是唐州,过了唐州即可兵临蔡州城下。

  恍然大悟之后,王庶眼神复杂的看向了万俟卨和秦会之此事绝非巧合,八月收粮,若无秦相之命,当地绝不敢扣粮不发。

  看来,这北伐大计,至少早在七月间就已经定下了。

  秦相等人却瞒天过海,从未与人透露。

  这事,要说没有周帝在背后支持,王庶是不信的。

  身为兵部尚书,如此军国大事竟连知情权都没有,王庶不由无声一叹。

  一直没有讲话的秦会之似是看出王庶失落,这才开口道:“王大人莫恼,本相并非要瞒你,而是要瞒过天下人军国大事,不可失密。若我大周军大规模调动、征集粮草,必然引起淮北警惕。少一人知晓,便多一份妥帖。”

  王庶下意识想问一句,‘难道朝中还能有齐国细作不成?’

  可下一刻,他却反应了过来.陈伯康在淮南路坐镇多年,如今当地不但兵精,而且粮足!

  眼下这么大的事,皇上、秦相却不招他前来商议,莫非陈伯康和淮北

  正暗暗心惊间,宝座上的周帝缓缓走了下来,“王大人,朕便将这副重担托付与你了.”

  王庶心中一警,犹豫了两息后,最终还是一个深揖,“臣领命!万死不辞!”

  “好!即日你便前往荆门坐镇,吴宣抚已得朕的密令,会一力配合。诸军集结后,北上一定要快、要迅捷,才可打淮北一个措手不及!”

  周帝认真嘱咐道,甚至不小心露出一丝迫切神色。

  其实,担心齐国争夺正统也好、担心齐国万一胜了金夏天下归心也好,只是明面上的原因。

  周帝最担心的,还是秦相关于太上皇落入了淮北之手这件事。

  攻打淮北,最重要的便是找到太上皇,秘密带回大周!

  王庶离去后,万俟卨躬身告辞,“陛下,臣这便出发前往泉州了!请陛下和秦相坐等我军捷报!”

  泉州乃大周海运最为发达的地方,市舶司外海船云集。

  王庶自荆湖路北上,万俟卨却要从泉州带当地兴化军乘海船北上,于泗州登陆。

  好吸引淮北西部两府淮北军,使其不能西援蔡州。

  不管是荆湖路还是遥远的福建路,都不和淮北接壤,可最大限度保密,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若从临安附近出发,难保不被淮北细作察觉。

  万俟卨离去前,君臣之间不免一番君圣臣贤.此次行动,已秘密筹备三四个月,莫说民间毫不知晓,便满朝大臣,也只他们几个知晓。

  虽然此次出征没有动用精锐禁军,而是交给了三地厢军,但周帝、万俟卨却笃定胜券在握。

  毕竟,淮北的军力在那儿摆着,大凌河占据了一部分,东京城下又占了一大部分,淮北还能有多少兵力?

  而周国这边,一海一陆两路大军八万余将士东西夹击,这怎么输?

  午后未时,殿内只剩了周帝和秦会之这对君臣。

  再无外耳,两人终于说起了最私密的话题,“秦相,那陈伯康如何处置?”

  “陛下.”秦会之自锦凳上迟缓起身,拱手道:“不可打草惊蛇,也不可再让他留在淮南。陛下便趁着年底将至,招他入京述职.趁机圈禁。”

  周帝点了点头,随后却稍显忧虑道:“待我军北伐的消息传开,不知民间舆情会怎样”

  确实,东京被围后,伪齐楚王一纸‘邀万千华夏男儿,共赴万里关山’、‘使我辈子孙再无这般苦难’撩拨的不少周国人热血沸腾,大有一副共抗时艰的氛围。

  此时若陡然知晓,人家齐国抵抗鞑虏时,本国却在背后给齐国来了一刀,周人怕是有点不好接受。

  秦会之却一副淡然表情,“陛下,只要胜了,些许杂音不足为虑。即便到时舆情汹涌些,陛下不也被是臣子蒙蔽么”

  所谓被臣子蒙蔽,说的就是王庶.万一日后批评声大了些,完全可以将王庶推出来背锅嘛。

  仗还未打,垫背之人都找好了。

  周帝什么都想到了,唯独没想到万一打不过咋办.

  当日傍晚,秦会之回府,吴维正已等在书房,一见面便焦急问道:“秦相,怎样了?”

首节 上一节 633/8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