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19节

  三百旅帅多数都是长安周边,或十六卫内。

  一旦借着征伐高丽的事情夺得军功,这往后的影响,怕是极其广阔。

  更别说讲武堂还会一直开办下去。

  只是陛下忌惮太子这等事情,作为臣子的,心里明白就好,是万万不能说出来的。

  陛下想要制衡太子,再留下有继承权的晋王,显然是最为合适的事情。

  “茂师,还有其他办法吗,我实在是不想留在长安,卷入这纷争之中。”

  李治听完,嘴角有些苦涩。

  反倒是在旁边一直很安静的李义府,微微低头的眼底中,有几分跃跃欲试的感觉。

  李勣认真思索良久,最后道:“想要说动陛下,这是非常之难的事情。”

  “但有一人,如果她愿意帮你开口,或许还有转机。”

  李治不由追问道:“是谁?”

  李勣缓缓道:“我大唐大长公主,同安公主。”

  李治闻言,眼睛一亮,开口道:“姑奶奶。”

  李勣道:“晋王妃可是大长公主的侄孙女呢,有这层关系在,如若晋王请动大长公主言说一二,想来陛下可能会改变想法。”

  同安大长公主,唐高祖李渊的同母妹。

  隋朝时期,同安公主嫁给太原王氏出身的司徒王秉的儿子王裕。

  李世民即位后,同安公主晋升为大长公主。

  他是李世民的亲姑姑,且年事已高,所以李世民对她特别礼敬。

  前些年,驸马王裕有个侄孙女美丽温顺,同安公主向李世民提起,李世民便命李治纳此女为晋王妃。

  “若姑奶奶愿意帮我劝说父皇,父皇定然不会强行留我在长安。”

  李治顿时感觉看到了希望。

  不只是晋王的关系,晋王妃很得姑奶奶宠爱,否则当年也不会特意说媒。

  李治明白,他若带着晋王妃去言明厉害,同安大长公主定会愿意前往宫廷,游说父皇。

  而父皇最重亲情,同意的可能性很大。

  此时,李勣补充道:“晋王去大长公主府中,还需小心些。”

  “最近我听闻消息,似是大长公主跟孙子王方翼,闹了很大矛盾。”

第108章 稚奴:父皇,我姑奶奶来了

  次日一早。

  李承乾就让人去把还在床上的李元昌给喊醒。

  李元昌迷迷糊糊的埋怨道:“太子,这天都没亮呢,你要干嘛呢,我得再去睡会。”

  李承乾道:“你不是要当我的右内率吗,我这个太子都起来了,你这个右内率还在床上,像什么话。”

  李元昌顿时没了反驳的话,只能无奈道:“那这么早起来,要去哪里。”

  他突然有些怀念在梁州的生活了,虽然无聊了些,但至少没人管啊。

  无拘无束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什么时候见过早晨的太阳。

  “讲武堂操练,你跟我一起去。”

  “这几年在梁州,你都荒废成什么样了,一石弓都拉不开了吧。”

  “也是该练练吧,否则这出门时,我这个当太子的,还要保护你这个右内率,岂不可笑。”

  李承乾很清楚,李元昌就是个祸害。

  当年就是李元昌蛊惑,李承乾这把美少年称心代入东宫。

  李承乾谋反的想法,很大程度上也有李元昌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最早说动李承乾谋反的人,不是杜荷,而是李元昌。

  去年过年时,就对李承乾说:“愿殿下早日成为天子。近日看到陛下身边有个官人,善于弹奏琵琶,事情成功以后,希望能赐给我。”

  谋反的事,叔侄二人还曾经歃血为盟。

  便是割臂出血,以帛拭之,烧作灰后和酒同饮,共为信誓。

  现在的李承乾,总不能把李元昌给杀了吧,从血脉上说,这可是亲叔叔。

  放在封地,李承乾又担忧可能会出事,毕竟这家伙简直无法无天,视律法于无物。

  纵马田地,踩坏庄稼,霸占官员妻妾,放纵手下抢占民田,殴打他人致死等等一系列行为。

  思来想去,李承乾觉得还是把李元昌留在身边看着最好,也能给他劳动改造一番。

  ——

  李治很累。

  晋王府位于朱雀门街之东从北第八坊,也就是长安城正南边,明德门附近。

  而他昨天去的李勣家普宁坊,则是在长安城最西北方,开远门附近。

  这就相当于跨越大半个长安城了。

  而今天要去的同安长公主,姑奶奶家,则是在最东北方的兴宁坊。

  加上昨天跑了一趟大内。

  这就是等于围着长安城绕了一圈了,折合今天的路程,相当于李治要跑一百多里地。

  等李治来到兴宁坊,长公主府的时候,都已经要到午膳时了。

  只是这才刚到门口,就听到训斥声。

  李治跟晋王妃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后就看到大门前,一妇女跟一少年,带着行囊被赶了出来。

  “二姑,阿兄,你们这是怎么了。”

  晋王妃看去,顿时就认了出来。

  这是她的堂哥王方翼,以及王方翼的母亲李氏。

  李氏刚准备搭话,又有一个声音传来。

  “雅宁?晋王。”

  府中,走出一身穿奢靡服饰的贵妇。

  晋王妃王雅宁行叉手礼:“大姑姑。”

  李治也跟着作揖:“大姑姑。”

  贵妇无视了门口的母子,笑着对李治夫妇道:“哪敢让晋王跟晋王妃行礼,外面天寒地冻的,赶紧进屋吧。”

  “母亲要是知道你们来看她,肯定会非常开心的。”

  被晋王妃王雅宁称作大姑姑的贵妇,便是同安长公主的亲生女儿王妧璃。

  隋朝时期,曾经是隋炀帝后宫嫔妃。

  隋朝覆灭后,便就一直跟着同安长公主生活。

  唐朝女子是可以改嫁的,但王妧璃身份特殊,他是前朝嫔妃。

  看得上的不敢娶她,可以娶的她又看不上,便就一直当个寡妇了。

  王妧璃笑着说完,而后瞪了眼门口的母子俩。

  “你们还不离开,逗留在此作甚。”

  “难道要母亲亲自出来把你们撵走吗。”

  听到这话,母子俩也不敢跟李治打招呼,便从侧边走了。

  李治知道,这大概就是昨日茂师李勣说的矛盾了,却没想到已经到如此程度,竟被赶出家门。

  随着王妧璃进入,晋王妃王雅宁边走边道:“大姑姑,这都临近年关了,何必在这个时候赶走二姑姑,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同安长公主跟丈夫王裕有一子一女。

  女儿便是嫁给隋炀帝的王妧璃。

  但儿子王仁表是庶出,非同安长公主亲生。

  李渊在位时,武德八年,王裕就因病去世。

  因为不是亲生,所以同安长公主一直看王仁表不顺眼,关系很差。

  去年王仁表早逝,庶出的儿媳,孙子,也不可能得到同安长公主的喜欢。

  本身还带有婆媳矛盾。

  “他们打碎了母亲最喜欢的梅瓶,那可是父亲的遗物。”

  “母亲前些日子,还在念叨着,冬季来了,又能看梅花了。”

  “没成想却被打碎。”

  “母亲盛怒之下,便把他们给赶了出去。”

  王妧璃简单的介绍了下情况。

  李治跟王妃对视一眼,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大概是恰好趁此机会罢了。

  不过他们今天来,是有求于姑奶奶的,这件事上也不好开口评论。

  正厅内。

  同安长公主身着华丽的服饰,满头珠翠,虽已上了年纪,却依旧难掩高贵的气质。

  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那双眼眸中透露出的睿智与威严,让人不敢小觑。

  先前的事情,显然让同安长公主心情很差,面上依旧残留寒霜。

首节 上一节 119/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