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39节

  且在每个简体字上,加上了拼音标注。

  简体自古有之,简称俗字,又称俗书。

  简化的俗书并不属于朝廷规范用字,主要是民间所用。

  用得最多的,就是账房先生了。

  简体字笔画少,速度快的特点,用于记账,快速记录更为实用,省时又省事。

  因为流行民间,写法就比较随心所欲了,一个字就会有很多种写法,除此外还有异体字,错别字的衍生,比如贰貮貳。

  为了让讲武堂的学子,更快更好的识字,李承乾决定推广一套标准的简体字。

  简体字比之繁体字,优势在于易识易记,简体字笔画相对较少,结构更加简洁,大大降低了认读和记忆的难度。

  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容易掌握和识别,能够加快识字的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马”字,简体只有三笔,而繁体“馬”有十画,简体的“马”明显更容易被记住。

  除此外,还有更为特殊的好处,当讲武堂都在用太子创办的简体字时,在思想上,就更加容易统一了。

  简体字的千字文写完,李承乾就让内侍把李象,薛仁贵,裴行俭,苏定方,还有狄仁杰全都叫来。

  五个学子班,正好安排五名老师。

  至于先前负责教导讲武堂学子的老师,那就撤了吧。

  ——

  务本坊,房府。

  “父亲,这等事你亲自去,恐是过于危险。”

  “一旦被太子知晓,怕是”

  房遗直小心劝说道。

  房玄龄无奈道:“我若不冒险前往,阴弘智又会信得过吗。”

  “正值正旦,太子那边自然无法顾及。”

  房遗直没在继续说,其实还是有可能被知道的。

  这里头最大的危险就在于,如果太子知道父亲在谋划揭露其谋反之事,会不会恼羞成怒,强行打杀。

  这种可能性,对于太子的秉性来说极大。

  “齐王那边,都是太子的人,父亲要如何见他。”房遗直问道。

  房玄龄摇摇头:“齐王就不必见了,其胆小如鼠,最易坏事。”

  “况且他知之甚少,也不需要他,我已问过阴弘智,纥干承基其实是没有跟齐王通信过的,太子先前所言,纯属捏造。”

  “如今纥干承基已死,只需要拿到他生前字迹,加以伪造,再有阴弘智的回信,便能确定太子嫌疑。”

  房玄龄只需要在这些真的书信里,参上一份假的就行。

  也不算是全假,毕竟阴弘智的笔迹是真,太子谋反也是真。

  房遗直担心道:“单是如此,仅凭书信,怕不能扳倒太子。”

  房玄龄道:“我也未曾想过,仅靠一封书信就让陛下废太子。”

  “这只是需要准备的小部分证据罢了。”

  ps:月底求月票,规矩我懂。200月票加一更,目前439.

第119章 隋唐有太子即位的先例?

  房玄龄是个狠人呐。

  所谓房谋杜断,意味着房玄龄做事严丝合缝,滴水不露,谋划极深。

  李世民十九岁的时候,房玄龄就投靠了过去,至今已有二十五载。

  可以说对于李世民,房玄龄毫无疑问,是最为熟悉的那个人。

  他很清楚,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让陛下行废太子之事。

  当他把所有证据摆出来后,太子谋反的事,就将会成为定局。

  次日,东宫。

  “a,o,e,y,w,u。”

  “一二三四声分平仄,一二为平,三四为仄。”

  “按照声母,韵母去照着上面读,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跟现在的发音是有些区别,习惯就好了。”

  李承乾正在教导简体字的发音跟写法。

  下边听课的是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李象,狄仁杰。

  难为苏定方了,都四十来岁的人了,还要在这里跟初学者一样,学习拼字简体字。

  如今大唐的官话,是洛阳读书音,洛阳读书音不是后世洛阳的方言,而是从西周时期周王室传下来的一种语言。

  隋朝统一全国后编写的的韵书《切韵》,是以金陵雅言和洛阳雅言为基础编写的,形成了隋朝的官方语言。

  唐承隋制,唐朝也用隋朝的官方语言,称洛阳汉音,是中原雅言和各民族交流后形成的新的官话。

  洛阳读书音一般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且每个声调的具体调值与普通话不同。

  普通话则有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简单来说,就是洛阳汉音更细致,韵母声母更多,普通话就要简单许多。

  “殿下创的俗字,俗语,果真是博大精深,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快速的上手,学起来也更加简单。”

  “尤其是在俗字这块,脱胎于官字之中,化繁为简,哪怕是没学过官字,把俗字学会了,亦是能看懂官文。”

  “这等方法若推广开来,将极大程度减少学子们的时间,或许只需要两三月,便能简单运用了。”

  苏定方当即肯定说道。

  站在他这个位置上,要比其他人想得更多。

  不管是俗字,还是俗语,太子这边必然不是随便两天就能想出来的,肯定是已经准备了很久的时间。

  很明显,太子所教的俗字跟俗语,已经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这套完整体系的创立,在苏定方看来,即便是以太子的聪慧,少说也需要数年时间。

  太子在数年之前,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这套看上去并不怎么华丽的俗字俗语,是给普通人,也就是大字不识的人所准备的。

  当时肯定没有讲武堂的想法,那太子准备这套跟如今完全不同的体系,目的就很明显。

  这是要推行新政,行盛世变法之事。

  “这套新的俗字,你们这两天熟悉下,后面的识字课,就由你们来负责。”

  李承乾下达了任务,对于目前这几人来说,不算难。

  毕竟是历史中有名的天才,文治武功都很出色。

  放到后世,起步也是个省考状元的级别了。

  这点简体字,几天都说多了,估摸着也就一两天的功夫差不多。

  “殿下,这.我能行吗。”

  狄仁杰有些担忧道。

  他是被突然拉过来的,暂时还没搞清楚状况,也没人跟他解释什么。

  现在突然就要去给别人上课,有些恍惚。

  “相信自己。”

  李承乾笑着说道:“你虽年岁不大,孤听你父亲说了,本事可不小。”

  “讲武堂的学子们,虽然大你不少,但也只是启蒙罢了。”

  “不用太过于担忧,上几天课,就熟悉了。”

  太子都这么说了,狄仁杰只能低头应是。

  对于狄仁杰,李承乾还是很看好的,虽然年纪少,但已经算是半成熟,也不需要养成什么的。

  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笔墨的,很多都是心智早开。

  只是经历不多,阅历没那么丰富而已。

  如今千字文的简体字版启蒙书,已经安排工匠在进行印刷了。

  雕版刻好后,一天就能印刷出数百本。

  对于工匠来说,简体字的雕刻,可要比繁体字舒服多了,而且也不容易出错。

  ——

  太极宫,后宫。

  瑶光殿,雕梁画栋,精美绝伦。

  这里是杨妃的居所,殿中弥漫着淡淡的幽香,似有若无地萦绕在每一处角落。

  杨妃端坐在主位之上,她肤若凝脂,眉如远黛,眼眸似秋水般澄澈,顾盼之间,光彩照人。

  一头乌发挽成精致的发髻,上面点缀着珠翠,更衬得她气质高雅。

  哪怕已经三十多岁,却看不到任何老态,宛如二十余岁的初开少女。

  只是眉语之间,总是挂着淡淡忧愁。

  “母亲。”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躬身行礼。

  封王之后,亲王就不能居住在大内了,基本上在七八岁的时候,就会搬出去。

  再想见面,除了特定节日,或是有什么重要事情。

  大唐亲王十二岁左右就离开长安就藩了。

首节 上一节 139/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