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77节

  “如果太子真的能很快适应这些,并且能做到更好,也不失一件美事。”

  李世民心中也有了计较。

  太子如今已是二十有三,当年他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领兵作战,给大唐打天下了。

  也是二十岁那年的失败,让他得到了足够的成长。

  太子精通军事,对于以后上位来说,也算是个好事情。

  李世民不觉得太子通过一场对高丽的战争,就能对自己形成强大的威胁。

  况且还有五姓七望在那里帮助魏王。

  魏王的存在也会钳制太子。

  李世民自己也是很有信心,能够掌控这一切,不管是太子大胜或大败。

  如果太子败了,或者没能承受住战争带来的考验,往后安心政事也不错。

  东宫。

  李承乾可没有二凤那么多的想法。

  踏实干就完事了。

  此刻,他正坐在太子四轮车上,看着前面的人在耕田。

  东宫也是有自己的耕田的。

  偶然看到,李承乾才想起,唐初这个时候,百姓用的耕犁多为直辕、长辕,回转困难,耕地费力。

  于是李承乾就让木匠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曲辕犁打造出来。

  历史上,曲辕犁是在唐后期江南地区发明并逐渐推广开来。

  李承乾现在等于是提前了两百年。

  曲辕犁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这种改进使犁架变小变轻,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它还增设了犁评和犁建等部件,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便于精耕细作。

  听起来有些复杂,其实也算不得多难的事情。

  李承乾前世是在书上看过曲辕犁的结构,而东宫的木匠大师,在理解了太子的想法后,就能很轻易的打造出来。

  田地里,耕种的府兵,已经完成了一块面积的耕作。

  随即来向太子复命。

  “感觉如何。”

  李承乾询问道,府兵也是要耕种的,对于农事自然熟悉,还是家里的主要劳力。

  “回禀殿下,这新犁可真是好用,感觉要比先前的老犁,要轻松了至少一倍不止。”

  “转弯灵活,特别省力,就这耕作了一圈,感觉牛都没使上劲似的。”

  “往前拉几个四五圈,就能让牛歇息会,现在俺觉着,即便是拉个十来圈,那牛也跟散步似的。”

  “操控起来也方便得很,都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转过弯。”

  “就这如果不是有人叫俺,俺还要再耕上个十来圈才感觉够。”

  府兵的话,颇有些意犹未尽。

  在他的眼里,这曲辕犁就是个大宝贝,比金子还贵重的宝贝。

  有了它,耕地变成了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

  “真有这么神奇?”

  “老夫也来试试。”

  说话的是张玄素,李承乾特意让人把负责编纂天工开物的官员都叫来。

  农事向来是大事,在天工开物里,对于农事的篇章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篇。

  今天听说太子又整出了个新玩意,让他们去看,并且记录下来,张玄素迫不及待的赶着来瞧。

  现在更是要直接上手。

  李承乾也没拦着,让张玄素去。

  这个时候的很多读书人,除非出生就是世家嫡子,不然是没办法绕过种田这一坎的。

  即便是世家嫡子,也会被要求熟悉农事。

  农业文明,种田就是根本。

  ps:补更

第140章 加封农泽圣睿太子

  “好宝贝。”

  “真是好宝贝。”

  “殿下,这等造福万民之物,就应该立即呈献陛下。”

  “而后下令工部,天下推广。”

  “大功德,这可是大功德啊。”

  “就连我这把老骨头,都能耕上好几圈,都没感觉到累。”

  张玄素神情激动,语气很是夸张。

  先前他还觉得府兵的话有些吹捧,现在自己上手后才感觉到,府兵那叫一个词穷。

  这已经可以用农作神器来形容。

  能够节省人跟牛的力气,就意味着同样的一天,能开垦出更多的农田。

  尤其是对于开荒来说,更是真正的神物。

  大唐其实土地是很多的,在如今的人口数量上,还能有不少适合耕作的土地。

  但开荒是个非常废力气的功夫。

  所谓精耕细作,耕田这块完全是靠劳力在进行承担。

  “殿下,如今春耕在即,还请殿下立即禀告陛下,打造这曲辕犁。”

  “届时陛下在籍田礼上,就用曲辕犁。”

  兴奋过后,张玄素当即催促道。

  李承乾笑着说道:“那就劳烦张公去一趟太极宫,带着这曲辕犁,向陛下禀告如何。”

  张玄素闻言先是一顿,而后对着太子深深作揖。

  “臣,谢殿下隆恩。”

  张玄素整个人都有些颤抖,他非常清楚的知道,太子打造曲辕犁这件事,对于整个华夏历史而言,而将会是重大记载。

  由他去禀告陛下,那么在史书上,也会有他的一笔。

  对于文官而言,没有什么事情,是比青史留名更为重要的。

  哪怕只是一笔,那也是能光宗耀祖。

  “快,快把曲辕犁拆下来。”

  “你们两个抬着,跟我去太极宫面圣。”

  张玄素指挥着,焦急的就要赶去太极宫。

  詹士府的两个官员对视一眼,当即就上前,推开要抬曲辕犁的府兵,抬着就跟张玄素跑。

  三人也不管身上的泥土失了仪态,撒腿就跑,生怕是慢了。

  状若疯狂,却没人嘲笑,都是羡慕的神色。

  詹士府的其他官员捶胸顿足,后悔不已,怎就让同僚抢先了。

  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还在跟李靖对弈兵棋。

  作为大唐军神,在输过两盘后,很快就适应了李世民的节奏。

  甚至也跟李世民那样,快速掌握了运动战的体系精髓。

  毕竟大半辈子都在打仗,李靖的战争经验,等级比李世民还要高一些。

  熟悉战术后,双方便就杀得难分难解了。

  在双方兵法战术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兵棋的演变,就成了双方的军备竞赛,以及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对抗。

  往往一局兵棋下来,至少将近一个半时辰,才能分出胜负。

  此时,正是关键之处。

  李世民眉头紧皱,寻思着从哪个方向对李靖的防线进行突围。

  就在有了想法的时候,殿外突然传来大吼。

  “陛下!陛下啊!”

  “大喜!大喜啊!!!”

  歇斯底里的大喊,顿时打乱了李世民的思绪,让其面色不爽。

  宦官也赶了进来,连忙禀告:“启禀陛下,殿外东宫少詹事张玄素求见。”

  李世民无奈道:“好歹也是老臣,怎的这般失了仪态。”

  “让他进来吧。”

  得到通禀之后,张玄素直接带着人就奔了进来。

  李世民瞧去,只见张玄素的官服上满是泥土,赤着脚,面色有些发红,眼睛都在发光。

  在张玄素身后,是同样两个满身泥土的东宫属官,抬着一个奇形怪状的耕犁。

首节 上一节 177/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