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210节

  “哦,我听听。”

  李承乾笑着看向狄奥多西问道。

  “臣,拜见,太子殿下。”

  狄奥多西的腔调带着罗马口音,却让李承乾有一种亲近感。

  因为她说的话,是用普通话的形式说出来的。

  就跟前世的时候,所见到的那些外国人一样。

  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不错,很有长进。”

  狄奥多西顿时眉开眼笑:“谢谢,太子殿下。”

  从狄奥多西这边的情况,李承乾也能感受到讲武堂的学习进度。

  毕竟比起狄奥多西来,讲武堂的学子也算是有基础的,至少在发音这块问题不大。

  可以预见,现在讲武堂的学子,大部分应该都可以能够读写简体字。

  毕竟常用的字也就几千个。

  狄奥多西是个聪明的女孩。

  在来到东宫的这段时间里,从来没有提过,说让太子殿下帮助罗马这样的话。

  她很清楚,只要能住在东宫,本身就已经代表了太子的态度,政治意义影响深远。

  前几天阿历克斯就托人给他传递了消息。

  告诉她不要着急,现在阿拉伯使团的人,都已经急坏了,非常担心大唐皇帝会受到大唐太子的影响,从而对阿拉伯帝国发兵。

  等她这里的消息,传到阿拉伯帝国的时候,罗马的危机,很大可能暂时就会得到缓和。

  阿拉伯帝国不得不考虑大唐帝国可能带来的影响。

  即便现在阿拉伯帝国非常强大,可大唐帝国远比他们更加强大,富裕。

  作为丝绸之路的中间商,阿拉伯帝国甚至要比大唐更加了解大唐。

  数百年前,古老的东方帝国,打败了强盛的匈奴帝国。

  而这些战败的匈奴人,却成了中亚地区,欧洲地区的噩梦。

  被称呼为‘上帝之鞭’。

  这么恐怖的统治者,却是古老东方帝国的手下败将。

  大唐在国际世界的影响力,除开丝绸之路,给其他国家的感觉是繁荣之地外,就是匈奴人的宣传了。

  所以哪怕是不直接发兵,只要大唐帝国的目光,注视到阿拉伯帝国,就会令阿拉伯帝国紧张起来。

  况且阿拉伯帝国此刻开辟多方战场,如果再跟大唐这样古老而又强大的帝国开战的话,对于整个阿拉伯帝国的整体局势,将会产生太大的不利因素影响。

  这也是阿拉伯使团着急的原因。

  “殿下,齐王想要拜见,说是有重要的事情,想要告知殿下。”

  内侍文忠收到消息后,立即禀告。

  李承乾点点头:“行,让他过来吧。”

  齐王李佑现在被紧闭在延福坊,无诏令不得出。

  但如果太子准许的话,也是可以的。

  得到殿下的回复后,文忠便让人去进行传讯。

  延福坊内。

  齐王李佑正在等候回信。

  原本他是打算,等魏王来找他,商议出具体的情况后,再把详细内容,一同汇报给大兄。

  可是元宵节都过去半个月了,魏王那边却没有了任何消息。

  李佑觉得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索性先把这事跟大兄说了。

  于是就让人给东宫传信。

  李泰其实已经不会来找他了。

  经过上次跟房玄龄谈话后,明白自己找齐王李佑是个很错误的决定,自然不会在将这个错误继续下去。

  最近这段时间,李泰让房遗爱担任了府兵校尉,自己也按照房玄龄的吩咐,多多关注府兵操练的事情。

  虽然都是世家子弟,但他们本质上是效忠大唐的,在不跟家族利益产生冲突的情况下,自然也会听从魏王的命令。

  “魏王,齐王去了东宫。”

  刚从城外回来,李泰就得到了消息。

  他听了房玄龄的话后,就安排了人时刻监察齐王动向。

  “该死,齐王果然会背刺我。”

  之前李泰还抱有幻想,觉得房玄龄说得玄乎,但齐王自己应该也是个明事理的。

  自己给他许诺了那么多的好处,只要自己能当太子,就会给他再度封王,按理说齐王应该不会背叛自己才是。

  而今天的事情,让李泰看清了人心的险恶,果然还是房公运筹帷幄。

  那么这般说来,侯君集大概也是太子的人了。

  他可是征讨高丽的主帅。

  还有父皇身边的宿卫统领李安俨。

  太子到底串通了多少人。

  会不会在我的身边,也安插了卧底?

  李泰不由开始深思,谁最有可能是太子安排的卧底。

  当然,首先排除崔盛玉。

  谁都有可能,崔盛玉最不可能是太子安排的卧底。

第160章 让贺兰楚石背叛太子

  东宫,偏殿。

  李承乾接见了齐王李佑。

  “你是说,魏王让你污蔑我谋反。”

  李承乾淡淡的问道。

  在听完齐王李佑的讲述后,顿时就明白了。

  那天正旦,房玄龄百分百的是去了大理寺,见阴弘智。

  之所以丈人苏亶查了几次,都没查出来,这就是房玄龄的安排了。

  看来即便是大理寺,房玄龄在里面,仍旧有很强的影响。

  这也不奇怪,毕竟房玄龄是跟随二凤的老臣,现在又不存在退位,还在权力巅峰上。

  要想秘密行事,不被人发现,有这能力很是正常。

  “大兄,我假意答应了魏王,原本是想着等魏王告诉我具体谋划的情况后,再来禀告大兄。”

  “谁曾想,自那以后,魏王就好像忘记了那件事,一直再也没有来过。”

  “当时他还蛊惑我说,说是大兄只是利用我,等谋反案事后,就不管了。”

  “这我怎么可能相信,大兄对我这般好,我心里是一直心存感激的。”

  “只是可惜,没能刺探到魏王的具体计划。”

  “不过大兄放心,魏王再来找我的话,我定会帮大兄把情况探查出来。”

  齐王李佑信誓旦旦的说道。

  李承乾闻言,笑了笑。

  这话里头的意思,都说得这么明显了,他怎么可能还听不出。

  遂问道:“你觉得大兄是那种卸磨杀驴的人吗。”

  齐王李佑连连摆手道:“当然不是,当然不是。”

  李承乾道:“你谋反的事情,本就是因为阴弘智的蛊惑,这一点,没有人比我更为清楚。”

  “毕竟对你来说,当皇帝还不如当藩王,皇帝每天要处理这么多的政务,你哪里能顾得上,当了皇帝,也是个十足的昏君。”

  话糙理不糙,齐王李佑也很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

  肯定道:“大兄说的是。”

  李承乾微微叹息,道:“你看这大唐,自从前朝开设科举之后,虽有一些寒门学子,能逆流而上,但他们也不得不依附于名儒,世家。”

  “否则投行卷下,连晋升的机会都没有。”

  “科举取士,顶多不过是没落的士族,何曾给过普通人的机会。”

  “五姓七望,遍布朝廷,官官相护,亲亲相隐,便是父皇,有时候也需退避三舍。”

  “父皇神威盖世,威震天下,我所不及也。”

  “有道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父皇没有兄弟,也不需要兄弟,但我需要。”

  “老五你如果站在我的位置上,是相信那些世家官员,还是相信自己的血脉弟弟们。”

  齐王李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大兄的想法是这样的。

  原来他是要把兄弟们都扶持起来,让藩王们掌控权力,从而对世家官员形成压制。

  这时他想起正旦大宴上,大兄对每个兄弟的情况都了若指掌,早前大家都认为是大兄在秘密监视。

  现在才明白,那是对兄弟们的关心和爱护啊。

  齐王李佑也是有些小聪明的,闻言没有顺着大兄的话说,说什么假如自己是太子的话,而是诚恳道:“臣弟永远为大兄摇旗呐喊,冲锋陷阵。”

  李承乾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首节 上一节 210/5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