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275节

  李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如果大家都是铁骑对铁骑,不说打败太子的铁骑军,防守还是没问题的。

  “太子当真会起兵造反吗。”崔盛玉在这个时候,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实际上这句话是有些唐突的,不过李泰几人并没有多想。

  “反或不反,都要做好准备。”

  “以免到时候应接不暇。”

  柴令武开口道。

  崔盛玉点点头,只是眼神有些闪烁。

  他现在在考虑,到底是景从太子,还是追随魏王。

  因为按照现在的情况,如果太子起兵造反,那就是直接跟陛下对上了。

  能赢否?

  哪怕有五千铁骑,可在大家看来,太子得胜的几率渺茫。

  陛下是什么人,是真正从万军丛中杀出来的皇帝。

  更别说手下猛将名将如云。

  李靖,李勣,程咬金,薛万彻,李道宗,尉迟敬德。

  太子那边有谁?

  不怎么知名的苏定方,也许还要加上一个正在行军的侯君集。

  可他们加起来,能打过李靖加陛下联手吗。

  相差太大了。

  照这样看的话,崔盛玉支持魏王,似乎更为容易一些。

  难免心思有些动摇、。

  况且相对来说,魏王显然要比太子更为容易掌控。

  “太子若起兵造反,陛下肯定会废了他,然后立魏王为太子。”

  房遗爱高兴的说道。

  这可是他们魏王党人,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

  听到这话,李泰也不由嘴角微微翘起,面带微笑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些早了,眼下我等要预防太子起势。”

  房遗爱下意识说道:“难道太子还能打赢陛下不成,也不知道太子怎么想的,竟然造反。”

  柴令武却道:“太子造反,可不一定需要打进长安,只要不输,就是赢。”

  房遗爱一愣:“什么意思?”

  柴令武分析道:“太子起兵造反后,肯定第一时间去跟侯君集汇合,而后占据河北道,招兵买马,聚起大军,以抗陛下。”

  “侯君集乃我大唐名将,人虽无德,然战功赫赫,有他相助,很容易便能在河北道起势,形成大患。”

  “如果陛下不能快速打赢,那就很有可能形成对峙的局面。”

  “一旦被拖到两三年后,局势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房遗爱还是有些懵,问道:“两三年怎么了?”

  柴令武叹道:“如果太子能对抗陛下两三年的时间,那么为了大唐社稷着想,陛下很有可能跟太子和解。”

  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首先李承乾作为嫡长子,多年监国的太子。

  在品德能力上,是没有问题的。

  尽管李承乾造反是大逆不道之举,但李世民作为父亲,内心深处仍存有对儿子的疼爱之情,不忍看到父子相残的局面持续下去。

  其次就是政治稳定的需要。

  两三年的对峙会给大唐带来极大的动荡和破坏,战争持续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百姓生活困苦,国家经济遭受重创。

  长期的对峙也会让朝廷内部人心惶惶,各方势力可能会趁机投机取巧,引发更多的政治危机。

  再就是皇位继承的事情了。

  如果太子能扛两三年,足以说明其优秀。

  大唐是个新生的王朝,建国不过数十年,优秀的继承人对于大唐的发展来说,亦是很关键的事情。

  所以哪怕是太子起兵造反,持续的时间过长后,还是有一定的可能,再继承太子之位。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说到底还是跟李世民有很大的关系,他把当皇帝的下限给拉低了。

  毕竟李世民都弑兄杀弟了,不照样当了皇帝。

  太子也就造个反而已,这么一对比下来,回来继续当太子,好像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柴令武没注意到的是,当他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

  崔盛玉的眼神变得明亮了。

  原本他都想抛弃跟太子的暗中合作,转而继续支持魏王。

  可现在这么一看,怎么就觉得太子那边,更有投资价值呢。

  如果他带着这五千骑投奔太子,就是一万铁骑。

  哪怕是陛下想要短时间内打败太子,这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吧。

  雪中送炭,可要远超锦上添花啊。

第196章 传朕诏敕,命太子即刻回城

  政治上的事情,哪有什么忠诚可言。

  对于世家来说,只要是忠君就行了。

  这个范围就比较宽阔了,太子,魏王,陛下,都是一家子人,忠谁都是忠君。

  只要日后站队没问题,那就是忠臣。

  忠臣这个概念,本来就比较模糊。

  成王败寇,输的人,那才是奸臣。

  太子都造反了,那能叫背叛吗,这得叫拨乱反正。

  若追随太子成功了呢,这就是从龙之功了。

  崔盛玉在纠结着,其实心里已经是偏向太子了。

  哪怕是从起兵的局面上来看,太子并没有优势,但加上自己送过去的五千铁骑。

  一万铁骑,只要不是瞎搞,割据地方自保应该不是多大问题吧。

  陛下难道一定要杀死太子吗。

  撑个两三年,还真有回转的机会。

  想到这里,崔盛玉就下定了决心。

  魏王李泰自然没察觉到崔盛玉的想法,或者说从来就没有怀疑过崔盛玉。

  毕竟崔盛玉自从到长安来,也就只有上次,被太子强行抓走过一次而已。

  谁会想到,仅仅一次见面,崔盛玉就背叛了。

  要是谁跟太子见一面就背叛,那魏王还夺什么嫡,老老实实洗洗睡吧。

  况且这长安上下谁不知道,清河崔氏是魏王党的最大支持者。

  怀疑谁也怀疑不到崔盛玉的头上来。

  “一定要做好防备,不能给太子可趁之机。”李泰再次嘱咐道。

  但他是不敢留在军营的,待了没有多久,把事情说透后,就选择离开。

  李泰是谨慎的,离开前,还特意排了探马去探路。

  生怕是被太子的人趁机给截胡了。

  毕竟父皇当初的前车之鉴,尚在眼前。

  如今除太子起兵造反外,如果他跟晋王都被太子杀了,父皇那边要怎么选择。

  这不是走当年父皇的老路吗。

  父皇都把这条路给走通了,太子再走一次,就不能通了?

  父皇会不会跟当年祖父那样呢。

  李泰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当父皇到了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他跟晋王的小命已经没了。

  考虑这些,已经没有意义。

  李泰可不觉得太子会对自己手下留情,去年刺杀案还历历在目呢。

  只要给太子机会,恐怕会毫不迟疑的下手。

  这么一想,李泰都有些杯弓蛇影了。

  走的时候,让崔盛玉安排了三百骑护卫。

  “请魏王放心,必不叫太子得逞。”

  崔盛玉拱手作揖送别魏王,然而看到魏王这番有些紧张,害怕的样子,知道是怕太子下暗手,心里起了别样的心思。

  送五千骑给太子,已经是泼天功劳了,可为什么不再进一步,把魏王也送给太子呢。

  如果太子起兵造反,干掉魏王,那就只剩下一个晋王了。

  有机会把晋王也干掉的话。

  太子还怎么输?

  这么想着,回营后,崔盛玉给太子写信。

首节 上一节 275/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