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63节

  “太子虽强,还能强过大唐?”

  “魏王有五姓七望支持,风光无限,可是能忤逆陛下?”

  “最后所有的胜负,都在陛下手中掌控着。”

  说到这里,武曌的语气中充满了诱惑跟憧憬:“只要陛下能想到这一点,想到只有选择晋王继承大统,才能同时保全太子跟魏王,最后的赢家,必然是晋王。”

  李治心动了。

  他想过夺嫡的事情,但没想到这么仔细,这么细腻,又这么全面。

  对于父皇的心思,李治也是能猜到几分的。

  这些时日,尤其是魏王不在的时间里,李治成了皇宫常客,比先前魏王去大内还要频繁。

  跟父皇的感情,也逐渐深厚起来。

  人就是这样,没在身边,自然少了亲密,整天见着,怎么都会有感情。

  本身李治作为长安城内,左右金吾卫大统领,也需要经常汇报各种消息给父皇。

  父皇的担忧跟武曌说的,几乎是一模一样。

  “可是,我又该怎么去做呢。”

  回过神来,李治有些苦恼的说道。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他又不能直接对父皇说,你让我当皇帝吧,这样太子跟魏王就都能活了。

  只能是通过隐晦的方式,去提醒父皇。

  但父皇何等人物,但凡是他去提醒,又怎么不被察觉。

  如果父皇察觉到自己的小心思,恐怕事情变幻,就没这么简单了。

  武曌听到这话,就明白晋王已经完全动心了。

  这让她心中长长的舒了口气。

  如果李治自己不争,这皇位又如何落到头上来。

  最为主要的是,她的功劳就很难说了。

  现在的话,只要晋王能当皇帝,那么她就是第一功臣,届时摆脱如今的困境轻而易举。

  这么多年过去了,武曌还是有些激动的,终于是看到了希望。

  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

  武曌深知,大事不可急躁。

  “晋王不需要太过刻意,只要静观其变即可。”

  “如今太子跟魏王,还没有彻底的对上,晋王应该要做的是,准备好自己力量,为将来做准备。”

  “况且就这次来说,侯君集被抓,乃是李勣的功劳。”

  “如今卫国公已老,且身体也不太好,侯君集勾结太子,已被陛下拿下,军中能号令者,莫过于李勣将军。”

  “晋王也不要小看了自己,左右金吾卫,数万兵马,加上李勣将军,在军队上,也就略微逊色于太子。”

  “加上同安大长公主,晋王的影响力,实则已是极其庞大。”

  “魏王声望高,可人多又有什么用,魏王党也就搞点声势,在真正的斗争上,毫无作用可言。”

  “更何况,晋王还跟长孙大公子关系莫逆。”

  

  长乐公主病逝前,委托长孙冲照顾下晋王。

  李治就跟长孙冲关系好了。

  这个事情,李治是告诉了武曌的。

  “只是舅舅那边,毕竟一直在支持太子。”

  李治担心道。

  长孙无忌可谓是铁杆太子党,他跟长孙冲关系再好又如何,最后还不是还听舅舅的话。

  长孙冲身份高贵,完全是依托于长孙无忌。

  这一点李治看得清楚。

  武曌嘴角微微扬起:“若是没有长孙司徒的许可,晋王以为,自己能跟长孙大公子关系这般好吗。”

  “前些日子可是有不少流言,甚至不少勋贵攀附,难道长孙司徒都不知道?”

  “晋王可不要忘记了,长孙司徒不仅是太子的舅舅,也同样是你的舅舅啊。”

  “况且对于长孙司徒来说,无论如何,都不会想看到魏王夺嫡成功。”

  “关陇门阀跟五姓七望之间,从来都是站在对立面的。”

  “长孙司徒之所以会让长孙大公子跟晋王交好,即便有所流言也不在乎,说到底还是长孙司徒自己也没底,不知道最后的赢家是否为太子,这算是多留一条路了。”

  “当然,现在并不是说晋王要一定要跟长孙司徒如何,在太子没有倒下,陛下没有做出选择前,长孙司徒肯定不会明面上支持晋王。”

  武曌详细的分析着种种情况,让李治对于现在的局势,包括可能会有的选择和结果,有了更多的认知。

  毕竟现在的李治还是太过于年轻,虽然很有天赋,但对于政治斗争,几乎没有什么经验可言。

  武曌在政治斗争这块,几乎是拉满的。

  小时候家族的种种,再到深宫后院的明争暗斗,在斗争这块,可谓是经验十足。

  从历史上的情况就能看出,从武曌成为武则天的路上,几乎是稳稳而成,干脆利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最后成立武周,当上了古往今来第一个女皇,这样的成就,足以说明其政治觉悟的高低。

  那么多垂帘听政的太后,却只有一个女皇,这含金量相当之高。

  “媚娘,谢谢你。”

  李治握住武曌的手,很是深情的说道。

  原本懵懵懂懂的他,因为武曌的关系,顿时看到一条宽敞通天的大道。

  在此前,李治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自己距离皇位,已经是如此之近了。

  甚至在李治心中,此刻已经有超过了五成的把握。

  自古以来,争夺皇位,别说五成,但凡有一成,乃至于半成的可能,就足够让人前赴后继,生死不顾了。

  “晋王以后莫要辜负了媚娘便是。”

  武曌轻轻的依偎在李治的怀里,语气温柔亲昵。

  感受到怀中的柔软,李治颇有一种江山美人尽在怀中的感觉。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李治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武曌就已经挣脱出来。

  “晋王,时辰到了。”

  一炷香的时间,不管是李治来多少次,两人聊得多么尽兴。

  只要到点,武曌便会坚定的离开。

  这总是让李治有一种欲求不满的感觉。

  可对于武曌的坚持,李治也没有任何办法。

  他也明白,这是在皇宫大内,而面前的可人,名义上是自己父皇的女人。

  若是不小心传了出去,自己也就罢了,顶多是父皇训斥责怪一番,可媚娘的名声,就彻底毁了,必然会被打入冷宫,亦或是出家为尼。

  届时,两人再难有相见之日。

  虽舍不得,然李治也只能是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武曌默默的看着李治离开的背影,心中叹息。

  她跟李治说的这些话,并非完全是真的。

  九分真,一分假。

  除了跟太子有关的事情外,其他的都是真真切切,收集了不少情报,耗费了大量心里推算得来。

  可武曌心中很清楚,魏王不是麻烦,麻烦的是太子。

  陛下为什么容许魏王党这么壮大,说到底也是在对付太子,换个角度来说,陛下是想通过魏王,借五姓七望的手来压制太子。

  现在的太子,已经不是初生的朝阳,是晌午的烈日,真正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

  那可是十几万兵马啊,还有攻城无敌的霹雳火。

  高丽那边的消息,在长安不算太大的秘密,太子扫荡高丽贵族,把整个高丽完全的掌控在自己手里,这份实力,只有了解的人,才知道多么恐怖。

  大唐是强,可是大唐是皇帝与世家共治天下。

  高丽弱,然完全掌控在太子手里。

  加上陛下跟太子之间的父子关系,这个时候在陛下的心里,太子依旧是最为适合的继承者,乃至于是自古以来,各朝代最优秀的皇位继承者。

  武能开疆扩土,文能治理地方。

  可惜,却对她熟视无睹,毫不在意。

  不过话说回来,晋王还是有一定赢面的,只是跟其所想的五成不同,但两成左右,应该是有的。

  反过来说,太子那边,是八成啊。

第242章 要兵不血刃拿下新罗

  真的只有八成的胜算吗。

  如果李承乾听到,只会是哈哈一笑。

  从离开长安城的那天起,每远一步,就多一成。

  当他抵达洛阳的时候。

  这胜算,已然是十成。

首节 上一节 363/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