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谍战:我有空间,但我选择单干

谍战:我有空间,但我选择单干 第18节

  毕竟钨矿只产于内陆,日军占领区的产量微不足道,因此只要国民政府切断对日本钨砂的供应日军军工生产肯定遭受重大打击

  不说彻底断供,起码也能降低日军的武器装备的质量,增加其制造成本,与日军作战时可以少死几个人

  但可惜,长官们也不放过这个买卖

  两广仅在1940年的一个月里就走私了80吨的钨砂,而至于全国每年则有3000吨以上的钨砂被走私,其中97%是被日军买走的

  可以说这么重要的战略物资,如果没有国府上层的允许和包庇,是不可能被运输出去的

  而这些走私的钨砂又变成日军的炸弹炸到国军身上,不可谓不魔幻

  马良此刻也愁的直挠头

  “到底是管还是不管呢?”

  别人不可能绕过日军搜查把钨矿卖给外国人,但是这对有随身空间的马良而言就是小事一桩

  “算了,就帮这一次吧!”

  纠结了几秒后,马良还是决定帮忙这一次

  马良没有第一时间撤退,而是跟着郭孝安来到药房后院

  “或许可以用我的其他渠道可以卖出钨矿!”马良轻声说

  “你说是要卖给日本人吗?那我宁愿不卖,也不愿意苏区老乡辛苦带出来的钨矿变成打我们自己人的飞机坦克”

  郭孝安以为马良要提议直接卖给日本人,义正言辞的拒绝了马良,眼神中闪烁着凶光,大有要把马良当叛徒处理了的意思

  “不是,是卖给汉斯,我认识租界的汉斯商人,他们可以吃下”

  马良赶紧解释,生怕被人误会为通敌的

  “太好了,不过时间有点急,这样吧,原来我们卖精炼钨矿是8000大洋一吨,只要明天之前结账,我可以6000大洋一吨卖给对方”

  急于换买药资金,郭孝安直接主动大降价

  马良有些意外的看着郭孝安

  能做主主动降价,无论是魄力还是在地下党中的权力来看,这个郭孝安都是个人物啊!

  “6000块大洋一吨的话,我想他们一定愿意明天前结账!”马良肯定的给出回答

第26章 畸形的战时租界经济

  “太好了!需要我这边提供什么协助吗?”

  郭孝安此刻恨不得把马良供起来

  “不需要,你只需要提供一个交易方式就可以了”马良的空间秘密哪里敢让人协助,只能自己来

  接下来两人商议好交易方式后,马良才从春来堂出来,当然手上也提着四剂中药包

  伪装就要伪装的天衣无缝,马良作为王牌特工,自然不会犯这个错

  刚进沪上城就要出城,好在有车,也不算是太辛苦

  夜间马良独自开车按照地址来到钨矿存放地址,顺利的找到了那20吨钨矿

  好在钨矿这玩意跟黄金差不多密度,这还是土法精炼过的

  说是20吨,听起来很多,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占据多大的地方

  要是把作为外包装的木头箱子去掉,实际占地不过15个立方

  但是在实际运输中不可能将所有钨矿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铁球

  没有吊车的情况下,为了方便人力卸货,上货,只能是用木箱子包装成一百斤左右的箱子

  二十吨也就是400箱,就算是地下党有自己的秘密运输通道,可短时间根本无法通过夹带把这么多箱子带进城里,只可能是通过卡车运输

  而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随便一辆载重卡车轻易能拖动几十吨,甚至超载百吨还能跑的时代

  此时的军用卡车的荷载量也就15-3吨,就算是一般都超载使用,但是就此时的糟糕路况而言,最多也就载重三到五吨

  这二十吨的钨矿,起码要用五辆卡车运输,这种规模的运输要想瞒过日军检查基本是不可能的

  可对于马良来说则是轻而易举的事,只要大小合适可以移动,空间能装的下,就算是整个钨矿变成一个20吨的大铁球,他也能轻易运进城里去

  装完钨矿后,马良又马不停蹄的赶回沪上城

  好在沪上这个远东明珠,日军也要利用它吸整个占领区的血,毕竟全靠抢,可抢不到多少东西

  所以沪上尽管是在战争期间,晚上还是车水马龙,并没有搞什么宵禁,马良顺利回到城里

  然后按照郭孝安提供的位置,马良秘密的把15万大洋放在了指定位置

  至于认识的汉斯人可以交易,不过是骗郭孝安他们的

  实话实说,钨矿还真不愁卖,但是这么短的时间,马良再强也不可能卖的出去,只能是用自己的钱先垫上

  搞定钨矿后,接下来的日子马良就按照自己的习惯开始布置安全屋和定居点了

  马良在日占区花了十根大黄鱼在居民聚集区买下了一栋联排的三层小楼,作为一个定居点

  至于为何不在更安全的租界买房子,这样做什么事情也更方便

  不是马良想不到,而是买不起

  这就不得不提沪上房价了,沪上房价不是现在才这么贵,而是一直都这么贵

  三十年代的沪上,在吃穿方面都比较便宜,但房价继续领涨全国

  两层小楼月租金为30-60元,还不包括水电费等开销,合租隔断的亭子间则为8-10元

  此时,一个工厂高级技工收入也不过40元

  热播的《追风者》中对此有比较写实的描写,主角魏若来能赚外快,住的棚户区合租的顶层阁楼最便宜的“亭子间”,冬冷夏热的那种

  至于他的兄弟,拉黄包车的阿文则只能住十几人一个房间,全是上下床的“集体宿舍”,穿的也是破破烂烂的

  不像是其他民国剧,主配角不管身份都是住的都是单间,小楼房,穿的也是光鲜亮丽的

  沪上房价之高,已经到了离谱的程度,就连那些名人都买不起房子

  1927年,曾在北平买过两幢大宅的成功人士鲁迅携女友许广平迁居沪上

  二人租住的老式石库门景云里,全款买下需要5万大洋,以鲁讯当时每月四五百大洋左右的月收入,不吃不喝需十来年

  从旅居沪上直到去世,虽几经迁居,大文豪一直只能租房度日,充当高级沪漂末了,只好兴叹一句:

  「沪上的房租很贵,空气很坏,但此外也无可住之处,也还只得在此混一下了」

  这个价格还是抗战前,随着战争的爆发,大量的人口涌入,房价进一步上涨

  要是在战前马良想买他现在买的石库门周边的房子,不花个六七万大洋根本拿不下来

  但是这相对于租借房价来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本来租界的房价就高

  加之战争爆发,日军不敢得罪英美等西方国家,故而没有进入租界,保持了租界独立地位

  战争使得沿海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老板们纷纷将工厂、工人、资金搬迁入安全的租界内

  整个沪上非但没有出现因为经济衰退,反而因为租界的存在呈现变态的畸形繁荣

  同时,大量难民在租界内要吃饭生存,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做工,劳动力极多且便宜

  到37年底,公共租界可以开工的工厂只有400多家,到38年底已达4709家,一年增加10倍以上

  进出口商行从37年的213户增加到41年的613户,全国的轻工业产品绝大多数从沪上口岸输出

  商业总户数、营业额和利润也都成倍增长,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营造业无不迅速发展

  另外,大量的难民,尤其是天朝的富人逃入租界避难,也导致租界娱乐业、零售业迅速发展

  现在的租界房价已经比战前涨了30倍,一栋普通的小楼价格起码在20万美金以上,也就是大洋100万左右

  就连租界房租都上涨到一个格子间就五六十块大洋一个月的恐怖程度,就这个价格还供不应求

  一有租房信息贴出来,立马就会被避难租界的富人们哄抢一空

  可以说马良手里还剩下的两百根大黄鱼连租界的一个厕所都买不起,只能是暂时在租界租了几个单间作为紧急安全屋使用

  不过要想一个人在沪上战斗,为了安全和方便,最好是在小日子不敢公开进入的租界有一个安全隐蔽的长居住点和身份

  现在搞钱成了马良沪上战斗和生活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第27章 民国的电压居然和现代一样

  “吴先桑,侬出门啊!”隔壁邻居的张太太主动给新邻居打招呼

  “是啊,李太太,张太太也出门买菜吗?”新邻居也热情的跟张太太打招呼

  在新邻居走后,张太太跟一旁的李太太八卦道:

  “这个新搬来的吴先生,挺客气的,文质彬彬的,戴个金丝眼镜,见谁都主动打招呼,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听隔壁阿婆说,吴先生是个作家呢!基本天天都在房间里写作,偶尔才会出来,不过人挺好的,经常给阿拉的孩子买糖果吃”

  此人正是化名,又化妆的马良

  特工不像是电影里演的那样,整日面无表情,深居简出,不跟人打交道,神神秘秘的

  这种人出现在身边,别说是专业的反谍特工了,就是社区民警,甚至是朝阳大妈都能看出来这人不是啥好人

  真正的特工,必须要有正当的职业,经得起查的那种

  还必须在街坊四邻刷脸,起码要让邻居知道有这么个人

  在面临正常的检查时起码邻居能做个证,不会被当做突然出现的陌生人被带走调查

  为此到沪上的这半个月,马良化妆后,正儿八经的到警察所完成了户籍登记

  亲自写了好几篇后世烂大街的《意林》《文摘》之类的公知歪屁股文章

  别说,这种歪屁股文章,什么时代都有受众,无论是编辑还是读者都非常认可马良的文章

  不过短短半个月,马良的光是稿费就高达200元,甚至报社开出了千字8元的高价

  要知道民国时期如鲁迅、郁达夫、田汉、巴金、茅盾等,名家的稿酬,也不过千字6-10元的稿费

首节 上一节 18/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晋末长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