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136节
阿史那结社率“重回草原当大汗”的剧本,被阿史那思摩捡到了。
“呼……”
李世民无声地松了口气。
延宕半年多的高昌国处置问题,居然就这么顺利地解决了。
只不过与那孩子畅聊了一晚上而已……
“就这样,鲸吞整个西域。”他暗暗下定了决心。
这时,魏征启奏道:
“陛下,关于九成宫之变,臣有一事要奏。”
李世民微微点点头:
“说吧。”
“九成宫之变,实属不幸之至。”
魏征语调铿锵地说道:
“然而臣认为,当今天下太平,却仍有人敢对皇室图谋不轨,皆因另一起事变。
“宫中的气氛使臣意识到,那起事变虽已过去多年,却分明又同大家在一起,让各路野心家蠢蠢欲动,意欲效仿。”
听完魏征的话,长孙无忌的脸色骤变。
连房玄龄也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微微扭头看这个不要命的铮臣。
李世民面色铁青。
他已经知道魏征要说什么了。
“若要杜绝以后出现铤而走险的行为,就必须从源头上拨乱反正。”
魏征的话回响在静悄悄的太极殿上:
“请陛下,为玄武门之变,画上真正的句点。”
…………
入夜。
桌边点燃明亮的烛光,一人伏案写着什么。
是一封信,写在坚固的羊皮纸上。
写的是突厥语。
大致意思是:
「薛延陀汗国的可汗,铁勒薛部落与延陀部落的共主,真珠可汗夷男阁下:
虽然遭遇了意料之外的挫折,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出乎在下先前的预料——
唐皇陛下正在迅速收紧对四方的控制。
将西北的高昌、东北的营州设为直属州县,便是例证。
如无意外,在当今陛下的带领下,大唐将一步一步地蚕食所及之处的一切领土,将您的子民驱逐到常人无法生存的荒芜凶险之地。
为了您与您子民的生存着想,也为了你我共同的大业着想,请阁下重新考虑在下建议。」
那人写完信,将羊皮纸仔细收起来,夹进了书里。
确认无误后,他才重重地擦了擦汗,嘴角浮起一丝苦笑:
“李明啊李明,你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
“你的存在已经有点碍事了,最好能动一动……”
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
次日,朝廷连续发布了争议性极大的诏令。
其一,朝廷对羁縻政策进行了全面检讨,率先将西北的西州和东北的营州改成直属州,并收紧了对西南剑南道、南方岭南道、北方陇右道下属各羁縻州的人事控制。
而作为该项新政的副产品,迁居长安和中原各地的原东突厥归降各部众共十万余人,又被重新迁回了长城以北。
以阿史那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渡过大河,在定襄城建立牙帐,与薛延陀隔白道川对峙。
如果说这条消息与普通市民还没有什么直接关系,那第二条政令则让吃瓜群众手里的瓜掉了一地:
当今圣上,追封他的大哥、太上皇陛下的嫡长子、玄武门之变的最大输家,李建成,为皇太子了!
同时,与李建成一同在玄武门被淘汰的四弟李元吉,也从海陵王被追封为了巢王!
这条劲爆的新闻随着《长安快报》迅速传遍大街小巷,几乎一瞬间引爆了朝野内外。
众所周知,在十四年前的玄武门,如今的圣人李世民,与他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闹了点家庭矛盾。
结果就是,李建成被杀身死,太子的封号也被李世民褫夺,被封为息王,谥号为“隐”。
现如今,重新封李建成为皇太子,可不是在太庙办个仪式那么简单。
这个追封其实蕴含了巨大的信息量:
李建成是太子,说明官方认可了他作为李渊继承人的正统地位。
问题来了,既然李建成是正统。
那为什么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却是李世民呢?
这就让人不得不联想到那个碰都不能碰的话题——因为李世民是篡位上台的。
当然,这事儿其实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在背后也没少戳皇帝的脊梁骨。
但毕竟是民间流传,顶多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并不会实质上产生什么政治后果。
然而,这次不一样。
这次是官方认证的。
相当于陛下亲口承认,玄武门之变是一场篡权政变,自己是通过弑杀亲兄弟,篡位上台的!
吃瓜群众在激烈讨论之余,不免疑惑:
近年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方战事也节节胜利,并没有什么天灾人祸的迹象。
陛下是发的什么癫,怎么突然给过去的政敌翻案,下了这么个类似“罪己诏”的玩意儿?
难道陛下晚上又做噩梦了,忽然良心发现,觉得自己对不起大哥?
在民间的一片沸沸扬扬中,风暴的中心太极宫,却出奇地平静。
因为官员们这几天都在沉迷工作,无法自拔。
朝廷突然新增两个地处边缘的直属州,并且对其他羁縻州也新增了户籍、财政、官员监察等监督职责。
这位百官凭空增加了许多工作。
央地协调、地方官选调、户籍造册、财政对账、土地丈量、年赋评估、官员绩效……
羁縻改直属,说起来简单。
但具体实施起来,书面工作异常繁杂琐碎,让人恨不得原地爆炸。
然而这些工作却又不可或缺,万一耽误了,导致地方上对接不畅、无所适从,那当地老百姓就真的要爆炸了。
可谓是陛下动动嘴,基层跑断腿。
而除了行政区划与职能的变动,将十几万突厥人迁徙回大河以北的漠北,也是一项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功臣——
十几万人一路上的吃喝拉撒怎么办?走半路有人反悔想回中原了怎么办?有人生病掉队了怎么办?有人造反了怎么办?……
全特么是让人头秃的问题。
因此,相比上述这两个专业的行政事务问题,“陛下亲承自己得位不正”这件在外面吵烂桃子的事,在事务官之间实在翻不起什么波澜。
做个姿态而已,陛下又不可能真的禅位。
禅位也无人可禅啊,他的侄子们都在玄武门那天被斩草除根了。
“营州的户籍有问题啊,一个羁縻州,怎么报上来的户籍数比隔壁直属的平州还多……”
朝会结束,魏征脚步虚浮地走在宫道上。
这段时间天天996,让这位年迈的名臣也不免眼眶浮肿。
但他的眼神却炯炯明亮,对国事政事仍然饱含着无穷的精力。
“玄成公。”
长孙无忌从后面亲切地叫住他:
“玄成公要去往何处?”
“长孙公。魏某将去东宫,规劝太子殿下的言行。”魏征不苟言笑地说。
他还有一层身份,便是太子太师。
九成宫事变之后,国中对突厥人的警惕性又重新抬头。
但就在这风口浪尖,角色扮演爱好者、太子李承乾依旧我行我素,到处以突厥形象示人。
差点被突厥人杀死的经历,不但没有让他像父皇期望的那样,认识到自己是叶公好龙,幡然悔悟。
反而愈发崇拜起突厥人“野蛮”的力量,变成了更坚定的精突。
这就让魏征很是头疼。
“玄成公为太子殿下殚精竭虑,让我这个做舅舅的也相形见绌啊。”长孙无忌笑着说。
魏征还是一本正经,一板一眼地回答:
“既然陛下任命某为太子的老师,那就要履行好职责。殿下不教,皆我等亲近者、教育者之过。”
被魏征一发aoe波及,长孙无忌并没有任何不悦,还向魏征郑重地叉手行礼:
“玄成公所言极是。前几日的大朝会上,您在大殿上冒险启奏,太子殿下和我都记在心里。”
冒险启奏指的是,魏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请求陛下将玄武门之变正式定性为“宫廷政变”,从而为这起事变真正画上句点。
站在王朝稳定的角度,“玄武门之变”这类的内乱,必须受到道义上的谴责和压制。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