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137节

  “不会被埋没了,有用武之地了……好哇,好哇!”

  老道士的语调中,带着哭腔。

  …………

  “明……明爷……”

  娄师德和其他“辽东情报局”的小成员们,畏畏缩缩地跟在李明身后。

  “嗯?你们怎么了?”李明奇怪地看着他们。

  自从和袁天罡分别后,这些孩子就好像特别畏惧他,走路都刻意隔了一个身位。

  心虚得就像把沙发拆了的二哈似的,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那个……”娄师德怯懦地说:

  “我们,好像,找错了人……”

  “啊?哦,你们说袁天罡啊?”李明总算搞明白了。

  袁天罡并不是他一开始要找的那个、与九成宫事变相关的人物。

  因为这个原因,孩子们觉得自己谎报军情,把事情搞砸了。

  “没事,怎么可能事事都成功。”李明安慰着这些忠诚得有点轴的孩子:

  “而且不还是有意外之喜的吗?袁天罡这个人,可堪大用啊。”

  “那必须的。”李明非常有自信,向孩子们教导道:

  “我怎么告诉你们的?多交朋友,别计较一时一刻的得失。

  “只要路走宽了,总会得到意料之外的好处的。”

  娄师德仔细地听着,重重地点头:

  “嗯!”

  …………

  事实证明,李明把自己的路走得非常宽。

  利用手里的报纸,他连篇累牍地发表着“东北大开发”的软文。

  什么“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啦,什么“森林里处处是人参鹿茸”啦,什么“肥沃的黑土地地广人稀”啦。

  每天换个姿势,都快把荒芜的东北吹出花来了。

  为的就是鼓励中原人口向东北移民。

  开发东北,人口是第一位的。

  种田离不开人口,建设离不开人口。

  稀释当地土人、将东北变成真正的核心地盘,更离不开人口。

  大家与其窝在中原的尺寸之地,内卷到飞起。

  不如向外殖民,卷死外面的人。

  所以,为了忽悠……不是,劝导中原人民出关,为大唐开拓阳光下的黑土地。

  李明毫不犹豫地发动了舆论武器,连番为东北造势。

  虽说东北的区位劣势、以及中原人士对辽东高句丽的刻板印象,不是几篇软文、几条段子就能抹消的。

  加上大唐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出入城管理制度,想发动人民群众,自发地和他一起北上,那也是想多了。

  但是,李明相信,舆论的作用也是潜移默化的。

  只要吹得够多,人们总会放下对那片辽远荒凉之地的成见。

  等待时机成熟,总会有不安分的人,跟着他一起走出关外的。

  而就在李明忙着为辽东军镇做形象宣传的时候,宫中也正在酝酿着一场剧变。

  是需要有后续一系列动作的。

  其中,为惨遭灭门的两人续上香火,就是后续处理中必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此,臣请陛下分别将两位皇子过继给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

  “如此一来,既合乎礼法,又能平息世人的争论。”

  两仪殿的小朝会上,魏征郑重地献上奏折。

  至于过继的皇子人选,礼法和传统也有相应的规定。

  不出意外的话,就是皇十三子、赵王李福过继给大哥李建成,皇十四子、辽东节度使李明过继给弟弟李元吉。

  在古代的大家族之中,将小儿子过继给无后的兄弟,是十分常规的操作。

  李世民捋着两撇胡子,不置可否地问其他大臣:

  “玄成对朕的儿子做出如此安排,诸位爱卿觉得如何啊?”

  细心的大臣不难品味出,皇帝的措辞中,隐约有埋怨魏征越俎代庖之意。

  然而长孙无忌只当没听懂,立刻上前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附议。”

  像是吹响了进攻的号角,一大片大臣们纷纷附议,觉得魏征此言甚妙,应该将李福和李明都过继出去。

  就算不考虑太子党派之争,魏征的建言也是很有道理的。

  九成宫之变,无疑给诸位大臣敲响了一记警钟。

  陛下得位不正,确实在客观上削弱了皇权的权威性,给了各路野心家“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全面反思玄武门之变,不但能修补皇权的权威性。

  同时也能巩固太子作为皇权接班人的地位。

  对大唐政局稳定是很有裨益的。

  而代价,不过是过继两名最小的皇子而已,对大臣们来说成本几乎为零。

  加上李明的生母还曾是李元吉的齐王妃,有了这一层关系,过继的关系更是顺理成章。

  尚书省右仆射房玄龄、吏部尚书侯君集、礼部尚书李道宗、大理寺卿孙伏伽,以及其他寥寥几人而已。

  李世民点了房玄龄的名:

  “玄龄,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臣以为,息王、海陵王皆是乱臣贼子。以皇子之尊,为乱臣贼子续弦,臣以为不妥。”

  房玄龄直指问题核心。

  作为秦王府老臣,他喷起李建成和李元吉来,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魏征立刻反驳道:

  “此次讨论的不是谁是乱臣贼子,而是应该以哪位皇子殿下,为隐太子续上香火。

  “息王作为隐太子,是陛下与太上皇陛下都亲封的。

  “难道你房玄龄反对不成?”

  这两座大山一搬上来,就算是房玄龄也无言以对。

  李世民微微一皱眉,又看向李道宗。

  “你为宗室大臣,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臣以为。”李道宗沉吟道:

  “追封息王为隐太子,将赵王殿下过继过去,确实能彰显陛下之仁德。

  “只是还有一位巢王,他并不是太子。难道,也要为他过继一位皇子?”

  他的意思很明确,李福可以送出去,但李明不行。

  魏征还在输出:

  “隐太子是陛下的兄弟,巢王亦是陛下的兄弟。

  “岂有厚兄而薄弟、坐视亲弟弟断香火的道理?”

  开玩笑,大家心里都门儿清,李福只是附赠的,李明才是主菜。

  怎么可能让李明跑了?

  “陛下。”

  长孙无忌添上最后一把火:

  “若依此计行事,既能对列祖列宗有交代,也能堵住百姓的悠悠之口。”

  他在心里暗笑。

  魏征果然是贞观朝第一喷子,有他在自己这一边,确实好办事了许多。

  李明就等着被送给李元吉当儿子吧。

  这样一来,这个熊孩子就能远离朝堂的中心,从此再也成不了气候、构不成威胁了。

  “嗯……”

  面对群臣的进谏,李世民轻叹一口气,道:

  “朕意已决。”

  群臣立刻竖起耳朵。

  李世民摸着两撇胡子,悠悠道:

  “辅机,将远在外地的亲王们,全部叫回长安。

  “朕很久没见他们,甚是想念。秋天快到了,该在禁苑秋狩了。”

  群臣心中一凛。

首节 上一节 137/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