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223节

  果然……

  平州,辽东,真的已经彻底沦陷了……

  长孙延有些恍惚,在马上摇晃了一下。

  肩膀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撑住。

  李世绩向他点点头:

  “以羸弱之躯,硬抗强敌,能拖到这般地步已是殊为不易了。”

  这不是客套话,甚至李世绩还觉得自己说保守了。

  从一无所有起家,张罗了一伙和山匪差不多的民兵,正面硬抗几十倍的敌人长达数月。

  这已经不是“殊为不易”,而是属于奇迹的范畴了。

  李世绩扪心自问,他能撑多久?

  恐怕前几个回合就被斩落马下了吧?

  李明……

  如此有能的政军奇才,如果就此陨落……

  可惜可叹,天妒英才啊!

  “那……”长孙延自言自语,声音有些干涩:

  “李明呢?他人呢?”

  “他在五里乡。”老农大拇指指指后面:

  “这条路往前就是。”

  “咦?”长孙延一愣:

  “他怎么还在那儿?”

  “治所在五里乡,他不在那里能在哪?”老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可……你不是说战争结束,我们败了吗?”

  “谁说我们败了?败的是扶余蛮子!你不知道?高句丽完啦!”

  …………

  李世绩一行骑在宽敞平整的驰道上,一张嘴就没有合起来过。

  驰道两旁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大都是当地百姓和赶集的商贩。

  驰道中央,送信的使者络绎不绝,向各地传达着最新战报。

  依据《贞观律》,理论上只有皇帝能走驰道。

  百姓、甚至官僚都不准许走在上面,更不得骑马通车。

  上次幽州刺史经驰道进入平州,是得了陛下的特许。

  当然,李明同志自然是不会放任如此贵重的交通资源被浪费的。

  驰道不让走,那我们假装这不是驰道不就行了?

  这条道路是我从高句丽手里夺来的,又花钱请人修缮一新,那它就是我的。

  我让我的老百姓随便走随便踩踏,很合理吧!

  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百姓。

  战事一结束,大家都抛弃了弯绕低效的乡间小道,大大咧咧地走在驰道上,颇为好奇地看着这一队迷茫的骑兵。

  嗯,盔甲倒是很熟悉,可他们居然戴头盔耶,好怂。

  “不是,这……”李世绩终于从震惊中回过味来,喉咙能发出声音了。

  “李将军别担心,无知者无罪。”长孙延熟练地发挥明氏风格。

  “只要我们不知道这是驰道,那我们就没有犯法。”

  我想问的是这个问题吗?!

  “高句丽怎么撤的?这不可能啊……”

  李世绩百思不得其解。

  我高句丽呢?我那么大一个高句丽呢?

  说好的十五万人呢?

  说好的比总人口还多的敌军呢?

  说好的敌众我寡,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了平州呢?

  这就被打跑了?

  就算是十五万头猪,放山上抓两个月也抓不完啊!

  朝廷从上到下,为这事从去年吵到今年,行军方案一改再改!

  甚至还要调动四州兵马、两州后勤,海陆两面夹击!

  结果,就这?

  军队才刚刚开始调动,结果敌人就被李明一口气吹跑了?!

  “世子,您不是说平州形势非常严峻吗?”

  长孙延你这厮是在谎报军情啊!

  “错不在我。”

  长孙延厚颜无耻地耸耸肩膀:

  “我离开此地日久,如何能猜出这里的局势变化?”

  李世绩嘴角一抽。

  日久?

  你明明离开还不到一个月!

  就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敌我相差又如此悬殊。

  竟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可能?!

  看着驰道上的平州老百姓一副日子人的安稳模样,他反正是想象不出,就在不久前这里还是“朝不保夕”的境地。

  听路人说,就在长孙延离开后不久,高句丽人突然爆发了严重的内讧。

  先是高句丽的不同部落间互相厮杀,接着,不同民族的雇佣兵也来凑热闹,大家打成一片。

  最后被赤巾军打包送走了。

  “竟有此事,李明竟能把高句丽逼到内讧……”

  李世绩抓破头皮也想不到破局之法,竟被李明举重若轻地解决了。

  这小子哪是什么奇才,明明是个怪胎啊!

  “您……对此般变化,似乎并不惊讶?”

  长孙延一脸见怪不怪:

  “我离开李明足有大半个月,那家伙能折腾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都不奇怪。”

  惊喜见多了,他人早就麻了。

  “大半个月……很久吗……”李世绩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担心哪天一觉睡醒发现,李明那家伙突然把皇帝都换了。

第146章 高句丽疑似有点太城市化了

  “啧,高句丽有点难打啊。”

  李明坐在侯君集的怀里,骑着马儿,率领不戴头盔的赤巾军骑兵,嗷嗷叫地追赶着十几倍于他们的高句丽人。

  事实证明,高句丽人还是比猪更难对付一点的。

  因为他们会躲地堡。

  高句丽人北起扶余城(现辽宁开原市)、南至建安城(现辽宁营口市),修建了一道千里长城,专门抵御他的南方邻居。

  这道长城依托新城、盖牟、乌骨等一系列山城,构建了一大片山城、河流、堡垒组成的联防区。

  说易守难攻都是保守的。

  李明一行追到这道叹息之壁前,也只能无奈地停下前进的脚步,望河兴叹。

  赤巾军虽然能打游击战、野战和防御战,但对于古今中外的共同军事难题——攻城战,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奶奶的,能大炮开兮轰他娘就好了……李明对着河对面的夯土城墙直龇牙。

  “咳咳,殿下。”侯君集干咳一声提醒道: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接应潜入平壤城的尉迟循毓一行回来,不是为了歼敌。”

  “哦,忘了,看到高句丽人就没忍住。”李明拍了拍额头。

  不过不能趁高句丽士气土崩瓦解的时候尽量杀伤有生力量,还是很亏啊,过两年吞并他们的时候会造成很大的隐患……

  李明对这道长城堡垒防线气得牙痒痒,但也无可奈何。

  平州的底子还是太薄了,赤巾军缺乏相应的攻城装备和训练,兵力也严重不足。

  高句丽人现在再菜,他也绝不能一时脑热,闷头冲墙。

  容易把手里的精英轻步兵都送了,将好不容易累积起来的优势白白葬送。

  难怪强如大唐,气候也合适,仍然没法把东北这块地皮彻底吃下去。灭了高句丽,又来个渤海国。

  在这有山有水的鸟地方搞城市化拍地堡,太不讲武德了。

  大唐或许能攒起一波军队,把高句丽揍得落花流水。

  但要啃下堡垒群、彻底占领此处,就只能日拱一卒、步步蚕食。

首节 上一节 223/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