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237节
这种潜守则在官场是心照不宣的,还有个专有名词,叫做“陋规”。
相当于朝廷把矛盾转嫁给了职官,职官又把矛盾转嫁给了百姓。
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就是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当然,这种陋规是不可能在辽东存续的。
李明实质上打破了“职官”与“胥吏”之间的藩篱,把朝廷的职官当成上议院老爷那样的摆设,将其职能和工资预算都分给了胥吏。
再辅以严格的纪律审查,虽然这样不可能杜绝贪官污吏的存在,但也算部分刨除了胥吏压榨百姓的制度性土壤。
至此,辽东的统治框架彻底搭建完毕。
剩下的,就是发展了。
涌入的大量人口,除了种地、垦荒和打灰建设外,还有大批人力可以大炼钢铁。
而辽东,可是全国煤铁资源最丰富的的地区之一。
举个例子,唐山就在此地。
有文科地理拉满的李明,有积极性拉满的工人,有合理科学的轮班和工资制度。
一定能把辽东建成全国钢铁中心,用廉价钢铁制品,一举冲垮高句丽国内的冶炼业!
“大山啊,全是树……”李明面对茫茫燕山抓瞎。
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他明明知道,这里的山下储藏着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
但就是不知道藏在哪座山下。
他又不是学勘探的,在他眼里,每一个山包都长一样。
就在他在山脚下怀疑人生的时候,遇见了同样怀疑人生的袁天罡。
老袁本以为能借力传播道家思想,广纳弟子。
没想到,李明取其糟粕、去其精华,把他的思想改造得面目全非,当成了科举的道具。
“道长有何顿悟?”李明搭话道。
“哼。”袁天罡都懒得看他一眼:
“辽东的地脉就像您治下的辽东一样,不合常理,连风水罗盘都紊乱了。”
李明没心思聊什么什么地脉还是人脉的,他一心只想找矿脉。
嗯,铁矿的矿脉。
罗盘是磁针。
李明忽然发现了华点:
“道长你说什么,罗盘紊乱?”
难道地下有铁矿?!
袁天罡对这问题不屑地一呵:
“贫道也不是吹牛,风水堪舆之术,还是会一点的。
“在贫道眼里,您治下的辽东,到处都是地脉紊乱之处……
“您怎么了?”
袁天罡说到一半,发现李明在朝他招手,便自然地俯下身子。
李明拍拍他肩膀,语重心长道:
“你来当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长,专职找矿。”
袁天罡:???
…………
就这样,在一个道士的带领下,辽东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不但全民数学功底大涨,煤铁矿也不断被勘探发现。
由于李明规定的煤铁矿公有政策,辽东迅速囤积起了一大批钢铁资源,导致铁器价格狂跌。
商人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就在无以为继、准备关门大吉之时。
长期居住本地、富有经商头脑的粟末人,发现了一条倒卖的捷径:
高句丽的铁价仍然高企,与辽东形成了巨大的价格差。
可以在高句丽高价转手啊!
更棒的是,虽然历代中原王朝严格限制中原与周边蛮夷的铁器限制,只能通过走私倒卖一些。
但李明反其道而行之,完全开放市场,甚至支持商人们走出去,输出产能。
而高句丽由于和约的原因,也对大唐商人不设限。
便宜又大碗的珍贵铁器,谁不用谁傻。
于是,在市场无形大手的引导下,大批辽东商人被引导入了高句丽国境,导得到处都是。
《平壤快报》。
…………
“尉迟循毓,那几个投奔我国的高句丽战俘,已经能够写作了?”
李明来到了新建的长安报社辽东分社,仔仔细细地询问工作细节。
负责辽东情报和渗透工作的小黑炭头点点头:
“虽然还需要报社同仁润色一下。”
李明赞许地点头。
自由贸易和自由新闻,是他颠覆高句丽的两个主要抓手。
而要让和平演变的文字能打动广大高句丽人,离不开那些高句丽润人的“本地化”修改。
毕竟,没有人比他们更懂高句丽。
“吏治、耕作、采矿、经济、情报、渗透……”李明在心里点数着。
时间来到四月,治理辽东的几个重要方面,他都已经打下了基础。
剩下的,就是发展、积累,等待量变引起质变。
“在辽东暂时没什么事了。”
李明望着天,自言自语道。
该回长安,见见亲人了……
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
2024-10-16 10:07:02 作者: 吃不起肉肉
光天化日之下,李明坐上马车,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就如他静静地来。
如今的辽东就如同一台粗野的泥头车,向着他既定的路线一路狂奔。
李明没有踩刹车的打算,也懒得搞什么迎来送往,拎包就走。
韦待价作为两州的刺史,留在当地主持工作。
薛万彻则忠诚地遵守几个月前的那封朝廷调令,前往营州都督府履职,与薛仁贵一起打入内部。
此外,长孙延和房遗则也自愿留下,处理一些行政和财政上的“扫尾”的工作——
其实就是找个理由赖在辽东不走。
因为行政和财政永远都有活,永远扫不完尾。
三小只中的第三只——尉迟循毓——则先和李明一起回长安,对高句丽的渗透工作则暂时交给吴大娘顶着。
因为李明酝酿着对情报机构进行改组。
现在,他有一拨密探在长安,以长安报社为掩护,“编制”上属于报社。
另一波密探在辽东,自成一个部门,是“政治委员会”的组成部分之一,控制着长安报社辽东分社。
这样显然是权宜之计,机构得要改一改,当着尉迟循毓、狄仁杰和来俊臣的面,大家一起将职能捋捋顺。
否则,到时候两边打架就不好看了。
回京的路上,侯君集跟李明同坐一车。
尉迟循毓这个小莽夫,则骑着马儿在外面自由自在地狂奔。
窗外阳光明媚,辽东街头人来人往。
耕地的、铺路的、做买卖的……辽东人仿佛有忙不完的事,走路都带风。
甚至连宽敞的驰道都显得拥挤起来。
而在驰道旁,更新、更宽敞、规划更科学的“州立驰道”,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了。
加上营州官方和隐瞒的总人口,李明治下的辽东有将近二十万人。
足以让他从乡科级升级为——嗯,大一点的乡科级。
而这二十万人,已经开始卷起来了。
就这么把高句丽的本土产业都卷死,让他们变得一刻也离不开我们,然后随我们摆布,予取予求……
咩哈哈哈!
李明满意地从窗外收回目光,暂时闭了闭眼。
一方面,外面的阳光太耀眼了,视线进入漆黑的车厢里时还需要适应一下。
另一方面,他也需要沉淀一下雀跃的心情。
即将离开热火朝天的辽东,回到长安的深深宫阙。
李明其实也想和两位小伙伴一样,赖在辽东不走了,他也不想回到逼仄狭小的宫里。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