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第114节
……
运河上,一个船队缓缓航行。
朱祁镇站在船头,望着这条古老的运河,心中颇为感慨。
他凝视着那波澜不惊的水面,像是能看到历史的波澜在其中涌动。运河两岸,古老的树木苍翠挺拔,它们见证了古往今来朝代的兴衰更替,也见证了这条运河的繁华。
运河始于春秋时期,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形成了运河的雏形。到隋朝时,隋炀帝开凿贯通并大幅度扩修改建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使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元朝时,对运河进行了翻修,弃洛阳而取直至京城,形成了现在的运河。
自太宗皇帝迁都顺天后,运河就显得尤为重要。漕运几乎都是通过运河,保障了京城的物资供应,维护京城稳定、满足皇室和官员需求。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军队需要大量粮饷军需,运河成为这些物资的重要运输通道。通过运河,朝廷能够迅速调集物资,支援前线。
“这些年,运河淤堵成了大问题。”太后来到他身边,望着河面道,“朝廷也是想尽了办法,终究是根治不了。”
朱祁镇摇了摇头:“办法不对啊,淤了就只知道清,清了又淤,每年花费那么大,就只能保持一段时间。”
太后美目一瞪:“那么多治河大臣都苦无根治之法,你行你上!”
朱祁镇被她的小表情逗的噗嗤一笑,眼中满是柔情:“朕还真有个想法,要想根治,得把黄河,运河和淮河,放在一起治。不能哪段淤了,就治哪段,那一万年也治不好。黄河,淮河和运河,已经形成一个水系,需要整体治,这才能最终解决。”
“说的好听,都是空话。”太后撇撇嘴。
朱祁镇微微含笑,看了眼天色,道:“听说他们捕到了新鲜的鱼?那朕就边吃,边跟太后娘娘你说说朕那不成熟的治河策略?”
太后翻了个白眼,走到船头桌子前坐下。
……
夕阳西下,映照河面,绚丽无比。
朱祁镇与太后对坐吃鱼,还小酌几口,十分惬意。过了一会儿,太后没好气的抬头:“别光顾着吃啊,不是要说你的治河策略吗?”
“好!”朱祁镇擦了擦嘴。
他拿起一双筷子,平行的放在桌面上。然后,提起水壶往筷子中间倒水,水在两筷子中间的桌面上,缓慢的流。
太后那成熟妩媚的眼眸眨动,带着无比的疑惑:“什么意思?”
朱祁镇一笑,双手握住那两根筷子,慢慢的靠近,中间的水被挤压,转眼间就流的很快,顺着桌面滴下。
“这叫束水攻沙。”朱祁镇解释道,“通过特定的工程手段,如修筑堤防、调整河道等,使水流集中,增加流速,从而利用水流的力量冲刷河床,减少泥沙淤积。河道变深了,水流畅通无阻,直奔大海,再加上加高的河堤,就不惧洪水了。”
太后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盯着桌面,带着惊诧:“听起来是这么回事,那你赶紧让河道衙门去做啊。”
朱祁镇苦笑着摊手:“哪那么容易,要黄河,运河和淮河三河并治,才能确保漕运的畅通无阻。没个三十年,难有成效,朕都不知道能不能再活三十年。”
“你不行,还有后世之君!”太后清冷的眸子盯着他,严肃道,“这……这是关系到华夏未来的大事,我们就不要计较个人得失了。你尽管去做,哪怕开个头也好,这套治河方略得传下去。黄河安澜,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啊。”
朱祁镇伸手搓了把脸:“你不是老问我,何苦来着?”“你……”太后别过头去,“就知道气我,拿话刺我。本宫说了,大不了以后本宫陪着你一起死,行了吧?”
朱祁镇摇头:“咱们啊,都不小了,别死啊死的,我不希望你死。”
这时,双喜端着鱼汤上来,两人都低下了头。
……
夜幕降临,穿上挂起了灯笼。
两人都吃完了,坐在船头吹着风,欣赏河上夜色。看了一会儿,朱祁镇拿起今天送过来的折子,开始批。
他人虽不在京城,但有些折子还是送到了他这里,需要他这个皇帝来决断,当然,内阁给出了建议。
“回京是要经过山东吧?”太后突然问。
“是。”朱祁镇点头,“河道总督王涞在那边督修大堤,朕要跟他再过一过方案,在大修黄河之前,他能沿着黄河走一趟,实地考察。”
太后缓缓点头,心中暗赞,这家伙做事是稳重,又有魄力。大明在他手上用不了几年,或许真会中兴。
可惜……哎……
“要行之有效的推行,需要官员们的通力配合。”朱祁镇看着手中的折子道,“太祖爷设计了很多制度,恨不得天子能直接掌控大明每个地方。可惜啊,事与愿违。”
太后微微蹙眉:“怎么突然有这种感慨了?”
“山西的地方三司,又在相互推诿责任了。”朱祁镇晃了晃手中的奏折,一笑,“太祖时期,废了丞相,天子直领六部和地方行省。在地方就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继承了行中书的民政,司法和军事权力。”
太后面带疑惑:“这有问题吗?”
朱祁镇拧了拧眉道:“太祖爷本意是要这三司相互牵制,比如都指挥使司管军事,可按察司的副使,也有监督与操劳军队的职责。但按观司的本职工作是刑事司法,那布政使这边管民政,大案要案,也能参与。如此,三司不就内耗了么?遇到大事,三司都推诿逃避,遇到干旱,洪灾,需要及时调配各种资源去救灾,三司都怕担责,更是不能配合。可不就等着出乱子?”
太后暗暗心惊,伪太子对大明制度了解的如此之深了。
“那该怎么办?”她问。
“能怎么办?只能搞个巡抚,放在三司头上。”朱祁镇无奈,“可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巡抚权力过大,若是与地方豪绅勾结在一起,又是麻烦,朕太难了。”
太后面色有些复杂,轻声道:“你能想到这些,才能做个好皇帝。”
朱祁镇嘴角闪过不易察觉的笑。
这一趟带着太后出来祭祖,在游历江南,向天下百姓展示皇室亲情。特么,作秀嘛,前世可以给我很多经验,手段多着呢。这要是有网络,到每处地方,都要摆拍几张照片,流传出去。
……
京城,郕王府。
朱祁钰把手中的邸报递给钨行道,眼中杀机毕露:“江南那些狗官,现在都不回本王了,肯定是臣服那伪帝了。”
钨行道看完邸报内容,面色凝重:“伪帝这一趟祭祖真是高明!如此,天下百姓都不会怀疑他伪帝的身份了。而且,他还带着太后游历江南,这一趟下来,声望大涨。百姓也看到了太子和太后母子情深。”
“呸,狗屁的母子情深。”朱祁钰大骂。
“王爷,你别气,要冷静。”钨行道轻叹,“这一趟在江南,伪帝展现出的帝王手段,让我也惊诧呀。他竟然只杀了沈一欢,其他一个都没杀,还收服了江南官员。”
朱祁钰一屁股坐下:“本王的小内库,在江南肯定是没了。那帮王八羔子,全投靠了伪帝,江南新政也再无障碍。”
“江南我们输了。”钨行道眸光锐利,“就看京城了。”
朱祁钰猛地拍桌子:“想办法,直接把他杀了!本王不能眼睁睁看他夺了朱家的江山。”
钨行道扶额:“王爷,冷静!别说杀不了,就是成功杀了他,那大位也轮不到王爷你啊。”
“本王是气糊涂了。”朱祁钰眼中喷火,“就这么看着那伪帝一步一步,快成真了!”
钨行道摇了摇头:“还远不到认输的时候,你要知道,太后最终也是要拿下伪帝的。她都不急,我们更要藏得住。”
“也不知道太后到底在想什么。”朱祁钰哼一声。
“太后啊,精的很!”钨行道冷笑,“她在等着她亲儿子,来摘了伪帝创造出来的果实。”
……
英国公府。
于谦前来拜访英国公。
英国公张辅亲自迎接了他,热情的招呼:“于谦小老弟,你还知道来看老夫?”
“嘿,你这可不像病重的样子啊。”于谦上下打量。
英国公哪有病入膏肓的样子?看上去,精神的很。他朝着于谦摊摊手:“装病,那不是为了应付陛下么?对于你于谦,老夫不用装。”
“你个老狐狸!”于谦瞪眼,“你到底想干嘛?一切都是从你开始的,你倒是好,躲在府邸里,什么话都不说。”
英国公收起玩笑神色,面色严肃的问:“于谦,老夫要问你,你到底怎么想的?”
于谦摊摊手:“我还是那句话,为了大明,为了百姓!好不容易有个皇帝,一心为百姓做事,是我等做臣子的福分啊。”
“你大爷!”英国公大骂,“你是谁的臣子?”
于谦面不改色:“陛下的臣子啊,难道你不是?”
第137章 太后,你别咬啊!
山东,济宁。
皇帝的船队停靠在这,要在这召见山东官员还有河道官员。
龙舟缓缓靠岸,朱祁镇正要走出船舱,看到迎面而来的太后。她今天穿着一袭淡紫色长裙,勾勒出完美的曲线,透着那与生俱来的优雅高贵。
“朕要在这待两天,你和双喜可以进城逛逛。”朱祁镇道。
“不需要本宫帮你助助威?”太后眼眸秋波流转。
朱祁镇轻轻吸了一口从太后身上飘来的幽香,很清淡,似花香,是他喜欢的味道,一笑:“你是想给我捣乱吧?不需要!再说,我堂堂男人,哪需要女人帮忙?”
太后深邃的眼眸微微眨动,哼一声:“不识好人心,双喜,我们走,钓鱼去。”
她带着双喜走了,身姿摇曳。
朱祁镇定了会儿神,走出船舱,抬头就看到码头上站着的百官。他微微吸口气,下了船,走上码头。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参拜。
“都平身吧。”朱祁镇抬手,“换个地方说话,朕这一路,都晒黑了,快到京了,再不注意保养,回到后宫,娘娘们该认不出朕了。”
百官附和着笑,皇帝还是那么亲切。他们当中有些人,在一个月之前,就见过皇帝了,那是在黄河大堤上。
半个时辰后,济宁知府衙门大堂。
朱祁镇在这里与山东各地方官,还有河道衙门的官员寒暄,当然也作出了要求。而后,他在内堂召见了山东布政使董与昌和河道总督王涞。
……
“王涞啊,朕这回在江南发了笔横财。”朱祁镇摊手一笑,“不过,朕只是过过手,最后都要给你河道衙门。”
“真的?”王涞眼睛瞪的大大的。
一旁的董与昌也不敢相信:“据臣所知,陛下你在江南光银子就得了五百多万两啊,这么多钱,真要给河道?”
朱祁镇没好气:“嘿,朕是天子,一言九鼎!”
咣当!
王涞直接跪下了,激动拜道:“陛下,有了这五百万两,就可以开启大修黄河第一期工程了。上次听了陛下的治河策略后,臣后来又和河道同僚仔细商议了,已经做出了一个方案,正要提给陛下你呢,就担心没银子。现在有银子了,太好了,五百万两啊。”
“等等……”朱祁镇面色尴尬,“是四百万两。”
“不对啊,陛下,你刚刚说的是五百万两。”王涞抬头。
朱祁镇扶额:“朕说了吗?”
董与昌连忙道:“陛下,你说了,你还说你是天子,一言九鼎。”
朱祁镇:“!!!”
特么,朕还答应转一百万两到内廷,都已经跟太后说过了。这可咋整?
上一篇:大明:开局青莲地心火,震惊朱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