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111节

  但这会儿毕竟是不同的,通过解试只是获得一个资格而已,若是在礼部试之中考不好,下一次依然还得继续考。

  所以,志存高远之辈都是盯着礼部试来的。

  而这开封府试便是一块试金石,过了开封府试,意味着有很大可能在礼部试中有所斩获。

  但这也不是关键。

  关键是在于,在开封府就学,这里的教学资源乃是全国之最。

  各种学习资料、各种名师,不是地方上可以比拟的,这才是吸引学子来这里的真正原因。

  所以,这也造就了一个解试,依然有万人空巷的场面。

  一大早,天才刚蒙蒙亮,贡院门前便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鸡蛋灌饼的味道。

  贡院东墙的空地上,已经摆上了三四个鸡蛋灌饼的摊子,不仅如此,在外面的街道上,亦是已经排开了许多的鸡蛋灌饼摊子。

  阿回跟阿虎亲自坐镇,今日的贡院附近,是一个人流汇聚所在,大约跟一次大相国寺开放相当。

  大家着急等候放榜,一大早可能就来了,甚至都顾不上吃早饭,这儿饥肠辘辘的,恰好有香气扑鼻的鸡蛋灌饼,嘿嘿,谁不想吃上一个两个的?

  而且这来的人,不是读书人便是权贵家仆,谁消费不起几个鸡蛋灌饼的?

  “娘咧,这么多人!”

  张清荷与元宝儿两人过来路途远,到达附近的时候,已经是太阳老高了。

  这会儿别说是凑到贡院门前去,他们在贡院两公里外就进不去了。

  张清荷与元宝儿两人面面相觑。

  “姐姐,咱们还进去么?”

  元宝儿看着人头涌涌的场面有些怕了。

  张清荷扫视了一下四下,果断道:“咱们去龙津桥旁边寻一个茶社等着,那里乃是交通要道,亦有许多人在那里等候消息,那些通报拿赏钱的很多也会经过那里,谁中了咱们都能够知道的。”

  元宝儿有些遗憾道:“这个不重要啊!我想看的是那些捉婿的啊!

  你想想,那些平日里装腔作势的读书人,被捉婿人捉鸡仔一般塞进轿子里。

  那些读书人明明心里十分乐意,还要装出一副:诶诶,你们不要抓我啊的模样,那才是好玩呢。”

  张清荷听得有趣,亦是哈哈大笑起来,引得路人对她们屡屡侧目,本来漂亮的女孩子就少见,这么一个豪放的女子,自然更加引人注目了。

  张清荷却是不管这些人的目光,她从九江楼那个樊笼中出来,心无挂碍,早就恢复了本性。

  张清荷眼珠子转了转,心里对苏允被塞进轿子诶诶叫唤的场景亦是十分期待,但立马想起了一个问题:苏允上次在贡院被堵了一次,这一次他会去吗?

  肯定是不会了!

  顿时兴致去了一半。

  张清荷摇摇头,道:“里面人太多,不去了,走吧,咱们去龙津桥那里看热闹去吧。”

  元宝儿有些遗憾,但也只好如此。

  两人沿着大街往皇城方向而去,元宝儿虽然有些遗憾,但很快注意力又被街边的小吃给转移了,走了一段,嘴巴便塞满了东西,鼓鼓的跟小松鼠似的。

  路旁有一辆马车经过,马车车帘被人用两只手指头捻起了个角,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街上热闹场面,忽而看到了张清荷两人,明显愣了一下。

  窗帘被悄悄放下。

  柳香兰与青年道:“我刚刚看到了张清荷。”

  青年一下子扑到了窗边,掀开一点看了看,随后扑到另外一边车窗,快速打了个手势,人群之中有人快速接近,青年嘱咐了几声,那人隐入了人群之中。

  柳香兰诧异道:“你这是做什么?”

  青年回过头来与柳香兰笑道:“留一条备用的路子。”

  柳香兰只是稍微一想,便道:“你怀疑张清荷跟苏允在一起?”

  青年呵呵一笑道:“张清荷舍弃花魁身份,自己给自己赎身,不就是为了苏允么,我原本以为这只是她的脱身之计,但现在看来,或许真是冲着苏允来了。”

  柳香兰道:“她好不容易从风尘之地脱身而出,咱们还是莫要去打扰她们了吧?”

  青年看了一下柳香兰,点头道:“只要咱们这边进展顺利,我自然不会去打扰她们。

  不过,她若是当真跟了苏允,你们以后也是会经常在一起的,不是你说不打扰就不打扰的。”

  柳香兰有些恍然。

  后面一阵躁动声传来,青年顿时警惕扑到后面,掀开一角观看,随即松弛了下来,笑道:“放榜了。”

  果然,一阵高亢的声音快速从街道飞驰而过。

  “江州公孙元老爷高中!江州公孙元老爷高中!高中二百三十九名!”

  声音呼啸而过。

  柳香兰忍俊不禁,道:“二百三十九名也叫高中?”

  青年笑道:“领赏嘛,不喊高中怎么领?”

  马车缓缓向前,一阵阵高呼高中的声音呼啸着飞驰着往各处而去。

  柳香兰道:“我记得当年在上京看过的发榜,好像也差不多是这样子,那一年,你是探花郎吧?”

  青年摇摇头道:“以后不要再说大辽的事情了,人多口杂的,被人听到了,又要造杀孽的。”

  柳香兰顿时闭上了嘴巴。

  只是想起来当年的青年意志风发的模样。

  ……

  “榜单贴出去了?”

  开封知府胡宗俞问道。

  “贴出去了。”手下回道。

  胡宗俞点点头,摆手让手下出去。

  他叹了口气,这番作为可真是有违他的本心了,但是官家既然发话,他又能如何?

  开封知府是所谓四入头,当了开封知府,意味着打通了通往宰执之路,可并不意味着他便能够走上去那一步,能否走上去,还得看坐北朝南的的那位官家。

  呵呵,这事情若是泄露出去,便是国朝百年来最大的丑闻了。

  官家插手科举,指使主考官泄露题目,还要将其点为解元郎……天下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可这么荒谬的事情就在自己手上完成了。

  呵呵,为了将其点为解元郎,自己不惜与副考官何正臣正面对刚,最终以主考官的威严强行压下,将苏允点为解元郎。

  不过,这事情自己却是问心无愧,除去题目是泄露的,那苏允的答题可是精彩得很,任是拿给谁看,都得说一句解元郎名副其实!

  胡宗俞拿起来一本书,上面赫然写着《孟子集注》。

  胡宗俞看了一会,呵呵笑了起来,低声道:“官家要栽培苏居正,我等正人君子大约又要归朝了,那些奸邪之辈的日子也快到头了吧?”

  胡宗俞的立场是站在旧党这边的,这也大约为什么官家胆敢让他去做这个事情的原因。

  苏允是苏轼的侄子,天生便是旧党这边的。

  胡宗俞是坚定的旧党一派,自然愿意看到官家培养旧党新人。

  呵呵,苏居正啊,这年轻人了不得的哦,擅词擅经义,一书将孟圣人抬进文庙!

  让官家不惜为他开舞弊之门,可见官家对他有多么青睐。

  这样的人一旦进入官场,可能又是一个吕蒙正了。

  当年吕蒙正升官到底有多快?

  吕蒙正于太平兴国二年中状元,被任命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这是文官官阶39阶中的从六品下。

  随后,他在太平兴国四年被任命为著作郎、直史馆,加任左拾遗,这是越级提拔,直升五级!

  到了太平兴国五年,太宗亲自任命他为左补阙、知制诰。

  而在太平兴国八年,吕蒙正被任命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短短六年时间,吕蒙正便从科举状元做到副宰相!

  嘿嘿。

  胡宗俞露出笑容,苏允是他亲点的解元公,也即是说,从今日起,他便是苏允的座师了。

  收了这么一个前程远大的学生,以后对他来说,亦是一大助力!

  只是,该怎么让苏允知道自己力杠何正臣,将其点为解元公之事呢?

  是,虽说是官家授意如此,但自己毕竟是执行此事之人,这功劳依然是少不了自己的,苏允若是懂事,自当以后跟自己亲近的,但必须得让苏允知道此事啊,否则自己不是白当了好人么?

  他想了一会,随后写了一张请柬,唤来心腹,道:“将请柬送去秘书神校书郎苏辙府上。”

  呵呵,贡院里面的事情可能会传出去,但能否传到苏允耳中却未必,但若是请苏辙吃个饭,让座中人提一提,苏辙知道了,苏允自然也就知道了。

  做好人当然要留名的嘛。

  自己也不是要苏允来报答大恩,而是将关系给拉近了,以后大家相互照料嘛。

  没毛病。

第162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今天8k)

  张清荷与元宝儿进了龙津桥侧的一个茶社,点了两杯茶,几个茶点,听着说书先生在讲三国演义。

  这会儿正讲到关公过五关斩六将,说得极为精彩,只是在座的人心思并不在这上面,因为时不时便有报喜的声音在街上呼啸而过,每一次总会令得茶社里客人议论纷纷。

  说书先生见状,便知道今日这生意是不太好做了,干脆板子一敲,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后,笑了笑道:“今日乃是解试放榜,想来大家也无心听三国了,既然如此,不如我来给大家讲讲关于解试之事可好?”

  此言一出,客人们倒是纷纷笑了起来。

  “先生你讲就是,若是讲得好,这赏钱也是少不了。”

  “对对,讲讲,讲讲,讲得好,给你几十大文,赏你吃个烤鸡。”

  “快讲快讲!”

  “……”

  客人纷纷催更。

首节 上一节 111/2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推荐阅读